184 南巡于闐

待最後一批三千戶奴隸入城,它乾城外的篷車營地,隨即撤去。

貴霜王使領回等同於十二萬枚貴霜金幣的馬蹄金餅,拜別劉備。引車隊歸國。蟄伏西域使館整整一個冬季的烏孫王使,便又急忙登門。言道,十餘萬烏孫奴隸亦在路上,不出足月可達。

劉備欣然點頭。

從疏勒篡位王和得國庫中抄掠來的百萬枚各國金幣,還有許多奇珍異寶,早已搬入它乾貲庫。劉備之所以敢花錢如流水,正因有疏勒國庫撐腰託底。

聽聞黃門令西行,且隨身只帶來擢升西域都護的詔書。劉備這便心領神會。命人着手預備給陛下的獻禮,好讓黃門令一併帶回。

陛下深諳商賈之道。命與劉備交厚的黃門令左豐,輕車快馬,趕來宣詔。便是行投石問路,待價而沽也。除去爲官一任的西域都護。許諾的王爵只聞其聲,卻不見下文。

陛下這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啊……

如前所說。時下衣食住行,皆與等級掛鉤。作爲二十一等爵最高的王爵,好處自然多多。封地日廣,儀制更高,權力更大。便是後宮人數亦突飛猛進,有顯著增長。

今漢諸侯王,後宮名目見諸史籍的主要有:王妃、小妻、小夫人等。

諸侯王后,稱:王妃。

“後漢妾數無限別,乃制設正適,曰妃,取小夫人不得過四十人。”依律,諸侯王納妾的數量不得超過四十人。

史載,樑節王劉暢有“小妻三十七人”,便合乎規定的數目。

《漢書·景十三王傳》載,劉備先祖,中山靖王劉勝“爲人樂酒好內,有子百二十餘人。”

滿打滿算,四十個小妻均攤下來。一人也不過生了三子,而已。

除此之外,諸侯王還擁有衆多的“御婢”。

“御婢”,是比普通奴婢身份略高、比妾身份略低的一種奴婢。儘管名義上是婢,但卻擁有特殊的身份地位。

一方面,御婢常侍御於諸侯王身側,是絕對的心腹之人。另一方面,御婢多與諸侯王有“夫妻之實”,很容易影響甚至左右‘王之決斷’。且一旦生有子嗣,便可酌情升爲小妻。待諸侯王薨,亦可解除奴婢身份,成爲自由人。

如夫人不敢想。安氏四姐妹最期盼的便是御婢的身份。

御婢再往上,便是小妻,小夫人、如夫人。

總歸是有了盼頭。

光和五年,“春,正月,辛未,赦天下。”

話說,自陛下登基以來,幾乎每年正月,皆要大赦天下。

赦宥(yòu)制度,上古便有。

漢代秦而興。既繼承了“大赦天下”的國制,亦汲取秦“急法不赦”二世亡國的血淚教訓。在“德主刑輔、無爲慎刑”思想指導下,逐漸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備的赦免制度。

包括:大赦、特赦、曲赦、減贖、赦徒等。

作爲緩和階級矛盾、發展生產、鞏固國防的有效手段。兩漢末期,逐漸形成了多赦、濫赦的政治慣例。僅大赦一項,兩漢就多達一百四十餘次。平均算下來,三年便有一大赦。於是大赦“遂爲常法”。

舉凡皇帝在踐柞、元服、立後、立儲、改元、郊祀、封禪、祀明堂、臨雍、立廟、巡狩、徙宮、定都、克捷、年豐、祥瑞、災異、勸農、飲酣、遇亂,等情形下,皆頒佈過大赦。

而且,大赦的範圍亦十分廣泛。除了大逆、誹謗、妖言惑衆、詛上、罔上、匿反等“大逆不道”而“不當得赦”外。幾乎所有的罪犯,“罪無輕重,皆赦除之”。便是殺人的重罪,亦可得免。烈女龐娥,便是例證。

除非皇帝對某人深惡痛絕,下詔“遇赦不赦”。

亦如前所說。蔡邕受宦官誣陷,上書自陳,因言辭激烈而惹惱陛下。陛下遂在下罪詔書中明確提及:“不得以赦令贖。”

可想而知,“唯黨人不赦”,陛下對黨人該有多深惡痛絕。

故而,說書人才說:大漢之赦,亦養大漢之風。

殺人不過頭點地。更何況還有大赦。今年殺人入獄,明年便得赦而出。有何懼哉!

什麼樣的人,可赦。什麼樣的人,又“不當得赦”。兩個字概括:道義。

存義,便是提頭過鬧市,亦可得赦。無道,“遇赦不赦”。

心存大義。故不禁弓弩,大漢亦聳立四百年。法有所限,俠義當頭。路見不平,總有俠肝義膽,拔刀相助。

國無道。銷兵洗甲,百般禁忌,亦難久存。

言歸正傳。

得知十餘萬烏孫奴隸,很快送到。爲減輕長史府的財政壓力,劉備已命匠人趕往崑崙山北坡,搜尋于闐(tián)美玉礦脈。

“于闐國,王治西城,去長安九千六百七十里。輔國侯、左右將、左右騎君、東西城長、譯長各一人。東北至都護治所(烏壘)三千九百四十七裡,南與婼羌接,北與姑墨接。于闐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蒲昌海),河原出焉。多玉石。西通皮山三百八十里。”

于闐美玉,享有盛名。相傳早在上古時期,商王的宮殿便有用於闐美玉加工而成的諸多用具。楚國的王公貴胄更以玉器作爲身份的象徵。兩漢時,君子佩玉,已成風尚。鍾情于闐美玉,各路王侯均曾遣工匠萬里迢迢,奔赴崑崙採玉。隨崑崙山下玉英大批輸往中原,于闐遂成絲路南道重鎮。

于闐美玉,盛名日隆。

正是借開採玉石帶來的豐厚利潤,于闐王纔有雄厚資金,得以自行鑄幣。

時下玉石開採,各方勢力雲集,規模參差不齊。加之撤罷長史府後,疏於管理。乃至私採、盜採氾濫。今絲路復通,西域已定。劉備便要將於闐美玉,收歸囊中。

成爲另一項長史府名產。

年前,便密遣繡衣吏喬裝入城。今已暗中查明,城中最大的玉石商人,姓秦。時人皆稱‘秦朱公’,身家鉅富。

劉備曾向拘彌王定興、于闐王安國詢問,手刃前于闐王的原拘彌國主簿秦牧的下落。兩國王皆搖頭不知。

此事,劉備一直耿耿於懷。

得知盜採于闐美玉的大商人姓秦,頓時警惕。

奈何爲安置十餘萬貴霜奴隸,一直未能騰出手來。趁烏孫奴隸未到,這便引兵南巡。

于闐王尉遲安國,知長史親赴,領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拜見長史。”于闐王路邊行禮。

“拜見大王。”劉備下馬回禮。

“得知長史親來,鄙國上下皆翹首以盼。”于闐王笑道。

“大王日理萬機,卻爲下官出城十里。備,不勝感激。”劉備亦笑。

“長史且隨我入城。請。”

“請。”

兩人這便攜手入城。

154 東孝西直162 舉棋不定179 情長謀遠1.228 義貫金石189 爭權奪勢184 是個難題120 隨行就市18 滅國之危1.80 西邸賣官148 輕雲閉月1.39 妾無異議1.73 何須殺人118 亂臣賊子1.95 白虹貫日1.75 愁雲散盡第2078章 1.267 白馬驍將1.45 何愁不嫁1.8 神都洛陽1.40 蜜蜂分箱1.246 弄劍踏杯168 千里投懷1.74 樓桑重器158 天下嚥喉115 死而復生160 女中豪傑184 心有羈絆123 勇冠三軍1.23 孤軍誘敵133 如有神助1.27 爲君離憂138 必有後報187 中分天下1.44 勸善禁惡1.249 唱罷登場137 萬邦來賀106 甘之如飴1.264 又見連環148 附內而生1.275 天下正色1.97 霞樓仙居198 東歸洛陽1.96 一億情義1.66 麒麟騰空1.45 江淮雙生1.98 四海昇平1.66 甕中捉鱉185 少不知味106 勿以爲念120 尚未割席1.47 再增三縣1.34 內憂外患1.86 學壇祭酒1.40 羣盜蜂起127 兔死狐悲1.8 劍拔弩張51 提頭之難1.78 怦然心動1.204 龍蛇混雜1.224 鬥戰取將196 前狼後虎136 矛頭所指1.48 微觀天下196 神智夫人1.24 家國同構17 甄選女官1.32 一線生機186 五子連臺137 如左右手145 寡人無情114 割肉飼虎126 價高者得1.9 三英齊聚1.57 身後之憂137 百無禁忌1.46 辟邪三寶1.238 一里之回1.6 網開一面1.58 耿雍認主121 上下勠力1.42 布衣爲王104 靡麗妖風119 北海一龍1.8 配享太廟218 贈刀之義31 前途未卜1.54 薊國四師107 以夢爲繭141 投水而舂1.43 白馬楊氏198 狗邪滅國1.54 四方殺局10 時機未至1.285 共分天下148 三舉鄉黨1.32 皇后召喚180 破解之策1.7 小夥伴們1.40 國之惡疾1.5 空穴來風167 遙遠綠洲
154 東孝西直162 舉棋不定179 情長謀遠1.228 義貫金石189 爭權奪勢184 是個難題120 隨行就市18 滅國之危1.80 西邸賣官148 輕雲閉月1.39 妾無異議1.73 何須殺人118 亂臣賊子1.95 白虹貫日1.75 愁雲散盡第2078章 1.267 白馬驍將1.45 何愁不嫁1.8 神都洛陽1.40 蜜蜂分箱1.246 弄劍踏杯168 千里投懷1.74 樓桑重器158 天下嚥喉115 死而復生160 女中豪傑184 心有羈絆123 勇冠三軍1.23 孤軍誘敵133 如有神助1.27 爲君離憂138 必有後報187 中分天下1.44 勸善禁惡1.249 唱罷登場137 萬邦來賀106 甘之如飴1.264 又見連環148 附內而生1.275 天下正色1.97 霞樓仙居198 東歸洛陽1.96 一億情義1.66 麒麟騰空1.45 江淮雙生1.98 四海昇平1.66 甕中捉鱉185 少不知味106 勿以爲念120 尚未割席1.47 再增三縣1.34 內憂外患1.86 學壇祭酒1.40 羣盜蜂起127 兔死狐悲1.8 劍拔弩張51 提頭之難1.78 怦然心動1.204 龍蛇混雜1.224 鬥戰取將196 前狼後虎136 矛頭所指1.48 微觀天下196 神智夫人1.24 家國同構17 甄選女官1.32 一線生機186 五子連臺137 如左右手145 寡人無情114 割肉飼虎126 價高者得1.9 三英齊聚1.57 身後之憂137 百無禁忌1.46 辟邪三寶1.238 一里之回1.6 網開一面1.58 耿雍認主121 上下勠力1.42 布衣爲王104 靡麗妖風119 北海一龍1.8 配享太廟218 贈刀之義31 前途未卜1.54 薊國四師107 以夢爲繭141 投水而舂1.43 白馬楊氏198 狗邪滅國1.54 四方殺局10 時機未至1.285 共分天下148 三舉鄉黨1.32 皇后召喚180 破解之策1.7 小夥伴們1.40 國之惡疾1.5 空穴來風167 遙遠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