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亂世苟活

鄭泰名著山東,傾盡家財,結交豪傑。所謂“熟能生巧”,自有識人之術。

見許褚從始至終,未言及自己。心中更多讚賞。

舉族北遷前除一毒瘤,造福四方百姓,自是豪傑所爲。果然。大兄許定亦欣然點頭:“此事,義不容辭。二弟欲如何行事。”

許褚笑道:“披堅執銳,一戰滅之。”

許定遂看向鄭泰:“鄭公以爲如何。”

“爲民除害,理所應當。”鄭泰早已打定主意:“鄭某,當攜門下游繳百騎,以爲助力。”

“如此,二弟速領人披裝。星夜襲往,明日破城。”許定言道。

“唉!”許褚沉聲應諾。

爲徵闢許氏一族,鄭泰攜千套樓桑兵甲而來,皆陳列在車廂之中。許氏宗人開箱視之:吞光秘環鎧,雁翎、鳳羽刀,角端弓、狼牙箭,併發機關強弩,寒光四射。許氏部曲,愛不釋手。各自比照身形,相互披掛不提。一時歡聲笑語,士氣爆棚。

唯一例外,便是腰大十圍之許褚。車內最大號盔甲,亦無法穿戴。無妨。便有隨行匠師,取備用甲片,量體裁衣,重新編綴。當場新造一套合身甲冑。令許氏宗人,大開眼界。

又聞,每名薊國甲士,皆隨身攜帶十至二十枚備用甲片。已備戰損時相互替換。饒是許氏兄弟,亦咋舌不已。如此算來,一伍兵卒,可湊足百枚甲片。一什兵卒,可湊出全套鎧甲。如此戰備,實令人匪夷所思。

龍骨絞絲輔以微晶塗搪,多層立體編織。隨工藝不斷精進。防禦力持續攀升。一般長短兵器,根本無力破防。其“吞光百鍊鋼鱗甲”,內襯絕火複合墊片,稱“黑龍鱗”。全套黑龍鱗甲,水潑不進,火燒不透,百毒不侵(呼吸面罩),攻城略地,如牆而進。

乃白毦精卒等“薊武卒”制式兵甲。與從屬重步兵的戰國魏武卒不同,薊武卒步騎皆善。甲騎具裝,騎兵步戰,皆所向披靡。

試想。一萬白毦精卒,分執於典韋並許褚之手。手持百鍊鳳羽長刀,勢如瘋虎,一刀揮下,人馬俱碎。畫面不要太美。

見許褚馬瘦,難以騎乘。鄭泰遂解驂贈之。薊國良馬,毋需多言。許褚翻身上馬,領一千部曲,呼嘯而去。風馳電掣,好不愜意。

許定自領親兵,與鄭泰相伴壓陣。

葛陵城,因城下有葛陂而得名。陂澤上承澺水,東出爲鮦水、富水等,注入淮水。週三十餘里。

所謂靠水吃水。彭脫自據葛陵城,便想圩田自養。苦無水牛耕種,遂以糧換牛。卻被許褚所賺,失糧又失牛。待賊兵逃回,彭脫惱羞成怒。便要提兵上門,卻又攝於許褚虎威,不敢妄動。

正躊躇間,忽聞許褚竟尾隨敗軍,殺上門來。

“是可忍,孰不可忍”。究竟孰纔是反賊?

正欲出城一戰,臨行卻忽多生一個心眼。怒氣衝衝,登樓一觀,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本以爲,許氏一族私兵部曲,缺兵少馬。話說先前矢盡,竟用飛石退敵。然此時此刻,卻人馬具裝,殺氣騰騰。前後天壤之別,如何能不生疑。

話說。彭脫據葛陵城,正因下有陂澤環繞,易守難攻。豈料今春乾旱少雨,爛泥曝曬,遂成鐵板一塊,騎兵可直衝山門。竊以爲州郡破膽,必不敢戰。豈料許褚,竟打上門來。

“緊閉城門,妄戰者,斬!”彭脫能從江東猛虎刀下逃生。乃因其見機快。正應了名中那個“脫”字。許褚當世虎將,萬人莫敵。今攜良甲精兵,打上門來。自當避其鋒芒。

便是騙去千石糧草,又能如何。人吃馬嚼,還需留足數千流民口糧。不出數日,自會糧盡退兵。圍城可解,高枕無憂。

心念至此,這便消了怒氣,下樓飲酒不提。

不料眼角餘光掃過,忽被陣後大旗吸引。

手搭涼棚,定睛一看。

正是赤鹿焰角並三足金烏,薊國王旗。不由得肝膽俱裂。莫不是……薊王親臨。

薊王威震天下,如何能敵。正欲棄城得脫,忽又見一中年文士,華服高冠,立在旗下。正與許氏少主,談笑風生。

薊王春秋鼎盛,天顏無須。此非薊王也。

莫非有詐?

想着昨日將將被騙千石糧秣。彭脫忽又多生出一心眼。

“來人。”

“渠帥!”便有心腹奔前。

“許家塢可有消息送來。”彭脫粗聲問道。

如前所說。黃巾亂時,細作多裹挾在流民之中,涌入縣城。趁機夜開城門,裡應外合,放黃巾賊衆入城抄掠。許家塢中,亦有黃巾細作。

“將將送達。”心腹不負所望。

“速取來一觀。”

“喏!”

取麻布密信,細細看過。彭脫終是鬆了口氣。果不是薊王親征。乃是門下督鄭泰,來此招募許氏兄弟,舉族遷往薊國安居。

大難不死,計上心來。

“傳我將令,如此如此……”彭脫面授機宜。

聽完,心腹卻面露狐疑:“渠帥當真要與許褚……鬥將。”

彭脫兩眼一瞪:“怎麼,莫不是本帥還鬥不過那肥廝不成!”

心腹表情已說明一切。渠帥與許褚,不出三合,高下立判。

“速去傳命。”

“喏。”心腹怏怏不樂。話說,我等之所以追隨於你,不正想求得亂世苟活麼。能在萬軍叢中,全身而退。便是識時務。衆人私下皆說,許褚不在江東猛虎之下。渠帥焉能不知,爲何偏要去送死。

驚聞渠帥要去與許褚鬥將。黃巾兵士便三三兩兩,聚攏到城門處。

須臾,彭脫冷水敷面,散盡酒氣。披掛整齊,提刀上馬。自有賊帥氣勢。

“速開城門!”

“喏!”見主帥如此,黃巾兵士一改先前懶散,目中無光。各個士氣陡增,目露精光。

“擊鼓!”彭脫一聲令下。

“喏!”兵士齊聲應諾。殺氣騰騰,奔上城樓。

戰鼓隆隆,響徹雲霄。

聞城頭擂鼓,饒是許褚亦面露驚訝。

賊人還敢戰否。

吊橋徐徐落下。不等三通鼓罷,彭脫縱馬殺出。

嘴邊一聲低喝:“定要撐過十合!”

“呔!”許褚橫刀立馬:“來將通名。”

“黃巾彭脫!”

第2074章 1.263 偶有失蹄1.8 北面而事142 萬物生輝145 有軌騾車19 馬兒快跑176 百越諸賢128 廢史立牧123 宦海沉浮1.33 同舟共渡1.57 樓桑武卒1.36 再見太后1.220 迫在眉睫1.263 羌煮貊炙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55 鬥戰決勝1.79 字挾風霜145 狡兔三窟196 三方推演161 漢祚復興1.72 天國之味1.79 圍湖造屋112 幣行天下16 嫁禍江東1.48 百善孝先146 黨人認主1.5 空穴來風1.60 衆國津徑第2080章 1.269 和光同塵105 足可稱道145 有軌騾車176 百越諸賢175 京兆三休100 難爲人臣1.4 四平八穩1.47 難覓仙蹤100 三郡烏桓1.56 英雄末路129 仁義之基1.26 開荒種田136 悲秋盡露1.95 閉門謝客169 百日分曉186 董君一念1.89 無銅身輕14 萬象更新140 盡數歸心241 楚河漢界120 六縣爲國81 俱合法相104 北上販馬1.62 一日破膽1.27 託妻寄子165 往昔之約1.22 毋需言反1.79 心願終了91 娶七夫人154 數年之期1.86 摒除破綻1.86 鼓角齊鳴1.89 一州之國140 不可思議129 各方博弈16 破敵爲先128 魚遊燋釜184 南巡于闐180 同道中人1.233 一步之先157 類同相召12 戰意橫生31 形勢大好122 火燒濮陽1.70 王道如砥1.36 天地干支107 自知之明第2098章 1.287 王者見王147 藥到病除179 三人爲衆195 無雙連環1.26 循跡追兇132 江山共謀108 浮生若夢1.45 入園面後1.7 殺機畢露196 三方推演1.44 輕卒銳兵160 孕大含深1.23 孤軍誘敵1.82 逢凶化吉1.227 主客之爭1.44 非同尋常183 放任自流1.20 來去相宜1.37 菟園遊獵1.207 以退爲進1.78 陸城亭侯1.75 愁雲散盡1.26 以直報怨1.47 擊鞠建隊124 大器免成1.60 轉禍爲福
第2074章 1.263 偶有失蹄1.8 北面而事142 萬物生輝145 有軌騾車19 馬兒快跑176 百越諸賢128 廢史立牧123 宦海沉浮1.33 同舟共渡1.57 樓桑武卒1.36 再見太后1.220 迫在眉睫1.263 羌煮貊炙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55 鬥戰決勝1.79 字挾風霜145 狡兔三窟196 三方推演161 漢祚復興1.72 天國之味1.79 圍湖造屋112 幣行天下16 嫁禍江東1.48 百善孝先146 黨人認主1.5 空穴來風1.60 衆國津徑第2080章 1.269 和光同塵105 足可稱道145 有軌騾車176 百越諸賢175 京兆三休100 難爲人臣1.4 四平八穩1.47 難覓仙蹤100 三郡烏桓1.56 英雄末路129 仁義之基1.26 開荒種田136 悲秋盡露1.95 閉門謝客169 百日分曉186 董君一念1.89 無銅身輕14 萬象更新140 盡數歸心241 楚河漢界120 六縣爲國81 俱合法相104 北上販馬1.62 一日破膽1.27 託妻寄子165 往昔之約1.22 毋需言反1.79 心願終了91 娶七夫人154 數年之期1.86 摒除破綻1.86 鼓角齊鳴1.89 一州之國140 不可思議129 各方博弈16 破敵爲先128 魚遊燋釜184 南巡于闐180 同道中人1.233 一步之先157 類同相召12 戰意橫生31 形勢大好122 火燒濮陽1.70 王道如砥1.36 天地干支107 自知之明第2098章 1.287 王者見王147 藥到病除179 三人爲衆195 無雙連環1.26 循跡追兇132 江山共謀108 浮生若夢1.45 入園面後1.7 殺機畢露196 三方推演1.44 輕卒銳兵160 孕大含深1.23 孤軍誘敵1.82 逢凶化吉1.227 主客之爭1.44 非同尋常183 放任自流1.20 來去相宜1.37 菟園遊獵1.207 以退爲進1.78 陸城亭侯1.75 愁雲散盡1.26 以直報怨1.47 擊鞠建隊124 大器免成1.60 轉禍爲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