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鐵壁鏵嘴

除“蠻夷邸”、“藩邸”之外,還有“郡邸”,便是諸郡設在京師的館舍。時下諸邸,類後世“駐京辦事處”。

“漢法,諸侯各起邸第於京師也。”“天下郡國百餘,皆置邸京師。謂之百郡邸者,百郡總爲一邸也。”注日:“在百餘郡邸之中,還有一個百郡總邸。”

大漢郡國並行,列候次減。郡國在京師置邸,以此類推。縣侯、縣主等,則在郡中設邸,鄉侯在縣中設邸。

諸侯王邸,俗稱“國邸”。前漢時,乃爲諸侯王個人出資所建,其產權當歸屬諸侯王家所有。然今漢,諸侯官邸多爲朝廷自建,產權歸漢廷所有。由大鴻臚掌管。國邸,專設邸長、丞、及一衆屬吏管理。史載:“典客,秦官,掌諸侯歸義蠻夷,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鴻臚。屬官有行人、譯官、別火三令丞及郡邸長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行人爲大行令。初置別火。王莽改大鴻臚曰典樂。初,置郡國邸屬少府,中屬中尉,後屬大鴻臚。”

邸長、丞,主邸中事宜,比干石至六百石俸。與行人、譯官、別火三令,並屬大鴻臚。今漢初,光武裁減機構,省並郡邸長丞等官吏,轉由“令郎治郡邸”。《後漢書·百官志》有載:“右屬大鴻臚。本注日:承秦有‘典屬國(主管屬國的秦員,秩二千石,另主蠻夷事務)’,別主四方夷狄朝貢侍子,成帝時省並大鴻臚。中興(光武)省驛官、別火二令、丞,及郡邸長、丞,但令郎治郡邸。”

至此,郡國在京邸舍,皆由鴻臚寺遣郎官掌管。郎官秩四百石。除此之外,郡、國亦遣幹吏一員,駐守京中邸舍,稱“守邸丞”,省稱“守邸”或“守丞”。

時下,國邸雖歸朝廷所有,然自桓靈以來,賣官鬻爵,大行其道。諸侯無子、因罪除國者,衆。故無主國邸,亦可自由買賣。時下國邸,不僅提供上計使團等,國中在京官吏飲食起居,且還兼具代辦國事、囚禁流犯等,諸多功能。正因地位特殊,故郡、國皆耗費巨資,年年維繫。

劉平欲入京供職,常駐洛陽。便欲官拜“守丞”,居於薊邸,爲薊王上下奔走。

薊邸,乃先前薊王花費重金,購前渤海國邸改造。待王美人貴子新封勃海王,又轉贈王美人貴子。再擇函園官堡內空置宅院,新置薊邸。

薊王外出,太妃監國。此乃祖制,並無不妥。任命國中官吏,亦與禮法相合。只需告知左右國相,走既定程序即可。依律,委任國中大小官吏,皆需由二位國相上報少府,再由中書令,轉呈薊王批覆。若(薊)王外出,或王年幼,則由垂簾稱制的太妃全權代理。

此,亦是祖制。

薊王乘座艦,巡視國境,外出未歸。書報南宮披香殿少府署寺,中書令遂發六百里,轉呈薊王當面。

泉州港,三足踆烏號。

三足踆烏縮小簡化版,類後世“海鶻船”。此船頭低尾高,前大後小,如海鳥狀。舷下左右置浮板,形如鶻翅,其船隨風浪漲跌,無有傾倒,背上左右張生牛皮爲城,牙旗、金鼓如戰船之制。號稱“鐵壁鏵嘴”。船首舷部裝有防護鐵板,水線以下暗置鏵嘴,可衝犁敵船。

後世海鶻船,長不過十餘丈。遠不及三足烏。

收到中書令六百里封函。白髮御姬遂捧入船宮。船宮,乃古代吳越國君,建於船上之宮室。今被用來形容三足烏,足見船大如行宮。

“授劉平爲守邸丞。”薊王微微皺眉。區區四百石官,母親自與便是,何必六百里傳來。

“劉平何許人也?”薊王問道。

“信使未曾說起。”御姬答曰。

函內又見母親手書,劉備取來一觀:“原來如此。”

士貴人如出水芙蓉,嬌豔欲滴。孕期漸重,睡意深沉。沐浴更衣,姍姍來遲:“此是何人也?”

“劉氏宗親,幼時玩伴。”劉備言道:“乃九叔公孤孫,小名‘五貉’。少時父母早亡,吃族中百家飯長大。口直心快,頗有機智。細細想來,少時許多荒唐事,皆因他而起。”

士貴人笑道:“凡染,一入謂之縓。再入謂之赬。三入謂之纁。五入爲緅。七入謂緇。玄色者、在緅緇之間。其六入者與。因取族中排序,故夫君字‘玄德’。換言之,‘五貉’,必在族中排名第五,乃夫君族兄。”

“然也。”劉備輕輕頷首:“採桑葚、戳蜂窩、掏鳥巢、捉魚蝦……皆因他好吃而起。因父母早亡,故族中長輩兄弟,頗多照應。我輩兄弟,亦多幫襯。約莫在爲夫少復祖爵時,外出遊學。一別十載,不知竟改我舊名。喚做:劉平。”

“難怪得母親善待。”士貴人笑道:“洛陽勳貴,若知乃是夫君族兄,必爭相結交。此去洛陽,打理國邸,或是一着妙棋。”

“爲夫亦如此想。”劉備轉而又道:“然,老族長年事漸高,今有孤孫歸家,宜當耳提面命,服侍榻前,令祖父頤養天年。實不忍遣往洛陽。”

“夫君常言‘男兒志在四方’。既爲宗親,爲國效力,亦無可厚非。”士貴人勸道:“夫君諸弟兄,皆身居要職,得食高俸。將心比心,又豈能厚此薄彼。”

“貴人言之有理。”劉備渙然冰釋:“如此,便授國邸守丞兼王宮行人。”

“夫君明見。”士貴人一笑傾城。

“傳令,起航。”劉備眸中盡是深情蜜意。

“喏。”

薊王乘座艦,順下巨馬水。巡視各地。經停泉州港後,橫渡渤海上灣區,駛往金州港,入遼海郡。薊國水軍,一路護送不提。

樓桑,大溪地。老族長院中前堂。

“封劉平爲守邸丞,秩六百石,‘銅印黑綬’。兼領薊王宮行人。另賜銅錢十萬,蜀錦百匹,四季朝服及駢馬公車一駕。”由薊太倉令,大兄劉文,親頒薊王敕令。

“臣,遵命。”劉平伏地領命。

不等起身,老族長已老淚縱橫。

“主公巡視在外,歸無定期。故遣我來。”大兄劉文諄諄善誘:“守邸丞,本是四百石官。主公又賜六百石宮職,乃爲‘特進’,將五弟官俸,升爲雙六百石。我等同氣連枝,自幼相伴。此去京師,當謹言慎行,不可恣意妄爲。有損家風。”

“大兄字字珠璣,弟已銘刻肺腑。”劉平肅容下拜。

1.47 擊鞠建隊125 急流勇退1.95 白虹貫日179 百廢初興1.89 五味俱全172 席珍待聘113 芳蘭之舉1.239 雪落無聲1.48 八方旅人188 突發奇想1.72 天下黎庶159 無當飛軍1.57 無雙再起129 垂簾理政1.92 南有喬木1.77 各有封賞1.32 無心插柳1.84 護氐校尉1.33 代父上疏1.234 四大氐王1.2 無孔不入139 不爭正妻148 大義滅親17 輕徭薄稅148 大義滅親172 自掘墳墓41 鑄山煮海210 破繭成蝶174 生死交替1.6 飲酒四禮1.2 燕燕于歸113 翻雲覆雨194 先聲奪人1.47 帝國時代138 戰爭紅利1.68 斬旗奪船186 當仁不讓176 百越諸賢1.236 溫水三登189 江淮孤生1.26 太后召見127 朝堂半壁117 倒履相迎135 佳偶天成161 獵殺遊戲1 分兵入關1.6 驚天動地114 太平劫案1.49 世平赴約158 鐵壁鏵嘴1.237 生死立判1.70 價低者得1.45 再得貴子1.67 勝券在握1.64 輶軒之使187 九橫十縱173 王取幾何167 遙遠綠洲1.79 圍湖造屋105 烈女龐娥1.29 同坑好友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57 指點迷津116 奇兵襲城109 原形畢露1.92 姑息養奸1.52 母子相見161 獵殺遊戲61 論功封爵1.296 可甘人下136 甘心如薺150 機關算盡1.36 懷真抱素182 汝奈孤何1.276 命喪宮門178 深明大義167 薄海從風125 急流勇退128 了無蹤跡1.57 借雞生蛋137 恩怨無主190 一較高下1.48 立冬兵發1.49 將計就計146 握髮吐哺1.88 二賊授首1.96 魂不守舍1.42 撐犁孤塗1.30 大醫治世21 三人成虎1.79 快馬輕舟1.24 家國同構1.93 再築新城1.200 兼顧利弊164 首尾呼應1.67 黑夜女王1.84 早朝晏罷1.78 怦然心動164 王道循環71 戲送大禮
1.47 擊鞠建隊125 急流勇退1.95 白虹貫日179 百廢初興1.89 五味俱全172 席珍待聘113 芳蘭之舉1.239 雪落無聲1.48 八方旅人188 突發奇想1.72 天下黎庶159 無當飛軍1.57 無雙再起129 垂簾理政1.92 南有喬木1.77 各有封賞1.32 無心插柳1.84 護氐校尉1.33 代父上疏1.234 四大氐王1.2 無孔不入139 不爭正妻148 大義滅親17 輕徭薄稅148 大義滅親172 自掘墳墓41 鑄山煮海210 破繭成蝶174 生死交替1.6 飲酒四禮1.2 燕燕于歸113 翻雲覆雨194 先聲奪人1.47 帝國時代138 戰爭紅利1.68 斬旗奪船186 當仁不讓176 百越諸賢1.236 溫水三登189 江淮孤生1.26 太后召見127 朝堂半壁117 倒履相迎135 佳偶天成161 獵殺遊戲1 分兵入關1.6 驚天動地114 太平劫案1.49 世平赴約158 鐵壁鏵嘴1.237 生死立判1.70 價低者得1.45 再得貴子1.67 勝券在握1.64 輶軒之使187 九橫十縱173 王取幾何167 遙遠綠洲1.79 圍湖造屋105 烈女龐娥1.29 同坑好友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57 指點迷津116 奇兵襲城109 原形畢露1.92 姑息養奸1.52 母子相見161 獵殺遊戲61 論功封爵1.296 可甘人下136 甘心如薺150 機關算盡1.36 懷真抱素182 汝奈孤何1.276 命喪宮門178 深明大義167 薄海從風125 急流勇退128 了無蹤跡1.57 借雞生蛋137 恩怨無主190 一較高下1.48 立冬兵發1.49 將計就計146 握髮吐哺1.88 二賊授首1.96 魂不守舍1.42 撐犁孤塗1.30 大醫治世21 三人成虎1.79 快馬輕舟1.24 家國同構1.93 再築新城1.200 兼顧利弊164 首尾呼應1.67 黑夜女王1.84 早朝晏罷1.78 怦然心動164 王道循環71 戲送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