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家賊難防

五位長公主湯邑,長社、益陽、陽安、潁陰、陽翟。除益陽縣,屬荊州長沙郡外。長社、陽安、潁陰、陽翟四縣,皆位於豫州境內。長社、潁陰、陽翟,三縣隸屬潁川郡。陽安一縣,則屬汝南郡。

豫州刺史部,下轄潁川郡、汝南郡二郡,樑國、沛國、陳國、魯國四國,縣九十又七。

潁川郡,先秦始置,以潁水得名。縣一十七。“陽乾山,潁水所出,東至下蔡入淮。過郡三,行千五百里。”

汝南郡,高祖始置,以汝水得名。縣三十七。“高陵山,汝水出,東南至新蔡入淮。過郡四,行千三百四十里。”

潁川、汝南二郡,乃天下大郡。

桓帝又擇其中大縣,封女、妹,爲湯沐邑。亦是人之常情。

也正因人口衆多,農商發達。亦是豫州黃巾,盤踞之地。“汝南,潁川黃巾何儀、劉闢、黃邵、何曼等,衆各數萬。”還有諸如吳霸、吳桓各部,縱橫江淮,往來荊揚。汝南黃巾,老幼婦孺,不下數十萬衆。

如蝗蟲過境,乃至五縣主,絕享食俸。寄身洛陽,入不敷出,生活日漸拮据。縷縷入宮哭訴,反令先帝及董太后不厭其煩。唯有向子錢家舉債度日。

在商言商。先帝見有利可圖,於是指使張讓、趙忠,暗通洛陽子錢家。將賣官鬻爵所得鉅款,放與洛陽宗親貴戚,牟取暴利。重利盤剝之下,不其侯首當其衝,難以償還。纔有如今之事。

黃巾復起,盤踞周遭,荼毒愈烈。

潁川、汝南二郡,世家豪強,唯有結牆自保。乃至整個豫州大地,塢堡林立,溝壑縱橫。

塢堡又稱塢壁。始於秦而興於漢。本是邊疆地域修築的防禦工事。然隨內憂外患,遂轉入大漢腹地。此與漢家衰落、秩序混亂及地方“宗賊”興起,互爲表裡。

早在新莽末年,天下大亂時,地方豪族便紛紛築塢自保。終漢一朝,流民毒瘤,始終未能解決。先帝以來,天災人禍,接而連三,乃至流民暴增。更加黃巾逆亂,諸方黃巾“燔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長吏多逃亡”。漢廷爲應對黃巾逆賊,“大赦天下黨人,還諸徙者”,鼓勵四方豪強,修築塢壁,招募私兵部曲,共御黃巾。豪右大姓,因而有恃無恐。時至今日,地方豪強,已擁有大量佃戶、奴僕、部曲、私兵。並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或聯合官兵,圍剿黃巾;或轉與黃巾勾結,攻掠縣城。成爲“宗賊”。

復起後的黃巾餘部,裹挾流民,亦是舉族同行。“羣輩相隨,軍無輜重,唯以鈔掠爲資。“

宗賊與蛾賊,遂成豫州大患。並迅速向江南蔓延。

“凡聚衆據險者,因欲久支歲月及給養能自足之故,必擇險阻而又可以耕種及有水泉之地。其具備二者之地,必爲山頂平原,及溪澗水源之地。”利用山險,建立據點,方能有效保全自己。

官兵唯有據守縣城。不僅需提防黃巾蛾賊,還需謹防地方宗賊。然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蛾賊呼嘯山林,不時下山抄掠。宗賊抱團結社,陰奉陽違。二賊連番禍亂,更有貪官污吏,趁亂取利,中飽私囊。乃至政令不通,民不聊生,賦稅大減。

便在此時,一輛機關馬車,頂風朔雪,駛入陽翟縣城。

幾近歲末,隆冬將至。守城兵丁,蜷身縮頸,無精打采。

傳符便懸在車前,擡眼可見。隊率細細看過,不由一驚。急忙整隊上前:“拜見明庭。”

“諸位辛苦。”車內便是新任陽翟令:“縣寺何在,前方引路。”

“喏。”隊率不敢怠慢,這便引明庭車駕入城。薊國機關馬車,經南陽不斷外傳,天下通行。然爲節省成本,常多刪減。諸如避震板簧,能省則省;搪瓷輪轂,亦無可能;琉璃風燈,更絕無僅有。便是車內坐墊,也暗自降低檔次。

然明庭所乘車駕,卻是一輛價值不菲的薊國安車。便是駑馬亦油光發亮,能耐極寒之鮮卑良馬。全套車駕,作價數百乃至千萬錢。一言蔽之,非富則貴。

隊率如何敢怠慢。

陽翟縣城,即是長公主湯邑,又是潁川郡治。城高牆厚,乃是堅城一座。城池略呈方形,內外二郭,對開四門。長公主宮,位於城內西北。

先前,南陽太守秦頡,敗張曼成。黃巾軍改以趙弘爲帥,據宛城。朱儁與董卓並擊汝南、陳國黃巾,追波纔到陽翟,後在西華大敗彭脫。餘軍想逃到宛城,孫堅登城先入,衆人蟻附而進,大破敵軍,討平豫州一帶黃巾。

自此,陽翟城便再未淪陷,一直握於漢庭之手。

聞新任縣令單車到任。留守屬吏,出治所相迎。

車門徐徐開啓,踏板摺疊落地。

錦衣狐裘,面如冠玉。好一位洛陽貴公子。

一時貴氣撲面。與苦讀寒士,可謂雲泥之別。衆人這便收攏心思,盡顯謙卑。

舉手投足,溫文儒雅。出口便是如假包換之洛陽官話:“諸位免禮。宋某初爲外官,政務不精。還望諸位鼎力相助。”

“我等敢不從命。”好一個“初爲外官”!衆人心領神會。必是五陵公子無疑,或是長公主入幕之賓,亦未可知。

三老奉酒,已等之不及。這便迎入官舍。

草草勘驗過公文敕令,遂引爲上座。官婢送上香茗,貴公子取琉璃杯自飲。

潤脣即止:“宋某此來,乃爲長公主取食。”

一衆屬吏,四目相對,皆面露慚色。

“陽翟雄城大縣,何以至此?”

陽翟功曹,起身答話:“稟明庭,城外黃巾呼嘯山林,時常下山抄掠。民衆苦不堪言,田中五穀將熟,便被賊寇搶割一空。故今季稅賦,難以收取。”

“來時,我見境內塢堡綿延。莫非,豪右大姓之糧,亦被黃巾抄盡。”

“這……”功曹便是陽翟人氏,焉能不知宗賊之禍。只是,城中屬吏,多沾親帶故。或爲爪牙,或爲耳目。如何敢直言相告。

“豪右之事,暫且不談。且說,陽翟境內,哪隻黃巾勢大。”明庭又問。

“具茨山黃邵。”功曹脫口而出。

127 金絲毛毯1.59 班師凱旋108 日新月異1.65 形勢急轉130 瑌石武夫1.22 東西合璧41 不爲已甚1.229 鐵骨石心1.66 甕中捉鱉1.273 同堂異室186 福壽未央1.78 麟不當見167 一去不返1.53 前朝舊事102 平波水砦174 夜半十分1.3 風潮不減144 攻堅克難147 輕身入城169 白玉之精1.77 酎金補齊1.46 菟園解驂145 無人接盤183 包藏禍心1.27 天下瞠目1.76 以國爲家1.3 摔杯居首1.36 培肥改土178 一門爭義1.93 共襄盛舉1.58 睚眥必報41 閉關鎖國106 偷天換日1.69 父子同升116 各有所求1.84 東海揚塵1.84 身陷囹圄104 見字如面136 矛頭所指147 藥到病除158 北面稱臣179 瑞輪蓂莢81 夜入太倉10 時機未至1.59 增益人生1.200 矇混過關1.75 愁雲散盡1.57 身後之憂216 觸類旁通1.30 一門出仕1.56 靜觀其變128 魚遊燋釜1.69 東西交會1.285 共分天下187 西運東輸216 觸類旁通61 董卓獻車159 亂世之才1.67 黑夜女王1.86 鼓角齊鳴17 尊王攘夷193 少不言愁1.5 米中摻沙1.67 畫地爲牢100 大象無形1.96 海賊圍城1.48 權驅寰宇101 東走西顧1.75 蔡邕來了104 見字如面104 窮無出路1.42 善利其器1.66 麒麟騰空191 世衰道窮1.89 一州之國159 畢生之年186 見機行事1.29 同坑好友156 偷樑換柱130 民情如火14 餘毒未了1.4 各懷鬼胎1.49 觀星定海1.96 挾私報怨1.33 以衆擊寡15 蔣幹遺書118 前覆後戒136 借刀殺人31 形勢大好157 至人無己106 羌胡合流1.60 權重秩卑1.27 以身舉債144 唯剩一問1.78 陸城亭侯1.56 靜觀其變1.79 圍湖造屋17 甄選女官1.227 單騎救主126 壯士八百
127 金絲毛毯1.59 班師凱旋108 日新月異1.65 形勢急轉130 瑌石武夫1.22 東西合璧41 不爲已甚1.229 鐵骨石心1.66 甕中捉鱉1.273 同堂異室186 福壽未央1.78 麟不當見167 一去不返1.53 前朝舊事102 平波水砦174 夜半十分1.3 風潮不減144 攻堅克難147 輕身入城169 白玉之精1.77 酎金補齊1.46 菟園解驂145 無人接盤183 包藏禍心1.27 天下瞠目1.76 以國爲家1.3 摔杯居首1.36 培肥改土178 一門爭義1.93 共襄盛舉1.58 睚眥必報41 閉關鎖國106 偷天換日1.69 父子同升116 各有所求1.84 東海揚塵1.84 身陷囹圄104 見字如面136 矛頭所指147 藥到病除158 北面稱臣179 瑞輪蓂莢81 夜入太倉10 時機未至1.59 增益人生1.200 矇混過關1.75 愁雲散盡1.57 身後之憂216 觸類旁通1.30 一門出仕1.56 靜觀其變128 魚遊燋釜1.69 東西交會1.285 共分天下187 西運東輸216 觸類旁通61 董卓獻車159 亂世之才1.67 黑夜女王1.86 鼓角齊鳴17 尊王攘夷193 少不言愁1.5 米中摻沙1.67 畫地爲牢100 大象無形1.96 海賊圍城1.48 權驅寰宇101 東走西顧1.75 蔡邕來了104 見字如面104 窮無出路1.42 善利其器1.66 麒麟騰空191 世衰道窮1.89 一州之國159 畢生之年186 見機行事1.29 同坑好友156 偷樑換柱130 民情如火14 餘毒未了1.4 各懷鬼胎1.49 觀星定海1.96 挾私報怨1.33 以衆擊寡15 蔣幹遺書118 前覆後戒136 借刀殺人31 形勢大好157 至人無己106 羌胡合流1.60 權重秩卑1.27 以身舉債144 唯剩一問1.78 陸城亭侯1.56 靜觀其變1.79 圍湖造屋17 甄選女官1.227 單騎救主126 壯士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