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決裂諸侯

“奉先且說,若曹孟德奉天子,入兗州。關東羣雄,又當如何。”王允語驚夢中人。

呂布脫口而出:“羣雄決裂,聯盟瓦解。”

“二袁乃合肥侯外戚,必不肯息事寧人。曹孟德既有匡扶漢室之心,亦難與二袁輕言苟且。且遷入兗州,距四方將軍更近。諸如青州牧劉岱、徐州牧陶謙、揚州牧劉繇、便是荊州牧劉表,亦可經豫州牧黃琬,與兗州勾連。如此,合縱連橫之勢,成矣。”關東,畢竟心腹。漢家天子,四海之地,焉爲他人竊據。“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離間計。”呂布一語中的。

王允聞之慨嘆:“如荀彧所言,困守洛陽,爲人魚肉。不如逃出牢籠,龍遊大海。”

言及此處。呂布抱拳相問:“敢問太師,先前遣使薊國,欲行撥亂反正。今何以,力保(董侯)不失?”

“老夫之心,可比薊王。”王允答曰。

呂布似有所悟。

是夜,王允秘傳不其侯伏完等,一衆同黨,入邸相商。

不其侯伏完言道:“遷都避禍,似無不可。”

司隸校尉李肅問道:“天子儀仗,宮中用度,黃門采女,百官家小,又當如何。”

尚書令桓典答曰:“聞曹兗州欲遷州治往甄城,近大河之利。麾下蓋海艦隊,足可接應。”

“(蓋海艦隊)亦可經陽渠水道,泊入陽港。我等自行下山,舟行入兗。”呂布言道。

“天子器物,又當如何。”李肅仍有疑慮。

“無妨。”王允答曰:“只需陛下攜百官同往。餘下身外之物,皆不知爲慮。”

伏完答曰:“今季獻費,錢鈔各半。董卓盜鑄小錢,亦清點完畢,交由錢堡貲庫,重鑄四出五銖。筆筆皆有書錄。只需攜天子玉璽,無論何地,皆可支取。”

“董重亦可同往。”李肅忽道。

衆人心領神會。永樂積財,皆在其手。不可便宜他人,自當一併帶走。如今董重,朋黨四散,衆叛親離。惶惶不可終日。恐被亂軍殺之,以泄私憤。

舉家出逃,感激涕零。

衆人這便定計。

仍由少府王斌,聯絡荀彧。

稍後,荀彧車入上林,告知曹操。

“奉天子以令不臣”,荀彧、程立等人,早有共識。

曹操大喜:“不料果真事成矣。”

然神情之間,似頗有疑慮。畢竟,二袁各據左右,淮泗諸王,莫測心機。兵微將寡,四面樹敵。長遠雖可得巨利,然時下卻四伏危機。稍有不慎,滿盤皆輸。曹操言袁紹,“小利亡命,大事惜身”。輪到自己,亦難免心生疑慮。

荀彧見狀,遂勸曰:“昔高祖東伐,爲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明公雖御難於外,然心無不在漢室。此乃明公‘醫天下’之素志也。今鑾駕旋軫,東京榛蕪,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雖有逆節,必不能爲累,明矣。袁紹、袁術其敢爲害!若不時定,四方生心,後雖慮之,無及也。”

“聞主簿之言,操,茅塞頓開。”曹操渙然冰釋,再無心結。

這便依計行事。先徵兗州入京船舶,陽港待命。又密令蓋海艦隊,轉入洛水,以爲接應。

只需王允、呂布,攜百官,護天子下山。便可順流而下,直達兗州。

事不宜遲,久必外泄。

然勞師動衆,必有緣由。於是乎。三月上巳,祓除畔浴。“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爲大潔”,正當其用。

時天子出遊,百官伴駕。只需舟出陽港。順下洛水,與蓋海艦隊匯合。大事成矣。

既已定計。王允,心無旁騖,從容自若。與殿中百官,唉聲嘆氣,滿面愁容,大相徑庭。閣下主記蔣幹,出入各營。書錄不盡,各執一詞。趁薊王尚未動身之良機。張濟、袁紹,暗中籠絡朝野上下,八關守軍。

雖被禁錮北軍大營,不得輕離。卻仍有史門暗中往來,史侯幕後坐鎮。更加淮泗郡兵,先後入關。充填粟市大營。關東聯軍,已有十萬之巨。

西涼將校,焉能無懼。與其被各個擊破,不若共御強敵。於是雙方一拍即合。西涼兵卒,紛紛投入張濟帳下。隨張濟、李傕等人,高舉撥亂反正之討逆大旗。甘爲史侯所驅。

京中勢力,涇渭分明,各有依歸。

亦如荀彧,先前所言。董侯,漸爲人所棄。

隴右張濟,關東袁紹,雙方勢均力敵,遂暗中和談,欲趕在薊王抵京前,達成默契。如此,即便薊王上洛。張濟、袁紹,二人聯手,手握二十萬大軍,薊王亦難有作爲。

“互相妥協,各取所需”,便是所謂盟約的真諦。

至於煞有介事,日日早朝不綴,今漢朝廷。雙方已全然無顧及。

冢中枯骨,早晚必擒。

何必急於一時,又何須在意。

薊王宮,靈輝殿。

爲商討洛陽時局,薊王專開朝會。

比二千石及以上,悉數與會。

先由中書令趙娥,將洛陽時局,當殿剖析。

待一衆肱股重臣皆領會。薊王遂開言路。

“叔侄之爭,延禍無窮。”王傅黃忠,抱拳請命:“今漢氣數已盡,主公宜當速決。”

“臣等,附議。”殿內重臣,尤其武臣,齊聲附和。

平時少有言語,二弟關羽,亦進言道:“三興漢室,當仁不讓。”

“炎漢帝位,大哥坐得!”見二哥開口,張飛如何能沉住氣。

“校尉慎言。”王傅言道:“君前臣名,不可徇私。”

張飛遂持芴而跽:“主公乃漢室宗親,天家血嗣。宜當,繼光武而三興。上應天命,下從衆望。”

四弟太史慈,五弟黃敘,亦先後進言。

二位國相,雖未置一語。然表情已說明一切。劉備四友,自幼相伴。心中所思所想,何必多言。

話說,叔侄二人,倒行逆施。惹天下不齒,海內唾棄。如何還能爲,天下表率。

薊王不置可否,又看萬石國老。

“鄭公以爲如何?”

11 佐世之才108 禮不可廢1.82 可以爲報1.236 溫水三登1.60 楛矢貫隼198 東歸洛陽1.60 廣而告之1.283 石牛糞金1.52 借刀殺人154 數年之期153 下階之梯1.59 班師凱旋109 寧有種乎105 未來可期1.22 薪盡火傳195 無雙連環157 塵埃落定1.83 誅心之謀41 早去早回1.243 斬將搴旗120 尚未割席164 盡數滅口1.40 洛陽酒家132 江山共謀1.85 遼東之煮183 長史女衛156 金牌免死1.33 出訪鴻儒185 諸王稱臣112 泊樓車位112 分戶析產153 以身擋箭1.248 火煉真金1.48 不藥自愈51 故國在望117 鳳凰于飛1.40 何懼偷生100 通明達照1.243 十有八九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79 圍湖造屋108 名動西京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58 狐虎之威116 各有所求13 敲山震虎199 半天一夜1.80 西邸賣官183 包藏禍心132 生死兩難195 青史留名125 伏路把關175 兵荒馬亂1.8 配享太廟1.77 女王駕臨183 放任自流101 老臣謀國181 三日分曉156 仁道在邇141 父子十祿1.92 首鼠兩端187 西運東輸191 陰圖異計71 窮厄之寇170 黃泉相見1.57 周不如漢18 張家小胖160 解甲歸田1 羣雄上洛1.93 今冬尤寒1.49 生者如斯147 河漢無極1.57 身後之憂1.76 牽繮執轡106 巡視南境148 暗語絃音154 衆星捧月118 前覆後戒132 一脈相承116 日黑水溢1.45 入園面後191 天下雄兵1.42 劉備四友1.97 莫問神鬼1.48 八方旅人147 河漢無極1.30 火燒雲臺124 成王敗寇161 畢協賞罰166 白衣飛將61 語破天機17 正月旦會141 唯利機關106 名不虛傳1.28 地陷神術102 腰牌傍身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9 麻姑獻壽133 兵鋒四起1.98 尾大不掉
11 佐世之才108 禮不可廢1.82 可以爲報1.236 溫水三登1.60 楛矢貫隼198 東歸洛陽1.60 廣而告之1.283 石牛糞金1.52 借刀殺人154 數年之期153 下階之梯1.59 班師凱旋109 寧有種乎105 未來可期1.22 薪盡火傳195 無雙連環157 塵埃落定1.83 誅心之謀41 早去早回1.243 斬將搴旗120 尚未割席164 盡數滅口1.40 洛陽酒家132 江山共謀1.85 遼東之煮183 長史女衛156 金牌免死1.33 出訪鴻儒185 諸王稱臣112 泊樓車位112 分戶析產153 以身擋箭1.248 火煉真金1.48 不藥自愈51 故國在望117 鳳凰于飛1.40 何懼偷生100 通明達照1.243 十有八九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79 圍湖造屋108 名動西京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58 狐虎之威116 各有所求13 敲山震虎199 半天一夜1.80 西邸賣官183 包藏禍心132 生死兩難195 青史留名125 伏路把關175 兵荒馬亂1.8 配享太廟1.77 女王駕臨183 放任自流101 老臣謀國181 三日分曉156 仁道在邇141 父子十祿1.92 首鼠兩端187 西運東輸191 陰圖異計71 窮厄之寇170 黃泉相見1.57 周不如漢18 張家小胖160 解甲歸田1 羣雄上洛1.93 今冬尤寒1.49 生者如斯147 河漢無極1.57 身後之憂1.76 牽繮執轡106 巡視南境148 暗語絃音154 衆星捧月118 前覆後戒132 一脈相承116 日黑水溢1.45 入園面後191 天下雄兵1.42 劉備四友1.97 莫問神鬼1.48 八方旅人147 河漢無極1.30 火燒雲臺124 成王敗寇161 畢協賞罰166 白衣飛將61 語破天機17 正月旦會141 唯利機關106 名不虛傳1.28 地陷神術102 腰牌傍身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9 麻姑獻壽133 兵鋒四起1.98 尾大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