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王化之基

薊西諸縣,扼太行北徑。

山中原白波、黑山營寨,皆已改造成塢壁、置驛。平時圩田自養,築路通渠,守護往來客旅。戰時亦可依山佔道,禦敵於國門之外。此舉,本爲防幷州亡胡。今幷州亦歸薊王所轄。南匈奴各部,早與薊國,休慼與共。薊王一聲令下,四面合圍。流竄亡胡,時日無多。

亡胡,多爲各部亡命之徒。如先前長城馬賊餘孽,便多逃往幷州,落草太行。本以爲,能逃過一死。豈料幷州亦歸王治。幷州牧羊續,奉命行事。領州郡守軍,南匈奴聯軍,並薊國黑山校尉楊鳳部,四面合圍。勢要剿滅流寇。

太行八徑,日益持重。薊王豈能坐視鼠輩,威脅往來商旅。自河北稅賦,漸與薊國比同。東西客商,經河西走廊漸多,然走居延外道亦未減。究其原因,沿途草原部族,因改農牧定居,與薊國通商互市,日漸富足。沿途廣有商機,故遊商亦難捨外道得利。長城馬賊俱滅,京觀猶存。正因絲路流金,分潤利益。高車十二侯國,扼守草原絲路。小股蟊賊,舉手之勞,何須薊王出面。

尤其稻收之後,海量青儲飼料,源源不斷,販運草原。牛牢、馬邑、羊圈,如雨後春筍,遍立水草豐茂之地。風吹草低見牛羊。飽食飼料,外出放養。鮮草多爲輔料,各部牲畜存欄量,遠超草原所能供養。正因薊國千里稻海,青儲飼料食之不盡。

草原反哺關內,薊人深得其利。

各部劃分草場,相約互不侵擾。改遊牧爲農牧,好處亦顯而易見。先前,爲行國。逐草而居,居無定所。於是,並無家國概念。吃幹喝盡,抹嘴便走。毫無眷戀,亦不珍惜。然劃分草場,聚族而居。領地觀念,日益加深。再加與薊人通婚,往來薊國,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家國意識,日漸興起。此乃時代造就,亦是王化使然。

家國意識,催生身份認定,族羣共融。而後諸夏同,天下一。

“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正道捐棄,而邪事日長”。明主,不可不察也。

薊西,亦是稻作重鎮。

千里流金薊國渠。並非一條直渠,斜貫東西。枝渠衆多,皆可通行。都水署、並都船署,歷年修造,今非昔比。話說,薊人客庸,日賺二百鈔。自薊王少復祖爵,便經久不衰。正因,築路通渠,圩田造堤,營城建樓,悠悠二十載,相沿成習。從未中斷。

凡枝津所至,遍開紫花大堤。皆有舟船往來港津。水網如脈絡,滋養千里稻海。須知,水田亦是溼地。可想而知,薊國碧水青禾,一塵不染。黃敘除遮面,亦可暢快呼吸,足見一斑。

“一夜玉玲瓏。橫斜水月中。小行孤影動。生怕驚花夢。”

船宮之便利,非親臨不可知也。

七重旗樓,琉璃寶頂,皓月千里,星河爛漫。

“拜見夫君。”見薊王夜來。麻姑仙、墉宮七玉女等,盈盈下拜,萬種風情。

薊王容成術大成。新婚燕爾,萬般呵護,不敢恣意。牀笫之間,多淺嘗輒止。不肯大張撻伐。如何能大江東去,盡興而歸。

“美人免禮。”薊王丰神俊朗,臨風玉樹。麒麟聖體,一角戴肉,猙獰畢露。

衆女仙,輕雲蔽月,迴雪流風。鶯歌燕舞,俯仰生姿。

一夜無話。

曲阿,合肥侯寢宮。

枝燈高懸,堆光如晝。

龍榻帷幄低垂。程貴人酣然入睡。

帳外有一老道,仙風道骨,正設壇作法。正是千呼萬喚,太平青領道于吉。

口中唸唸有詞,手中拂塵無風自長。“呔——”

一聲清喝。三縷白氂(旄牛尾毛),電射而出,直奔龍榻。

如走龍蛇,奔衝入帷。將程貴人,團團包裹。

須臾,由白氂裹覆之下。雲煙四起,陰風呼號。

“破——”三縷白氂,分解重回。再看榻上程貴人,海棠春睡,似隱疾痊癒。

“如何?”一旁合肥侯,出聲求問。

“貧道,幸不辱命。”于吉掐指一算,這便執禮作答。

“多謝仙人。”合肥侯命黃門令,捧滿盤珠玉饋贈。

“舉手之勞,不敢受也。”阿堵之物,于吉正眼不看。既爲真仙,豈能身染銅臭。

恐惹惱仙人,合肥侯亦不敢勉強。這便命黃綱,千恩萬謝,恭送出宮。

“陛下?”少頃,程貴人悠悠轉醒。

“貴人勿動。”合肥侯眼中寵溺,無以復加。坐榻相問:“如何?”

“妾,自覺,並無不同。”程貴人不置可否。

“既是隱疾,貴人如何能知。”合肥侯柔聲道:“朕,親眼得見,妖風潰散。必然痊癒。”

“多謝陛下。”程貴人自深信不疑:“夜已深,陛下早寢。”

“也好。”合肥侯這便除鞋入帳,雙宿雙棲。

宮門外,黃綱長揖相送。待起身,已仙蹤難覓。來無影,去無蹤。真仙人也。

待宮門徐徐閉合,于吉樹下現身。先前所用,正是緬匿法。

入城中精舍。

便有門下弟子宮崇,迎入內室:“敢問恩師,程貴人何症?”

“乃出天師道,制命之術。”于吉答曰。

“程貴人乃程璜養女。必是有意爲之。”宮崇言道。言下之意,乃程璜授意。

“自張嗣師尸解登仙,天師道,一分成三。再無女師,精通之術。”于吉對天師道之事,知之甚祥。

“不知前五斗米師張修,可曾娶妻。”宮崇想起一人。

“不曾。”于吉言道:“張修道術不精,折於左慈之手。神魂俱滅,不提也罷。”

“卻不知,仲(嗣)師張機夫人,今何在?”宮崇又想起一人。

“王夫人,生死未知也。”于吉眼中,精光一閃。仙門皆知,欲練制命術,必斷人倫。張嗣師盧夫人,未斷生養,自無從習此術。然能於睡夢之中,悄然制命。神鬼無覺,衆人不知。且無需仙門中人施術。即便凡夫俗子,取法器並咒語,送入耳畔。便可制命。令其言聽計從。且醒後對先前作爲,全然不知。

此等禁術,防不勝防。威力之大,何其了得。

心念至此,于吉當機立斷:“速查王夫人下落。”

“喏。”

198 千里救主135 豐年多禾135 四時充美81 忠奸莫辨124 成王敗寇186 鬼火焚街19 求之不得189 爭權奪勢172 萬載千秋100 大象無形1.27 身後之謀174 人間巨物137 萬死不避1.9 修繕祖宅144 迎刃而解1.49 上表回國1.275 天下正色1.83 紛華靡麗165 動則滅國120 滅頂之災152 九令五尹152 南橘北枳1.72 天國之味173 合浦珠還1.34 內憂外患110 門下五吏1.70 佛道之爭1.36 兵亂在即1.270 養女齊聚1.74 畫地作餅142 請立宗廟1.239 神泉秀水175 菩薩女蠻1.25 水到渠成175 石破天驚1.236 溫水三登128 揮金僚朋17 尊王攘夷120 六宮粉黛1.74 樓桑重器1.8 周鄭交惡1.85 佩韋佩弦16 嫁禍江東197 笑林始祖194 利令智昏155 羊大爲美1.249 幸有一子152 善刀而藏1.66 麒麟騰空104 見字如面1.70 青徐流民151 便宜行事1.28 地陷神術第2094章 1.283 一衣帶水1.70 奉詔和親1.282 不擇手段1.62 漢人西徙1.88 高手雲集1.252 花期正盛1.28 帝王家事193 少不言愁1.73 大雅無傷1.89 牽招一怒129 棋逢對手195 青史留名1.85 多長爲宜1.22 馬兒成名1.255 非淬不銛1.85 學而實習118 舉國哀慟1.43 大軍圍城171 北薊南宛1.27 板楯連弩105 鳳闕龍樓1.52 臥虎藏龍147 昏夜奔襲201 廣瞻博望1.26 循跡追兇1.29 奮威揚武143 孤城剿匪61 穩紮穩打1.65 洛陽邸報120 滅頂之災120 不忘初心1.36 兵亂在即147 昏夜奔襲104 龍吟虎嘯1.48 微觀天下1.57 謀錄不盡106 偷天換日1.242 繞樑餘聲189 爭權奪勢115 與虎謀皮197 生命禮讚139 龜茲諸情140 盡數歸心221 非人臣也1.43 薊國鋤奸212 不請自來176 薊王東歸
198 千里救主135 豐年多禾135 四時充美81 忠奸莫辨124 成王敗寇186 鬼火焚街19 求之不得189 爭權奪勢172 萬載千秋100 大象無形1.27 身後之謀174 人間巨物137 萬死不避1.9 修繕祖宅144 迎刃而解1.49 上表回國1.275 天下正色1.83 紛華靡麗165 動則滅國120 滅頂之災152 九令五尹152 南橘北枳1.72 天國之味173 合浦珠還1.34 內憂外患110 門下五吏1.70 佛道之爭1.36 兵亂在即1.270 養女齊聚1.74 畫地作餅142 請立宗廟1.239 神泉秀水175 菩薩女蠻1.25 水到渠成175 石破天驚1.236 溫水三登128 揮金僚朋17 尊王攘夷120 六宮粉黛1.74 樓桑重器1.8 周鄭交惡1.85 佩韋佩弦16 嫁禍江東197 笑林始祖194 利令智昏155 羊大爲美1.249 幸有一子152 善刀而藏1.66 麒麟騰空104 見字如面1.70 青徐流民151 便宜行事1.28 地陷神術第2094章 1.283 一衣帶水1.70 奉詔和親1.282 不擇手段1.62 漢人西徙1.88 高手雲集1.252 花期正盛1.28 帝王家事193 少不言愁1.73 大雅無傷1.89 牽招一怒129 棋逢對手195 青史留名1.85 多長爲宜1.22 馬兒成名1.255 非淬不銛1.85 學而實習118 舉國哀慟1.43 大軍圍城171 北薊南宛1.27 板楯連弩105 鳳闕龍樓1.52 臥虎藏龍147 昏夜奔襲201 廣瞻博望1.26 循跡追兇1.29 奮威揚武143 孤城剿匪61 穩紮穩打1.65 洛陽邸報120 滅頂之災120 不忘初心1.36 兵亂在即147 昏夜奔襲104 龍吟虎嘯1.48 微觀天下1.57 謀錄不盡106 偷天換日1.242 繞樑餘聲189 爭權奪勢115 與虎謀皮197 生命禮讚139 龜茲諸情140 盡數歸心221 非人臣也1.43 薊國鋤奸212 不請自來176 薊王東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