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不請自來

凡稱塢堡,必能自給自足,自娛自樂,自繇自在,自生自滅。

陰氏乃南陽豪族。雖盛極而衰,已過巔峰。然終歸“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新野陰氏塢堡,比起少時劉備所見安平崔氏塢堡,有過之而無不及。

依沘水,掘深壕。引水繞塢,設前後吊橋,造四面角樓。塢中高樓林立,鱗次櫛比。圍繞塢堡,闢有良田千傾。先前悉數毀於大水。今已零星復墾,月前稍有收穫。聊勝於無。

究其原因,泥沙覆蓋,地利不顯乃其一。佃戶皆奔北國,勞力捉襟見肘乃其二。天災人禍,根基盡毀乃其三。

若要東山再起。唯仰仗現任酈城令,三舉鄉黨之陰修。得其舉薦,陰氏英才,出仕薊國。先安家立命,據一席之地。再反哺南陽,復興祖業。如此不出三代,當可重拾舊貌。

然若一步登天,唯行合縱連橫,結親薊王家。只可惜,薊王宮,仙姿絕豔,美人如雲。薊王又累次和親,斷難再開方便之門。於是乎,不請自來甘夫人,之於新野陰氏,便是千載難逢,進身之階。

無論甘夫人身份究竟何等貴不可言。有五百王騎護佑,足見一斑。

陰瑜乃出世家子弟,博聞廣記,見多識廣。如何能看不出端倪。於公於私,於家於己。陰瑜皆對甘夫人母子,極盡禮遇。

不僅讓出中庭,供甘夫人母子棲身。更對甘夫人,言聽計從。毫不見疑。

遂開城門,放數千流民入堡內。

塢堡,中庭。

甘夫人垂簾主位。華雄、陰瑜,左右列席。

“堡中守軍幾何?”

“回稟夫人。有陰氏部曲三百,傭兵二百。小長安聚部曲三百,某自領王騎五百。計千三百人。”華雄起身答曰。

“守備塢堡足矣。”甘夫人又問:“堡中存糧,可支幾日?”

“若加流民,不出十日,便將糧盡。”陰瑜答曰。

“聞南陽墟中流民,皆奔新野。當不下十萬之衆。”甘夫人言道:“可支幾日?”

陰瑜如實作答:“一日兩餐,亦不能支。”

小長安帥陳到,遂進言道:“夫人有所不知。墟中流民,久歷災荒。兩餐饑饉,習以爲常。且拖家帶口,必攜乾糧(乾糧)。當足可撐過三日。”

“便以三日爲期。”甘夫人言道:“破敵取糧。”

“喏。”衆人齊聲應諾。

殺賊取食,乃權宜之計。不得已而爲之。只需大敗盜賊,破圍而出。順下淯水,直達襄陽。則“如龍入大海,虎歸山林”。一去不復返也。

後院馬廄。

陳到來尋,趙雲正爲白龍刷洗。

白龍雙目生疾,目光朦朧。桀驁難馴,生人勿近。唯趙雲能近其身。且尤顯溫順。恰逢趙雲腿傷未愈。白龍爲足,趙雲爲目,人馬合一,輔車相依。

“夫人喚你。”待趙雲牽馬入廄,又辦好草料,陳到這才言道。

“好。”趙雲跛足,乃因外傷。得華大夫親手診治,只需靜養,數月足可痊癒。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聞甘夫人母子罹難。蘇雙、張和,自嘆不通武藝,有心無力。趙雲遂單騎南下,忠義之士也。

二人並肩入室。

甘夫人遂命趙忠、何苗,捧二長匣相贈。

二人打開視之,正是先帝所鑄『中興劍』。

“建寧三年,先帝同鑄四劍。銘文皆同。後一劍無故自失。其一另賜薊王。餘下兩柄,便贈二位少年英雄。”甘夫人自簾後言道。

“好劍。”陳到當堂拔劍,愛不釋手。

“謝夫人。”趙雲拜而受領,合匣身側。

“且去尋華都尉,另有利甲相贈。”

“遵命。”

二人自出中庭。尋軍門都尉華雄。

如前所說,凡薊國兵士,皆另攜甲片若干,存以備用。一伍可湊兵甲,一什可湊全甲。具裝人馬。

五百王騎,足可湊輕重具裝,各五十套。

其中伍長、什長、隊率、屯長、曲候、軍司馬,可湊將官鱗鎧。薊國武備,可想而知。

待二人抵達。便有軍司馬、軍曲候,爲二人更換戎裝,編纂鎧甲。

趙雲、陳到,皆長八尺。所需甲片頗多。編纂鎧甲,如量體裁衣。細鋼絲繩,往來穿梭。須臾,甲冑初成。二人行走坐臥,再細細調節。務求坐臥皆宜,如臂使指。

鱗甲披身,銳氣逼人。

華雄亦不禁連連笑贊。又取角端弓、狼牙箭,並全套樓桑兵甲相贈。

五百王騎,一人雙馬,並無富餘。華雄遂自取備馬,贈與陳到。此馬雖不比華雄胯下千里駒,卻也是西極良馬。遠超一般戰馬。

人馬具裝。皆大歡喜。

又過一日,流民漸多。以訛傳訛,皆奔陰氏塢堡乞活。奉甘夫人之命,陰氏塢堡,大開城門,放入流民,暫居佃戶舍內。

華雄四出斥候。果見秦胡鐵騎,並數萬賊寇,蟄伏其後。旦夕可至。

是夜。入城賊寇,暗中匯合。手持尖刀,撲向城頭。

少頃,見吊橋下落,城門洞開。

城外賊寇,刀槍並舉,蜂擁而入。不及抵近,便殺聲四起,相互壯膽。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何況刀頭舐血,一羣莽夫。

董卓收京師積銅,鑄三銖小錢。又強行兌換四出五銖。一出一入,斂財無數。出手闊綽,可想而知。賊人焉能不效死力。

胡軫、董旻領兵於後。目睹羣賊衝城,快意而笑:“事成矣。”

“傳命,塢中人等,除甘夫人母子,悉數殺之。”董旻心疼散財無數,見羣賊衝城,勝券在握,稍解心頭之恨。

“喏!”便有親信奔逐呼喝,更助賊人氣焰。

便在此時,忽聽堡中慘叫。

城頭舉火如龍。弓弩大作,箭如雨落。擁塞城門處的賊人,猝不及防,紛紛斃命。

一人一戈,殺盡內賊。陳到拔劍躍下,連刺數人。

中興劍,削鐵如泥。賊人兵甲單薄,如何能敵。

更加身披魚鱗甲,刀槍不入。便有零星暗箭射中,亦應聲崩折。殺到性起,不避刀劍。陳到單手鎖喉,一劍穿心。橫切胸腹,肚腸齊出。重靴踩踏賊足,反手撕成兩截。

熱血兜頭。

賊人四散奔逃。反被追身刺死一地。

122 亦是豪傑11 誰主浮沉183 瓦釜雷鳴128 孤很欣慰1.279 危國之道1.90 麥積冬狩128 欲蓋彌彰1.224 碧血丹心192 夫子之牆1.89 終得圓滿1.95 本末倒置1.265 大有玄機1.2 燕燕于歸1.67 冬季攻略118 義重於生1.89 牽招一怒196 遠古迴響1.23 痹體之術21 驢馬同價1.222 神器更易107 太上皇權1.205 請君入徐107 忍辱偷生61 變廢爲寶1.264 又見連環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34 恩同再造1.44 螽斯衍慶118 元服之禮1.76 智機千變41 波橘雲詭1.78 怦然心動1.238 一里之回124 事與願違1.89 一騎絕塵1.73 死無對證155 萬物之極1.50 百官承式1.63 釘接榫合157 與漢同休1.42 劉備四友161 空前絕後197 福莫大焉146 鑄軌直道170 一拍即合1 分兵入關1.22 馬兒成名110 金聲玉振184 南巡于闐135 喜得千金109 素首雪女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40 重整旗鼓199 有容乃大192 猛虎羣狼102 殺良冒功1.4 大禍滔天1.33 四郡亡胡138 故技重施1.67 大明輪船1.76 難分良泰1481.26 敦煌六姓107 三日得仙18 千里圩田119 妻婦之禮122 養虎成患1.2 一夜動亂148 輕雲閉月165 生而不凡114 割肉飼虎1.204 猶樂思沛13 大賢良師161 畢協賞罰17 輕徭薄稅1.54 七日血戰1.29 迴光返照129 棋逢對手1.70 王道如砥147 事大而急143 動則生陽140 添兵增竈1.38 溯谷而行171 事出有因162 統一貨幣121 書生意氣18 世道居奇1.8 劍拔弩張113 芳蘭之舉103 鐵脊蛇矛第2096章 1.285 與史同行81 俱合法相1.4 大禍滔天1.79 當不至於1.34 庸人自擾1.39 天予吾王10 寡義廉恥1.74 唐突佳人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1.29 負荊請罪
122 亦是豪傑11 誰主浮沉183 瓦釜雷鳴128 孤很欣慰1.279 危國之道1.90 麥積冬狩128 欲蓋彌彰1.224 碧血丹心192 夫子之牆1.89 終得圓滿1.95 本末倒置1.265 大有玄機1.2 燕燕于歸1.67 冬季攻略118 義重於生1.89 牽招一怒196 遠古迴響1.23 痹體之術21 驢馬同價1.222 神器更易107 太上皇權1.205 請君入徐107 忍辱偷生61 變廢爲寶1.264 又見連環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34 恩同再造1.44 螽斯衍慶118 元服之禮1.76 智機千變41 波橘雲詭1.78 怦然心動1.238 一里之回124 事與願違1.89 一騎絕塵1.73 死無對證155 萬物之極1.50 百官承式1.63 釘接榫合157 與漢同休1.42 劉備四友161 空前絕後197 福莫大焉146 鑄軌直道170 一拍即合1 分兵入關1.22 馬兒成名110 金聲玉振184 南巡于闐135 喜得千金109 素首雪女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40 重整旗鼓199 有容乃大192 猛虎羣狼102 殺良冒功1.4 大禍滔天1.33 四郡亡胡138 故技重施1.67 大明輪船1.76 難分良泰1481.26 敦煌六姓107 三日得仙18 千里圩田119 妻婦之禮122 養虎成患1.2 一夜動亂148 輕雲閉月165 生而不凡114 割肉飼虎1.204 猶樂思沛13 大賢良師161 畢協賞罰17 輕徭薄稅1.54 七日血戰1.29 迴光返照129 棋逢對手1.70 王道如砥147 事大而急143 動則生陽140 添兵增竈1.38 溯谷而行171 事出有因162 統一貨幣121 書生意氣18 世道居奇1.8 劍拔弩張113 芳蘭之舉103 鐵脊蛇矛第2096章 1.285 與史同行81 俱合法相1.4 大禍滔天1.79 當不至於1.34 庸人自擾1.39 天予吾王10 寡義廉恥1.74 唐突佳人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1.29 負荊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