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殺良冒功

車行鬧市,可想而知。

且身居高位,越發珍惜羽毛。董卓勒令一衆秦鬍匪兵,收攏凶氣,徑直穿過。與民秋毫無犯,不可恣意妄爲。

軍令如山。

一衆驕兵悍將,各自奉命不提。

“社會(社日集會)”,分“大社(王爲羣姓立社)”、“國社(諸侯爲百姓立社)”、“侯社”(諸侯自立社)”、“置設”(大夫以下羣立社)及“里社”。

里社又稱民社,與大、國、侯、置,四官社,由官寺主持不同。民社乃由社宰(又稱社首、會首等)主持,花費皆由社衆共擔。此舉極大提高了民衆的熱情,使得社祭越似節慶。

但不可否認,“社”的作用,首當其衝,便是祭祀。時亦有百姓,自發爲某人立社。如據《漢書》所載,欒布死後,“齊燕之間皆爲立社,號曰‘欒公社’”。《後漢書》亦載,長安人宋登,少傳《歐陽尚書》,教授數千人。爲汝陰令,政爲明能,號稱“神父”。死後被汝陰人“配社祀之”。

換言之,時下之“社會”,便是後世之“廟會”。而“公社”,則兼顧寺廟與集會,雙重功能。“社神”稱“社公”。如“欒公社”的社公,便是欒布。“宋公社”之社公,自是神父宋登。

故時下,公祭某人,多“配(公)社祀之”。

言歸正傳。

行至社中,摩肩接踵,人頭攢動。路邊高臺,正演百戲。引無數圍觀。人皆聚集,擁塞道路。別說車馬寸步難行,便是晚來民衆,亦無立錐之地。

嬉笑怒罵,各式人聲。

便在此時,忽聞弦響。

琉璃車窗,應聲炸裂。肩窩劇痛,血花迸濺。勁弩之強,竟穿胸洞背,將董卓生生釘在坐榻。

必是飛虻箭!

一時箭發如雨。皆奔董卓車駕。

“護駕!護駕!”中郎將牛輔,厲聲呼喊。身旁秦胡兵不及反應。紛紛慘叫落馬。

“有刺客!”民衆驚慌逃離,擁擠踩踏,死傷無數。

眼看刺客手握尖刀,混入人流,衝殺而來。

牛輔怒急喝罵:“衝駕者,殺無赦!”

“殺!”刀光一閃,隊前秦胡兵,遂將一婦人斬於馬下。

“殺人啦!”民衆慌不擇路,四散而逃。

一刀激起兇性。秦胡兵亂刀劈下,砍殺無數。

勁弩四面來襲,董卓自顧不暇。龐大身軀,多處中箭。萬幸搶在昏迷前,及時踩下踏板。鋼絲網簾轟然垂落。遮擋亂箭。這才保住性命。

車外秦胡兵,殺到興起。縱馬踩踏,收割人命。迎頭撞見,無分賊人百姓,悉數砍殺了事。

一時慘叫不斷,血流成河。

不知過了多久,廝殺漸止。社中血腥刺鼻。受此一激,董卓悠悠回魂。

“來……人。”劇痛難當,竟動彈不得。

“將……軍。”窗外牛輔顫聲應答。

“如何?”

“盡皆…殺之。”牛輔心有餘悸。

“扶我一觀。”掙脫穿肩飛虻箭,董卓抖動橫肉,咬牙起身。

“喏。”牛輔急忙下馬登車,門前攙扶。

待出車門,目光所及。董卓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里社伏屍遍地,血流成河。耳邊猶聞傷者哀嚎。更有甚者,還夾雜女子厲聲悲鳴。

社中祠堂,先前多有女子避難。被秦胡兵破門而入,正飽受凌辱。

董卓強行穩住心神,低聲發問:“七國上計使何在?”

“皆安然無恙。”亦知闖下滔天大禍,牛輔急忙邀功。

“悉數殺之!”董卓切齒言道。

“爲,爲何?”牛輔驚問。

“立社遇刺,計使皆亡。我等奮力殺賊,渾身披創!”董卓面色猙獰無比。

“喏!”牛輔幡然醒悟。一不做,二不休。乃行殺良冒功!

“社中女子,又當如何?”牛輔再問。

“悉數掠回,充作卒妻(營妓)。”脫口而出,董卓忽覺無比快意。

洛陽南宮,玉堂殿。

“陛下!”便有史夫人,肅容來報:“後將軍里社遇襲,七國上計使悉數遇害。”

“後將軍如何?”少帝面色,可想而知。

“後將軍渾身披創,血戰得勝,僥倖活命。”史夫人答曰。

“可留活口。”少帝又問。

“未曾。”年前,史夫人得董卓重金籠絡。如今事發,自當爲其遮掩:“賊人假扮社衆,驟然發難。皆被後將軍斬殺,故無活口。”好一個“假扮社衆”。僅此一句,足可爲董卓消災。

“後將軍無礙便好。”少帝輕輕頷首。至於“社衆”是否假扮。未曾親見,又豈能知。

然“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

平樂觀,黨魁精舍。

“時適二月社,民各在社下,董卓悉斷男子頭,駕其車牛,載其婦女財物,以所斷頭系車轅軸,連軫還洛。詐稱,攻賊大獲。直入開陽城門,焚其頭,以婦女與甲兵爲婢妾。”景顧恨聲道。

“董卓其人,狼子野心。”黨魁亦動怒:“如此行事,人神共憤。”

“我輩當聯名劾奏,究其濫殺欺君之罪!”景顧恨極。

“不可。”黨魁言道:“董卓奪二戚兵權有功,乃陛下之佞臣。料想,玉堂殿中必有黨羽,爲其疏通。我等一味上疏,反激惱陛下。宜當秘奏,不可宣揚。”

“先生所言極是。”景顧再拜而出。

東郭,建陽裡。

太僕王允宅邸。

“西涼匹夫!”悉知詳情,王允怒不可遏。

“太僕息怒。”告知詳情之人,正是左中郎將呂布。因安素出嫁前,曾奉養父遺命,拜王允爲義父。故呂布與王允頗多相熟。

稍作平復,王允又問:“左中郎將,如何得知。”

“薊王門下游繳龐舒,乃布舊識。昨日密語告知。”呂布如實答曰。

“如此說來,薊王亦知。”王允言道。

“薊王當知。”呂布頓首。

“刺客何人指派。”王允又問。

“傳聞,乃受南陽所遣。截殺七國上計使。”呂布亦是道聽途說,不知詳情。

1.297 酸棗會盟157 定不辜負第2081章 1.270 王儀鹵簿1.56 英雄末路178 深明大義15 退居其次1.258 激勵三軍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1.57 樓桑武卒172 喜訊頻傳117 盜亦有道1.32 銅錢雨落169 百日分曉130 南廣陽城1.29 同坑好友139 不爭正妻21 三人成虎129 琉璃易碎178 萇孝仁皇1.70 價低者得213 重名載半186 董君一念1.28 挹婁廬士148 宮前之變182 何患無嗣136 後果前因1.69 吾家麒麟152 九令五尹172 萬載千秋1.39 分功之義168 無法拒絕144 唯剩一問177 四海雄心1.88 未盡全功1.27 以身舉債124 表裡相合15 安邦定國149 鳳燃九天1.69 吾家麒麟139 八日之幸1.264 又見連環141 父子十祿1.9 決裂諸侯18 士異出仕1.65 西羌兵諫182 羣仙聚會140 守土有功195 避無可避1.25 美人無極107 九河之地192 夫子之牆91 伯牙絕弦1.72 欲壑難平155 瞞天過海1.30 火燒雲臺1.36 懷真抱素192 火燒西園1.75 一錢太守1.58 後會無期101 善始善終1.78 顧全大局145 兵臨龜茲61 變廢爲寶113 翻雲覆雨1.77 攻心之策21 御風而行1.62 五陵少年184 是個難題1.35 多事之秋1.95 互相成全1.73 死無對證143 大展宏圖1.29 扶搖直上173 有生之年1.65 攻略壽春1.95 互相成全51 藏龍臥虎21 御風而行107 林間馬場124 表裡相合1.229 鐵骨石心171 無福消受81 圍獵祭祖131 鳩佔鵲巢149 白馬非馬13 虛實失度130 民情如火1.53 望廬而還1.57 指點迷津142 斷不可棄159 畢生之年1.27 身後之謀1.58 狐虎之威1.300 出頭之機134 鮮卑利亞1.72 血染清溪150 萬石國老172 喜訊頻傳138 豐收在望1.78 城上金烏
1.297 酸棗會盟157 定不辜負第2081章 1.270 王儀鹵簿1.56 英雄末路178 深明大義15 退居其次1.258 激勵三軍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1.57 樓桑武卒172 喜訊頻傳117 盜亦有道1.32 銅錢雨落169 百日分曉130 南廣陽城1.29 同坑好友139 不爭正妻21 三人成虎129 琉璃易碎178 萇孝仁皇1.70 價低者得213 重名載半186 董君一念1.28 挹婁廬士148 宮前之變182 何患無嗣136 後果前因1.69 吾家麒麟152 九令五尹172 萬載千秋1.39 分功之義168 無法拒絕144 唯剩一問177 四海雄心1.88 未盡全功1.27 以身舉債124 表裡相合15 安邦定國149 鳳燃九天1.69 吾家麒麟139 八日之幸1.264 又見連環141 父子十祿1.9 決裂諸侯18 士異出仕1.65 西羌兵諫182 羣仙聚會140 守土有功195 避無可避1.25 美人無極107 九河之地192 夫子之牆91 伯牙絕弦1.72 欲壑難平155 瞞天過海1.30 火燒雲臺1.36 懷真抱素192 火燒西園1.75 一錢太守1.58 後會無期101 善始善終1.78 顧全大局145 兵臨龜茲61 變廢爲寶113 翻雲覆雨1.77 攻心之策21 御風而行1.62 五陵少年184 是個難題1.35 多事之秋1.95 互相成全1.73 死無對證143 大展宏圖1.29 扶搖直上173 有生之年1.65 攻略壽春1.95 互相成全51 藏龍臥虎21 御風而行107 林間馬場124 表裡相合1.229 鐵骨石心171 無福消受81 圍獵祭祖131 鳩佔鵲巢149 白馬非馬13 虛實失度130 民情如火1.53 望廬而還1.57 指點迷津142 斷不可棄159 畢生之年1.27 身後之謀1.58 狐虎之威1.300 出頭之機134 鮮卑利亞1.72 血染清溪150 萬石國老172 喜訊頻傳138 豐收在望1.78 城上金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