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先入爲主

白日高懸,水波不興。

三足踆烏,穩如泰山。

七重華蓋,帷幕低垂。寢榻內中,田聖悠然轉醒。春風化雨,風捲殘雲。融融洩洩,汩汩潺潺。四肢百骸,餘韻未歇。

昨夜侍寢七美人加二夫人。半數已醒。女侍醫正爲之善後。此次伴駕南巡。除安貴人、馬貴人、馮美人、杜美人、鄒美人、田美人、並椒風二美(聖火女祭、黑夜女王),鴛鴦十美(十夷王女)、仙門夫人,另有一百函園姬,一百雲霞衛。

船宮乃行宮。制度儀軌,皆比照薊王宮。安貴人、馬貴人爲長御,馮美人等爲尚書,仙門夫人爲中大夫。另有鴛鴦十美女史,爲長御副貳。及學事史、女侍史、女夜者、宮婢,不一而足。制度甚盛。

船宮皆爲後宮充任,無少府女官。且薊國所置“中大夫”,乃效仿“鄧太后久臨朝政,宮婢出入,其耆宿者皆稱‘中大夫’”。當爲“內中大夫”,省稱“中大夫”。掌天時、星曆、論議,兼天文、地動,風雲、氣色,律歷、卜筮,記瑞應、災異,侍從左右,無定員,多至數十人。

“內中”,指皇宮內室。《史記·孝武本紀》:“夏,有芝生殿防內中。”《漢書·武帝紀》:“甘泉宮內中產芝,九莖連葉。”注曰:“內中,謂後庭之室也。”

田聖先入宮廷,後出仙門。謂“先入爲主”。故不稱夫人,而稱美人。

耳畔忽聞一聲嬌吟。如荼如火,覆以清涼。蹙眉隨之舒緩。身心俱爽,正是協辰夫人黃景華。黃景華乃出名門之秀。道號“協辰夫人”,宮號“椒風美人”。爲秦後媵從之一。

秦漢和親時。薊王將象林三十六小苑之兩歧苑,封於秦後爲食邑。苑中產出,悉歸椒風殿所有。椒風美人伴駕南下,亦爲代秦後,巡視兩歧苑。薊國貲庫通行海內。集簙賬目,殷盡翔實。筆筆出入,無有差池。食邑所獲,皆錄入王宮總戶,椒風殿枝戶。憑秦後簽章,可隨支隨用。

凡宮妃,皆有賬戶,匹配以殿名、館名或樓名、閣名。家俸、宮俸、賞賜充給,悉數入賬。凡有所需,披香殿少府各署,皆可定製。妃嬪足不出宮,一里之回,便可予取予求,各取所需。十分便宜(biàn yí)。尤其南宮織室,琳琅滿目,五彩斑斕,外衣內服,素紗襌衣。量體裁衣,輪換四季。衆妃嬪皆,樂此不疲。每每侍寢時,令夫君耳目一新。倍加寵溺。

薊王宮無爭風吃醋,爭寵奪愛。卻有爭紅鬥紫,鬥媚爭妍。羣芳吐蕊,仙姿絕豔。尤其名女仙。“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一般庸脂俗粉,相形見絀,自慚形穢。斷難入薊王法眼。正因春色滿園,薊王心滿意足,不欲再興和親。爲一己之私,擴充後宮。

誠然,若於國有利,則勉爲其難。

人生,總有例外,不可預見。

處置得當,洗漱更衣。下一重殿,入琉璃花廳就餐。船宮舟行四海,四季如春。每經停一港,便有港令進獻當地名產。缶景花卉,素爲妃嬪所喜。皆錯落堆疊於花廳四壁。居中置案,小食、茶飲,皆搬入此中。

多重清鋼琉璃壁。實在大愛。不僅透光保溫,又堅不可摧。遠超堅木包鐵。將作寺能工巧匠,夜以繼日。燒造王宮之用。薊王宮一里之回,三足踆烏船宮,王宮車駕等,已全面鋪裝。正取代漆木大板。

田聖九女,步入花廳。妃嬪多以食畢。約定俗成,各式佳餚,炭火未熄,仍有餘溫。但憑所需。彼此熟絡,金蘭之交,多以姐妹相稱。

“神女言,玄素術,夫君只得一半。另有一半,深藏瑤池墉宮。”田聖問黃景華:“爲何上元、雲華,並墉宮七玉女,皆不得而知。”

“許,此爲西王母不傳之秘。”協辰夫人黃景華,模棱兩可:“西王母派,扼諸夏西界。古往今來,傳聞不斷。諸夏女仙門,無出其右者。便是巫山神女,亦遠遜西王母。西王母曾爲穆天子歌曰:‘白雲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故皆傳聞,西王母能賜人年歲,使人長生。”

《左傳》記有“穆王欲肆其心,周遊天下”之事。《汲冢竹書·穆天子傳》敘有周穆王駕八駿西遊,至崑崙丘與西王母宴會酬答諸事。

周穆王十三年至十七年,以造父爲車伕,以八駿爲御駕,驅馳九萬里,西行至“飛鳥之所解羽”,崑崙之丘。觀黃帝之宮,又瑤池設宴,與西王母做歌相和。

相約三年復來。

“三年之後如何,卻不得而知。”田聖意猶未盡。

黃景華笑道:“莫非姐姐以爲,穆天子所求,亦是玄素術?”

“妹妹豈不聞,瑤池之上,穆天子做歌答曰:‘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田聖回憶門派藏書,娓娓道來:“西王母又爲天子歌曰:‘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爲羣,於鵲與處。嘉命不遷,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將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翱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注①)!’真情難捨,何必多言。”

黃景華心領神會:“不過三日,何來真情?”

田聖笑道:“必是玄素神術。”

“世人皆言,穆天子乃長壽之君。即位時‘春秋已五十’,在位百年。不知是否與西王母相干。”黃景華言有深意。

“夫君心懷天下,縱橫七海,可比穆天子乎?”田聖索性明言。

黃景華眸中,春水橫生:“若能爲王百年,天下可定矣。”

“只慮我等,紅顏皆老,無從常伴身側。”田聖有感而發。

“夫君常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十年。”黃景華柔聲勸道:“總有後來人。”

田聖雖不置一語。然心思,早已百轉千回。

爲王求長生,乃三殿女仙,職責所在。

103 兵發西進1.73 死無對證144 遷都壽春31 莊園我有152 烏蓮白卓175 兵荒馬亂143 向海而生1.84 清官難斷81 四子降臨166 大材小用120 不忘初心1.43 樓桑特產1.32 明隱之爭71 命運時然131 猛虎破閘1.80 十萬樓臺171 北薊南宛17 正月旦會10 入九龍門1.4 買一饒一16 五日京兆1.48 微觀天下41 不爲已甚128 堂議三問1.25 相遇上陵1.20 軟語溫言116 迴天無術1.99 生死相托1.59 亂我心曲1.49 覆水難收1.22 毋需言反1.8 環璧珠玉1.58 耿雍認主173 飲鴆止渴1.56 一戰成名168 有求必應1.77 兼濟天下1.200 矇混過關113 另有所圖1.222 神器更易115 天下都北1.9 策封爲王112 泰山捧日18 決心未定109 多管齊下182 取捨有道71 一較長短107 九河之地1.5 捅馬蜂窩1.49 三路大捷81 夜入太倉128 揮金僚朋1.80 善水良才1.97 莫問神鬼112 北國之春1.36 天地干支138 王親國戚1.239 雪落無聲1.49 三路大捷1.57 賞罰未定1.204 龍蛇混雜114 一州之地13 心有猛虎1.54 五齊之甘1.7 無郭之都19 馬兒快跑1.70 佛道之爭1.28 暮夜有知143 孤城剿匪132 江山共謀116 如日之升181 薊王獻寶19 同胞兄弟第2095章 1.284 捨近謀遠166 心生毒計117 鳳凰于飛1.50 大河之子1.24 同流合污1.9 牛刀小試1.97 固辭不就1.4 砥礪同行124 羌亂再起118 幷州狼騎1.23 百騎踏營121 十里長筵1.287 悉誅涼人1.82 膂臂當車14 各奔東西1 全在水裡1.64 萬夫莫敵164 奴隸貿易81 四子降臨1.35 苦後回甘1.82 可以爲報1.25 美人無極1.204 猶樂思沛141 投水而舂1.63 焉能見疑16 降服烈馬120 三英齊發
103 兵發西進1.73 死無對證144 遷都壽春31 莊園我有152 烏蓮白卓175 兵荒馬亂143 向海而生1.84 清官難斷81 四子降臨166 大材小用120 不忘初心1.43 樓桑特產1.32 明隱之爭71 命運時然131 猛虎破閘1.80 十萬樓臺171 北薊南宛17 正月旦會10 入九龍門1.4 買一饒一16 五日京兆1.48 微觀天下41 不爲已甚128 堂議三問1.25 相遇上陵1.20 軟語溫言116 迴天無術1.99 生死相托1.59 亂我心曲1.49 覆水難收1.22 毋需言反1.8 環璧珠玉1.58 耿雍認主173 飲鴆止渴1.56 一戰成名168 有求必應1.77 兼濟天下1.200 矇混過關113 另有所圖1.222 神器更易115 天下都北1.9 策封爲王112 泰山捧日18 決心未定109 多管齊下182 取捨有道71 一較長短107 九河之地1.5 捅馬蜂窩1.49 三路大捷81 夜入太倉128 揮金僚朋1.80 善水良才1.97 莫問神鬼112 北國之春1.36 天地干支138 王親國戚1.239 雪落無聲1.49 三路大捷1.57 賞罰未定1.204 龍蛇混雜114 一州之地13 心有猛虎1.54 五齊之甘1.7 無郭之都19 馬兒快跑1.70 佛道之爭1.28 暮夜有知143 孤城剿匪132 江山共謀116 如日之升181 薊王獻寶19 同胞兄弟第2095章 1.284 捨近謀遠166 心生毒計117 鳳凰于飛1.50 大河之子1.24 同流合污1.9 牛刀小試1.97 固辭不就1.4 砥礪同行124 羌亂再起118 幷州狼騎1.23 百騎踏營121 十里長筵1.287 悉誅涼人1.82 膂臂當車14 各奔東西1 全在水裡1.64 萬夫莫敵164 奴隸貿易81 四子降臨1.35 苦後回甘1.82 可以爲報1.25 美人無極1.204 猶樂思沛141 投水而舂1.63 焉能見疑16 降服烈馬120 三英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