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 罪有應得

堂內一時,落針可聞。

畢竟大局爲重。尚書令桓典亦勸道:“稟太師。李校尉,既親耳聽聞。料想,(曹孟德)與呂伯奢,所言非虛。此事,當與孟德無關。”

“呂伯奢見財起意,倒也罷了。焉敢私鑄‘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印。且若只爲求財,假扮酒家即可通行無阻,何必多此一舉?”王允遂問。

“這……”李肅不由詞窮。私鑄‘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印,乃爲招安。

果不其然。王允嘆道:“鑄印,乃爲招降也。”若非誘之以利,且得官職傍身。南陽賊衆豈肯,輕易涉險。遠赴千里之外。盜掘前漢王陵。

羣僚噤聲,百官無言。

此時此刻。王允已洞悉前後諸情:“先前,曹孟德欲立‘虎豹騎’。雖有良馬,卻苦無具裝。料想,因有缺銅之困,纔出此下策。稍後,薊王以五千具裝相贈,曹孟德遂罷此念。奈何‘樹欲靜而風不止’。乃至呂伯奢一家,貪財喪命。”

不其侯伏完驚問:“莫非,背後主謀…真乃曹孟德乎。”

王允言道:“曹孟德雖有此心,卻無此舉。呂伯奢,畫蛇添足,多此一舉。何苦來哉。”

羣僚面面相覷,皆不解其意。

“‘言善以始其事,言惡以終其謀’。”王允爲衆人解惑:“欲謀之事,尚未發生,如何罪之?且死無對證,是否共謀,已不可知也。”

呂伯奢,舉家皆亡。死無對證。此事,是否出曹操所謀,已不得而知。

“太師,何意?”不其侯求問。

“罷了。”王允深看李肅一眼:“司隸校尉既能證曹孟德清白。老夫又何必強求。”此時不強人所難,便是成人之美。

“敖倉邸舍中所藏明器,又當如何?”司隸校尉李肅,心虛求問。

“完璧歸趙。”王允答曰。事關宗室,焉能妄爲。

“喏。”李肅如臨大赦。

待李肅拜退,王允又道:“君侯且上表天子。賊人已滿門伏誅。樑孝王地宮明器,皆已追回。不日將重造梓宮,覆土王陵。”

“喏。”不其侯亦暗鬆一口氣。

畢竟“家醜不可外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息事寧人,乃上上之策。況且,呂伯奢滿門伏誅,罪有應得。足可告慰天子,震懾宵小。

曹孟德終歸有功於社稷。堂內衆人正欲長出一口濁氣。

不料王允忽問:“薊王知否?”

尚書令桓典,斟酌言道:“薊王遣南閤祭酒許子遠,親送五千具裝。竊以爲,必有耳聞。許子遠乃曹孟德故交。暗中相勸,曹孟德方棄此念。”

“五千具裝,作價十億。”王允言道:“命曹孟德爲呂伯奢收屍。再分半數具裝於車騎營。”

“遵命!”呂布大喜下拜。

羣僚拜服。此乃敲山震虎也。太師果王佐之才。

聞呂伯奢滿門嗆斃。曹操悲喜自知。

又聞太師命分具裝,心中恍然大悟。

呂伯奢乃被滅口也。太師必已知曉,內中詳情。故取半數具裝,既是“懲罰”,又爲“報償”。一石數鳥,曹孟德只能領會。

然呂伯奢,是否該死。

發先王丘,大逆不道,十惡不赦,當夷三族。如何能不該死。

呂伯奢墳前。

曹孟德,潸然淚下,不能自已。說到底,呂伯奢滿門,皆因曹操而亡。

稍後,又不得不將,作價五億,二千五百具裝鎧,轉送車騎將軍呂布。

本以爲足可息事寧人。豈料竟有檄文,張貼甄都各處。

不出三日,關東皆知。

“衛將軍兼兗州牧曹操:祖父中常侍騰,與左悺、徐璜並作妖孽,饕餮放橫,傷化虐民;父嵩,乞匄攜養,因贓假位,輿金輦璧,輸貨權門,竊盜鼎司,傾覆重器。操贅閹遺醜,本無懿德,僄狡鋒協,好亂樂禍。幕府董統鷹揚,掃除凶逆;續遇董卓,侵官暴國。

操遂承資跋扈,恣行兇忒,割剝元元,殘賢害善。士林憤痛,民怨彌重。豺狼野心,潛包禍謀,乃欲摧撓棟樑,孤弱漢室,除滅忠正,專爲梟雄。

樑孝王,前漢貴宗,墳陵尊顯;桑梓松柏,猶宜肅恭。而操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身處公卿高位,而行桀虜之態,污國害民,毒施人鬼!加其細緻慘苛,科防互設;罾繳充蹊,坑阱塞路;舉手掛網羅,動足觸機陷:是以兗、豫有無聊之民,甄都有吁嗟之怨。歷觀載籍,無道之臣,貪殘酷烈,於操爲甚(改自漢·陳琳《爲袁紹檄豫州文》)!”

曹操因葬呂伯奢而傷懷,渾渾噩噩,打馬回城。驟見檄文,字挾風霜,筆筆見血。不由頭風病發,天旋地轉。大叫一聲,翻身墜馬。

“啊——”

圍觀人羣,一鬨而散。曹操遂被諸校,搶回大營。

待服下金石湯藥,這才悠悠轉醒。強睜雙目,只見三位幕僚,亦聞訊趕來。

“此文,何人所作。”曹操必有此問。

“並未具名。”陳宮小心作答。

程立卻道:“聞,乃陳留名士,邊讓所作。”

“可是濟北相。”先前,曹操曾爲救身陷囹圄之呂伯奢,而四處奔走。臨行前,濟北相邊讓,相送十里,依依惜別。前情歷歷在目,今何出此檄文,妄加污衊。

“正是。”程立亦是恨意難平。

“既作檄書,但罪我一人,何乃上及父、祖乎!”曹操氣血衝頂,雙目赤紅。

“明公萬勿動怒。”程立切齒言道:“先前,《置屯田令》下,濟北相無所作爲,因而罷免。後陳留家中塢堡,亦被破壁,田宅悉分佃戶。於公於私,皆因明公而起,故深恨之。”

“好一個陳留名士。”曹操眼中,四起殺機。

“邊讓譏議,非君子所爲。”陳宮見狀,連忙勸道:“明公切莫中計。身負惡名,爲天下所忌。”

“公臺所言極是。”曹操不置可否:“且退下吧。”

“喏。”

待羣僚拜退。曹操忽道:“李乾何在。”

“卑下在此。”李乾,乘氏豪傑,有雄氣。合賓客數千家,隨曹操歷經百戰。今爲中壘,拱衛大帳,忠心不二。

“麾下可有死士。”曹操仰臥榻上,雙目無光。

“明公意欲何爲。”李乾見狀,怒氣自生。

“殺此獠,已泄我心頭之恨。”曹操言道。

“得令。”李乾領命自去。

119 司金典農1.38 人頭落地1.84 東海揚塵1.22 其道大美173 王取幾何143 未戰先亂124 表裡相合1.3 摔杯居首1.58 割發代首171 飛槳木蘭1.59 將星閃耀1.80 關羽得子173 合浦珠還1.74 再掠女豪123 文無第一158 天下嚥喉182 地大如礪166 大材小用102 風雪載途1.32 循路而進1.40 何懼偷生1.244 徒有虛名1.33 出訪鴻儒1.94 長城邊患132 千里送藥106 勿以爲念1.30 以僞亂真128 了無蹤跡182 汝奈孤何1.7 殺機畢露111 無名之輩1.33 天助我主159 蟬蛻龍變1.39 一棒成名212 不請自來1.22 天下機關221 非人臣也100 三馬同槽1.47 再增三縣180 破解之策1.54 一字之師1.80 火山女王1.49 上表回國126 諸事不宜159 衆星拱辰1.5 空穴來風12 淫不破義1.20 嶄露頭角1.8 劍拔弩張21 赤心如故102 殺良冒功12 屠蘇續恨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21 二宮之亂1.24 犁種宿野1.93 葡萄苜蓿1.25 言之尚早219 西林少年1.25 黃龍見譙1.46 蜚聲西州178 天下表率1.75 金闕在望1.256 全勝立威191 另立門戶1.44 善利萬物118 義重於生271 自有取捨199 半天一夜103 鐵脊蛇矛1.42 善利其器51 藏龍臥虎1.49 將計就計13 紅顏薄命179 情長謀遠1.34 大難不死110 見縫插針150 機關算盡14 公孫劍器1.240 苦心孤詣166 囈語少年180 羅襪未染12 戰意橫生180 身有所長167 薄海從風1.76 世道無常1.87 富貴同享133 金針撥障18 再起兵禍106 百般不利61 木已成舟196 前狼後虎186 三方勢力154 一念之間1.76 牽繮執轡162 恩若兄弟117 七國馬會110 連環殺局115 與虎謀皮1.74 畫地作餅51 樑冀金山
119 司金典農1.38 人頭落地1.84 東海揚塵1.22 其道大美173 王取幾何143 未戰先亂124 表裡相合1.3 摔杯居首1.58 割發代首171 飛槳木蘭1.59 將星閃耀1.80 關羽得子173 合浦珠還1.74 再掠女豪123 文無第一158 天下嚥喉182 地大如礪166 大材小用102 風雪載途1.32 循路而進1.40 何懼偷生1.244 徒有虛名1.33 出訪鴻儒1.94 長城邊患132 千里送藥106 勿以爲念1.30 以僞亂真128 了無蹤跡182 汝奈孤何1.7 殺機畢露111 無名之輩1.33 天助我主159 蟬蛻龍變1.39 一棒成名212 不請自來1.22 天下機關221 非人臣也100 三馬同槽1.47 再增三縣180 破解之策1.54 一字之師1.80 火山女王1.49 上表回國126 諸事不宜159 衆星拱辰1.5 空穴來風12 淫不破義1.20 嶄露頭角1.8 劍拔弩張21 赤心如故102 殺良冒功12 屠蘇續恨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21 二宮之亂1.24 犁種宿野1.93 葡萄苜蓿1.25 言之尚早219 西林少年1.25 黃龍見譙1.46 蜚聲西州178 天下表率1.75 金闕在望1.256 全勝立威191 另立門戶1.44 善利萬物118 義重於生271 自有取捨199 半天一夜103 鐵脊蛇矛1.42 善利其器51 藏龍臥虎1.49 將計就計13 紅顏薄命179 情長謀遠1.34 大難不死110 見縫插針150 機關算盡14 公孫劍器1.240 苦心孤詣166 囈語少年180 羅襪未染12 戰意橫生180 身有所長167 薄海從風1.76 世道無常1.87 富貴同享133 金針撥障18 再起兵禍106 百般不利61 木已成舟196 前狼後虎186 三方勢力154 一念之間1.76 牽繮執轡162 恩若兄弟117 七國馬會110 連環殺局115 與虎謀皮1.74 畫地作餅51 樑冀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