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地大如礪

不出十日,京中果有童謠流傳。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上北芒;燕南垂,趙北際,中央不合大如礪,惟有此中可避世。”

廣爲流傳,一時成風。凡路邊童子,皆誦此謠。

遂被侍御史,風聞奏事,上奏朝堂。

凡有童諺興起,必被視作上天“以兒語相告”。少帝不敢怠慢,遂問太傅楊彪,童諺何解?

楊彪答曰:“臣竊以爲。此童諺,分上下兩句。上句所言,乃陛下爲張讓所劫,後安然回宮之事。”

少帝輕輕頷首:“此句已應驗。下句又當如何?”

楊彪又道:“‘燕南垂,趙北際’,乃薊國地。‘中央不合大如礪’,或言洛陽紛亂。”

少帝輕輕頷首:“地大如礪,言指洛陽‘宅茲中國’。於大漢而言,不過磨刀石大小(言指巴掌大小)。”

“‘惟有此中可避世’又作何解?”少帝遂問出關鍵。

楊彪答曰:“此處有歧義。若分上下句而言,能避世之地,乃是薊國。然若依前後對應,宅茲中國,方可闢禍。”

少帝言道:“童諺之意,或北赴薊國,或固守洛陽。朕,方能得安。”

楊彪答曰:“許,正是如此。然,童諺初興時,多晦澀難懂。唯有事後,方可窺破。陛下無需過於介懷。”

少帝嘆道:“薊王身中奇術,沉睡不醒。今董驃騎並何車騎,把持朝堂。每見羣臣,脣槍舌劍,爭論不休。朕,好生厭倦。先前拜讀薊少師崔寔《政論》,有語曰:‘今典州郡者,自違詔書,縱意廢舍,終無悛意。故,里語日:州郡記,如霹靂;得詔書,但掛壁。’此諺,還是桓帝年間舊事。如今,朝政日非,州郡更視朝廷詔命如無物。皆遵州牧、太守之命。是與不是?”少帝言指“廢史立牧”。

“陛下所思,乃我朝頑疾。”楊彪斟酌答曰:“非一日之功。”

少帝忽問:“薊王如何施爲?”

楊彪答曰:“薊國千里國土,多是一片白澤。薊王大興圩田,遂成今日氣象。”

“正因別無寸土,故無豪右掣肘。”少帝一語中的:“薊王令行禁止,便宜行事。吸納流民,向化蠻夷。鑄山煮海,大興水運之利。又重拾二十等爵,唯德才是舉,非功不侯。東征西討,威信天下。這纔有了今日之大漢一藩。”

“陛下明見。”楊彪對曰:“假以時日,必成一代明君。”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少帝自幼被史道人養大,對讖緯之術,頗有心得:“此諺既出,恐時日無多。”

楊彪一時無言。讖緯之術,害人不淺。

翌日早朝。羣臣列隊南宮門前御道。

“盧司空。”太僕王允等人,已候多時。

“王太僕。”盧植依次見禮。

正欲結伴入宮,忽聽百官喧譁。各自手指宮門,竊竊私語。

朱雀闕下,又見手書。

盧植並王允急忙上前辨認:“黃門矯詔,廢黜新帝;公卿尸祿,無有忠言。”

四目相對,皆有駭然之色。

“何事驚慌。”百官聞聲作揖,正是董驃騎上朝。

“回稟董驃騎,有人三書朱雀闕。”便有心腹近前密告。

“哦?”董驃騎心中一凜,急忙近前觀瞻。

“一派胡言!”不等董驃騎回神,便聽身後有人大聲喝罵。正是何車騎。

“速命人擦拭。”

“喏。”

見董驃騎,臉色陰晴不定。何車騎抱拳一笑,自去上朝不提。

“司空以爲如何?”王允問道。

“空穴來風,事必有因。”盧植言道:“書朱雀闕之人,必出自宮闈。料想,不出三日,滿城風聞。”

“闕書所指,可是《廢帝詔書》。”王允又問。

“然也。”盧植亦如此想:“此詔乃出竇太皇。阿閣兵亂時,由小黃門蹇碩,當場誦讀。告廟後存於靈臺。焉能有假。”

王允進言道:“司空莫非忘了前漢‘田竇相奪’乎?”

盧植這便醒悟:“太僕之意,莫非陛下欲學武帝,誅殺二戚乎!”

王允答曰:“前有童諺,‘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上北芒;燕南垂,趙北際,中央不合大如礪,惟有此中可避世’。上下半句,皆言陛下逃難。無故,何須外出闢禍?”

王允言下之意。正因少帝欲學前漢時武帝,一舉除二戚。故才惹惱何董二人,兵亂之下,倉皇出逃。如先前,大將軍攻打南北二宮時,一般無二。

須知,童諺類比讖緯。皆言“將要發生,而未發生”之事。

衆人各懷心事。入南宮玉堂殿,朝見天子。

“黨魁妙計!”稍後袁紹得知,亦不由擊掌而贊。

童諺、闕書,看似無關。然只需稍作思量,便知其中環環相扣。

首先,是誰命人三書朱雀闕。闕書所言,《廢帝詔書》乃矯詔,真僞莫辨。然若坐實,朝堂必起紛爭。若惹惱二戚,舉兵攻打二宮。少帝並二宮太皇,一如先前,車駕出逃。亡命北邙,亦不足以保命。唯有逃往薊國,方可轉危爲安。

再深思。闕書必非少帝授命。因其是既得利者。正因《廢帝詔書》,罷黜新帝,少帝方能登基爲帝。若知乃是矯詔,遮掩且來不及,豈會自討沒趣。直揭己短。令大位不保。

然背後主謀,必居於深宮之中。

否則,又豈能悉知禁中隱秘。如童諺所言,事敗後,更與少帝,出逃躲避。

如此想來。最大嫌疑,便是竇太皇。

“必是竇太皇無疑。”何車騎怒不可遏:“先前《衣帶詔》便出她之手。勾結黨人,欲除我與董驃騎而後快。《廢帝詔書》亦是她所下。若當真被黃門逼迫,爲何事後不說!”

擡頭見長史許攸,不置一語。

何車騎這便收攏怒火,軟語求教:“長史有何高見。”

“三書朱雀闕,絕非竇太后所爲。”許攸果有高見。

“傳聞,鞠城兵亂當夜,竇太后車駕出宮,欲遠遁漠北。卻被時幕府右丞賈詡,單車所阻。如今看來,竇太皇此舉,乃外出闢禍也。”

主簿陳琳,已會其意:“乃因患黃門矯詔事發,故才趁夜出逃。”

“正是如此。”許攸言道:“敢問將軍,若坐實《廢帝詔書》,乃是矯詔。又當如何?”

“自當撥亂反正。”何苗忽然醒悟:“廢帝登基,董氏擅權。”

於堂中來回踱步,何苗問道:“莫非,書朱雀闕者,乃永樂董太皇。”

“未可知也。”

1.4 只患不均17 輕徭薄稅1.98 尾大不掉1.93 自取其禍190 雲夢之野1.73 衆口難調1.78 城上金烏1.38 明日爲王149 白馬非馬1.28 地陷神術15 蔣幹遺書159 亂世之才11 洛陽安家10 坐井觀天1.49 覆水難收1.35 南州士首135 爲主捉刀143 七十二妃1.9 決裂諸侯1.26 塢堡治所1.46 菟園解驂138 漏奪附黨196 服牛乘馬1.235 演武十器1.4 大禍滔天1.38 明日爲王291 無能之輩第2081章 1.270 王儀鹵簿120 六縣爲國1.75 蔡邕來了125 此事拿手1.248 火煉真金1.47 擊鞠建隊130 不可定期160 成人之美1.78 怦然心動130 抗颺虓虎105 鳳闕龍樓131 深閨待嫁1.90 海島傳聲168 絕地天通149 白馬非馬170 乞伏來投1.93 今冬尤寒148 宮前之變1.22 薪盡火傳1.68 女王之牙1.40 重整旗鼓1.253 軍法從事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206 猛將之烈1.79 牽發而動128 欲蓋彌彰1.200 兼顧利弊1.297 酸棗會盟1.77 始料未及17 同軌畢至140 守土有功231 司馬爭先148 大義滅親132 人心難琢1.85 得隴望蜀107 以夢爲繭91 龍有逆鱗1.43 骨肉至親154 查無此人1.92 萬世太平1.73 衆口難調157 類同相召147 輕身入城11 珠聯璧合102 風雪載途1.80 善水良才1.76 獻圖明志1.53 驚濤暗涌188 爲所欲爲110 棄親從曹143 雜羌兵諫1.40 兵車夜行102 家國天下174 爾虞我詐1.252 花期正盛1.9 三危既宅1.97 堪比高官139 治國有術116 孟嘗遺風1.54 四方殺局1.72 血染清溪175 菩薩女蠻176 封國在即13 敲山震虎1.282 不擇手段176 左膀右臂175 茱萸託思148 三舉鄉黨124 表裡相合1.20 軟語溫言103 薊國雙壁181 未得其主1.9 策封爲王
1.4 只患不均17 輕徭薄稅1.98 尾大不掉1.93 自取其禍190 雲夢之野1.73 衆口難調1.78 城上金烏1.38 明日爲王149 白馬非馬1.28 地陷神術15 蔣幹遺書159 亂世之才11 洛陽安家10 坐井觀天1.49 覆水難收1.35 南州士首135 爲主捉刀143 七十二妃1.9 決裂諸侯1.26 塢堡治所1.46 菟園解驂138 漏奪附黨196 服牛乘馬1.235 演武十器1.4 大禍滔天1.38 明日爲王291 無能之輩第2081章 1.270 王儀鹵簿120 六縣爲國1.75 蔡邕來了125 此事拿手1.248 火煉真金1.47 擊鞠建隊130 不可定期160 成人之美1.78 怦然心動130 抗颺虓虎105 鳳闕龍樓131 深閨待嫁1.90 海島傳聲168 絕地天通149 白馬非馬170 乞伏來投1.93 今冬尤寒148 宮前之變1.22 薪盡火傳1.68 女王之牙1.40 重整旗鼓1.253 軍法從事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206 猛將之烈1.79 牽發而動128 欲蓋彌彰1.200 兼顧利弊1.297 酸棗會盟1.77 始料未及17 同軌畢至140 守土有功231 司馬爭先148 大義滅親132 人心難琢1.85 得隴望蜀107 以夢爲繭91 龍有逆鱗1.43 骨肉至親154 查無此人1.92 萬世太平1.73 衆口難調157 類同相召147 輕身入城11 珠聯璧合102 風雪載途1.80 善水良才1.76 獻圖明志1.53 驚濤暗涌188 爲所欲爲110 棄親從曹143 雜羌兵諫1.40 兵車夜行102 家國天下174 爾虞我詐1.252 花期正盛1.9 三危既宅1.97 堪比高官139 治國有術116 孟嘗遺風1.54 四方殺局1.72 血染清溪175 菩薩女蠻176 封國在即13 敲山震虎1.282 不擇手段176 左膀右臂175 茱萸託思148 三舉鄉黨124 表裡相合1.20 軟語溫言103 薊國雙壁181 未得其主1.9 策封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