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再起兵禍

雞鳴時分,何進猛然睜眼。

身旁美妾,遂被驚醒。急忙披衣下榻,喚入婢女,爲大將軍梳洗更衣。

待天光大亮,何進收拾齊整,披甲而出。

院內諸將齊聚,兵車列隊。堅兵亮甲,人馬具裝。司隸校尉袁紹,近前來報:各營兵士,正四面八方,殺奔而來。

何進自居階上,俯瞰家兵府將,粗聲言道:“宦官之禍,由來已久。殘害忠良,欺君罔上。種種惡行,書錄不盡。奉太后詔命,誅黃門,清君側。凡名籍所錄,悉數剪除。若遇賊人阻攔,殺無赦。”

“誅黃門,清君側;凡爲賊,殺無赦!”袁紹振臂高呼。

“誅黃門,清君側;凡爲賊,殺無赦!”府內氣勢如虹。

軍心可用,何進傳令發兵。

中門大開。

一衆府掾,以長史許攸、主簿陳琳爲首,列隊相送:“恭祝大將軍一戰功成。”

何進志得意滿,揚長而去。

城門校尉趙延,昨夜已被司隸校尉袁紹,先行拿下。守衛皆換成大將軍一系人馬。今日洛陽各門洞開,只進不出。只待大將軍麾下精兵,蜂擁入城。數路兵分,按圖索驥,剿滅城內宦官。

董卓、丁原等將,則領兵攻入四郭,屠殺十萬黃門子弟。斬草除根,永絕後患。並尋機攻佔郭門、望樓,沿途遍置鹿角拒馬、刀車障壁。防備董驃騎一系人馬。並有意驅趕四郭百姓,亂入函園避難,以阻二崤城幕府雄兵。

多措並舉,乃大將軍幕僚,謀劃已久。驟然發動,防不勝防。料想,當十拿九穩。

何進自詡痛改前非,禮賢下士。更加,何太后誕下麟子,西王母降爲彌月之喜。竊以爲,薊王,愛屋及烏也好,投鼠忌器也罷。時至今日,又如何肯輕易與大將軍結仇。更何況,何進興兵,乃爲誅殺黃門。黃門者,爲天下所共惡疾。廢帝功虧一簣,大將軍接力而行。乃上應天命,下快人心。薊王豈能興不義之兵,只爲護黃門周全。倒行逆施,令一世英名盡毀。智者不爲也。

洛陽城兵荒馬亂,殺聲震天。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古往今來,莫不如是。

據都亭,睨視南北二宮,大將軍何進,厲聲傳令:“攻破宮門,殺十常侍!”

“喏!”袁紹、張璋、吳匡等將,轟然領命。

南北二宮,既是宮,又是城。知城陷必死。宮內黃門衆,居高下射,死戰不退。本以爲有心算無備,手起刀落,何其易耳。豈料張讓、趙忠等人,早有準備。趁五日之期,將黃門子弟中,親壯健者,暗派入城,死守各處宮門,絕南北覆道。更不惜趁夜搬空武庫。強弓勁弩,甲冑齊備。箭如飛蝗,併發礌石滾木。苦無攻城諸器,急切間,竟難以攻破。

廝殺正酣,便有宮內細作,跳牆來報:“昨夜,趙忠、張讓等人,領虎賁、羽林、廄騶、都候、劍戟士,木石塞門,積薪障道,宮門斷難開啓。”

何進又問:“張讓、趙忠,何在。”

細作又答:“皆在宮中,並未出城。”

何進頓時心安:“速速攻城。先登者,賞千金。破城者,封千戶侯。”

“先登賞千金!破城千戶侯!”羣情高漲,氣勢如虹。

大將軍司馬許涼、假司馬伍宕,雙雙進言:“西園與北宮想通,可命西園衛先殺奔入宮,內開宮門。”

“甚好。速命人傳令。”大將軍領中軍,囤於都亭,不可妄動。

“喏!”

二人剛去,便聽闕上黃門持劍高呼:“何進謀逆,當夷三族。爾等皆禁兵,當宿衛宮省,何故隨反?先降有賞!”

“鼠輩。”何進一聲冷哼。

身旁皆死士。豈憑三言兩語,能夠撼動心志。

與此同時。

董重、丁原,亦領兵殺到城下。

由洛陽部尉引路,抓捕黃門家眷。凡遇反抗,就地格殺。殺到性起,雞犬不留。將家中積財抄掠一空。再放一把猛火,毀屍滅跡。

董卓麾下,本多賊衆。貪財好色,殺人如麻。昔日白波四將奉檄投誠。然餘下萬五宿賊,不投薊王,反投董卓。只因身負累累血債,百死莫贖。自隨董卓,屯駐大河要津,貪戀洛陽富庶,早非一日。今,終得遂願。如狼似虎,目中盡赤。亂刀之下,哪還分黃門與否。一刀兩斷,何其痛快。

本以爲“冤有頭,債有主”,“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還想關門閉戶,居高看熱鬧的洛陽百姓,被賊兵破門而入,不由分說,砍翻在地。一時家破人亡,血流成河。還有嬌妻美妾,被賊兵扛入內室。悽慘悲鳴,不可名狀。

董卓親手砍殺數個賊兵後,反激餘衆兇性大發,險起兵亂。正當董卓驚疑不定,騎都尉楊醜從旁諫曰:“先前,將軍便知我等殺人如麻,不服軍紀。將軍亦有言在先,只需能捉刀殺人,鬆弛軍紀亦何妨。今我等隨將軍爲大將軍捉刀,屠盡十萬黃門。乃大功一件。便有些許放濫,亦情有可原。料想,大將軍亦不會怪罪。”

見董卓不語,楊醜又辨道:“再者說來,黃門逆竄,混入人羣。急切間,亦無從分辨。”

身旁牛輔進言道:“閹人面白無須,當可分辨。”

董卓欣然應允:“傳令,面白無鬚者,悉數殺之。”

“喏!”楊醜、牛輔相視一笑。

函園,二崤城。俯瞰洛陽百姓,蜂擁入園。山門內外,水泄不通。賈詡等人,面沉似水。

“關校尉。”賈詡輕輕開口。

“在。”

“與張校尉,引兵出水砦。殺亂軍,護百姓。”山門不通,可走水砦。

“喏。”關羽、張飛,雙雙領命而去。

“典校尉,守二崤城。周校尉並徐校尉,下山接濟百姓。謹防宵小混入,趁機作亂。”

“喏!”典韋、周泰、徐晃,領命而出。

有閻行領門下繡衣,拱衛中堡,護瑤光殿內外。自當萬無一失。

阿亭道,四百尺千秋觀。

仙門弟子,俯瞰城內城外,兵荒馬亂,各自無言。

日前,初入頂閣之西王母派上元夫人,素紗遮面,目光清冽。仰望天穹,俯瞰兵災。白日高懸,萬里晴空。一時神遊天外。

煌煌天漢,前後四百餘年。

國祚盡矣。

151 王者之心121 萬舟齊發1.20 五供九賓193 順天行事1.223 歲末大事1.33 天助我主1.247 愛屋及烏1.200 矇混過關119 妻婦之禮143 大展宏圖103 入幕之賓110 攻略河西150 自證清白190 一較高下165 義而不罪1.63 釘接榫合1.38 祠堂傳藝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61 穩紮穩打137 各自圈地1.36 計中之計第2077章 1.266 羣鴉火雨125 賽馬效應1.79 別開生面1.56 人馬如龍21 驢馬同價192 夫子之牆217 上交下讓110 羣雄並起1.280 天下貴二第2073章 1.262 飛天遁地1.69 吾家麒麟111 外臣凌主187 中分天下1.63 福禍相依183 欲取姑予105 天師三分1.44 豐取刻與124 事與願違1.29 養女死士1.23 孤軍誘敵166 大材小用164 奴隸貿易167 遙遠綠洲137 萬死不避198 狗邪滅國1.58 任重道遠1.9 策封爲王1.25 百鳥朝凰1.20 何足掛齒106 巡視南境142 道破天機111 無名之輩13 民情得疏1.200 終破隴關1.66 百艸滋茂12 二戚之爭107 九河之地1.78 風起雲蒸188 二桃三士1.54 五齊之甘116 奇兵襲城100 與我一戰1.28 將門虎子177 困龍之地103 寡情薄義124 事與願違1.2 亂世苟活31 便衣出行118 舉國哀慟1.28 地陷神術195 勤王之師119 濮陽之戰193 事不過三143 未戰先亂1.62 陰陽連環118 求死不易1.66 象軍初立1.35 三高三服1.58 耿雍認主1.33 功敗垂成1.4 各懷鬼胎1.44 杯弓蛇影117 倒履相迎152 縱敵長寇1.93 共襄盛舉18 再起兵禍135 豐年多禾179 百廢初興132 謹遵醫囑192 兵進隴關125 急流勇退1.44 勸善禁惡1.56 痛並樂極185 諸王稱臣1.50 下辯除石41 雲開見日1.259 世道人心128 虎狼之士201 南北俱全
151 王者之心121 萬舟齊發1.20 五供九賓193 順天行事1.223 歲末大事1.33 天助我主1.247 愛屋及烏1.200 矇混過關119 妻婦之禮143 大展宏圖103 入幕之賓110 攻略河西150 自證清白190 一較高下165 義而不罪1.63 釘接榫合1.38 祠堂傳藝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61 穩紮穩打137 各自圈地1.36 計中之計第2077章 1.266 羣鴉火雨125 賽馬效應1.79 別開生面1.56 人馬如龍21 驢馬同價192 夫子之牆217 上交下讓110 羣雄並起1.280 天下貴二第2073章 1.262 飛天遁地1.69 吾家麒麟111 外臣凌主187 中分天下1.63 福禍相依183 欲取姑予105 天師三分1.44 豐取刻與124 事與願違1.29 養女死士1.23 孤軍誘敵166 大材小用164 奴隸貿易167 遙遠綠洲137 萬死不避198 狗邪滅國1.58 任重道遠1.9 策封爲王1.25 百鳥朝凰1.20 何足掛齒106 巡視南境142 道破天機111 無名之輩13 民情得疏1.200 終破隴關1.66 百艸滋茂12 二戚之爭107 九河之地1.78 風起雲蒸188 二桃三士1.54 五齊之甘116 奇兵襲城100 與我一戰1.28 將門虎子177 困龍之地103 寡情薄義124 事與願違1.2 亂世苟活31 便衣出行118 舉國哀慟1.28 地陷神術195 勤王之師119 濮陽之戰193 事不過三143 未戰先亂1.62 陰陽連環118 求死不易1.66 象軍初立1.35 三高三服1.58 耿雍認主1.33 功敗垂成1.4 各懷鬼胎1.44 杯弓蛇影117 倒履相迎152 縱敵長寇1.93 共襄盛舉18 再起兵禍135 豐年多禾179 百廢初興132 謹遵醫囑192 兵進隴關125 急流勇退1.44 勸善禁惡1.56 痛並樂極185 諸王稱臣1.50 下辯除石41 雲開見日1.259 世道人心128 虎狼之士201 南北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