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一較長短

新昌城長,亦不在崔林之下。

乃薊國少師陳寔之孫,博士祭酒陳紀之子,博論無敵手,亦年方十五的陳羣,陳長文。

兩人先後出仕,轟動薊國太學壇。陽鄉居北,新昌在東。相距皆不足百里。原先亦皆是侯國,大小相若,民情相仿。二人同時爲官,政績如何,當可一較高下。

且又都是十五歲。

薊國初創。百廢待興。國民多遷徙至此,並無家世盤根錯節。薊王又明以照奸,麾下皆忠臣良將。吏治清明,唯德才是舉。故諸如一城之長這樣的主政之官,年紀竟屢創新低。年十五便可食俸三百石。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如此破格任用,豈能不令天下有識之士心動。所謂心動不如行動。恰逢薊王黃金臺上築四方館。四面謀臣,八方虎將,紛至沓來。

薊國行高薪養廉。年俸三百石連門籍都沒有。然而,對莘莘學子而言,三百石甚至是畢生夢想。

爲何?三百石及以上官吏出行可乘安車,前有導車三輛,後有從車兩輛。三百石及以上,可服五色採,青絳黃紅綠。類似權限,還有很多。從此告別白身青衣,牛車布鞋,如何能不令人豔羨。

常道城、韓侯城、東平舒城,三歸義侯國,亦厲兵秣馬,加緊戰備。三國與薊國關係密切。人員、貨物往來頻繁。三國多販出牛羊肉、乳製品,而購入的大宗商品,高居首位的不是督亢粳米,乃是稻草。

苜蓿屬精料,若不摻雜草料,極易長膘。且牲畜多是反芻動物,具有特殊的瘤胃。瘤胃相當於一個密閉的發酵罐,所食草料皆會被其中的微生物分解。分解會產生脹氣(二氧化碳),牲畜通過噯氣和反芻,可將脹氣排出。但精料分解過快,產生脹氣的速度也很快,無法及時將脹氣排出,會造成脹肚、酸中毒等一系列問題。嚴重時,便會導致牲畜死亡。

所以牛、羊等反芻動物,一定要精料和草料搭配飼養,精料可不是越多越好。

薊國接連鉅變,劉備又不在。政務雖未曾拖延,卻有一樣,未能及時跟進。募兵。

古往今來,兵權往往等同於政權。募兵如此大事,薊王不在。便是王傅黃忠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萬幸,劉備從西域帶回精兵數千。其中別部鮮卑三千,幷州狼騎一千,麴氏先登一千餘。還有三百亞馬遜女衛,如今已接手宮城守備。呂衝、魏襲二將,這才得以抽身,率領麾下繡衣吏參與雍奴伏擊戰。全殲一千宿賊,名聲大噪。

南部桑邱城至三臺城一線,由右軍校尉徐晃、前軍校尉關羽,攜右軍司馬韓猛,前軍司馬蔣欽,領兵駐守。北部長安城至陽鄉城一線,由左軍校尉周泰,後軍校尉張飛,並左軍司馬崔霸,後軍司馬凌操領兵駐守。

劉備自領中軍,與中軍校尉典韋,中軍司馬素利,分別駐守臨鄉、樓桑大營。

安次往東,皆有大水阻攔。雍奴藪廣袤千里,乃是天塹。安全自無需劉備操心。再加上安次、泉州、雍奴三縣民生凋敝,自給尚且不足,何談油水。富得流油,便是三百里臨鄉。

所有港口野渡,皆由橫海校尉黃蓋,領左右橫海司馬,潘鴻、朱蓋,率薊國水軍往來巡弋。尤其是三百里臨鄉,稻收在即,香聞百里。督亢秋成,名聲在外。別說是饑民,便是周遭郡縣,亦無比眼饞。奈何薊國兵強馬壯,薊王劉備愛恨分明,利落果敢。敢打他主意之人,不是死了,便是亡(逃)了。

自酈城、西林、樓桑、督亢、臨鄉、容城、南關、平曲、益昌、大利、南廣陽,計十一城。水網縱橫,稻禾相接,已連成一片。督亢一地,盡是良田。七月上計,臨鄉圩田已達千萬畝。均產六石餘,年入谷六千萬石。

以年口糧三十石(普通壯勞力一日兩餐,需二十二石。臨鄉壯勞力一日三餐,需三十石)計,能養壯勞力二百萬。若以一家老幼婦孺計,足可養八百萬口。

着實驚人。

再想想周千里,徑三百餘里的雍奴藪。

前途燦爛而美好。

穩住。

先解決太平邪教,再把反賊一個個剿滅。還我大漢百姓一個清平盛世。

北新城縣東二十里,樊輿亭。

元朔五年,武帝封中山靖王子劉修爲樊輿侯,置樊輿國,建樊輿城。後因樊輿王之妻死於此城之隅,又稱祭隅城、御城,今漢除縣,降爲亭。南距桑邱城六十五里。

時下城郭雖破,殘桓尚存。南北一條主路,正是官道所在。起伏坍塌的東西城牆中央,本該是城門所在,卻如同被磕飛的門牙,露出一片碩大的豁口。

豁口左右用粗枝建有兩座闕樓。闕下橫攔鹿角、拒馬,路邊坐滿了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的流民。他們似乎都被這座簡易的闕樓,拒之門外。

一羣壯漢身披斗笠蓑衣,短袖赤足。正遠遠圍觀。

“前方何故?”當中一人粗聲問道。

“回渠帥。有本地豪強設卡攔路,人收十文,方許通過。”已有人打探出詳情。

“好營生。”斗笠下的渠帥咧嘴一笑:“比咱來錢快。”

“說的是。”衆人紛紛點頭。

城後數裡,便是樊輿渡。流民在此登船,順南易水而下,直抵容城港,入薊國境。難怪如此多的流民沿路苦候。身無分文,卻也不願離去。總想着有人能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亦或是本地豪強突發善心,自行撤去。放流民過境。

怎麼說呢。對面三五個家兵,防禦稀鬆,裝備稀鬆,人更稀鬆。即便流民飢餓無力,可猛虎架不住羣狼。若有百人互壯聲勢,對面那幾個蝦兵蟹將,還不屁滾尿流。

奈何狼性全無,退化成羔羊。於是只能任人宰割,不知反抗。兩腳羔羊,救之何用?

嘆了口氣。在渠帥的招呼下,這羣蓑衣大漢,這便三三兩兩向關卡走去。

幾個家兵見一羣人來者不善,急忙互打眼色。雖看不見面貌,可那股茹毛飲血的生猛氣息,卻撲面而來。濃烈的血腥味,嗆得幾個家兵連連乾嘔。

正欲拔腿便走,忽聽一聲喝問:“敢問。”

幾人面色蒼白,兩股戰戰,如何還能行走,膽小者早已當場便溺。

只見一長人,身如鐵塔,從鹿角外探身進來。居高俯瞰,目光古井無波,宛如看個死人。眼中厲光一閃,殺氣沖天。家兵正閉目等死,卻聽那長人忽咧嘴一笑:“一人幾錢?”

“咕咚!”兵丁一口氣沒提上來,猛地一泄。

1.92 多子多福1.79 心願終了1.8 神都洛陽212 德不配位191 天下雄兵14 西域風雲1.292 威制天下196 服牛乘馬1.263 羌煮貊炙179 瑞輪蓂莢1.62 絕非杜撰150 勢如水火1.248 火煉真金173 飲鴆止渴102 避易就難128 勢不兩立179 瑞輪蓂莢187 中分天下1.200 得而誅之1.69 強宗驍帥185 天經地義1.89 未改初心115 死而復生1.25 人艱不拆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53 拾人牙慧103 薊國雙壁158 含笑九泉1.6 飲酒四禮1.89 無銅身輕173 絲路流金1.37 冰山露角158 太后有疾142 陰風不止1.24 伏虎潛龍173 有生之年31 綬帶密詔118 求死不易1.93 再築新城1.80 火山女王1.87 大漢風骨1.49 以道御術112 虛席以待117 鳳凰于飛1.44 螽斯衍慶1.93 共襄盛舉1.232 繡衣追魂196 前狼後虎130 輔車相依1.86 精兵盡出1.6 不二之選1.34 恩同再造132 千里送藥1.69 吾家麒麟1.77 蜩螗之鳴216 觸類旁通1.58 後會無期1.200 得而誅之1.25 美人無極170 自斷股肱112 泊樓車位107 林間馬場51 流民來附167 忠孝兩難1.3 亂世梟雄1.22 我記下了135 各有奇謀1.226 七進七出142 意料之外1.65 掃平天下1.98 尾大不掉15 各有算計1.37 冰山露角1.267 老謀深算194 輕車南下1.64 萬夫莫敵1.249 幸有一子1.97 借題發揮1.60 羣羌之力150 機關算盡61 董卓獻車163 戾氣摧城1.72 羚羊掛角1.68 拯焚救溺1.39 王庭行蹤1.24 犬鹿相狎16 降服烈馬130 民情如火1.70 海瀕廣潟1.54 燕齊以安1.56 風向突變168 有求必應1.76 難分良泰175 兵荒馬亂136 和親之禮156 定鼎關中153 以身擋箭189 江淮孤生183 包藏禍心140 盡數歸心
1.92 多子多福1.79 心願終了1.8 神都洛陽212 德不配位191 天下雄兵14 西域風雲1.292 威制天下196 服牛乘馬1.263 羌煮貊炙179 瑞輪蓂莢1.62 絕非杜撰150 勢如水火1.248 火煉真金173 飲鴆止渴102 避易就難128 勢不兩立179 瑞輪蓂莢187 中分天下1.200 得而誅之1.69 強宗驍帥185 天經地義1.89 未改初心115 死而復生1.25 人艱不拆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53 拾人牙慧103 薊國雙壁158 含笑九泉1.6 飲酒四禮1.89 無銅身輕173 絲路流金1.37 冰山露角158 太后有疾142 陰風不止1.24 伏虎潛龍173 有生之年31 綬帶密詔118 求死不易1.93 再築新城1.80 火山女王1.87 大漢風骨1.49 以道御術112 虛席以待117 鳳凰于飛1.44 螽斯衍慶1.93 共襄盛舉1.232 繡衣追魂196 前狼後虎130 輔車相依1.86 精兵盡出1.6 不二之選1.34 恩同再造132 千里送藥1.69 吾家麒麟1.77 蜩螗之鳴216 觸類旁通1.58 後會無期1.200 得而誅之1.25 美人無極170 自斷股肱112 泊樓車位107 林間馬場51 流民來附167 忠孝兩難1.3 亂世梟雄1.22 我記下了135 各有奇謀1.226 七進七出142 意料之外1.65 掃平天下1.98 尾大不掉15 各有算計1.37 冰山露角1.267 老謀深算194 輕車南下1.64 萬夫莫敵1.249 幸有一子1.97 借題發揮1.60 羣羌之力150 機關算盡61 董卓獻車163 戾氣摧城1.72 羚羊掛角1.68 拯焚救溺1.39 王庭行蹤1.24 犬鹿相狎16 降服烈馬130 民情如火1.70 海瀕廣潟1.54 燕齊以安1.56 風向突變168 有求必應1.76 難分良泰175 兵荒馬亂136 和親之禮156 定鼎關中153 以身擋箭189 江淮孤生183 包藏禍心140 盡數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