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兼濟天下

“原是閻都尉。”廢帝終是安心:“可是右丞指派。”

“正是奉我家右丞之命,一路護駕。”閻行話音未落。便有繡衣吏從屋頂墜下,將廊前屍身悉數拖走。又潑水洗去血跡。

“右丞神機妙算,非常人也。”廢帝這便棄劍,與袁氏相伴安睡。

一夜無話。

薊國千里稻作,已近尾聲。將各城上報彙總,方知喜訊頻出。畝產六石有餘,熟田幾近七石。可得新谷四億石有餘。三十稅一,取田賦千三百三十餘萬石。再加千萬畝官田所得,本季薊太倉,足可入新谷,八千餘萬石。高於先前上計署預估。

時有童諺:“薊國熟,天下足。”

廣輸天下一億二千餘萬石,乃至多年倉儲見底。今季一次補完,薊國上下終長出一口氣。去年亂後初平,天下大飢。各地豪強,大肆購買。除去果腹,亦存足備用,謹防來年顆粒無收。今季當無需此數。上計署估算,八千萬石,足可兼濟天下。

薊國藏富於民。農人多舉家逃難而來,不捨食新谷。卻奉王命,將倉中多年積穀,悉數販賣給四海糧商,新谷亦不例外。本季新谷,當惜售。若無王命,再不販賣。

隨分戶不析產,薊國戶數,持續降低。戶均只剩八口。來年,或多爲七口之家。掐指一算,薊王已種田二十載。編戶家中子嗣長成,漸興分戶。薊國東西千里,南北六百里,境內陂澤豐沛,皆可闢爲良田。先前荒無人煙,今足有九百萬民,百二十萬戶。加之周遭胡夷,不斷遷入。來年今日,當破千萬口。一國之力,可敵半幅天下。

薊國人口,從薊都十城,四面擴散。遷入薊西、薊東、薊南、薊北,遠至安北、遼海二郡。薊國水陸通達。千里之途,一日乃還。走親訪友,十分便利。且隨熱泉廣注,薊國水路經年不凍,四季通航。機關客船,平穩舒適。實在是便宜(biàn yí)至極。

除去薊糧,還有薊鹽、薊錦、薊書等,乃薊國名類前茅之大宗貿易。南北客商,絲路遊商,還有海外藩商,慕名而來。

百取一的市租,竟收了一億二千五百萬。足見商業繁盛。百取一的工稅,足收一億二千一百萬。亦見百工繁盛。堪稱工商俱榮。說輕農重商,顯然不對。三十稅一的田賦,折錢四十億。封建時代,以農爲本。即便工商再發達,國民亦難脫耕地。薊王未雨綢繆。將薊國良田與民爵掛鉤,實在是神來之筆。

天下饑民如何擇選。又何必多言。若非羣盜蜂起,道路斷絕。外加當地豪強阻攔。天下百姓,皆奔薊王而來。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孔聖人皆如此,何況平常百姓。

收穫季節,自然欣喜。豐年樂歲終身飽,千家萬戶俱歡顏。右國令之事,漸被國人釋懷。薊國工匠,亦各自心安。然右國令畢竟是墨門鉅子。眼看時日無多,遂上表,請立墨門新主。薊王本有意將作令蘇伯,繼任墨門鉅子之位。奈何蘇伯固辭不就。言,老邁昏聵,有心無力。打理將作館,亦漸力有不逮。如何還有精力,統御墨門千萬工匠。

劉備遣人詢問右國令,可有心儀之選。

右國令答曰:黃承彥。

黃承彥乃沔南名士,高爽開列。精墨門諸技,難得亦通儒學。正值壯年,當可爲主公一用。

此人不出劉備所料。奈何,此時若舉家遷居薊國,萬一碰不到我家諸葛丞相,不能謂孔明曰:“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配。”孔明許,即載送之。時人以爲笑樂,鄉里爲之諺曰:“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這可如何是好。

俗語曰“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劉備頗多瞻前顧後。便在躊躇不定,猶豫不決間。忽靈光一現。想到了甘寧百騎踏營。

命裡有時終須有。

這便欣然應允。遣門下督鄭泰,攜右國令手書,往襄陽徵闢黃承彥。

司馬徽知劉備不計前嫌,徵闢黃承彥。終是折服。舉薦諸多潁川俊傑,出仕薊國。此乃後話不提。

洛陽西郭,壽丘裡,大將軍府。

少帝登基,何進聲勢復起。

賓客盈門,車馬障道。

今日亦如此般。便有心腹家奴,堂前通稟:“報,司隸校尉袁紹,投帖謁見。”

“哦?”大將軍何進不置可否,目視心腹許攸:“長史以爲如何。”

“袁紹曾爲大將軍府長史,只因袁氏嫁入帝室而疏遠。今廢帝離宮,返回封國。袁紹來投,乃天助大將軍也。”許攸果然多智。

主簿陳琳亦進言道:“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及天下。今少帝初登大位,竇太后垂簾監國。正值用人之際,若能將袁紹收歸門內,當大有裨益。”

“如此,某當親迎。”何進遂定計。

“拜見大將軍。”見何進親自出迎,袁紹跪地行大禮。

“本初別來無恙乎?”何進居高笑問。

“一言難盡。”袁紹再拜。

“且與某堂中一敘。”何進上前攙扶,執其手曰:“阿閣兵亂,朝中百官多有死傷。本初來投,某喜不自禁。”

“多謝大將軍,不計前嫌。”袁紹感激不盡。

“好說,好說。”何進開懷大笑。

黃門北寺獄。

封閉許久的牢門,緩緩開啓。

一人掩面而入。正是曾位列十常侍,卻僥倖逃得性命的永樂太僕,封諝。

見牢中張讓、趙忠等人,披頭散髮,猶如厲鬼。封諝得意洋洋,倨傲行禮:“諸位大人,何至於此乎。”

“哼哼!”監內張讓,咧嘴一笑:“封常侍何必五十步笑百步。我等之今日,便是常侍之明日。”

封諝掩鼻斥道:“好一個先帝阿父。死到臨頭,猶不悔過。”

“要殺要剮,是死是活,封常侍,何不直言。”旁邊趙忠,慘笑答話。

“想死容易,想活亦不難。”封諝隨口問道:“不知諸大人,願死願活?”

“螻蟻尚且貪生。何況我等。”趙忠伏地答曰。

封諝豎起三根手指:“有三事若能如願,太皇便可網開一面。”

“速速說來。”張讓如何能等。

“其一,先帝曾密令爾等,將賣官所得億萬銅錢,暗中輸於城中‘子錢家’,今集簿何在?”封諝言道。

“你如何得知!”趙忠大驚。

1.47 倉樓覆道1.52 漢越親和140 守土有功1.64 輶軒之使1.207 以退爲進199 千里追兇1.28 豎子成名122 見我如是124 表裡相合117 七國馬會147 不負韶華1.4 越俎代庖1.65 三歲見老1 十里少年1.26 敦煌六姓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1.38 爲國除賊10 義結金蘭177 人神不擾第2080章 1.269 和光同塵114 貪婪無饜1.54 正中下懷138 王親國戚179 中舨共約1.55 馬踏聯營1.64 百練清剛182 共握權柄112 幼獸初生1.94 此生足矣122 誰與爭鋒183 欲取姑予197 試兒之禮1.70 海瀕廣潟132 吞光神鎧1.88 腰纏萬貫1.72 炎漢控火1.42 兵行險着185 天經地義1.94 不虛此行1.34 望文生義1.26 再無歸期134 君何所求102 腰牌傍身173 飲鴆止渴142 斷不可棄1.62 猜忌暗生1.39 火雨焚城1.25 張家謝禮1.56 一戰成名1.9 麻姑獻壽193 順天行事163 百夷來朝1.95 崔烈買官1.93 花開七朵1.43 龍生九子1.86 學壇祭酒105 野火燎原142 意料之外135 抱火寢薪197 仙人指路13 紅顏薄命1.2 亂世苟活1.92 南有喬木1.88 暗流涌動174 恰如其分1.257 珠璣深藏107 以夢爲繭114 一州之地101 善始善終1.99 八賢共治168 千里投懷1.60 權重秩卑1.59 將星閃耀178 萇孝仁皇1.20 何足掛齒1.37芳蘭生門137 如左右手116 日黑水溢61 語破天機21 博士披香19 同胞兄弟181 臨時改意1.96 開年見喜1.6 王侯之樂130 輔車相依91 娶七夫人185 天經地義125 局中一子112 果然有差1.69 義立而王1.80 善水良才第2079章 1.268 榆雁驚帆1.88 暗流涌動1.90 萬軍叢中177 青鳥傳信164 盡數滅口21 真龍之子142 萬物生輝1.30 大醫治世1.87 大漢風骨
1.47 倉樓覆道1.52 漢越親和140 守土有功1.64 輶軒之使1.207 以退爲進199 千里追兇1.28 豎子成名122 見我如是124 表裡相合117 七國馬會147 不負韶華1.4 越俎代庖1.65 三歲見老1 十里少年1.26 敦煌六姓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1.38 爲國除賊10 義結金蘭177 人神不擾第2080章 1.269 和光同塵114 貪婪無饜1.54 正中下懷138 王親國戚179 中舨共約1.55 馬踏聯營1.64 百練清剛182 共握權柄112 幼獸初生1.94 此生足矣122 誰與爭鋒183 欲取姑予197 試兒之禮1.70 海瀕廣潟132 吞光神鎧1.88 腰纏萬貫1.72 炎漢控火1.42 兵行險着185 天經地義1.94 不虛此行1.34 望文生義1.26 再無歸期134 君何所求102 腰牌傍身173 飲鴆止渴142 斷不可棄1.62 猜忌暗生1.39 火雨焚城1.25 張家謝禮1.56 一戰成名1.9 麻姑獻壽193 順天行事163 百夷來朝1.95 崔烈買官1.93 花開七朵1.43 龍生九子1.86 學壇祭酒105 野火燎原142 意料之外135 抱火寢薪197 仙人指路13 紅顏薄命1.2 亂世苟活1.92 南有喬木1.88 暗流涌動174 恰如其分1.257 珠璣深藏107 以夢爲繭114 一州之地101 善始善終1.99 八賢共治168 千里投懷1.60 權重秩卑1.59 將星閃耀178 萇孝仁皇1.20 何足掛齒1.37芳蘭生門137 如左右手116 日黑水溢61 語破天機21 博士披香19 同胞兄弟181 臨時改意1.96 開年見喜1.6 王侯之樂130 輔車相依91 娶七夫人185 天經地義125 局中一子112 果然有差1.69 義立而王1.80 善水良才第2079章 1.268 榆雁驚帆1.88 暗流涌動1.90 萬軍叢中177 青鳥傳信164 盡數滅口21 真龍之子142 萬物生輝1.30 大醫治世1.87 大漢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