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兵發西進

三百餘騎,並兵車千乘,沿東方道一路疾馳,奔赴長安。

坐在輪轂、板簧、寢墊,三重減震的車廂裡,一路疾馳。劉備不禁心生感悟。

始皇帝修造的馳道。讓身處兩千年前的漢代,便有了遍及大半國境的高速路網。時人在馳道上駕車,半日飛馳兩百里是什麼概念?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一旦邊疆有事,大軍不出三日可達。如此迅捷,實在是太強悍。

關於軌路,劉備結合時下的古籍傳說,有兩種認知。

其一,所有的馳道上皆建有軌路。換句話說,之所以修建如此平整的馳道,便是爲上鋪軌路而建。

其二,部分馳道上建有軌路。比如在一些深入荒山的礦區或林區,修建軌路便於車輛運輸。

雖四百年過去,究竟是何等規模,已不可考。但劉備卻相信,第一種居多。

秦漢之初,鋪設在馳道上的軌路被盡數拆除。改造成兩漢路網的主幹道。

漢代徭役中很大的一部分,便是用來維護道路。足見路網的重要性。

若非活在當下,劉備如何能知,漢代便有高速路網!

秦馳道皆以咸陽爲中心,向四方修建。秦末時,咸陽被楚霸王焚燬。漢高祖初年,修復被項羽焚燬的咸陽,取名新城。武帝年間,因咸陽臨近渭水,始更名渭城。渭城距長安僅十餘里。到了長安,便等於到了整個路網的中心。那時,只需再入西方道:由渭城西北至北地郡再入武威經河西走廊抵達敦煌。無論北出玉門,還是南下陽關。距離西域皆一步之遙。

西方道,爲溝通關中與隴西的大動脈。又西接絲綢之路,戰略地位十分突出。沿途郡縣,年年修繕,路況極佳。空車日行四百里不難。像劉備這種滿載的兵車,一日可行兩百里。

縱觀整個絲綢之路。在大漢境內,路途十分通暢。唯有穿越西域諸國時,易遭鮮卑劫掠。

沒有漢朝的西域。不客氣的說,便是一團散沙。不過是敗亡的西部鮮卑,數萬人馬,便讓西域諸國苦不堪言。乃至組團來洛陽,乞求漢朝出兵化解。

這就是城邦的弊端。

沒有一個統一而集權的中央王朝。

和平時期,文化鼎盛,商業繁榮。智慧的火花,思想的碰撞,處處充滿着東西方交融的人文和藝術氣息。下水道流淌着金幣,空氣中瀰漫着屎臭混合香水的自由味道。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

然而。一旦遭遇野蠻入侵。建立在沙盤之上的文明,便會轟然崩塌。一夜之間,城市付之一炬。到處瀰漫着血腥混合着體液腥臭的死亡氣息。

在野蠻人高舉的屠刀和性具面前,還誇誇其談自己有多文明多美好多自由。

有個卵用?

不過是爲野蠻人強打的一劑助興藥。

一切自由美好的前提,是強權。古往今來,無不如此。

而在沒開化之前。所有的蠻荒文明只順從強者,臣服於滴血的屠刀。

段太尉的平羌手札,被劉備形容爲‘血淚粘手’。然若換成他,又會怎樣做?

國力鼎盛時,行說服教育,持久漢化,以德服人。

國力衰弱時,段太尉的做法,亦不失爲一劑虎狼之藥。

臣服有兩種:敬服和畏服。

治國亦有兩種:王道和霸道。

三百餘騎,兵車千乘。一般的亭舍住不下。劉備也未打擾,支取足夠糧草,便尋一塊野地紮營。兵車層層排列,機關次第開啓。一座進出有度,涇渭分明的兵車營地,在極短的時間裡便搭建完畢。

臨鄉一系都還好。見慣不怪。

洛陽一系家臣,皆瞠目。再看主公劉備,皆敬如神鬼。

從技術上說,其實並不難。

機關兵車從鍛造之初,便分設不同的功用。有的用來做牆基。有的用來堆高,有的是塔防,有的是門禁,有些互相圍攏,便可組建一座行營,菴廬(病舍),或平地建起一座鐵匠鋪、焗匠鋪、營地湯池、酒壚,流動廁所……諸如此類,應有盡有。你說神奇不神奇。

比如。將三輛馬車並排鎖定,相鄰的側廂牆板,上下開啓。下半部廂牆平鋪成地板,上半部廂牆撐起成頂板。如此只需三座馬車聯排,便可搭建成一座寬敞的十人營車房。三輛‘營房馬車’內,還各自裝有火爐、被褥、武器架、簡易傢俱等便利設施。

最強悍的是,所有馬車皆設有升降搖柄。可據地形高差,在一定幅度內調節車輛水平。便於組合拼接。考慮的十分周全。

臨鄉集墨門機關術之大成。將作館不惜工本,爲主公劉備傾力鍛造的機關馬車。讓戰備,越發成爲一種技藝。

試想,若劉備以後的軍隊,後勤皆換成機關馬車。又是何等壯觀的場面。

區區三百六十騎。不過是些小打小鬧的鐵匠鋪、焗匠鋪。勝在靈活緊湊。

若領十萬大軍。機關車隊拼合成鐵匠工坊、焗匠營地,野戰醫舍,諸如此類。場景一定很壯觀。

草料車圍成的大馬廄內,御者正忙着餵馬。搭建完營地的輔兵亦過來幫忙。千餘人皆來自臨鄉。年輕力壯,漢胡皆有。多出自西林邑。平日車居養馬,待賽馬日便去馬場幫閒。近又被將作館募爲學徒,習練操控機關車。除去舉家遷來臨鄉,便是第一次出遠門。且又與主公同行,西林少年們各個神情亢奮。

開年以來。除去東部、中部鮮卑,邊郡雜胡亦紛紛舉家南下。入駐西林。正如劉備不斷改進的機關馬車一樣。西林邑中的車樓,亦經過多次技術革新,升級改造。遍鋪搪瓷甲片,防火防盜又防兵戰。上下搬動的人力推進,也被畜力驅動轉輪所取代。反正,越來越像在軌路上往來通行的舫車便對了。聽少年們說,西林城外亦被小心開闢出迂迴整個野林的馬道。還有一處處野外馬場,供平時放馬所用。

遍佈野林、渠道、河岸上的牧草,更是食之不盡。許多漢人亦開始養馬。

劉備無暇他顧的中部鮮卑,漸漸一統在步度根和軻比能二人麾下。據說,步度根還是大單于檀石槐的直系血脈。卻不知爲何能逃脫高車十二部的圍剿。

無妨。

三郡烏桓,及南匈奴,獲得劉備的鼎力相助,衣甲齊備,刀劍精良。尤其是嚐到甜頭的各部,紛紛在邊郡荒地遍種苜蓿,正改遊牧爲農牧。廣招北地良工修築馬邑,新城。便是明證。可謂兵強馬壯。

有南匈奴、三郡烏桓,虎視眈眈。

鮮卑女作價十萬乃至百萬錢。中部鮮卑又如何敢入塞抄掠。

肉肉的兩團包子去顫顫巍巍的打狗嗎?

168 天下治術145 顯山露水124 國士待之1.40 重整旗鼓1.97 堪比高官61 穩紮穩打108 名動西京199 半天一夜1.38 人頭落地1.46 盡釋前嫌121 各取所需144 唯剩一問1.43 薊國鋤奸157 類同相召17 將府五校147 事大而急1.4 陰陽連環158 攻城拔寨119 濮陽之戰1.295 求仁得仁156 生死未卜190 封賞羣臣1.94 陽球誅暴185 定國奇謀10 時機未至1.4 買一饒一177 廣而無用127 萬法歸宗148 輕雲閉月1.70 佛道之爭1 末路之難100 取之有道1.63 焉能見疑140 孤家寡人144 田貴如馬192 漢矛無纓152 傳檄天下1.273 同堂異室1.69 義立而王1.249 幸有一子136 借刀殺人113 芳蘭之舉1.222 神器更易1.48 不藥自愈129 化戈爲帛117 倒履相迎137 我有三策186 見機行事1.47 丹陽勁卒1.39 漢風速遞11 佐世之才1.92 黃金分割1.96 海賊圍城1.8 圍淤爲田21 三人成虎1.50 宮廷之變1.59 各有歸宿197 試兒之禮1.26 以直報怨1.206 饔飧不濟1.40 兵車夜行1.53 寸步不讓1.243 斬將搴旗1.24 伏虎潛龍160 兵威將膽1.249 幸有一子141 投水而舂1.5 重操舊業31 春秋決獄144 判若兩人1.24 麒麟之子1.54 君臣有道183 放任自流1.78 大藏書閣1.86 兵鋒所指1.220 迫在眉睫125 息事寧人124 羌亂再起179 蠢蠢欲動150 待我長成1.238 君有不戰16 五日京兆188 二日並天112 北國之春1.95 十面埋伏175 萬事齊備1.8 馬桶廁籌1.25 百鳥朝凰1.2 平羌之策121 非此即彼1.26 何以解憂1.75 後會有期188 突發奇想1.23 王宮女官1.6 驚天動地1.98 斯人已去1.232 繡衣追魂1.85 遼東之煮1.208 殺出重圍139 八日之幸
168 天下治術145 顯山露水124 國士待之1.40 重整旗鼓1.97 堪比高官61 穩紮穩打108 名動西京199 半天一夜1.38 人頭落地1.46 盡釋前嫌121 各取所需144 唯剩一問1.43 薊國鋤奸157 類同相召17 將府五校147 事大而急1.4 陰陽連環158 攻城拔寨119 濮陽之戰1.295 求仁得仁156 生死未卜190 封賞羣臣1.94 陽球誅暴185 定國奇謀10 時機未至1.4 買一饒一177 廣而無用127 萬法歸宗148 輕雲閉月1.70 佛道之爭1 末路之難100 取之有道1.63 焉能見疑140 孤家寡人144 田貴如馬192 漢矛無纓152 傳檄天下1.273 同堂異室1.69 義立而王1.249 幸有一子136 借刀殺人113 芳蘭之舉1.222 神器更易1.48 不藥自愈129 化戈爲帛117 倒履相迎137 我有三策186 見機行事1.47 丹陽勁卒1.39 漢風速遞11 佐世之才1.92 黃金分割1.96 海賊圍城1.8 圍淤爲田21 三人成虎1.50 宮廷之變1.59 各有歸宿197 試兒之禮1.26 以直報怨1.206 饔飧不濟1.40 兵車夜行1.53 寸步不讓1.243 斬將搴旗1.24 伏虎潛龍160 兵威將膽1.249 幸有一子141 投水而舂1.5 重操舊業31 春秋決獄144 判若兩人1.24 麒麟之子1.54 君臣有道183 放任自流1.78 大藏書閣1.86 兵鋒所指1.220 迫在眉睫125 息事寧人124 羌亂再起179 蠢蠢欲動150 待我長成1.238 君有不戰16 五日京兆188 二日並天112 北國之春1.95 十面埋伏175 萬事齊備1.8 馬桶廁籌1.25 百鳥朝凰1.2 平羌之策121 非此即彼1.26 何以解憂1.75 後會有期188 突發奇想1.23 王宮女官1.6 驚天動地1.98 斯人已去1.232 繡衣追魂1.85 遼東之煮1.208 殺出重圍139 八日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