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0章 1.269 和光同塵

“身毒坐擁三登之利,卻不能益其民。國主視民人若畜,任意宰割。大哥欲將列國王侯將相,悉數外販。奴衆盡皆開釋,編戶爲民。設都尉領之。”張飛言道。

“聞身毒列國,廣袤萬里,可比關東。不知,然否。”張遼問道。無需《朝聞日報》,旁敲側擊。軍中邸報,早已旁徵博引。邸報屬於內部期刊。亦由門下署報館負責編撰、刊印。只分發於官吏幕僚,且比六百石及以上高官,方能閱覽。

‘然也。’張飛笑道:“身毒列國,便在‘五服(注①)’之外。三面環海,一面臨大雪山。當與關東相若。大哥喚作‘身毒半島’。”

“半身入海,正是半島。”華雄言道:“主公取名,自有深意。”

“然也。”張飛又道:“待將賜支都護府,改立梁州,爲大漢十五州。扶南等國,立爲寧州,爲大漢十六州。身毒半島立爲豐州,爲大漢十七州也。”

“聞頓遜海渠鑿穿,主公當遣大軍爲扶南女王復國。”陳到遂問:“莫非,主公有和親扶南女王之意。”

“未可知也。”張飛答曰:“或比貴霜,結爲兄弟之邦。”

“若結兄弟之邦,如何併爲漢土。”陳到反問。

張飛嘿聲一笑:“大哥恐,亦未決斷。待攻滅身毒,再觀後效不遲。”

“翼德,言之有理。”趙雲言道:“先取身毒,待鑿穿頓遜海渠,再羈縻扶南,與日南郡接壤。如此,三南盡爲漢土。”

“子龍所言,與大哥同。”張飛舉杯言道:“當浮一大白。”

“請。”

落杯後,張遼慨嘆:“聞,先前有百官慮,東境孤懸。欲求兼併遼西數縣。主公卻言,若將渤海比陂澤,東境自相連。今日方知,其中深意。”

“南人行舟,北人騎馬。然我薊人,舟馬俱善。先前。言國境,多指接壤。如今,言國界,亦慮連海。正如大哥立江表十港。順下四海,續接荒洲。今,四海皆爲陂澤,大漢亦與荒洲,水脈相連也。”

“翼德,深知我主也。”趙雲笑贊。

一言蔽之,薊國行事,水陸並進,舟馬俱全。若將大漢沿海,視作內海。廣袤水路與荒洲相連。千帆競渡,日夜三千里。朝發夕至,又何嘗不是大道通途。更加中繼港,多如珠串。遇風暴可就近避險。經金州港,四季通航。大舡滿載萬石,乃是十萬石。遠比陸運便利。

薊王海納百川,光融天下。所思所想,所作所爲。便勝在,面面俱全。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見仁見智,說到底,皆是以偏概全。不能學貫古今,兼顧百家。如何能和光同塵。兼濟天下。

《老子·四章》:“和其光,同其塵。”兼容光耀,混同塵垢。言指,好壞皆能相合,不自立異。

能如此行事,可爲明主。

少年時,母親諄諄教誨,自家、衆家,皆要顧及。於是劉備大興土木,將整個樓桑建爲城邑。入學後,恩師諄諄善誘,豪門、寒門,皆是百姓。於是薊王兼容幷蓄,包羅萬種。和合之風,遍吹巨馬兩岸。

言傳身教。家門、師門,於薊王,皆大有裨益。

成長曆程,爲人處世,前後呼應。謂一脈相承也。不知所云,毫無徵兆,忽然性情大變,行事作風前後矛盾。便是所謂“人設崩塌”。

萬幸,時至今日。薊王仍是先前那個,十里少年。初心不改。

然心中亦有諸事,尚未曾想好。畢竟,三十而立。

天街華燈高懸,堆光如晝。暖風洋溢,遊人如織。張飛與一衆好友,開懷暢飲。鬆泉釀,縱千杯不醉。然正如少時薊王醉酒所書,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

薊王宮,合歡殿。

殿前守衛,搬動機關。半扇宮門,無聲自啓。身披(狩獵女神)辛西婭戰裝,衆御姬煙視媚行,笑靨如花。今夜戍守,明晨伴浴。侍奉夫君,不過早晚而已。

步入宮殿,繞行琉璃畫壁。前廳枝燈高懸,輝煌金碧。侍寢七妃正圍坐高臺,觀場中二女仙,玉質凝膚,體輕氣馥,翩翩起舞。

正是上古仙門,玄天二女,旋波,提謨。其舞,一名縈塵,次曰集羽,末曰旋懷。容冶妖麗,靡於翔鸞,歌聲輕颺。

雖未使出渾身解數,更未悄施仙術。卻足令人目眩神迷,驚爲天人。

時辰尚早,睡意全無。薊王歸來,七妃起身迎入主位。見夫君駕臨,旋波,提謨,一展所長。

一舞作罷,笑語歡聲。“雪花頻落粉,香汗盡流珠。”攜美共浴,氤氳旖旎,雲嬌雨怯。“一徑穠芳萬蕊攢,風吹雨打未摧殘。”

長夜無話。

翌日,薊王抽身下榻。洗漱更衣。神清氣爽,通體舒泰。順下無極殿,用餐畢。攜三後出宮,赴樓桑演武場。

謂積鬱傷身。故“氣機順暢,則百病不生”。

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道家陰陽之術,誠不欺孤。

三戰,張郃、馬超,對許定,許褚。

張郃、馬超,乃決賽首戰。許定,許褚已憾負於趙雲、陳到。此戰必卯足勁力。誓要扳回一局。戰況激烈,可想而知。

四將,皆有千里駒。武備可謂勢均力敵。許氏兄弟,麾下白毦精卒。對陣張郃、馬超所攜,西林少年,亦稱勢均力敵。勝負如何,未可知也。

且許氏兄弟,先前所得演武器十二,已爲趙雲、陳到所獲。今日一戰,與張郃、馬超,一般無二。皆首發演武十器。是否還有人豪擲萬金,爲其販購新器,亦不得而知。

歲末年初,指日可待。

數九寒冬,風雪交加。

饒是如此,官道亦不缺車馬。只因薊國冬季保暖,日臻大成。行軍、旅行,人馬無傷。更加薊王圩田二十載。國人家中,多有子女長成,分戶四百城港。辭舊迎新,走親訪友。亦令國中官道,絡繹不絕。車駕勝在便利。畢竟舫舟需泊於港。若非濱水船居,至家門,還需下船。且無論朝發夕至,客船皆有定時。不如自家車馬,隨叫隨到。直入家門,亦免輾轉之苦。

王駕出城。金車大輅,行天子馳道。

前後三帝,分賜九錫。薊王諸多儀軌,漸與天子比同。

薊王車駕,不與民爭道。車輛無需避讓,待王駕抵近,只需勒繮緩行。路上行人,亦無需跪地,駐足行禮即可。

1.97 以自爲方31 垂綏琬琰134 公之於衆1.244 徒有虛名183 天佑吾王1.90 兄弟之邦163 顧此失彼160 孕大含深182 共握權柄197 試兒之禮1.20 嶄露頭角144 計斷九月137 我有三策135 爲主捉刀51 情不亂法115 死而復生140 天降流火1.92 多子多福199 孤心甚慰1.74 唐突佳人1.75 永不更迭141 喬裝出兵197 運籌決算132 謹遵醫囑168 無法拒絕129 棋逢對手1.74 青虹下墜1.3 父子相隨71 戲送大禮1.70 公主智囊175 漢世之傑196 遠古迴響101 明示萬里147 輕身入城1.283 石牛糞金113 芳蘭之舉1.203 引狼入室103 水路遊擊1.5 黃門侍郎1.2 經商有道1.45 好治不病178 爲戰而生1.85 遼東之煮156 金牌免死1.58 任重道遠135 喜得千金1.53 寸步不讓166 勝者爲王17 同軌畢至117 無人清白1.88 藩強朝弱1.77 各有封賞124 國士待之1.5 捅馬蜂窩106 勿以爲念11 誰主浮沉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68 清溪橋樓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52 空空如也1.28 雌雄雙劍169 白玉之精182 馬齒徒增151 終成眷屬12 半城煙火1.44 非同尋常1.60 八關都邑1.39 分功之義134 光融天下144 光武遺脈1.52 契約精神1.76 獻圖明志1.3 風潮不減1.297 酸棗會盟150 天地人和193 應運而生1.78 大藏書閣100 難爲人臣1.49 和則增壽1.284 宜若登天31 垂綏琬琰1.77 蜩螗之鳴141 喬裝出兵1.34 牛刀割雞196 前狼後虎1.44 非同尋常1.2 一夜動亂1.43 百般不厭149 厲兵秣馬198 狗邪滅國1.56 靜觀其變1.235 演武十器1.34 牛刀割雞1.30 鐵臂神弓1.99 北疆來人143 動則生陽179 瑞輪蓂莢1.36 一金知心111 無名之輩1.57 借雞生蛋
1.97 以自爲方31 垂綏琬琰134 公之於衆1.244 徒有虛名183 天佑吾王1.90 兄弟之邦163 顧此失彼160 孕大含深182 共握權柄197 試兒之禮1.20 嶄露頭角144 計斷九月137 我有三策135 爲主捉刀51 情不亂法115 死而復生140 天降流火1.92 多子多福199 孤心甚慰1.74 唐突佳人1.75 永不更迭141 喬裝出兵197 運籌決算132 謹遵醫囑168 無法拒絕129 棋逢對手1.74 青虹下墜1.3 父子相隨71 戲送大禮1.70 公主智囊175 漢世之傑196 遠古迴響101 明示萬里147 輕身入城1.283 石牛糞金113 芳蘭之舉1.203 引狼入室103 水路遊擊1.5 黃門侍郎1.2 經商有道1.45 好治不病178 爲戰而生1.85 遼東之煮156 金牌免死1.58 任重道遠135 喜得千金1.53 寸步不讓166 勝者爲王17 同軌畢至117 無人清白1.88 藩強朝弱1.77 各有封賞124 國士待之1.5 捅馬蜂窩106 勿以爲念11 誰主浮沉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68 清溪橋樓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52 空空如也1.28 雌雄雙劍169 白玉之精182 馬齒徒增151 終成眷屬12 半城煙火1.44 非同尋常1.60 八關都邑1.39 分功之義134 光融天下144 光武遺脈1.52 契約精神1.76 獻圖明志1.3 風潮不減1.297 酸棗會盟150 天地人和193 應運而生1.78 大藏書閣100 難爲人臣1.49 和則增壽1.284 宜若登天31 垂綏琬琰1.77 蜩螗之鳴141 喬裝出兵1.34 牛刀割雞196 前狼後虎1.44 非同尋常1.2 一夜動亂1.43 百般不厭149 厲兵秣馬198 狗邪滅國1.56 靜觀其變1.235 演武十器1.34 牛刀割雞1.30 鐵臂神弓1.99 北疆來人143 動則生陽179 瑞輪蓂莢1.36 一金知心111 無名之輩1.57 借雞生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