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瑞輪蓂莢

薊國將作館。

薊王劉備親臨。與右國令夏馥,將作令蘇伯,武庫令蘇越,及一衆大匠師,參看從洛陽靈臺送來的“水運渾象儀”構造圖。

劉備初臨洛陽時,登高俯瞰洛陽城。見夜幕下許多高樓,夜放豪光。那時便暗下決心,要將洛陽城內“奇觀”,逐一看遍。尤其是聞名遐邇的帝國天文臺——靈臺。奈何,天不遂人願。歲月蹉跎,至今未能如願以償。於是,劉備上表。索要靈臺內藏諸多機關重器構造圖。新帝欣然允許。命靈臺屬吏加緊整理,分批送來薊國。

夏時,天文臺稱清檯,商稱神臺,周改稱靈臺。洛陽靈臺,東西圍有牆垣,南北中開二門。牆垣內中心建築,爲一方形高臺,即靈臺。臺高十丈,四周有上下二層平臺,平臺間以坡道相連。臺內各建大殿十餘間。靈臺頂部乃觀天之所,四周建有官舍。靈臺規模龐大,功能齊備。張衡,張平子,便在此處設計並製造了“水運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並寫出了《渾天儀圖注》和《靈憲》等,不朽著作。

洛陽靈臺,一直沿用要魏晉,直到北魏時才被廢棄。

而渾象儀歷史悠久,亦非今漢首創。

後世《晉書·天文志》曾有細述:“《虞書》曰:‘在旋璣玉衡,以齊七政。’《考靈曜》雲:‘分寸之咎,代天氣生,以制方員。方員以成,參以規矩。昏明主時,乃命中星觀玉儀之遊。’鄭玄謂以玉爲渾儀也。《春秋文曜鉤》雲:‘唐堯既位,羲和立渾儀。’此則儀象之設,其來遠矣。綿代相傳,史官禁密,學者不睹,故故宣、蓋沸騰。

暨漢太初(武帝太初年間),落下閎、鮮于妄人、耿壽昌等造員儀以考歷度。後至和帝時,賈選逵系作,又加黃道。

至順帝時,張衡又制渾象,具內外規、南北極、黃赤道,列二十四氣、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日月五緯,以漏水轉之於殿上室內,星中出沒與天相應。因其關戾,又轉‘瑞輪蓂莢’於階下,隨月虛盈,依歷開落。”

換言之。從洛陽靈臺送來的“水運渾象儀”構造圖,乃張平子,集歷代能工巧匠之大成,又加墨門機關術,改良而成。

如圖所示。水運渾象的主體,乃用一空心大銅球,以示天球。上布星辰,一半球身隱沒在地平圈下,另一半顯露在地平圈上,如同常人看到的天穹一般。

水運渾象,以補償式“滴漏壺”的流水爲動力,利用“滴漏壺”的等時性,經由渾象內部一套齒輪傳動裝置驅動,可自動演示天體的週期運動。

張衡首創水運渾象,乃是有明確記載的,世界第一座用水力推動運轉的天文儀器。亦是現代天象儀的前身,堪稱人類史上第一座天文鐘。歐洲直到十二世紀,纔有相同原理的機械性計時器問世(大漢便是如此。隨便一項技藝拿出來,皆領先世界千年)。

此外。渾象還額外驅動一座稱爲“瑞輪蓂莢”的機械日曆。可隨月亮的盈虧,演示一個朔望月中,日期的推移:模仿神話中一種奇樹,蓂莢的特徵,靠流水推動,從每月初一開始,一天出現一片葉子,到滿月時(十五)出齊十五片,然後每天再收起一片,到月末爲止,循環開合。

蓂莢,是傳說中的一種樹。每月從初一至十五,日結一莢;又從十六至月終,每日落一莢。如此反覆。從莢數多少,便可知是何日。故又名“歷莢”。

受此啓發,張衡創造了“瑞輪蓂莢”。內設機關:在一立軸上,裝十五個具有凸輪作用的撥板。使它們依次分別作用十五個蓂莢,按應有時刻,升起、降落。

這座瑞輪蓂莢,如今正放在渾天儀殿房外階臺旁。上接滴漏壺,利用流水與渾天儀聯動。

“晝夜輪機”,日夜不休:瑞輪蓂莢從每月初一起,每天轉出一片莢葉,到十五日共轉出十五片,然後每天再轉入一片,依次減少,直到月落爲止。

這套精密的組合機關器,不僅能表示日期,還能表示月相。即,按照陰曆中的朔日、上弦、望日、下弦、晦日等順序,循環開合。讓靈臺的史官,單從瑞輪蓂莢,便可看出精確日曆。

將圖紙上的機械構造,理解清楚。劉備不由心潮澎湃,極爲震撼。

言而言之。瑞輪蓂莢,可稱“日鍾”。每月的準確日期,只需數蓂莢的葉片,便可悉知。

然而,薊王劉備卻不滿足於此:“夏公,能以此圖爲據,造出‘時莢(時鐘)’否?”

“敢問主公,何爲‘時莢’?”夏馥問道。不出意料,凡世間奇巧之物,主公但有所見,必有所得。

“便是……能準確指示一天中,十二個時辰的盤面。”略作思量,劉備在圖板上隨手畫出:“滴漏壺與漏刻一致,將一天十二個時辰,精確到一刻還不足夠。一刻之下,再細分成“分”、“秒”。於是在同一‘瑞輪蓂莢’上,可顯示出秒莢(秒鐘)、分莢(分鐘)、刻莢(刻鐘)、時莢(時鐘)。將水運渾象上,只能表示‘日’的歷莢,精確到‘秒’。”

“禾芒曰‘秒’。”夏馥欣然點頭:“主公以‘禾芒’以示時之短。”

“然也。”劉備暗道一聲好險。一時忘形,險禍從口出啊。

“敢問主公,‘分’又做何解?”蘇伯又問。

“分,一刻十分也。”劉備靈光一現。時下,一刻爲十分鐘。“一刻十等分”,便是後世一分鐘。

“原來如此。”衆良匠幡然醒悟。

“‘分’、‘秒’,又做何計?”夏馥再問。

劉備已然想好:“再分曰‘秒’。”分鐘再往下分,便是秒。

“一分幾秒?”夏馥三問。

“且看人力所能及。”劉備並未給出答案。言下之意,按照現有技術手段,能細分到多少秒,便做多少秒。不一定非取六十秒爲一分鐘。

“臣等,領命。”夏馥這便領將作館良匠,試造新式“瑞輪蓂莢”。

話說。劉備受“水運渾象儀”啓發,隨手繪製的圖板,其實是史上第一臺“擒縱器”。乃鐘錶最核心的機構。當然,即便無劉備手繪神鬼圖板,將作館的匠師們,亦會自行造出。原理皆通,不過時間長短而已。

劉備想在穿樓桑而過的橋樓歸市,造史上第一座“水運計時器”。而精確計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待造成。

“瑞輪蓂莢,分秒不差”,遂成典故,流傳後世。

16 破敵爲先1.49 將計就計161 漢祚復興1.37芳蘭生門100 連夜謀劃1.43 白馬楊氏1.27 路中捍鬼178 萇孝仁皇1.276 命喪宮門174 恰如其分164 追本溯源1.288 欲加之罪1.256 全勝立威1.95 罪有應得18 世道居奇1.33 劍器大宗120 驕兵必敗1.80 賊兵來襲1.200 矇混過關110 因何馬貴179 瑞輪蓂莢197 生命禮讚1.32 織蓆販履1.40 洛陽酒家1.68 清溪橋樓215 按兵不動1 雪夜敵蹤1.92 相見恨晚196 百年大計188 以身應讖1.52 契約精神1.89 終得圓滿71 一較長短137 萬死不避118 陳寔遺盜119 濮陽之戰199 有容乃大1.8 拍案驚奇1.49 覆水難收19 與生俱來1.2 燕燕于歸1.50 人中呂布1.23 移花接木1.283 石牛糞金142 各有心機144 光武遺脈156 定鼎關中190 並驅中原1.92 僅此足已101 如虎添翼136 天下共主1.97 莫問神鬼148 暗語絃音118 求死不易122 見我如是172 三日獵狩119 時局崩壞1.2 無孔不入1.2 奉國守孝221 非人臣也1.75 粗中有細138 豐收在望1.268 十日未卜123 文無第一1.45 好治不病139 八日之幸104 龍吟虎嘯135 喜得千金131 麒麟送子21 三人成虎130 鮮卑寇邊1.77 半島鎖鏈197 生命禮讚第2087章 1.276 機不可失124 成王敗寇113 求開黨錮1.95 崔烈買官1.48 浴室水塔19 半渡而擊1.25 美人無極126 分胙之禮1.25 人艱不拆21 臉怎麼黑215 按兵不動1.97 板上釘釘1.20 五供九賓126 甲騎具裝1.4 陰陽連環1.56 拱手相送104 太平賊反134 光融天下126 分胙之禮13 民情得疏105 野火燎原125 息事寧人1.28 將門虎子164 四海承風170 黃泉相見143 向海而生1.68 以和爲貴
16 破敵爲先1.49 將計就計161 漢祚復興1.37芳蘭生門100 連夜謀劃1.43 白馬楊氏1.27 路中捍鬼178 萇孝仁皇1.276 命喪宮門174 恰如其分164 追本溯源1.288 欲加之罪1.256 全勝立威1.95 罪有應得18 世道居奇1.33 劍器大宗120 驕兵必敗1.80 賊兵來襲1.200 矇混過關110 因何馬貴179 瑞輪蓂莢197 生命禮讚1.32 織蓆販履1.40 洛陽酒家1.68 清溪橋樓215 按兵不動1 雪夜敵蹤1.92 相見恨晚196 百年大計188 以身應讖1.52 契約精神1.89 終得圓滿71 一較長短137 萬死不避118 陳寔遺盜119 濮陽之戰199 有容乃大1.8 拍案驚奇1.49 覆水難收19 與生俱來1.2 燕燕于歸1.50 人中呂布1.23 移花接木1.283 石牛糞金142 各有心機144 光武遺脈156 定鼎關中190 並驅中原1.92 僅此足已101 如虎添翼136 天下共主1.97 莫問神鬼148 暗語絃音118 求死不易122 見我如是172 三日獵狩119 時局崩壞1.2 無孔不入1.2 奉國守孝221 非人臣也1.75 粗中有細138 豐收在望1.268 十日未卜123 文無第一1.45 好治不病139 八日之幸104 龍吟虎嘯135 喜得千金131 麒麟送子21 三人成虎130 鮮卑寇邊1.77 半島鎖鏈197 生命禮讚第2087章 1.276 機不可失124 成王敗寇113 求開黨錮1.95 崔烈買官1.48 浴室水塔19 半渡而擊1.25 美人無極126 分胙之禮1.25 人艱不拆21 臉怎麼黑215 按兵不動1.97 板上釘釘1.20 五供九賓126 甲騎具裝1.4 陰陽連環1.56 拱手相送104 太平賊反134 光融天下126 分胙之禮13 民情得疏105 野火燎原125 息事寧人1.28 將門虎子164 四海承風170 黃泉相見143 向海而生1.68 以和爲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