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公主智囊

稍後。魏越攜三千健勇入營。如願拜爲校尉。

三千健勇,多八尺長人。高鼻深目,面貌雄異,當爲四裔。呂布甚喜,這便問道:“種出何處?”

魏越如實作答:“回稟將軍,我等皆是陸渾人。”

“可是弘農陸渾縣。”呂布亦知。

“正是。”魏越答曰。

陸渾,古地名。原在甘肅敦煌一帶。春秋時,秦晉二國使居其國,“允姓之戎”遷居伊川,以陸渾名之。漢置縣,屬弘農郡。《史記·匈奴列傳》:“於是戎狄或居於陸渾,東至於衛,侵盜暴虐中國。”注曰:“‘允姓之戎’居陸渾,在秦晉之間。二國誘而徙之伊川,遂從戎號,今陸渾縣是也。”

可見,今之陸渾人,乃春秋“陸渾戎”。春秋時,有戎人之國,名“陸渾國”。陸渾戎,或屬姜戎一支,乃炎帝苗裔。周襄王十四年(前638年),由敦煌(陸渾)遷至洛陽伊川。周景王二十年(前525年)爲晉國所滅。亡國後,陸渾遺民,多以故國爲姓,稱陸、魯、路、盧、蘆等。兩漢四百年,向化通婚,陸渾風俗已與漢人無異。

魏越弓馬嫺熟,堪稱健將。

呂布麾下,遂有六健將:成廉、宋憲、侯成、郝萌、曹性、魏越。

自呂布攜五健將南下至今。已聚攏車騎營士,萬五之數。五千秦胡鐵騎,三千幷州兵騎,三千三河騎士,三千陸渾健勇。另有虎狼親衛千員,乃呂布親自甄選。

戍守甄都,足矣。

三千健勇入列,兵甲戰馬,皆需製備。呂布遂上表,求武庫調撥。

如宋憲先前叫屈。呂布雖位高。然論實權,尚不如丁原,更難比曹操。

究其原因。無地盤蓄養兵馬。或亦是朝廷刻意爲之。飽虎飢鷹。呂布爲人如何,王允必心知肚明。適時餵食(高居朝堂),斷不可飽食(牧守一方)。

甄都武庫,乃洛陽武庫,陸續遷出。所存,皆是歷代樓桑兵甲。王允大筆一揮,取兵甲三千,爲車騎營披裝。

呂布大喜笑納。只可惜軍中缺馬。更加戰馬昂貴。王允亦有心無力。話說,自先帝於西園置騄驥廄丞,領受郡國調馬。天下良馬,多入西園。後爲何後武裝西園衛。今西園衛已成函園衛。西園更被付之一炬,甄都自也無馬。

“戎者,兇也”,多“披髮左衽”。陸渾戎,本就長於馬背。弓馬嫺熟,自不必說。三千健勇,一人雙馬,需六千良駒。今戰馬昂貴。一匹作價十萬,乃至百萬錢。六千良駒,價高几何,可想而知。遠非甄都能夠承受。不得已,先充作步卒。再徐徐圖之。

至此,營中缺馬,便成呂布心頭之患。

世之良馬,皆在西域北疆。天下神駒,多出薊王家馬。洛陽上林、廣成等苑,所飼宮廷良馬。多被何進、董卓等人,瓜分殆盡。餘下亦爲百官乘駕。時至今日,無論錢、糧、人、馬,亦或是機關諸器,皆出薊國。十三州財氣匯聚。薊鈔廣輸天下,勢不可擋。

前有孫堅,中有曹操,後有劉岱。不惜傾盡所有,購買薊國機關艦隊。總價三十億,孫堅乃討賊所得。曹操、劉岱,皆是以一州賦稅,分期購買。

先前,徐州別駕麋竺,多次往返薊國。求販薊式艦隊。見其心誠,薊王已許之。徐州牧陶謙,遂立水軍大營於廣陵、高郵、江都,淮陰等地。廣招江淮健兒,組建徐州水軍。日日操練,殺聲震天。飛雲、蓋海、遊麟、翥鳳,之後,當有新艦出。

甄都,太師府。

呂布前腳出,不其侯伏完後腳入。

“奉先請命,欲下江東。”王允先言。

不其侯,斟酌答曰:“許效曹孟德、丁建陽之事,立功自効耳。”

“正是此因。”王允輕輕頷首:“關東初定,民心未附。甄都非奉先不可守。君侯可有良言說之。”

“卑下,且試言之。”不其侯領命自去。

王允不欲放呂布離京,必有計較。不其侯毋需多問,奉命而爲便是。話說,陽安長公主素與呂布髮妻嚴夫人相善。內中情由,長公主當知。心念至此,伏完急回府相問。

長公主亦奇道:“嚴氏有孕在身,呂布豈肯遠離。遠赴江東,一路舟車勞苦,若至腹中胎兒不保,悔不及也。”

“王太師不欲呂布遠行,公主可有良策。”伏完求問。雖是夫妻,然畢竟漢室貴女,伏完以禮相待,斷不敢有失。

長公主,忽想起一事:“聞嚴氏欲爲呂布納妾久矣。然卻佳人難覓。夫君若能覓得良配,呂布焉肯輕離。”

“長公主,言之有理。”伏完先喜後憂:“然呂布已有妻,士大夫女,必恥爲下妾。如之奈何。”

不料長公主,竟有適宜之選:“那日遊觀,偶遇輕車將軍,豫州牧丁原之女。當是良配。夫君何不代爲求之。”

“丁建陽,貴爲一州之牧。如何肯令女爲妾。”伏完搖頭嘆氣。

“妾聞,丁建陽爲人粗略,武勇善射,出身單家(寒門),並無朋黨。又曾反投關東,與天子爲敵。今得王太師重用,舉州相托,然心中難免惶恐。若能與呂車騎結親,則無憂矣。”

“哦?”伏完聞之一愣。細細思量,果如長公主所言。這便拜服:“長公主,真乃吾之‘智囊’也。”

聞此言,陽安長公主,亦不禁面露得色。

事不宜遲。不其侯伏完,遂攜重禮,親自登門。時丁原已赴豫州任,留夫人治家。夫人言,茲事體大,不敢擅決。需問過夫君,再做定奪。

伏完自無異議。又遣人赴譙縣說之。

果不出所料。丁原欣然應允。言,不可稱妾,當呼“下妻”。下妻,謂之妾也。然一字之別,卻大有不同。

不其侯伏完,請陽安長公主,代爲說項。嚴夫人,無不應允。

稍後,伏完又告知呂布。呂布大喜下拜。

納丁建陽之女,亦不墜呂奉先一世英名。

一來二往,呂布果不提出徵江東之事。

不其侯,遂入太師府覆命。

時尚書令桓典亦在。聞前後詳情,撫掌笑道:“美人計成矣。”

1.7 分庭抗禮219 西林少年1.28 地陷神術1.32 明隱之爭146 握髮吐哺1.3 插標賣首1.254 除舊佈新51 天下一國199 半天一夜193 依山下寨104 我與爭鋒1.42 兵行險着1.57 戰意正濃1.38 爲國除賊145 狡兔三窟103 入幕之賓51 情不亂法137 百無禁忌1.235 貌合心離1.5 奉身以死163 佛道先後1.72 天國之味1.44 杯弓蛇影1.85 興兵討賊130 紅塵濁世154 鹿死誰手137 我有三策115 死而復生195 避無可避1.42 天下大同1.53 寸步不讓1.54 薊國四師13 殊途同歸1.34 無法交換1.92 相見恨晚17 廢長立賢1.50 宮廷之變1.238 一里之回1.27 身後之謀1.207 又見白袍118 亂臣賊子1.72 天國之味1.82 可以爲報112 北國之春159 名不經傳111 外臣凌主175 菩薩女蠻157 類同相召1.8 劍拔弩張165 往昔之約145 狡兔三窟101 老臣謀國111 雲龍風虎1.84 清官難斷1.38 兼督四州1.97 鐘鳴漏盡1.48 立冬兵發1.73 血巢角鬥144 計斷九月1.268 十日未卜164 王道循環1.24 家國同構1.220 迫在眉睫156 薊王子館199 千里追兇132 千里送藥217 背水一戰1.26 再無歸期1.95 本末倒置13 大賢良師1.79 撤村並邑1.35 傳火天下1.75 一錢太守1.22 天下機關1.59 大興土木1.43 龍生九子184 如約而娶1.50 試釘馬掌21 赤心如故127 賊臣當道149 聖上好驢1.34 望文生義1.85 遼東之煮109 原形畢露第2084章 1.273 賊心不死164 首尾呼應1.89 薰蕕異器61 穩紮穩打1.96 魂不守舍1.68 萬乘巡海118 前覆後戒12 料事於先109 吾道不孤160 女中豪傑第2102章 1.291 帝國雄心1.26 塢堡治所166 勝者爲王1.94 貴不能言100 三馬同槽1.25 辛陳杜趙
1.7 分庭抗禮219 西林少年1.28 地陷神術1.32 明隱之爭146 握髮吐哺1.3 插標賣首1.254 除舊佈新51 天下一國199 半天一夜193 依山下寨104 我與爭鋒1.42 兵行險着1.57 戰意正濃1.38 爲國除賊145 狡兔三窟103 入幕之賓51 情不亂法137 百無禁忌1.235 貌合心離1.5 奉身以死163 佛道先後1.72 天國之味1.44 杯弓蛇影1.85 興兵討賊130 紅塵濁世154 鹿死誰手137 我有三策115 死而復生195 避無可避1.42 天下大同1.53 寸步不讓1.54 薊國四師13 殊途同歸1.34 無法交換1.92 相見恨晚17 廢長立賢1.50 宮廷之變1.238 一里之回1.27 身後之謀1.207 又見白袍118 亂臣賊子1.72 天國之味1.82 可以爲報112 北國之春159 名不經傳111 外臣凌主175 菩薩女蠻157 類同相召1.8 劍拔弩張165 往昔之約145 狡兔三窟101 老臣謀國111 雲龍風虎1.84 清官難斷1.38 兼督四州1.97 鐘鳴漏盡1.48 立冬兵發1.73 血巢角鬥144 計斷九月1.268 十日未卜164 王道循環1.24 家國同構1.220 迫在眉睫156 薊王子館199 千里追兇132 千里送藥217 背水一戰1.26 再無歸期1.95 本末倒置13 大賢良師1.79 撤村並邑1.35 傳火天下1.75 一錢太守1.22 天下機關1.59 大興土木1.43 龍生九子184 如約而娶1.50 試釘馬掌21 赤心如故127 賊臣當道149 聖上好驢1.34 望文生義1.85 遼東之煮109 原形畢露第2084章 1.273 賊心不死164 首尾呼應1.89 薰蕕異器61 穩紮穩打1.96 魂不守舍1.68 萬乘巡海118 前覆後戒12 料事於先109 吾道不孤160 女中豪傑第2102章 1.291 帝國雄心1.26 塢堡治所166 勝者爲王1.94 貴不能言100 三馬同槽1.25 辛陳杜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