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百般不厭

西邸,萬金堂。

雪後初晴,園中仿如輕紗籠罩,朦朧卻不炫目。陛下矗立軒下,身披狐嗉大氅,靜觀雪落。

張讓、趙忠分立身後。偷看陛下聖顏,想必又在思念王美人。開年,陛下二十有八。已近而立。生離死別,情殤初嘗。似一夜長大。驢車夜宴,貨賣列肆,尋歡作樂,通宵達旦,已難尋覓。陛下雖未勤於政事,卻也不再荒誕嬉戲。

最近時有提及,欲將宮中女婢年長者,出嫁。

“宮人擇官婢年八歲以上,侍皇后以下,年三十五出嫁。乳母取官婢。”

昨日又言及此事。想必,陛下乃真有此意。

張讓暗問趙忠。趙忠意味深長:厭了。

錦衣玉食,佳麗三千。饒是饕餮盛宴,終歸有厭倦的一天。如今,唯一能令陛下百般不厭,唯有銅錢。

“阿父。”陛下忽然開口。

“老奴在。”張讓躬身上前。

“何日上計。”陛下問道。

“距正月旦會,已不足月。”張讓答曰。

“薊王上計使到否?”陛下記起那日爲嫡母竇太后上壽,薊王在侯臺內所言。今季獻費,足有三億。

見張讓含笑看來,黃門令左豐這便近前答道:“奴婢聽聞。薊國、隴右上計車隊,皆已出發,同赴洛陽。”

“隴右民生凋敝,不提也罷。”陛下心情極佳。

“陛下明見。”左豐又進言道:“然,右丞賈詡言,隴右有羌戶、氐戶、胡戶,計五百萬口。理當進獻。”

陛下一愣:“莫非,今季薊王欲爲民千萬獻費否?”

“賈丞正是此意。”黃門令左豐答曰。

張讓動了動嘴角:‘若足納千萬,便是六億三千萬錢。’

“正如老大人所言。”左豐小心作答。

“薊王何所求?”陛下喜上眉梢。所謂拿人錢財,與人消災。陛下深諳商賈之道。爲人處世,恪守皇商信譽。從不強買強賣,更不會只收錢不辦事。比起史上那些慣於強取豪奪,動不動便抄家滅族的暴君,不知高明多少。

左豐小心言道:“薊王欲請陛下,將隴右五百萬羌氐諸胡,納入大漢治下,令其爲編戶齊民。並以此爲例,廣納化外萬民。”

陛下心領神會:“聞薊王欲抄掠樂浪野民,送去倭國。料想,必不止於十萬衆也。”

黃門令左豐不敢答話,遂偷看張讓。

張讓焉能不知,這便代爲進言道:“聞薊王在雍奴藪中,新開數縣。值用人之際,半島野民,雖百無一用,種田倒勉強可用。”

“天下種田,唯我薊王。”陛下笑道:“然天下商賈,舍朕其誰。”

“陛下聖明。”張讓、趙忠諂媚一笑。

細想之下,陛下言之有理啊。種田十倍利,經商百倍利。薊王種田十年,不如陛下一年所獲。

難怪陛下對薊王如此恩寵。薊王種田,終歸是比不過陛下賣官啊。既穩操勝券,還有何所慮。

“薊王有心了。”陛下笑嘆:“黃巾逆亂,減口二千萬。得隴右五百萬諸胡,再得島夷野民百萬,補足十之二三。亦是大功一件。”

陛下果然聰慧!

竟知曉,三韓野民足有百萬之衆。

萬幸,薊王磊落。國中人口,如實上報,未有絲毫隱瞞。若起私心,陛下必不能容。

心念至此,黃門令左豐一時,遍體生寒。

陛下心意,其實很簡單。該你的,分文不取;該朕的,分文不少。

一言蔽之,誠信立國。

話說,自那晚獨上高樓,皇后坦然相待。劉備一眼掃過,見皇后胴體廣披守宮紋身,便知陛下之心。

只需是爲朕所有,誰也不得染指!

“薊王向來耿直磊落。”陛下言道:“若年年爲隴右諸胡上呈獻費,編戶入冊,有何不可。凡有化外野民,入籍大漢。亦如此例。”

“陛下聖明。”左豐搶前高呼。

陛下輕聲一笑,意味深長。

須知。薊王雖加黃鉞,有代主征伐之權。卻未得抄掠化外野民,爲己所用之便。殺戮與抄掠,乃涇渭分明之兩碼事。

薊王向來謹慎。一旦濫權,必被陛下所忌。賜加黃鉞,與三賜九錫,實質上,並無不同。既是褒獎,又是測試。人前人後,凡有一絲不同。自以爲天高皇帝遠,再無掣肘,便可隨心所欲,放手施爲。便大錯特錯。

後世有句俗話,放長線釣大魚。正如陛下這般。乃是行:反·縱虎歸山之計。

前後兩漢,煌煌四百年。凡能居於帝位者,皆不可小覷。

道理很簡單。四百年來,凡有自詡爲聰明者,只需捫心自問:皇帝爲何不出我家。

洛陽東郭,殖貨裡,輔漢大將軍府。

收到黃門令密信,賈詡不動聲色,付之一炬。

先前,薊國前後來函,言及二事:抄掠三韓,倭國來使。賈詡順水推船,二事合一。欲行瞞天過海之計。

自以爲得計。

豈料陛下對薊國周邊,知之甚祥。於是將計就計,亦未說破。且看薊王如何行事。

今,薊王如實上報,不惜多出三億獻費。終令陛下徹底釋懷。

試想。以賈詡之智,尚未察覺有異。料想,薊王亦未知也。正因薊王不知陛下暗行將計就計。故一切舉措,才發自本心。換言之:明知賈詡已瞞天過海,薊王仍懷赤子之心,不曾欺瞞陛下。足見赤誠。

陛下笑嘆,賈詡聰明反被聰明誤。機關算盡太聰明,險誤了卿卿性命。

也正因有賈詡,這個聰明絕頂的薊王謀主擔保。才足讓陛下對薊王的真實反應,十分取信。試想,足智多謀如賈詡,都未曾窺破朕之將計就計。薊王縱天家麒麟,又豈能窺破?

然事實,當真如此麼。

賈詡燒盡密信,一切如常。

“我主,高枕無憂矣。”

鳳棲梧桐,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陛下計試薊王。又何嘗不是賈詡暗中試主。所謂大忠似奸。自古忠奸莫辨,正邪難斷。薊王究竟是大忠還是大奸。

此事足見分曉。

疏不間親,卑不謀尊。對於賈詡這樣的絕世謀主而言,知曉主公的真心實意,方能人盡其謀。

簡言之:主公(真)想如何行事?

智者交鋒,兵不血刃,勝負已分。甚至,千里之外的薊王,竟全然不知。

唉。果然伴君如伴虎。

“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陣之間,不厭詐僞。”又曰:“焚林而田,偷取多獸,後必無獸;以詐遇(待)民,偷取一時,後必無復。” щщщ●тt kдn●℃ O

故而,”臣之忠詐,在君所行也。君明而嚴,則羣臣忠;君懦而暗,則羣臣詐。”

明以照奸。

10 桃園結義15 愛恨入土192 夫子之牆119 匡弼輔正1.83 銳不可當156 生死未卜131 麒麟送子1.298 同聲同氣143 以食爲天1.20 嶄露頭角106 百般不利21 真龍之子1.59 心悅誠服211 攜民渡江102 避易就難1.65 形勢急轉196 遠古迴響111 神國之謀1.6 暗渡陳倉189 天下宗王1.203 無主之地1.68 爲而不爭157 類同相召1.55 莫不如此169 東西交構190 軍師節哀221 大秦魚麗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203 引狼入室31 春秋決獄1.64 天下大酺61 董卓獻車1.62 兵不厭詐124 上公九命112 果然有差177 人神不擾1.75 粗中有細176 巨人之志176 封國在即153 以身擋箭1.208 命不該絕129 仁義之基1.52 契約精神1.26 太后召見184 是個難題186 董君一念164 盡數滅口1.2 西邸驚變1.60 接風洗塵1.74 畫地作餅157 麥穗兩岐114 貪婪無饜211 入主小沛156 金牌免死119 作壁上觀1.25 百鳥朝凰1.236 溫水三登18 再起兵禍1.35 三高三服179 胴體雕青1.82 爲人作嫁105 烈女龐娥189 爭權奪勢1.52 家恨國仇1.29 養女死士145 寡人無情192 火燒西園164 追本溯源167 遙遠綠洲139 治國有術136 悲秋盡露1.47 帝國時代1.26 太后召見1.76 獻圖明志103 玉石俱焚196 服牛乘馬119 濮陽之戰153 拾人牙慧172 三日獵狩1.73 死無對證14 各奔東西1.58 金水商肆221 非人臣也1.63 擊鞠大賽第2079章 1.268 榆雁驚帆1.26 何以解憂196 百年大計61 論功封爵124 國士待之153 拾人牙慧127 萬法歸宗91 英雄同契17 爲瓽所轠1.77 望洋興嘆1.32 明隱之爭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82 遼東婢女137 萬死不避157 江淮上甲
10 桃園結義15 愛恨入土192 夫子之牆119 匡弼輔正1.83 銳不可當156 生死未卜131 麒麟送子1.298 同聲同氣143 以食爲天1.20 嶄露頭角106 百般不利21 真龍之子1.59 心悅誠服211 攜民渡江102 避易就難1.65 形勢急轉196 遠古迴響111 神國之謀1.6 暗渡陳倉189 天下宗王1.203 無主之地1.68 爲而不爭157 類同相召1.55 莫不如此169 東西交構190 軍師節哀221 大秦魚麗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203 引狼入室31 春秋決獄1.64 天下大酺61 董卓獻車1.62 兵不厭詐124 上公九命112 果然有差177 人神不擾1.75 粗中有細176 巨人之志176 封國在即153 以身擋箭1.208 命不該絕129 仁義之基1.52 契約精神1.26 太后召見184 是個難題186 董君一念164 盡數滅口1.2 西邸驚變1.60 接風洗塵1.74 畫地作餅157 麥穗兩岐114 貪婪無饜211 入主小沛156 金牌免死119 作壁上觀1.25 百鳥朝凰1.236 溫水三登18 再起兵禍1.35 三高三服179 胴體雕青1.82 爲人作嫁105 烈女龐娥189 爭權奪勢1.52 家恨國仇1.29 養女死士145 寡人無情192 火燒西園164 追本溯源167 遙遠綠洲139 治國有術136 悲秋盡露1.47 帝國時代1.26 太后召見1.76 獻圖明志103 玉石俱焚196 服牛乘馬119 濮陽之戰153 拾人牙慧172 三日獵狩1.73 死無對證14 各奔東西1.58 金水商肆221 非人臣也1.63 擊鞠大賽第2079章 1.268 榆雁驚帆1.26 何以解憂196 百年大計61 論功封爵124 國士待之153 拾人牙慧127 萬法歸宗91 英雄同契17 爲瓽所轠1.77 望洋興嘆1.32 明隱之爭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82 遼東婢女137 萬死不避157 江淮上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