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類同相召

就劉備所知。除去絲綢之路,稍後還有茶馬古道、唐蕃古道。皆是通往西南的重要商貿通道。

立足於西海,向南逆上高原。劉備要試着開闢這條堪比絲路的,重要貿易通道。茶葉與絲綢,乃是時下一本萬利的大宗輸出貨品。一旦茶葉風靡異邦,當又新增一筆取之不盡的大進項。故劉備提前在隴南遍種山茶,以備不虞。

“南方有嘉木”,便是說茶樹。蜀地亦是重要的茶區。以隴南茶園爲根基,薊國茶商已紛紛入蜀中,開闢新園。

溫泉共浴時。慧妃曾百忙中提及,高原深處之古羌。言,放牧的鐘羌族人在盛夏時節,沿穿行於雪山之間的蜿蜒河谷逆進時,偶會發現古羌獵場。

慧妃還說,長於高原深處的古羌,以旄牛爲飾,俗稱“旄牛種”。傳言種分六部,並稱“六旄牛部”。

《西羌傳》載:羌人“或爲犛牛種,越雋羌是也,或爲白馬種,廣漢羌是也,或爲參狼種,武都羌是也”。

《三國志·張嶷傳》亦有:“漢嘉郡界旄牛夷”及“旄牛王女”,又稱:“越雋羌”。

旄牛,即犛牛。產於西南。《山海經·北山經》:“(潘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節生毛,名曰旄牛。”注曰:“今旄牛背膝及胡尾皆有長毛。”

自古,川藏一體。

換言之。“旄牛種、越雋羌”,亦是遊牧行國。在川藏之間的高原草場與水草豐美的河谷地之間,往來遊牧。

恰逢春夏之交。從西海郡一路南下,逆進賜支河曲,穿越積石山,或可遇見這支古羌。

既知其名,劉備這便安心。

喘息之間,當機立斷。遣一支商隊南下,尋機與越雋羌交通。

這便六百里傳令大震關,交由左丞荀攸親自操辦。名稱薊王已先行擬定:輔漢大將軍幕府拓荒車隊。

標配營地馬車一組,民夫健婦一隊。防禦馬車、遊商馬車、工坊馬車、軍市馬車、營官馬車等,不一而足。配漢使、隊率、營士、侍醫、工匠、獵人、繪圖師、九譯令等,人員隨行。

首任“拓荒騎士”,便是已升任騎都尉的安息商人,安玄。

命安玄持節,率隊自西海南下,尋路挺進高原。沿途蒐集風土人情,山川地貌。並由隨行工匠繪製山川地形圖,尋險地要衝,用於後續築城屯守。從戰略而言,先釘入一枚楔子。再以此爲據點,築城屯田,遷軍民駐守。而後便是開枝散葉,將化外之地,盡歸漢土。

時下。煌煌天漢,一枝獨秀。四夷皆以漢化爲榮。聽聞是持節漢使,沿途諸國豈敢有絲毫怠慢。好酒好菜,用心招待。萬般小心送出國境,方能暗中鬆一口長氣。

“勿動,動則滅國。”此語早已隨漢使,遍傳四海。

大震關首。

聽聞薊王組建拓荒車隊。有志之士,無不摩拳擦掌。

張騫定西域而名著青史。耿恭守疏勒而節過蘇武。

漢風雄烈,迴腸蕩氣。百年羌亂將滅,黃巾暴亂又起。眼看社稷不保,國祚難繼。薊王橫空出世。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先平西域,再定隴右。今又南下拓荒,挺進高原。如何不令天下,拍手稱快。

安玄今已舉家東遷,定居大震關,昇平裡。被劉備舉爲“騎都尉”。其都尉府門前,早已排起長龍。皆要入拓荒隊列。

登高樓俯瞰,安玄方知何爲大漢風儀。

上至王侯,下至黎民。皆以開疆拓土,海納百川爲榮。東胡南附,南蠻內遷,西羌東來。終漢一朝,國策雖屢遭詬病,然卻貫穿始終。自漢而後,再無皇朝有此心胸膽魄。多行閉關自守,分割華夷。

艾亭,老都尉府。

自門前幕府車駕內,推門下車之人,正是門下督鄭泰。

老都尉親出山門相迎:“老朽見過上使。”

“老都尉速速請起。”鄭泰趨步上前攙扶,不敢受此大禮。

待老都尉站定,鄭泰又後退數步,肅容下拜:“薊王門下督鄭泰,拜見姜老都尉。”

所謂有禮有節。鄭泰此舉,自當快慰人心。

老都尉亦不推遲。坦然受了此禮,此舉,自當彰顯薊王禮賢下士。時人舉止,皆有深意。

“上使且入堂中一敘。”

“老都尉請。”

賓主落座,鄭泰先呈禮單。

老都尉接過一看,不由一驚。

“老朽何德何能,敢受王上如此重禮。”

鄭泰卻道:“我主慕老都尉之名久矣。奈何諸事纏身,不敢輕動。這便遣(鄭)泰,前來問候。”

“如此,老朽愧領了。”

見老都尉亦是利落之人,鄭泰喜道:“隴右百廢待興,值用人之際。聽聞老都尉開門授業。所謂名師出高徒。來時我主讓(鄭)泰問計老都尉,可有適齡子弟,出山相助。”

“不成氣的弟子,倒有數人。”老都尉心領神會:“敢問上使,當授何職?”

鄭泰笑道:“千石以下,鄭某可自決。”

“哦?”饒是老都尉亦不禁動容:“門下督乃六百石官,如何能授人千石俸。”

鄭泰笑道:“主公厚愛,引爲私臣。故位卑而權重。”

“傳言果然非虛。”老都尉渙然冰釋:“初出茅廬,不求千石之祿。伍長、什長,隊率、曲候,足矣。”

“老都尉切莫妄自菲薄。”鄭泰笑道:“何不將門下高徒,引來一見。”

“如此,上使且隨老朽前往演武場。”

“請。”

偏院,宿舍。

成公英滿臉潮紅,急步入內:“諸位師兄、師弟,恩師相召。”

“何事如此急迫?”見他氣喘吁吁,大師兄楊秋便起身相問。

“乃因……”深吸一口氣,穩住心神,成公英言道:“薊王門下督鄭泰,前來徵募。”

何止楊秋,舍內衆師兄弟,皆“嗡”的一聲,如遭晴天霹靂。腦中一片空白。

“還不速去!”伍習躍身而起。衆人這才醒悟,互相收拾妥當,列隊向演武場而去。

老都尉府,後山谷中建有馬場、校場,排設各式兵器,用於學藝演武。所謂演武場,便是說此地。

北面看臺,已高朋滿座。居中設二席。東席自是授業恩師。西席上座一人,高冠錦袍,白麪美須,正是豪雄鄭泰。

《呂氏春秋·召類》:“類同相召,氣同則合,聲比則應。”物類相同,互相招引;氣味相同,互相投合;聲音相同,互相應和。

便是所謂“英雄相契”。

列於隊首的大師兄楊秋,忽低聲道:“龐氏兄弟何在?”

231 司馬爭先41 河洛羣英109 吾道不孤121 一騎破萬109 素首雪女169 改弦更張108 日新月異1.63 釘接榫合1.29 強渡漢水133 歸期已定197 試兒之禮111 鬥智鬥勇21 二宮之亂165 生而不凡191 魚梁血濺1.70 虎嘯山林162 畢生所願1.29 得失參半157 塵埃落定1.52 母子相見167 麒麟可乎110 羣雄並起1.58 睚眥必報第2073章 1.262 飛天遁地1.87 長樂未央104 滄海遺珠192 共赴巫山14 公孫劍器1.59 各有歸宿174 恰如其分1.5 唯利是圖134 添光增益176 封國在即1.37 魚目混珠1.224 鬥戰取將1.26 循跡追兇16 破敵爲先197 崢嶸已露1.9 車輪舫舟181 羣雄無首145 有軌騾車51 情不亂法114 難兄難弟1.3 摔杯居首122 溫室藥圃1.27 爲君離憂125 此事拿手186 五子連臺122 左伯皮紙16 天下富貴1.53 人生百戲146 何須十年15 督亢新城1.5 千家萬戶51 流民來附160 巧不如拙1.72 天國之味1.246 假有天下1.288 欲加之罪1.83 銳不可當158 攻城拔寨178 一門爭義1.95 罪有應得137 和親典禮188 舉火爲先177 四海雄心1.80 火山女王138 一席之地1.77 攻心之策100 與我一戰149 聖上好驢1.96 西行在即181 呂布入陳129 仁義之基114 支渠四通1.83 紛華靡麗1.68 西林大建121 萬舟齊發1.50 人中呂布1.78 大藏書閣1.82 爲人作嫁1.5 唯利是圖158 鐵壁鏵嘴139 不爭正妻188 風聞奏事1.56 巡視國境10 雕版印鈔171 鮮卑五姓177 坐等期滿1.56 巡視國境10 桃園結義130 紅塵濁世1.24 家國同構167 遙遠綠洲1.56 雨夜血染1.48 不藥自愈1.25 辛陳杜趙1.223 陌路相逢61 衝風之末1.96 西行在即
231 司馬爭先41 河洛羣英109 吾道不孤121 一騎破萬109 素首雪女169 改弦更張108 日新月異1.63 釘接榫合1.29 強渡漢水133 歸期已定197 試兒之禮111 鬥智鬥勇21 二宮之亂165 生而不凡191 魚梁血濺1.70 虎嘯山林162 畢生所願1.29 得失參半157 塵埃落定1.52 母子相見167 麒麟可乎110 羣雄並起1.58 睚眥必報第2073章 1.262 飛天遁地1.87 長樂未央104 滄海遺珠192 共赴巫山14 公孫劍器1.59 各有歸宿174 恰如其分1.5 唯利是圖134 添光增益176 封國在即1.37 魚目混珠1.224 鬥戰取將1.26 循跡追兇16 破敵爲先197 崢嶸已露1.9 車輪舫舟181 羣雄無首145 有軌騾車51 情不亂法114 難兄難弟1.3 摔杯居首122 溫室藥圃1.27 爲君離憂125 此事拿手186 五子連臺122 左伯皮紙16 天下富貴1.53 人生百戲146 何須十年15 督亢新城1.5 千家萬戶51 流民來附160 巧不如拙1.72 天國之味1.246 假有天下1.288 欲加之罪1.83 銳不可當158 攻城拔寨178 一門爭義1.95 罪有應得137 和親典禮188 舉火爲先177 四海雄心1.80 火山女王138 一席之地1.77 攻心之策100 與我一戰149 聖上好驢1.96 西行在即181 呂布入陳129 仁義之基114 支渠四通1.83 紛華靡麗1.68 西林大建121 萬舟齊發1.50 人中呂布1.78 大藏書閣1.82 爲人作嫁1.5 唯利是圖158 鐵壁鏵嘴139 不爭正妻188 風聞奏事1.56 巡視國境10 雕版印鈔171 鮮卑五姓177 坐等期滿1.56 巡視國境10 桃園結義130 紅塵濁世1.24 家國同構167 遙遠綠洲1.56 雨夜血染1.48 不藥自愈1.25 辛陳杜趙1.223 陌路相逢61 衝風之末1.96 西行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