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將府五校

三百石以下家臣,自有兩位國相頒發任命。無須在堂上誦讀。

文官席列喜氣洋洋。可武將這邊除去王傅黃忠外,竟無一人獲得升遷。

稍安勿躁。我等與王上患難與共,出生入死。今裂土封王,又豈能少了我等。

果不其然。

先將王命收攏成卷,收入袖中。國令士異又從另只袖中取出一道王命,徐徐展開:“宣,都護西域輔漢大將軍令。”

“命校尉黃忠任典軍中郎將。秩兩千石,‘銀印青綬’。”

話音未落。滿堂驚呼。

“臣,惶恐。”黃忠伏地行禮:“臣已爲王傅,位極人臣。如何還能再領典軍中郎將。食雙二千石俸。”

母親笑答:“王傅爲薊王所封。中郎將乃大將軍所命。所出清楚明瞭,賞罰皆有跡可循。中郎將可坦然受之。”

“末將領命。”黃忠這便領命。正如王太妃所說。輔漢大將軍開立幕府,與封國平行。身兼二職,自也是人之常情。

典軍中郎將出自典軍校尉。

典,主持,掌管之意也。典軍中郎將,平日代大將軍主持掌管營事。戰時領中護軍,節制諸軍。

之所以是中郎將。因位在校尉之上。大將軍,營五部。每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每部軍司馬一人,比千石。

“擢升軍曲候關羽爲輔漢大將軍府,前軍校尉,秩比兩千石,‘銀印青綬’。”

“臣弟,遵命。”

“擢升軍曲候張飛爲輔漢大將軍府,後軍校尉,秩比兩千石,‘銀印青綬’。”

“哈!臣弟,遵命。”

“擢升軍曲候徐晃爲輔漢大將軍府,右軍校尉,秩比兩千石,‘銀印青綬’。”

“末將遵命!”

“擢升軍曲候周泰爲輔漢大將軍府,左軍校尉,秩比兩千石,‘銀印青綬’。”

“臣,遵命!”

“擢升軍曲候典韋爲輔漢大將軍府,中軍校尉,秩比兩千石,‘銀印青綬’。”

“噢!末將遵命。”

中軍,又稱中壘。中軍校尉拱衛劉備中軍。非典韋莫屬。

“擢升軍曲候蔣欽爲輔漢大將軍府,前軍司馬,秩比千石,‘銅印黑綬’。”

“臣,遵命!”

“擢升軍曲候凌操爲輔漢大將軍府,後軍司馬,秩比千石,‘銅印黑綬’。”

“臣,遵命!”

“擢升軍曲候韓猛爲輔漢大將軍府,右軍司馬,秩比千石,‘銅印黑綬’。”

“臣,遵命!”

“擢升軍曲候崔霸爲輔漢大將軍府,左軍司馬,秩比千石,‘銅印黑綬’。”

“臣,遵命!”

“擢升軍曲候素利爲輔漢大將軍府,中軍司馬,秩比千石,‘銅印黑綬’。”

“臣,遵命!”

諸如,呂常、閻志、成律歸、田岡、馬興、韓隆、陳紀、孫勉、公孫犢等人,皆擢升爲各營軍曲候。

武將亦皆大歡喜。

“右軍校尉、左軍校尉、中軍校尉,兼領王宮舍人。”國令士異又語出驚喜。

“臣等,領命!”

“前軍司馬、後軍司馬、右軍司馬、左軍司馬、中軍司馬,兼領王宮行人。”

“臣等,領命!”

不出所料。武將亦領食雙俸。

品秩最高的黃忠領食雙二千石。年俸折錢八十六萬四千!

秩比二千石的五營校尉,兼領六百石王宮舍人。年俸亦可折錢,六十一萬二千。

便是秩比千石的五營司馬,兼領比六百石王宮行人,年俸亦可折五十萬四千錢!

等等。

家臣猛然發覺。爲何前軍、後軍二校尉,皆未能得食雙俸?

關羽、張飛,萬人敵。隨主公揚名西域,論功居首。不應該啊……

國令士異這便爲衆人解惑:“薊王注曰: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家國天下,家事亦國事。家和萬事興。(薊王)宮中(大將軍)府中俱爲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王太妃、王妃、諸如夫人、義王太妃、義王弟、皆食千石俸。正當時宜。”

“臣等,謹遵王命。”家臣齊聲拜伏。

原來如此。

關羽、張飛、黃敘、太史慈。四人乃是薊王義弟。自當不能以舍人待之。

家國天下。有理有理。

再加千石‘家俸’,二人年俸折錢六十八萬四千。

武臣中僅次於黃忠。

又如,大兄劉文、二兄劉武、四弟劉修,劉氏宗族亦得晉升。

總之,皆大歡喜。

每擢升一人,便有王宮侍衛高聲通報。再由官吏書於市中布告欄,令史抄錄後遍傳國境。

消息一經傳出。舉國轟動。

人心隨安。

所謂明以照奸。大王行高薪養廉。麾下家臣官吏,若無此能,又何敢領食高俸!

五縣民衆翹首以盼。

那些添居高位的貪官污吏,紛紛棄官外逃。治下民衆拍手稱快。

足見薊王之盛名。

大賞羣臣後,遂宣五縣官吏入殿。母親好言寬慰,替劉備收攏人心。以前種種既往不咎。以後需處處留心。王國不比郡縣。薊王勤政愛民,嫉惡如仇。

心中又存俠義。身邊亦多豪傑。

以前做官,跑了也就跑了,逃了也便逃了。

以後做官。

不妨試想一下。能逃到哪去?遣一豪傑,便是追到天涯海角。必取項上人頭而歸。

不死不休。

我就問怕不怕?

有人會問。即便是輔漢大將軍幕府,加薊王宮。官職亦是有限。臨鄉轄地三百里,斗食小吏多如牛毛。如何能照顧周全。

無妨。

升遷,升遷,升而得遷。

小吏先升一級,幹吏甚至連升三級,調往五縣。將臨鄉的爲官之道,爲官之術,爲官之法。悉數傳與五縣,儘快與臨鄉接軌。

各級官吏未到任前。二位國相掌管的市樓和置樓,已先行設立完畢。麾下刺奸、賊捕,細作、斥候。聞風而動。

將五縣民情,源源不斷上報臨鄉。

風評,亦是判斷本地官吏是否盡職盡責的一個重要參考。有或沒有,是否屬實,都不打緊。先存疑在錄。待有司細去驗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若爲禍一方,自當撤職查辦。如何處置,視民情大小而定。

得益於劉備一手打造的官吏架構。雖遠在洛陽,薊國國政卻未受耽擱。五縣併入,官吏到任。修路通渠、屯田安民。皆如故事。熟能生巧。一片白澤的臨鄉,便是最好的試煉場。

諸如北海一龍三人,已獨立執政。崔琰三友,亦能獨當一面。

有個別城邑,大半毀於洪水。本以爲無人願來赴任。豈料新任城長看過後,欣然點頭:“尚好。”

城郭毀去大半,民居多數倒塌。斷壁殘垣,淤泥沒履。民生凋敝至此,上官還口出尚好?

好在哪?

有人、有地、有田、有房。還不叫好?本以爲選了個難題,豈料如此輕鬆。汝等可知。今日臨鄉,昨日乃一片白澤,百里無人煙的督亢?哎,勝之不武啊……

敢問上官,高姓大名?

鍾繇。

137 共飲此杯1.2 無孔不入144 迎刃而解1.24 麒麟之子1.24 伏虎潛龍1.29 迴光返照103 鐵脊蛇矛185 定國奇謀1.30 未琢璞玉1.85 帝國拼圖139 與民爲伍102 家國天下160 能者居之1.284 宜若登天1.9 三英齊聚184 是個難題195 名門大姓106 百般不利170 一拍即合91 熱度未消1.238 一里之回196 前狼後虎190 迷途知返145 兵臨龜茲126 聚散有時1.38 溯谷而行1.45 初次遠行147 絕非等閒155 羊大爲美184 如約而娶109 突飛猛進150 機關算盡164 首尾呼應210 破繭成蝶1.3 貢金補全41 鑄山煮海168 暫費永寧1.52 二宮流血1.200 兼顧利弊1.63 釘接榫合116 我有一計156 仁道在邇1.34 庸人自擾1.57 身後之憂1.9 伐毛洗髓167 薄海從風16 破敵爲先1.24 麒麟之子1.53 驚濤暗涌31 莊園我有195 勤王之師1.92 家賊難防123 呼之欲出1.50 人中呂布第2098章 1.287 王者見王128 了無蹤跡101 老臣謀國186 五子連臺1.26 循跡追兇1.22 百死莫贖148 輕雲閉月1.57 戰意正濃178 中洲一郡1.23 三千珠履1.52 母子相見1.28 將門虎子182 汝奈孤何13 匹夫無罪145 狡兔三窟115 平生罕見1.43 薊國鋤奸201 南北俱全1.69 塞向堇戶1.72 天國之味1.80 賊兵來襲117 無人清白120 三英齊發1.207 以退爲進1.78 城上金烏1.99 進身之階119 濮陽之戰1.266 驚悉隱秘1.200 得而誅之1.78 陸城亭侯1.75 坐問因果106 重症猛藥164 王道循環1.50 從風而服129 明日功成41 波橘雲詭101 如虎添翼159 畢生之年153 替父簽押112 北國之春147 絕非等閒140 祓禊之會160 遠見卓識187 九橫十縱156 生死未卜1.236 溫水三登
137 共飲此杯1.2 無孔不入144 迎刃而解1.24 麒麟之子1.24 伏虎潛龍1.29 迴光返照103 鐵脊蛇矛185 定國奇謀1.30 未琢璞玉1.85 帝國拼圖139 與民爲伍102 家國天下160 能者居之1.284 宜若登天1.9 三英齊聚184 是個難題195 名門大姓106 百般不利170 一拍即合91 熱度未消1.238 一里之回196 前狼後虎190 迷途知返145 兵臨龜茲126 聚散有時1.38 溯谷而行1.45 初次遠行147 絕非等閒155 羊大爲美184 如約而娶109 突飛猛進150 機關算盡164 首尾呼應210 破繭成蝶1.3 貢金補全41 鑄山煮海168 暫費永寧1.52 二宮流血1.200 兼顧利弊1.63 釘接榫合116 我有一計156 仁道在邇1.34 庸人自擾1.57 身後之憂1.9 伐毛洗髓167 薄海從風16 破敵爲先1.24 麒麟之子1.53 驚濤暗涌31 莊園我有195 勤王之師1.92 家賊難防123 呼之欲出1.50 人中呂布第2098章 1.287 王者見王128 了無蹤跡101 老臣謀國186 五子連臺1.26 循跡追兇1.22 百死莫贖148 輕雲閉月1.57 戰意正濃178 中洲一郡1.23 三千珠履1.52 母子相見1.28 將門虎子182 汝奈孤何13 匹夫無罪145 狡兔三窟115 平生罕見1.43 薊國鋤奸201 南北俱全1.69 塞向堇戶1.72 天國之味1.80 賊兵來襲117 無人清白120 三英齊發1.207 以退爲進1.78 城上金烏1.99 進身之階119 濮陽之戰1.266 驚悉隱秘1.200 得而誅之1.78 陸城亭侯1.75 坐問因果106 重症猛藥164 王道循環1.50 從風而服129 明日功成41 波橘雲詭101 如虎添翼159 畢生之年153 替父簽押112 北國之春147 絕非等閒140 祓禊之會160 遠見卓識187 九橫十縱156 生死未卜1.236 溫水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