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路中捍鬼

劉備隨小黃門去往後院。

後院偏殿本是守陵妃嬪所居。雖不比宮中,卻也相當整潔素雅。殿內居中置一屏風,隔斷內外。

劉備脫鞋入殿,自跪屏外:“臣,劉備。叩見太后。”

“來人可是臨鄉侯?”如沐春風的聲音,自屏風後傳來。

“正是劉備。”劉備俯首應答。

“陛下贊你爲‘吾家麒麟’,可有此事?”聲音又問。

“陛下謬讚。臣慚愧之至。”

www◆ttκǎ n◆C 〇

“陛下金口玉言。豈能有假?且跟朕說說,臨鄉如何?”此時稱‘朕’,必是太后無疑。話說,歷史上從未有過‘哀家’這個奇葩稱呼。

“遵命。”劉備這便將臨鄉諸情娓娓道來:“臨鄉界東西三百四十一里,南北二百九十五里。城、邑十座,港八座,倉十座,關一座,有水砦二座。戶八萬一百八十八,口一百二萬四千八百卌七,種晚稻十二萬一百六十頃……”

“三百里地卻活百萬民。果是‘吾家麒麟’。聽聞臨鄉侯少年喪父,孤母持家。相依爲命,苦盡甘來。是否屬實?”

“屬實。”劉備如實作答。

“又聞臨鄉侯新娶長妻,名喚公孫。少時服侍孤母,以長姐待之。年紀由大母數歲,可是實情?”

“是。”世人皆知。

“少時家貧,如今富貴。舊時婚約並無劵書爲憑,爲何要娶長母之妻?”

“劉備聽聞‘娶妻當娶賢’。品節第一,餘下皆次。且我與夫人自幼相識,鶼鰈情深(jiān dié qíng shēn)。相約白頭到老,不忍棄之於半道。”

“好一個,白頭到老。”太后又道:“朕居深宮,久不問朝事。今日既召臨鄉侯,又豈能令我家麒麟空手而回?閒來無事,縫製了幾條紫艾綬,便賜予君侯,聊表心意。”

“臣…叩謝天恩。”不會是……衣帶詔吧?劉備汗都下來了。

宮女呈上托盤。劉備雙手接過,再拜而出。想了想,又轉身跪地:“臨鄉雖小,卻有諸多名產。改日臣便命人送入宮中,望太后善保鳳體,天佑九如,萬壽無疆。”

“君侯費心了。”

捧盤而出,黃門令左豐已恭候多時。這便上前行禮:“君侯。”

“少令。”劉備和煦一笑。

“陛下、太后皆親賜紫艾綬,君侯聖恩眷寵,可喜可賀。”左豐目光閃爍,一連數次瞥向盤中。

“少令若喜歡,拿去便是。”劉備笑道。

“奴婢豈敢,奴婢豈敢。”左豐連連擺手,再不看盤中綬帶。

引爲外戚的前大將軍竇武,全家伏誅。如今太后孤家寡人,勢單力薄,又能翻起多大的風浪。再說,陛下已親政,朝堂更無一人心向太后,衣帶詔何用?

思前想後,太后所問,皆是家長裡短。不過是感念自己接回諸母,收留女道和竇氏孤孫而已。

倒是自己想多了。

再出前殿。

主簿賈詡和兩位義弟已等候多時。這才記起,先前出殿時只見主簿,卻未見兩位義弟。見張飛面有餘怒,劉備這便問道:“何事發怒?”

“不知是哪家不長眼的兵丁,竟想找兩位姐姐的麻煩。被我和二哥攆走。”張飛甕聲答道。

“哦。”必是見綰兒姐、霜兒姐貌美,想出言調戲。驚動了關羽,張飛,下山去理論。結果可想而知了。

沿路下山。果見一衆大漢騎軍,將泊在山門處的臨鄉車隊團團圍住。徐榮、程普紛紛持刀在手。史渙領繡衣吏,護在車駕左右。氣氛頗爲緊張。

又見一騎將,揮鞭指指點點,居高喝問:“我乃大漢長水校尉,命爾等速將傷人女子交出。否則格殺勿論!”

賈詡聞聲搖頭:“此人名喚袁術。爲長水校尉。好奢淫,騎盛車馬,以氣高人。語曰:‘路中捍鬼袁長水’。”

“路中捍鬼?”劉備齜牙一笑:“二弟,三弟,皆打下馬,勿傷性命。”

“喏!”兩人早就憋一口氣。這便大步流星,衝殺過去。

“主公不可!”賈詡急忙阻攔。

劉備卻笑道:“文和勿驚,我自有分寸。”

“衆將莫慌,張飛來也!”一聲怒吼,宛如炸雷。驚的戰馬紛紛揚蹄。

背上騎士急忙扯住繮繩。不料腳踝一痛,人已呼嘯飛出,重重落地。張關二人,如虎入羣羊。連扔數人。衝入陣中,翻身上馬。取兵器在手。

“反了,反了!”將將止住驚馬的袁術,慌忙扶正頭盔,破口大罵:“青天白日,朗朗乾坤,竟敢,竟敢……”

“好大的口氣。”

聲音來自身後。雖不疾不徐,卻自有威儀。

衆人聞聲回頭。正見一人身披華服,立於山門之前。身長八尺,劍眉星目,不怒自威。

“汝是何人?”人比人氣死人。袁術怒急,揮鞭直指劉備。

劉備微微皺眉:“無禮家奴,要之何用?斬了。”

“喏!”關羽輕夾馬腹,赤菟電射而出。

手中刀勢如奔雷,兜頭劈下!

wωω✿ⓣⓣⓚⓐⓝ✿Сo

袁術目眥盡裂,竟全無反應。

噗——

手起刀落。

無頭馬一腔熱血,激噴數丈。不等馬首落地,四蹄一軟,轟然跪地。袁術滾鞍落馬,被一刀背拍翻在地。關羽橫刀立馬。不過是將刀背輕擱在袁術肩上披膊。卻彷彿重如泰山,竟壓得袁術動彈不得!

吞了滿嘴泥灰。

與其說是被刀裹挾。不如說是被迎面一刀嚇破膽。

袁術年輕任俠。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關羽一刀劈出,袁術肝膽俱裂,只能等死!

便是墜馬落地,仍三魂出竅,不知身在何方。

“君侯息怒,君侯息怒,君侯息怒——”黃門令左豐全然不顧儀容,提袍扶帽,深一腳淺一腳,一路蹦跳下山,撲向劉備。

見他站立不穩,劉備遂伸手攙扶:“殺一家奴耳,何來怒氣?”

左豐眼中皆是敬服,這便撲通跪地:“君侯所言極是。不過一家奴耳,殺之如雞犬。只是,只是…今日乃爲祭先帝,不宜,不宜見血。”

“少令所言有理。”劉備從諫如流,便笑着將他扶起:“少令且看,車駕乃是御賜。此儜奴(劣奴)竟敢橫生阻攔,置陛下天威如無物。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本侯略作懲戒,以儆效尤。”

“奴婢謝君侯。”左豐再跪。

四世三公又如何?

史渙領人將落馬兵痞與長水校尉袁術盡數捆紮,拴在車後。

待劉備登車。臨鄉車駕呼嘯而去。

車後兵痞哭爹喊娘,被馬車一路拖行。

待劉備遠去,左豐這才遲遲起身。舉手投足,氣勢竟大有不同。

目睹一切的恩師,不喜不悲。

倒是身旁三公九卿,看向恩師的目光,多有敬畏。

果然是天家麒麟。

129 垂簾理政116 迴天無術132 馬兒吃飽140 懷利相接1.32 潔身守道156 生死未卜1.69 洛陽紙貴123 呼之欲出182 兩全其美1.82 年末大賞1.22 我記下了192 共赴巫山1.4 只患不均176 王田壽鯉1.97 堪比高官1.34 大難不死136 甘心如薺1.208 殺出重圍120 不忘初心19 遊麟可用1.200 矇混過關15 平輩相交1.77 蜩螗之鳴1.56 英雄末路183 長史女衛第2075章 1.264 萬民之樂第2080章 1.269 和光同塵130 不可定期198 絕席而坐135 爲主捉刀1.262 認賊作父186 氾濫成災1.55 洛陽一日1.8 神都洛陽1.75 金闕在望123 無人祭奠168 無法拒絕109 吾道不孤164 追本溯源127 朝堂半壁153 下階之梯151 君臣之約1.86 好生思量1.58 金水商肆1.58 耿雍認主195 禍福相依1.70 海瀕廣潟1.284 宜若登天1.55 衆怒難犯151 天作之合137 恩怨無主1.65 掃平天下1.54 漢風不滅130 鮮卑寇邊1.30 未琢璞玉1.59 大興土木219 西林少年116 日黑水溢107 自知之明1 羣雄上洛10 大夢初醒17 將府五校138 必有後報51 故國在望18 再起兵禍107 太上皇權144 光武遺脈157 麥穗兩岐132 人心難琢126 分胙之禮184 亂之道也136 包羅萬種108 日新月異1.82 年末大賞118 前覆後戒1.58 狐虎之威183 龍向天飛176 左膀右臂122 溫室藥圃185 董卓無文15 督亢新城143 大展宏圖141 前身後世12 半城煙火160 女中豪傑1.46 辟邪三寶1.70 價低者得1.45 權利覺醒176 巨人之志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09 麴氏先登1.3 風潮不減189 江淮孤生1.75 永不更迭135 逆流而進104 滄海遺珠1.45 權利覺醒181 生死兩命121 上下勠力137 共飲此杯
129 垂簾理政116 迴天無術132 馬兒吃飽140 懷利相接1.32 潔身守道156 生死未卜1.69 洛陽紙貴123 呼之欲出182 兩全其美1.82 年末大賞1.22 我記下了192 共赴巫山1.4 只患不均176 王田壽鯉1.97 堪比高官1.34 大難不死136 甘心如薺1.208 殺出重圍120 不忘初心19 遊麟可用1.200 矇混過關15 平輩相交1.77 蜩螗之鳴1.56 英雄末路183 長史女衛第2075章 1.264 萬民之樂第2080章 1.269 和光同塵130 不可定期198 絕席而坐135 爲主捉刀1.262 認賊作父186 氾濫成災1.55 洛陽一日1.8 神都洛陽1.75 金闕在望123 無人祭奠168 無法拒絕109 吾道不孤164 追本溯源127 朝堂半壁153 下階之梯151 君臣之約1.86 好生思量1.58 金水商肆1.58 耿雍認主195 禍福相依1.70 海瀕廣潟1.284 宜若登天1.55 衆怒難犯151 天作之合137 恩怨無主1.65 掃平天下1.54 漢風不滅130 鮮卑寇邊1.30 未琢璞玉1.59 大興土木219 西林少年116 日黑水溢107 自知之明1 羣雄上洛10 大夢初醒17 將府五校138 必有後報51 故國在望18 再起兵禍107 太上皇權144 光武遺脈157 麥穗兩岐132 人心難琢126 分胙之禮184 亂之道也136 包羅萬種108 日新月異1.82 年末大賞118 前覆後戒1.58 狐虎之威183 龍向天飛176 左膀右臂122 溫室藥圃185 董卓無文15 督亢新城143 大展宏圖141 前身後世12 半城煙火160 女中豪傑1.46 辟邪三寶1.70 價低者得1.45 權利覺醒176 巨人之志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09 麴氏先登1.3 風潮不減189 江淮孤生1.75 永不更迭135 逆流而進104 滄海遺珠1.45 權利覺醒181 生死兩命121 上下勠力137 共飲此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