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六尺之孤

薊王表奏,被尚書令曹節,當殿誦讀。

文武百官,無不嗟嘆。薊王恪守臣節,面對傾天下之大權,竟如此高風亮節。

究其原因,自漢初,權臣輔政,便有“蕭規曹隨”,引爲先例。

前漢有高後(呂雉)母儀天下十六載,今漢有和熹皇后(鄧綏)垂簾稱制十六載。前有東平王劉蒼,兼領驃騎將軍,輔政五載歸藩。今有薊王劉備兼領輔漢大將軍,宜當輔滿五載就國。

之所以不學東平王,“上(驃騎)將軍印綬”。只因先帝封劉備之官職,乃是“都護西域輔漢大將軍”。類比度遼將軍、虎牙將軍等,常設將軍,西域乃輔漢大將軍防區。故不可裁撤。

悉聞薊王上表,少帝感慨萬千:“明帝曾曰:‘東平王蒼,寬博有謀,臨大節而不可奪,可以託六尺之孤’。今薊王,忠義雙全,克慎明德,率禮不越,謙謙恭王。先帝二託身後之事,煌煌四百年天漢,未曾有也。”

“陛下明見。”羣臣齊聲附和。

薊王歸期既定。董驃騎、何車騎,乃至三宮帝后,皆暗鬆一口氣。

薊王嫉惡如仇,明以照奸。別說賣官鬻爵,便稍有作奸犯科,亦心生惴惴,寢食難安。生怕薊王手起刀落,身首異處。故羣臣束手,不敢越雷池一步。

試想。上至董太后,下至洛陽宗親,如何能受得此等活罪。唯有咬牙忍耐,一切待薊王就國再說。不過二三載,忍住便是。

朝政之清明,令人瞠目。

何董二戚,朝中黨人,宗親貴胄,乃至黃門內宦,各司其職,不敢擅自越權。亦不敢暗自請託,授人以柄。

亂世用重典。薊王此時臨朝,有百利而無一害。

薊王上表後,少帝遂下詔。命輔漢大將軍幕府左右二丞,以薊國邸,暫充尚書檯,代主理政。一朝之政,事無鉅細,皆需二人過目。

尚書檯,有令、僕射各一人。尚書五人,分主各曹。令、僕射之下有左、右丞各一人,“掌錄文書”。並督查各地政務,是否依令完成。尚書之下,有侍郎三十六人,分屬各曹,主起草文書。又有令史十八人,每曹三員,主抄謄文書。

尚書檯,因爲施政中樞,故號“中臺”。

故曰:“天下樞要,在於尚書。”

《漢官儀》:“尚書四員,武帝置,成帝加一爲五。有“常侍曹尚書”,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尚書”,主刺史、二千石事。“戶曹尚書”,主人庶上書事。“主客尚書”,主外國四夷事。成帝加“三公尚書”,主斷獄事。”

成帝時,置尚書五人,秩六百石,分掌三公曹、常侍曹、二千石曹、戶曹、主客曹,職權始重。待光武中興,朝政悉歸尚書檯。各曹尚書,地位更見顯要。其“主客尚書”令至丞,爲總攬權事之貴官。時,尚書分掌各曹,官名只稱尚書,不冠以“某曹”之名。靈帝任樑鵠爲選部尚書,始用曹名。

薊王將選部尚書,改回吏曹尚書。

尚書人選,皆出輔漢大將軍幕府。薊王知人善用,朝政始興。

輔漢大將軍,“位同大將軍”。“大將軍內秉國政,外則仗鉞專征,其權遠出丞相之右。”

內秉國政,外專征伐。

薊王權傾朝野,何必多言。

奈何薊王富甲天下。尋常珍寶,庸脂俗粉,難入法眼。便是投帖謁見,薊王亦傳語,赴船宮宴。三公九卿,宗親貴胄,面面俱到,果然有禮有節。

罷筵後,另有價值不菲之回禮送上。俗謂“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得薊王豪禮饋贈,焉能再生非議。

種田二十載,今非昔比。

函園遺芳裡,尚書令曹節別館。

右丞賈詡,攜厚禮登門。

曹節堂內相見:“敢問右丞,所爲何來。”

賈詡開門見山:“乃爲老大人養女而來。”

“哦?”曹節一愣。本以爲賈詡主理尚書檯,必來求取尚書令一職。豈料竟不爲公事,只爲私事:“不知小女何事,竟需右丞登門。”

“我主,婚禮在即。聞老大人養女,亦心繫我主,且又是故人之後。我主也已稟明太妃,待就國當以美人禮,聘娶之。”賈詡微微看向屏後,又言道:“然,今有一人,事關洛陽安危。奈何生於草莽,野性難馴。兵法雲:‘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故(賈)詡,苦施一策,令其洗心革面,知恥後勇。”

不等曹節答話。便聽屏風後,安素言道:“可是‘莊周夢蝶’,‘一夢華胥’。”

一夢華胥,典出《列子·黃帝》:“(黃帝)晝寢而夢,遊於華胥氏之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裡;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遊而已。”

“然也。”賈詡答曰:“設身處地,身染俗塵,覷百年浮世,似一夢華胥。待大夢初醒,當可徹悟,痛改前非。”

曹節宦海沉浮,歷經生死兩難,焉能還不醒悟:“右丞欲施美人計乎?”

“然也。”賈詡輕輕頷首:“此計,非人間絕色,不可成也。”

“小女當可一試。”曹節眼中精光乍現:“若計成,小女當以‘貴人禮’聘之。金章紫綬,居於王宮大殿。薨後玉柙銀縷,伴駕長眠。一言蔽之,生則同衾,死則同穴。”

“悉聽尊便。”賈詡擲地有聲。

曹節渙然冰釋,心結盡解:“敢問右丞。何人竟如此持重。”

“左中郎將,呂奉先。”賈詡逐字逐句。

“哦?”曹節又吃一驚:“此人乃一邊郡莽夫耳。不過爲人鷹犬,難成大業。何必勞師動衆,專設美人計,磨練心志。”

“實不相瞞。”賈詡遂將心腹之言,娓娓道來:“見今日之呂奉先,便如見昨日之賈文和。同爲草芥,各懷抱負,不甘人下。賈詡以謀略見長,盧布以勇武恃強。亂世將至,雄主當出。正是我輩,乘勢而起,一展所長之天賜良機也。呂奉先若不能爲我主所用,被他人所驅,必成心腹大害。亂世之中,平添多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噢……”曹節幡然醒悟:“吾兒昨日歸來。言,左中郎將,乃世間虓虎。今日又聽右丞一席話,老朽茅塞頓開。右丞欲收天下虎狼上將,盡爲王上所驅策也。”

“誠如老大人所言。”賈詡肅容下拜。

162 舉棋不定1.232 繡衣追魂1.55 負陰抱陽19 與生俱來166 落子無悔1.245 更始決裂1.28 雌雄雙劍1.76 難分良泰1.9 麻姑獻壽1.90 沉月女校1.56 雨夜血染194 心生瑕釁182 汝奈孤何162 繩之以法1.260 爲虎作倀1.85 興兵討賊1.59 大興土木170 乞伏來投131 衣錦榮歸187 西運東輸155 寤寐思服1.95 黃巾屯田1.78 四海英雄1.20 軟語溫言106 名不虛傳108 積重難返101 東走西顧1.59 飽虎飢鷹1.80 關羽得子21 臉怎麼黑199 失之交臂19 人不渡己1.53 寸步不讓191 明燈指路130 傭兵公會179 胴體雕青142 請立宗廟1.279 危國之道1.39 漢風速遞1.80 火山女王1.64 百練清剛122 西園火併144 計斷九月1.30 旱極而蝗184 天命有歸190 軍師節哀1.77 雄長一州138 壯士解腕148 七色婢女1.75 坐問因果1.2 雞不下蛋181 羣雄無首101 管中窺豹1.7 野火將熄193 事不過三123 同憂相救125 賽馬效應1.78 怦然心動1.42 椎心泣血101 管中窺豹1.8 劍拔弩張1.43 骨肉至親199 千里追兇164 追本溯源1.47 一念之差1.25 人艱不拆1.300 出頭之機1.89 秉燭夜話121 一騎破萬31 形勢大好1.52 空空如也119 匡弼輔正1.233 寄豭之豬190 封賞羣臣1.90 麥積冬狩144 計斷九月172 備思前後198 大權獨攬1.72 百害不侵1.78 風起雲蒸120 三方妥協120 黑山飛燕1.29 奮威揚武31 綬帶密詔1.5 米中摻沙149 白馬非馬11 恨意叢生185 王都擴建147 雙食君俸1.58 耿雍認主15 生財有術1.85 得隴望蜀1.94 陽球誅暴1.60 八關都邑1.55 安得猛士第2077章 1.266 羣鴉火雨130 海內狂徒1.82 遼東婢女148 附內而生
162 舉棋不定1.232 繡衣追魂1.55 負陰抱陽19 與生俱來166 落子無悔1.245 更始決裂1.28 雌雄雙劍1.76 難分良泰1.9 麻姑獻壽1.90 沉月女校1.56 雨夜血染194 心生瑕釁182 汝奈孤何162 繩之以法1.260 爲虎作倀1.85 興兵討賊1.59 大興土木170 乞伏來投131 衣錦榮歸187 西運東輸155 寤寐思服1.95 黃巾屯田1.78 四海英雄1.20 軟語溫言106 名不虛傳108 積重難返101 東走西顧1.59 飽虎飢鷹1.80 關羽得子21 臉怎麼黑199 失之交臂19 人不渡己1.53 寸步不讓191 明燈指路130 傭兵公會179 胴體雕青142 請立宗廟1.279 危國之道1.39 漢風速遞1.80 火山女王1.64 百練清剛122 西園火併144 計斷九月1.30 旱極而蝗184 天命有歸190 軍師節哀1.77 雄長一州138 壯士解腕148 七色婢女1.75 坐問因果1.2 雞不下蛋181 羣雄無首101 管中窺豹1.7 野火將熄193 事不過三123 同憂相救125 賽馬效應1.78 怦然心動1.42 椎心泣血101 管中窺豹1.8 劍拔弩張1.43 骨肉至親199 千里追兇164 追本溯源1.47 一念之差1.25 人艱不拆1.300 出頭之機1.89 秉燭夜話121 一騎破萬31 形勢大好1.52 空空如也119 匡弼輔正1.233 寄豭之豬190 封賞羣臣1.90 麥積冬狩144 計斷九月172 備思前後198 大權獨攬1.72 百害不侵1.78 風起雲蒸120 三方妥協120 黑山飛燕1.29 奮威揚武31 綬帶密詔1.5 米中摻沙149 白馬非馬11 恨意叢生185 王都擴建147 雙食君俸1.58 耿雍認主15 生財有術1.85 得隴望蜀1.94 陽球誅暴1.60 八關都邑1.55 安得猛士第2077章 1.266 羣鴉火雨130 海內狂徒1.82 遼東婢女148 附內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