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美玉生煙

諸如屜舟這樣的扁舟,改造成車輪舟後,因船艙所限,無法用畜力驅動。只能靠人力。先前是立式踏板。後改造成後世公園遊船的坐式踏板。只需一人在船尾,驅動、轉向兩不誤。

比起等級森嚴的馬車,扁舟實在是方便。臨鄉農人,戶戶一艘。

看似複雜如迷宮的水網,往來稻作的農人卻成竹在胸。斷不會走錯。陂渠內藏排污口。來自城內的肥水,匯入溝渠,滋養農田。故年年稻作,地力卻未顯貧瘠。

曬田時,田中稻花魚皆隨水流,聚入田埂周圍的深坑之中。劉備很是好奇,魚羣皆聚在一起。如何只捕成魚,卻留下魚苗?

耿雍笑答:全憑網眼大小。

劉備幡然醒悟。自己還是百密一疏啊。這麼簡單的道理,都沒想到。

比起稻花魚,無人問津的清水毛蟹,年前又被臨鄉侯率先擺上了餐桌。正所謂‘湖田十月清霜墮,晚稻初香蟹如虎’。這些多年生的大螃蟹,實在是個頂個的豐膏肥美。上行而下效。臨鄉侯所做所爲,勢必風靡。

六月,皇帝下詔,令公卿舉之中能《古文尚書》、《毛詩》、《左傳》、《穀梁傳》諸經者各一人,受舉者皆拜爲議郎。

崔太尉長子崔均,便在此時被舉爲議郎。

議郎,郎官之一種。秦置。西漢沿置,屬於光祿勳,秩比六百石,與中郎相同,高於侍郎、郎中。議郎職爲顧問應對,毋須輪流當值,充當守衛門戶等工作。時下,一般郎官均受五官中郎將、左右中郎將管轄,獨議郎例外。其官秩也提高到六百石,並得參預朝政。

劉備曾與右丞崔鈞商議,想拜其兄長爲南廣陽城長。不料今被舉爲議郎。南廣陽城長一職,苦無合適人選。

堂議時,這便將心中憂慮說出。

“主公,末將想保舉一人。”說話之人,正是臨鄉尉韓猛。

“哦?所舉何人?”經年前,韓猛就曾在酒壚替劉備徵辟北海一龍。雖然失敗,卻勇氣可嘉。不知今日又舉何人?

“乃崔霸之弟,崔琰。”屯兵樓桑時,韓猛與崔霸形影不離,乃是同袍摯友。如今兩人一個是樓桑尉,一個是臨鄉尉,雖分駐兩地,卻時常相聚。故而韓猛對崔霸家事,甚是清楚。

崔琰性格樸實,剛正不阿。少時言辭遲鈍,喜好擊劍,崇尚武功。

劉備怎忘了此人。這便命人快馬加鞭,趕赴樓桑。將崔霸喚來。

騎馬比行舟快。

數十里官道,未等罷議,崔霸已拍馬趕到。

這便抱拳道:“啓稟主公。末將早有此意。小弟今年十八,雖未及冠,卻頗有賢名。熟讀經書,又喜擊劍。南廣陽城,虎踞正中,既要行圩田,又需善守。文武兼備,胞弟正當其用。”

劉備大喜,這便命崔霸去信清河家中。

崔霸笑道:“何須捨近求遠。小弟正在學壇,數年前與從弟崔林,一同拜在劉公門下。末將這便把他喚來。”

“等等。”劉備欣然起身:“既來我樓桑,如此良才,自當親自去請。諸位且與我同行。”

“喏!”衆家臣行禮後起身,與劉備在北門下乘車,抵達南港。又換乘車輪舟,趕往樓桑。入白湖水榭,沿濱水長廊入東西長街,抵達學壇。

聽劉備道明來意,昔日一錢太守不禁捋須而笑:“本想再藏拙數年,然美玉必生煙霞。季珪之才,不下北海一龍。老夫門內首屈一指。今得重用,想必季珪亦能一展所長。”

“謝劉公成全。”劉備肅然行禮。

不久,崔琰與一童子,結伴入堂。果然姿容雄偉,眉目疏朗。面容俊美,丰采高雅。劉備一見甚喜。與之交談,清忠高亮,雅識經遠。這便以南廣陽長授之。

崔琰肅容下拜,口稱主公。面容無悲無喜,中正平和。真乃雅量君子。

又問身側童子。言,乃是從弟崔林。

劉備欣然點頭,多加勉勵不提。

臨鄉侯,白日入壇。又有一學子以長吏出仕。頓時轟動學壇。只是比起盛名遠播的北海一龍,崔琰言辭遲鈍,未曾參與博論,故而聲名不顯。如今驟登高位,學壇上下一片驚詫。紛紛打聽其是何人。

得知乃是大儒劉寵門下高徒,又取來昔日文章一觀。方知大才。繼北海一龍後,大儒劉寵門下亦出長吏。學子們又如何不歡欣鼓舞。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一官昏庸禍亂四方。

各城令長,乃是一地父母官。非循吏、能吏不可任。南廣陽城,可闢田百萬畝,納流民萬戶。水陸通暢,不出數年便可擢升爲城令。秩比千石。前有管寧年紀輕輕,便領千石高俸。今崔琰年十八出仕,不出數年必如管寧故事。

聽聞此事,天下年輕才俊,如何不齊赴臨鄉。

崔琰又舉好友公孫方、宋階爲丞。如北海一龍,三人一心,共赴南廣陽城。

南廣陽港,爲南港下轄港口。劉備這便擇吉日,擢升李永爲南港令,秩六百石,統轄治下各港。南廣陽港長人選待定。位於東澱的東港,亦有吏無長。還有西林港、酈城港、督亢港亦是如此。港口與一般城邑不同。非知舟善水者不可任。

劉備以凌操爲南廣陽尉。率五百部曲,五百舟楫士,計一千人,分住南廣陽軍營、水砦。

經年來,不斷有淮泗人家北上臨鄉。年前有丹楊人陳紀,字公度。率宗人好友數千人來投。麾下青壯皆是丹陽虎賁,劉備這便募其爲軍候,擇其優良者五百人,入選丹陽白毦衛。剩下數百人,仍由其統帥,在演武場習得戰陣兵法,補齊千人後兼領益昌尉,領兵南下,駐守益昌、東港。

麾下人才奇缺。便是武將亦漸不夠用。

此還只是守城。

一旦興兵在外,家中需留足夠部曲防守。以臨鄉如今兵力,若想攻防兼備,一萬餘衆絕對不夠。

不着急。先圩田屯糧。精兵慢慢匯聚。再說,大肆興兵,必遭人忌。

既走精兵路線,自然貴精不貴多。治下數十萬民衆,若強行徵兵,亦可得數萬。然而這些兵卒能有多少戰力,實無保證。

107 九河之地1.297 酸棗會盟1.223 歲末大事1.23 夫復何言145 狡兔三窟1.83 紛華靡麗1.57 周不如漢183 包藏禍心156 偷樑換柱150 一戰功成114 太平劫案194 輕車南下1.30 一門出仕71 一較長短12 縑車載禍1.72 天下黎庶1.77 半島鎖鏈18 決心未定1.7 分庭抗禮1.258 激勵三軍1.298 同聲同氣1.5 舌綻春雷1.229 吞光五鳳1.220 和合天生1.68 以和爲貴120 六縣爲國1.48 浴室水塔1.246 假有天下197 因時而化1.54 燕齊以安110 因何馬貴146 心中有愛126 甲騎具裝117 盜亦有道164 四海承風1.35 多事之秋135 四時充美1.36 天地干支1.64 朝聞夕逝1.79 當不至於150 洛陽上計1.99 進身之階1.72 炎漢控火1.245 更始決裂1.227 主客之爭198 千帆競發1.57 指點迷津1.50 無中生有1.3 娘要嫁人1.67 窺其門徑14 興師動衆1.30 洛陽小市1.54 一字之師110 門下五吏1.88 藩強朝弱187 九橫十縱137 共飲此杯1.39 名臣歸京1.266 驚悉隱秘175 京兆三休1.5 何方神聖1.47 一念之差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6 嫁禍江東156 仁至義盡1.59 各有歸宿1.28 帝王家事1.258 激勵三軍102 腰牌傍身1.63 築城爲先1.83 誅心之謀1.284 宜若登天149 白駒過隙146 有恃無恐1.243 十有八九1.68 燕人來也194 利令智昏125 校場演武136 甘心如薺1.39 一棒成名104 我與爭鋒18 四面楚歌1.265 大有玄機1.264 又見連環1.63 福禍相依1.94 貴不能言133 奪母之恨1.30 一書在手112 幣行天下1.50 無中生有19 君前臣名137 各自圈地117 倒履相迎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8 滅國之危135 豐年多禾192 共赴巫山180 羅襪未染1.70 海瀕廣潟1.23 夫復何言
107 九河之地1.297 酸棗會盟1.223 歲末大事1.23 夫復何言145 狡兔三窟1.83 紛華靡麗1.57 周不如漢183 包藏禍心156 偷樑換柱150 一戰功成114 太平劫案194 輕車南下1.30 一門出仕71 一較長短12 縑車載禍1.72 天下黎庶1.77 半島鎖鏈18 決心未定1.7 分庭抗禮1.258 激勵三軍1.298 同聲同氣1.5 舌綻春雷1.229 吞光五鳳1.220 和合天生1.68 以和爲貴120 六縣爲國1.48 浴室水塔1.246 假有天下197 因時而化1.54 燕齊以安110 因何馬貴146 心中有愛126 甲騎具裝117 盜亦有道164 四海承風1.35 多事之秋135 四時充美1.36 天地干支1.64 朝聞夕逝1.79 當不至於150 洛陽上計1.99 進身之階1.72 炎漢控火1.245 更始決裂1.227 主客之爭198 千帆競發1.57 指點迷津1.50 無中生有1.3 娘要嫁人1.67 窺其門徑14 興師動衆1.30 洛陽小市1.54 一字之師110 門下五吏1.88 藩強朝弱187 九橫十縱137 共飲此杯1.39 名臣歸京1.266 驚悉隱秘175 京兆三休1.5 何方神聖1.47 一念之差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6 嫁禍江東156 仁至義盡1.59 各有歸宿1.28 帝王家事1.258 激勵三軍102 腰牌傍身1.63 築城爲先1.83 誅心之謀1.284 宜若登天149 白駒過隙146 有恃無恐1.243 十有八九1.68 燕人來也194 利令智昏125 校場演武136 甘心如薺1.39 一棒成名104 我與爭鋒18 四面楚歌1.265 大有玄機1.264 又見連環1.63 福禍相依1.94 貴不能言133 奪母之恨1.30 一書在手112 幣行天下1.50 無中生有19 君前臣名137 各自圈地117 倒履相迎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8 滅國之危135 豐年多禾192 共赴巫山180 羅襪未染1.70 海瀕廣潟1.23 夫復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