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提頭之難

待衆人落杯,曹操談笑自若。而袁紹卻略有慚色。

曹操暗自窺見,微微一笑。便與離席敬酒的洛陽故友,舉杯對飲不提。

袁紹乃大將軍何進幕府長史。此來,名義上是爲舊友接風洗塵,實則亦未嘗沒有拉攏之意。曹操先提劉備,便是讓袁紹知難而退。免開尊口。

話說,何進爲大將軍,封慎侯。劉備爲輔漢大將軍,封薊王。

朝中雖遍佈何進黨羽。然薊王亦手眼通天。君不聞“薊王無難事”乎。

二人可謂旗鼓相當。

再論私交,自然是與薊王相厚。

若要投靠,自是相助輔漢大將軍,豈能轉投何進。再說,因宋皇后之事,何進本就與曹操有隙。

曹孟德言外之意,袁紹又豈能不知。這便閉口不提大將軍何進。只論私交。

一時賓主盡歡。

然有些話,不吐不快。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袁紹便請曹操同去更衣。

出包間,沿長廊走到盡頭,便是公廁。侍者推門,地面皆鋪青瓷方磚,一塵不染,光潔如鏡。隔間裝修華美,下鋪金絲地毯,上懸薰香銅球。隔間深闊,內置暖氣。可先除常服,懸於櫃內,再着內服如廁。皆十分便利。

依次看過,皆無人在內。這便找了靠近角落的隔間,放下漆木墊圈,袁紹與曹操隔牆落座。

“孟德可知今日之時局?”

“未知也。”數月野外紮營,與兵卒爲伍。生活起居,各中滋味。只有回到胡姬酒肆,曹操方知何爲“雲泥之別”。

“南北二路大軍,苦戰一載,終滅黃巾。先前論功行賞,尚書令曹節本擬定平亂四將各自稱‘大’。卻被陛下斷然否決。足見大將軍之權重。陛下有二子,又設大將軍二人。孟德可有所悟?”袁紹又提醒道。

“陛下欲以宗室制衡外戚也。”曹操答道。

“然也。”袁紹輕聲道:“時下看似均勢。然以長遠計,玄德難有勝算。”

“只因皇后生皇長子?”曹操反問。

“然也。陛下縱然不喜,卻也不敢廢長立幼。皇后母憑子貴。大將軍手握天下之兵。一旦……形式逆轉,洛陽朝中,玄德斷難立足。那時,玄德自可歸國就藩。孟德又當如何自處?”

“呼……”用力將穢物排出,渾身驟得輕脫。曹操這才痛快言道:“朝中之事,本不想多言。奈何本初相問,操便試答之:你我皆漢臣,玄德乃宗室。然出身雖不同,卻情同手足。何故?一心爲公也。何爲公?天下爲公。

本初可知,我單騎入黎陽大營,混跡於驕兵悍將之中。日不得安,夜不能寐。如履薄冰,如芒在背。常深夜驚醒,拔刀喝問。那日得報,有大股亂軍,自鄴城南下渡河。我便率軍攔截。豈料死於刀下之人,竟是耄耋老者。數萬婦孺,懷抱幼子,以身衝陣。亂箭之下,慘死一地。我便以身擋箭,情急之中口出‘夷三族’。結果激怒營士,險死於兵亂。雖巧言令色,矇混過關。可又該如何護數萬婦孺周全,不被殺良冒功。急切間,唯有將婦孺送去薊國……”

前因後果,袁紹又豈能不知:“因而累及盧車騎。本可一戰功成,卻遭半途撤換。”

“然也。”踩下踏板,衝盡穢物。搬動旋鈕,龍頭噴水淨臀,又取麻布拭乾。曹操這便起身:“危難之時,出手相幫。乃義也。共赴國難,不計得失,唯忠也。忠義當頭,何需多言。”

袁紹一聲長嘆:“孟德之心,我已盡知也。”

淨手穿衣,相伴而回。與衆好友一醉方休。

濯龍園,赤樓帛蘭,華雲大船。

皇后寢宮。

前殿夜宴正歡,何後已先行離席。大將軍何進,越騎校尉何苗,皆在列。

“董重那個廢物,竟封萬戶侯。”何後怒氣自生:“又舉江東悍勇孫堅,爲五官中郎將。此去剿滅黃巾,積勢甚重。大將軍可有話說?”

何進言道:“洛陽八關,皆在我手。皇后可安枕無憂。”言外之意,洛陽帝都,誰進誰出,皆需皇后首肯。不必擔心。

何後便看向何苗:“二兄久居越騎校尉,可想再進一步。”

何苗嘿聲一笑:“高官厚祿,誰人不想。”

“今黃巾雖滅,羣盜蜂起。二兄可願親領一軍,出關討賊?”何後笑問。

“這……”何苗略顯遲疑,卻又捨不得高官厚祿。思量再三,咬牙道:“皇后欲將臣……遣往何處?”

“河東如何?”

“白波勢大,斷難取之。”

“幷州如何?”

“黑山雄兵,難以速決。”

“漢中?”

“山路崎嶇,易守難攻。”

“江東?”

“皇后當知,不習水性。”

何後無言。

見氣氛不妙,大將軍何進這便進言道:“今有永巷令徐奉,勾結黃巾,圖謀不軌。若能捕其黨羽,可爲河南尹。”

許久,何後這才笑問:“這趟差事,二兄以爲如何?”

“幹了!”何苗咬牙道。

見他一副吃了大虧的模樣,何後便氣不打一處出。譏笑道:“旁人爲一郡一縣之長,尚能奮起血勇,舉刀殺賊。今不過是去抓個逃犯,似有提頭之難。二兄,讓我如何是好。”

何苗張了張嘴,卻未置一言。

總歸是血親,何後也不想讓他顏面無存。轉而問道:“永樂宮令掖庭甄選二歲男嬰。大將軍可知何故?”

何進答道:“聽聞是要豢養宮中,作‘逐鬼童子’。爲永樂宮驅鬼。”所謂“逐鬼童子”,乃是正臘時,驅疫行儺儀式中,選出的黃門子弟裝扮。

何後一聲冷笑:“還說心中無鬼。”

借沙丘平臺屍皇之事,何後曾命人假扮鬼怪以試。董太后並未上當,更未驚怖而死。本以爲就此了結。今日看來,還是心生餘悸。不然何須豢養“逐鬼童子”。

“薊王……”話剛出口,何後語氣忽軟。須臾,待心情平復,這便言道:“增封三縣,又平隴右。年內或被調回,大將軍當好自爲之。”

“遵命。”何進鄭重抱拳。

“都回吧。”何後自珠簾後慵聲道。

“臣等,告退。”

待寢宮空無一人,何後目光如水。一聲輕喝:“來人。”

“奴婢在。”便有心腹宮女現身。

“請舞陽君。”

“喏。”

138 漏奪附黨219 一身是膽186 董君一念135 借兵剿匪139 開枝散葉1.2 西邸驚變171 南北船閘144 唯剩一問1.56 風向突變1.20 互不相識31 春秋決獄152 善刀而藏173 王取幾何1.58 任重道遠135 佳偶天成133 奪母之恨1.77 雄長一州143 未戰先亂1.49 觀星定海1.88 皆有所屬199 孤心甚慰91 不脛而走1.20 言稱必效180 一罪足矣126 向死而生1.63 福禍相依178 天下表率160 改造它乾1.286 在所難免164 成家立業1.59 亂我心曲171 獨步天下1.67 大明輪船1.60 羣羌之力136 鴉雀無聲125 局中一子1.24 多多益善113 七國聯盟193 置酒高會1.50 神滅無鬼1.73 大雅無傷168 絕地天通1.83 以貲徵賦1.74 肘腋之親124 表裡相合187 奪舍續命1.58 狐虎之威154 以享司寒1.43 白馬楊氏1.50 大河之子1.49 將計就計1.32 無心插柳187 良平之奇1.35 劉備擲金154 以享司寒175 菩薩女蠻153 替父簽押127 因時而變175 石破天驚1.247 櫟陽雨金1.252 花期正盛1.66 以稀爲貴1.55 安得猛士81 荒島求生168 英雄當出154 數年之期1.60 伏波定海105 紅顏易老154 一念之間103 蝮蛇螯手1.40 何懼偷生193 置酒高會18 四面楚歌1.22 天下殘局141 曲水流觴142 意料之外107 林間馬場170 一拍即合1.24 伏虎潛龍1.85 推己及人103 撲朔迷離146 黨人認主231 潛龍勿用1.4 安漢興劉1.8 周鄭交惡1.7 雌雄莫辨1.98 斯人已去1.50 試釘馬掌1.5 重操舊業1.245 更始決裂109 密詔鋤奸156 薊王子館1.90 海島傳聲1.86 兵鋒所指1.72 涉海鑿河172 三日獵狩13 虛實失度109 突飛猛進17 尊王攘夷1.98 水火相濟
138 漏奪附黨219 一身是膽186 董君一念135 借兵剿匪139 開枝散葉1.2 西邸驚變171 南北船閘144 唯剩一問1.56 風向突變1.20 互不相識31 春秋決獄152 善刀而藏173 王取幾何1.58 任重道遠135 佳偶天成133 奪母之恨1.77 雄長一州143 未戰先亂1.49 觀星定海1.88 皆有所屬199 孤心甚慰91 不脛而走1.20 言稱必效180 一罪足矣126 向死而生1.63 福禍相依178 天下表率160 改造它乾1.286 在所難免164 成家立業1.59 亂我心曲171 獨步天下1.67 大明輪船1.60 羣羌之力136 鴉雀無聲125 局中一子1.24 多多益善113 七國聯盟193 置酒高會1.50 神滅無鬼1.73 大雅無傷168 絕地天通1.83 以貲徵賦1.74 肘腋之親124 表裡相合187 奪舍續命1.58 狐虎之威154 以享司寒1.43 白馬楊氏1.50 大河之子1.49 將計就計1.32 無心插柳187 良平之奇1.35 劉備擲金154 以享司寒175 菩薩女蠻153 替父簽押127 因時而變175 石破天驚1.247 櫟陽雨金1.252 花期正盛1.66 以稀爲貴1.55 安得猛士81 荒島求生168 英雄當出154 數年之期1.60 伏波定海105 紅顏易老154 一念之間103 蝮蛇螯手1.40 何懼偷生193 置酒高會18 四面楚歌1.22 天下殘局141 曲水流觴142 意料之外107 林間馬場170 一拍即合1.24 伏虎潛龍1.85 推己及人103 撲朔迷離146 黨人認主231 潛龍勿用1.4 安漢興劉1.8 周鄭交惡1.7 雌雄莫辨1.98 斯人已去1.50 試釘馬掌1.5 重操舊業1.245 更始決裂109 密詔鋤奸156 薊王子館1.90 海島傳聲1.86 兵鋒所指1.72 涉海鑿河172 三日獵狩13 虛實失度109 突飛猛進17 尊王攘夷1.98 水火相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