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我與爭鋒

自領兗州牧,曹氏宗親,紛紛來投。後朝廷東遷,羣雄決裂,受困於兵力,捉襟見肘,曹操隨命諸兄弟,四募雄兵。

此行,曹仁、曹純,招募淮泗健勇五千。曹操大喜,設宴爲二人接風洗塵。

“子廉,何在?”席間,曹仁落杯相問。

曹洪,字子廉,曹操從弟。

“募兵未歸。”曹操答曰。

廬江太守陳溫乃曹洪好友,曹洪領家兵千人,並陳溫一同招募士兵,募得廬江上甲二千,又東至丹楊,募得數千丹陽勁卒。稍後與曹操龍亢會師。

“甄都諸路斷絕,武庫不能爲我所用。”程立言道:“萬餘將士,無兵甲可用,如之奈何。”

“無妨。”曹操已有定計:“不日當有‘吳房兵甲’入營。”

“吳房縣西北百里棠谿亭,有棠谿、冶爐、合伯三城。自南陽大水,帝鄉盡毀。關東兵甲皆出於此。”程立慨嘆:“吳房君華妁,乃薊國華國老長女,聞九九重陽,嫁入薊王家。”

言下之意。吳房兵甲,亦是薊王家業。

“玄德,天生爲王。我輩,拍馬不及也。”曹操與有榮焉。

“薊王七海雄心,世人皆知。又恪守臣節,不言廢立之事。”程立欲言又止。

曹操已心領神會。

三分天下,河北歸一。待天時地利並人和。薊王揮師南下,何愁九州不定。

我若挾天子,以令諸侯。可與之爭鋒否?

雲夢大澤。

三足踆烏船宮,薊王寢宮。

日上三竿,餘音繞樑。自薊王泛舟至此,神女相會。便夜夜笙歌,通宵達旦。

前九日宮門緊閉。稍後女仙繼續,宮妃併入。

雲雨巫山,已過月餘。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橫舟漫渡,浮游雲夢。箇中滋味,不足爲外人道哉。

梅雨漸息,萬里晴空。

再無雲雨潮生。神女抵死纏綿,不辭而別。玄女重回九天,薊王六神歸位。

五彩斑斕,絢爛多姿。

目光所及,充耳所聞。由內而外,煥然新生。

自船宮爵室,眺望巫山神峰。觸不可及,心意相通。

薊王心意,神女當知。

“夫君?”安貴人,閉月絕豔,柔聲輕喚。

“揚帆起航。”薊王風流亦灑脫。

“喏。”

待雛鴉號,自神女峰下歸巢。三足踆烏遂順下益陽港。

益陽港,坐擁沅水、資水、湘水,三水相連,位置絕佳。乃治粟都尉治所。一別經年,待薊王重臨,此港早已今非昔比。

凡薊國營城,必大利機關。沿港口大堤,“非”字泊位,堅木包鐵,機關塔吊,兩兩相對,一字排開。內外商船,如林帆檣,列隊通行,進出有度。

規模雖略遜於南港,更不比泉州。然於荊南而言,足可稱雄。

治粟都尉朱治,恭迎薊王船宮入港。

朱治麾下,文武兼備。頗多能臣幹吏。自併入。輔漢大將軍幕府。與水衡都尉,並駕齊驅。都府機構,亦水漲船高。

治粟都尉,乃前漢“騪(sōu)粟都尉”、“治粟內史”,並“治粟都尉”,三權合一。

前漢騪粟都尉,主軍屯農技,亦可領兵。

漢初,大司農承秦制,名“治粟內史”,景帝時更名大農令。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始稱大司農。

主徵收田租、芻稿稅、算賦、貲賦、更賦、過更、算緡等賦稅;還掌鹽、鐵、酒專賣;從事“均輸”、“平準”,及漕運、調撥;兼負官俸、軍資籌措等。

前漢治粟都尉,主軍資籌措,助大司農廣闢財源,諸如此類。

薊王將前漢所置,三府歸一。剔除與太倉、武庫、少府、將作寺等,職能重疊。

於益陽港治粟都尉府,下設佐官:

治粟中丞,主錢穀僱傭營建。

治粟丞,掌屬國、番國均輸鹽鐵。

大倉令,主收貯米粟,供應官吏錢穀,並掌量制。

於番屬國之國都、港津,設倉長、農監、都水等屬吏:

倉長,掌藏官府米粟,及運輸;農監長,督官田耕作;都水長,主番屬國河渠修治,平水灌溉,收取漁稅;均輸官,又稱均輸長或均長,掌調均報度,輸漕委輸;各郡國還設均輸監,監督均輸事宜;

若有井鹽,則置鹽官,又稱鹽官長,主鹽政;凡產銅鐵,則置鐵官,又名採鐵或鑄長,主鐵政;

田官,又名稻田使者,掌公田租賃並收取假稅。

窺一斑,而知全豹。

治粟都尉府,於內外大循環水路沿岸,南蠻屬國、徼外番國,權重極大。

正因權重,故薊王,令幕府中丞賈詡直轄。並未歸於嶺南都護府之下。

民以食爲天。

以治粟向化蠻夷之地,舉重若輕,兵不血刃。薊王可謂用心良苦。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你豐衣足食,安居樂業之人。如何不頂禮膜拜,感激涕零。

於是乎,“鑄劍習以爲農器,放牛馬於原藪,室家無離曠之思,千歲無戰鬥之患”。

從此鑄劍爲犁,永不再反。

畢竟孤懸在外。遠離薊國本土。爲防官吏日久而疏,離心離德。王駕南巡,乃是必須。

誠然,舉家遷居薊國,亦是大勢所趨。

孤身來投,不帶家小。其必有詐。三族齊聚,足可擔保。

薊王於船宮,大宴羣臣。漢室宗王,名動天下。先前只聞其王名,不見王面。今日,得見天顏,三生有幸。

便有治粟中丞呂範,字子衡。汝南細陽人,少爲縣吏,有容觀姿貌。邑人劉氏,家富女美,範求之。女母嫌,欲勿與,劉氏曰:“觀呂子衡寧當久貧者邪?”遂與之婚。

捧杯離席,敬酒王前。

薊王遂滿飲此杯。

不等呂範回席,薊王又舉杯回敬:“子衡,尚能飲否?”

“臣,已不勝酒力。”呂範如實作答。

“何人可助飲。”薊王笑問。

“臣願助飲此杯。”正是治粟左司馬張虎。

“且滿飲此杯。”薊王舉杯,羣臣共飲。

張虎意氣風發,正欲歸位。不料薊王二舉杯:“司馬,尚能飲否?”

“臣,恐不濟也。”張虎汗顏。

“何人可助飲。”薊王又問。

“臣願助飲此杯。”乃是治粟右司馬右陳生。

“再滿飲此杯。”薊王舉杯,羣臣同飲。

張虎紅光滿面,不及起身。薊王三舉杯:“司馬,尚能飲否?”

“臣,亦不濟也。”張虎慚愧。

“何人可助飲。”薊王三問。

“臣,願助飲此杯。”見無人應答,治粟都尉朱治,挺身而出。

“再滿飲此杯。”薊王舉杯,羣臣相陪。

瓊漿翠玉,三杯入腹。衆臣皆醉。唯王獨醒。

“與王三杯”,遂成典故。意指,君臣同樂,足濟平生。

145 督亢秋成1.28 長短之利1.77 攻心之策1.38 溯谷而行219 西林少年1.62 倉廩府庫132 江山共謀169 先登陷陳16 嫁禍江東177 四海雄心1.203 引狼入室1.83 以貲徵賦1.73 血巢角鬥1.27 優倡商賈1.9 麻姑獻壽101 向虎山行193 依山下寨1.24 犁種宿野1.93 再築新城第2087章 1.276 機不可失1.34 庸人自擾1.47 帝國時代1.25 百鳥朝凰1.55 馬踏聯營第2077章 1.266 羣鴉火雨17 廢長立賢110 攻略河西1.95 黃巾屯田136 矛頭所指169 以日易月155 羊大爲美1.29 扶搖直上158 含笑九泉1.255 突施冷箭1.92 家賊難防159 無當飛軍1.52 臥虎藏龍61 時不我待1.8 圍淤爲田1.67 冬季攻略119 司金典農1.5 千家萬戶1.34 先禮後兵1.62 倉廩府庫1.45 好治不病147 絕非等閒180 烏程白虎16 降服烈馬123 坐觀風雲19 求之不得1.72 誤打誤撞1.73 爲女聘師114 太平劫案117 嫁禍安國176 隔岸觀火136 包羅萬種1.56 拱手相送17 輕徭薄稅1.79 別開生面144 攻堅克難1.29 養女死士130 海內狂徒1.68 萬乘巡海134 玩於股掌145 寡人無情1.33 同舟共渡191 另立門戶158 天下嚥喉1.64 聞薊色變123 宦海沉浮1.20 言稱必效1.38 爲國除賊1.50 從風而服189 夾縫偷生1.40 火雲如燒1.42 兵行險着133 金針撥障1.35 苦後回甘138 豐收在望1.86 鼓角齊鳴1.40 國之惡疾129 垂簾理政1.29 強渡漢水1.244 薊國民貴81 融爲一體1.46 蜚聲西州199 半天一夜1.28 雌雄雙劍16 破敵爲先1.22 馬兒成名102 腰牌傍身104 掃榻以待106 百般不利125 此事拿手123 無人祭奠132 爲君取食1.46 辟邪三寶10 時機未至141 以一濟全1.26 羣雁無首
145 督亢秋成1.28 長短之利1.77 攻心之策1.38 溯谷而行219 西林少年1.62 倉廩府庫132 江山共謀169 先登陷陳16 嫁禍江東177 四海雄心1.203 引狼入室1.83 以貲徵賦1.73 血巢角鬥1.27 優倡商賈1.9 麻姑獻壽101 向虎山行193 依山下寨1.24 犁種宿野1.93 再築新城第2087章 1.276 機不可失1.34 庸人自擾1.47 帝國時代1.25 百鳥朝凰1.55 馬踏聯營第2077章 1.266 羣鴉火雨17 廢長立賢110 攻略河西1.95 黃巾屯田136 矛頭所指169 以日易月155 羊大爲美1.29 扶搖直上158 含笑九泉1.255 突施冷箭1.92 家賊難防159 無當飛軍1.52 臥虎藏龍61 時不我待1.8 圍淤爲田1.67 冬季攻略119 司金典農1.5 千家萬戶1.34 先禮後兵1.62 倉廩府庫1.45 好治不病147 絕非等閒180 烏程白虎16 降服烈馬123 坐觀風雲19 求之不得1.72 誤打誤撞1.73 爲女聘師114 太平劫案117 嫁禍安國176 隔岸觀火136 包羅萬種1.56 拱手相送17 輕徭薄稅1.79 別開生面144 攻堅克難1.29 養女死士130 海內狂徒1.68 萬乘巡海134 玩於股掌145 寡人無情1.33 同舟共渡191 另立門戶158 天下嚥喉1.64 聞薊色變123 宦海沉浮1.20 言稱必效1.38 爲國除賊1.50 從風而服189 夾縫偷生1.40 火雲如燒1.42 兵行險着133 金針撥障1.35 苦後回甘138 豐收在望1.86 鼓角齊鳴1.40 國之惡疾129 垂簾理政1.29 強渡漢水1.244 薊國民貴81 融爲一體1.46 蜚聲西州199 半天一夜1.28 雌雄雙劍16 破敵爲先1.22 馬兒成名102 腰牌傍身104 掃榻以待106 百般不利125 此事拿手123 無人祭奠132 爲君取食1.46 辟邪三寶10 時機未至141 以一濟全1.26 羣雁無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