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東井戒火

鄴城內的機關殺陣,乃脫出於樓桑戰車樓。換句話說,這些匪夷所思,能夠自行移動的門樓、牆垣、樓閣、亭臺,皆是和戰車樓一樣,暗藏機關,行於軌路。

戰車樓亦是劉備親手設計。此樓不爲居住,只爲防禦有邑無門,來去自由的樓桑。故將家用諸器盡皆捨去。外包搪瓷甲片,內藏牀弩、大盾,鹿角、蒙皮。共分四層。上層設有弓弩手,可居高射擊。中層設有牀弩,專門破甲。下層駐有兵士,用於近戰。底層內藏機關,可由力士驅動,在軌道上往來行走。

戰車樓亦設四輪。利用槓桿、曲軸、齒輪等裝置驅動,時速可達三十里。常由四人驅策,前後各二,皆爲力士。只需雙手握住槓柄,上下交替軋動,車子便可前行、後退,十分方便。

然唯一要求,須鋪裝鐵軌。

爲節省成本。樓桑戰車樓,皆爲統一尺寸、構造、式樣。如此一來,無論訓練車內兵士,還是修換損毀,皆十分方便。

而太平道偷學後,卻和假借符水治病救人一般無二。行故弄玄虛,假託神鬼之妖術。

將戰車樓外形,改造成各式各樣:亭臺、樓閣、門庭、牆垣,五花八門,不一而足。且可與周圍建築,完美拼合。搭配組合成各式庭院、街巷。與周遭環境完美融合。別說初入城內,只顧往來衝殺的三河騎士。便是長居此城的民衆,急切間也看不出絲毫破綻。

正因鄴城內,能往來移動的“活物建築”,皆是在軌行駛的“異構戰車樓”。也即是說,它們並無深厚根基,皆浮於地表之上。

庭院建築皆還好,堆在軌道上亦無妨。然水井必深入地下,方能取水。又如何能隨車移動。

所以,諸如庭院、街道,這些高出地面的建築物,皆可任由黃巾賊,隨意移動、拆分,拼裝、組合。然深入地下的建築,卻無法用軌路來自由移動。

家家戶戶必備的水井,首當其衝,便成了鄴城黃巾軍最大的疏漏。

被同爲機關大師的蘇越,一眼看破。

有水井,必有人家。無論如何遮掩,變化,周圍必有路徑。否則居民如何進出。正如自古以來,城市居民區不斷變遷的閭里制、裡坊制、街巷制等。街道和宅院的修建,必然遵循其一定的固有規則。

所謂“東井戒火”。“東井”乃爲星宿,指二十八宿之一的井宿,象水事。因在“玉井”之東,故稱“東井”。“東井爲水事。”“東井八星,主水衡也。”並非指時人水井,一定要設在東院。

找到破解之法,還需找尋破解之途。蘇越領衆薊國巧匠,整日鑽研不提。

迫於甕城被破,漢軍三面施壓。城內黃巾賊雖勝一場,卻也不敢怠慢。欲將東南二處大營,再次逼出五里開外。好讓繃緊的神經得片刻鬆弛,城中賊衆亦能稍稍緩口氣。

是夜。

賊人故技重施。各有三隻玄鳥從東、南二面城頭,飛掠而下。

將將掠過營牆,還未來及點燃油囊,追魂弩已電射而至。

連人帶鸞,當空射穿。一聲慘叫,下懸賊人來不及點燃己身,便氣絕身亡。大木鸞接二連三,失控墜落。營內軍士歡呼雀躍。齊齊圍攏過去。

火光之下。但見一隻巨鳥栩栩如生,匍匐在地。雖一動不動,卻氣勢兇猛,衆軍士竟不敢上前觀看。

“讓開。”繡衣吏舉火上前,四處看過,遂從巨鳥腹下扯出一牛皮吊袋。小心割開,便有一瘦弱少年屍體,滾翻地面。四五個裝滿魚油的革囊,亦隨之滾出。

爲儘可能減輕負重,黃巾軍竟將十三四歲的少年,訓練成死士。夜乘玄鳥,飛掠城頭。乘春風翱翔,在大營上空盤旋。趁機投擲油火,焚燒軍帳。若牛皮吊袋被亂箭射破,乃至中箭受傷,無法堅持,便舉火自燃。化作一隻火鳥,墜落營中,造成更大災異和恐慌。

將少年死士屍體拖出,又一刀斬斷玄鳥頭顱。繡衣吏舉火視之,斷頸內果然空空如也,只有竹架若干。

不過是竹木做骨,蒙皮爲身,沾滿烏鴉羽毛,遂成玄鳥。竹木鳥羽,皆易燃。再加上囊中魚油,火鳥自當燒成灰燼。彷彿能浴火重生一般。

營中軍士,紛紛湊近觀看。這便恍然大悟。又尋剩下幾隻依次去看,皆如此般。

先前因玄鳥而起的各種流言蜚語,神鬼之論,立刻不攻自破,不剿自滅。

軍心遂定。

天明十分,漢軍將玄鳥遺骸,懸掛在營牆之上。城頭黃巾軍亦不甘人後。將昨夜戰死城中的三河騎士屍骸,吊滿城牆。以示威懾。

漢軍上下,勃然大怒。各營紛紛請戰。皆被兩位主將斥回。黃巾此舉不啻抱薪救火,火上澆油。讓漢軍氣勢更勝。

見軍心可用,田晏這便暗自鬆了口氣。而皇甫嵩卻面沉似水。整日登高眺望鄴城,怒氣自生。

蘇越看在眼裡,擔在心上。

黃巾賊枉顧道義,羞辱戰死者遺骸。此乃自取其禍。敢在一身痞氣的大漢武將面前示威者,自尋死路!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此話對內對外,皆適用。

蘇越不知道的是。史上,中平元年十一月,黃巾賊首領張寶與皇甫嵩激戰下曲陽。張寶並全軍十萬餘人盡數戰死。被皇甫嵩築成京觀。

怒氣日積月累,不可收拾。待鄴城被破,不知那時,皇甫嵩是否還能恪守承諾,善待城內民衆。

蘇越唯有儘快找出正確路徑,破解機關殺陣。只希望,猶未晚也。

玄鳥被破,黃巾賊士氣下落。所幸大勝一場,壯大賊膽。黃巾賊連日反攻甕城,想要奪回城牆固守。

皆被皇甫嵩領麾下勇士擊退。至於那些膽敢衝擊後譙樓的蟊賊,被白毦精卒迎頭剁成稀碎。

一身雜碎,七零敗落,噴血墜下城去的情景。宛如血瀑掛牆。熱血伴着殘肢碎肉,兜頭澆下。連着血絲的眼珠,甚是就掛在額頭,左右晃動的情形,嚇得城下黃巾賊驚叫奔逃。墜滿臟器,結成厚痂的血牆,彷彿上古兇獸猩紅的長舌。肆無忌憚的舔舐着黃巾賊人的血肉。

甕城門前,一時腥臭無比。

譙樓頂閣。

累日來,夜以繼日,閉門不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操弄模型圖的蘇越。

奮然出聲:“成了!”

103 鐵脊蛇矛1.54 一字之師71 以鹿爲幟168 絕地天通174 變俗易教105 天師三分1.220 和合天生110 攻略河西180 故技重施152 甘後雙身1.247 愛屋及烏1.73 爲女聘師1.246 假有天下101 三日之義114 闢禍樓桑231 司馬爭先106 重症猛藥1.3 貢金補全104 靡麗妖風1.4 陰陽連環141 以一濟全193 依山下寨221 非人臣也1.43 骨肉至親174 恰如其分187 都護西域131 鳩佔鵲巢166 落子無悔140 祓禊之會1.78 陸城亭侯1.36 懷真抱素41 不爲已甚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1.2 奉國守孝123 上林冬狩1.47 甲子之約161 兵發關西1.54 君臣有道10 大夢初醒177 四海雄心145 無人接盤1.5 捅馬蜂窩1.5 舌綻春雷1.22 馬兒成名1.72 雌雞化雄139 戶限爲穿1.37 冰山露角1.78 怦然心動第2101章 1.290 通關圖卷1.94 不虛此行192 共赴國難91 不脛而走187 貨幣戰爭154 以享司寒1.22 勿爲禍先109 寧有種乎1.73 何須殺人211 攜民渡江1.22 我記下了16 山蠻甲冑189 爭權奪勢138 必有後報190 並驅中原183 天佑吾王1.8 劍拔弩張1.239 雪落無聲101 問鼎中原1.88 暗流涌動1.26 何以解憂180 嶄露崢嶸21 博士披香100 通明達照1.24 犁種宿野152 涓滴成海61 時不我待110 羣雄並起155 果然民貴1.42 劉備四友139 空谷傳聲1.93 少年長吏1.70 價低者得162 統一貨幣1.43 白馬楊氏186 當仁不讓1.47 擊鞠建隊1.63 擊鞠大賽129 山海之盟1.52 臥虎藏龍13 匹夫無罪138 豐收在望1.40 兵車夜行129 明日功成1.88 大國之基147 同類相動1.65 東界牧馬15 生財有術154 鹿死誰手1.69 貨比三家1.34 內憂外患1.62 猜忌暗生
103 鐵脊蛇矛1.54 一字之師71 以鹿爲幟168 絕地天通174 變俗易教105 天師三分1.220 和合天生110 攻略河西180 故技重施152 甘後雙身1.247 愛屋及烏1.73 爲女聘師1.246 假有天下101 三日之義114 闢禍樓桑231 司馬爭先106 重症猛藥1.3 貢金補全104 靡麗妖風1.4 陰陽連環141 以一濟全193 依山下寨221 非人臣也1.43 骨肉至親174 恰如其分187 都護西域131 鳩佔鵲巢166 落子無悔140 祓禊之會1.78 陸城亭侯1.36 懷真抱素41 不爲已甚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1.2 奉國守孝123 上林冬狩1.47 甲子之約161 兵發關西1.54 君臣有道10 大夢初醒177 四海雄心145 無人接盤1.5 捅馬蜂窩1.5 舌綻春雷1.22 馬兒成名1.72 雌雞化雄139 戶限爲穿1.37 冰山露角1.78 怦然心動第2101章 1.290 通關圖卷1.94 不虛此行192 共赴國難91 不脛而走187 貨幣戰爭154 以享司寒1.22 勿爲禍先109 寧有種乎1.73 何須殺人211 攜民渡江1.22 我記下了16 山蠻甲冑189 爭權奪勢138 必有後報190 並驅中原183 天佑吾王1.8 劍拔弩張1.239 雪落無聲101 問鼎中原1.88 暗流涌動1.26 何以解憂180 嶄露崢嶸21 博士披香100 通明達照1.24 犁種宿野152 涓滴成海61 時不我待110 羣雄並起155 果然民貴1.42 劉備四友139 空谷傳聲1.93 少年長吏1.70 價低者得162 統一貨幣1.43 白馬楊氏186 當仁不讓1.47 擊鞠建隊1.63 擊鞠大賽129 山海之盟1.52 臥虎藏龍13 匹夫無罪138 豐收在望1.40 兵車夜行129 明日功成1.88 大國之基147 同類相動1.65 東界牧馬15 生財有術154 鹿死誰手1.69 貨比三家1.34 內憂外患1.62 猜忌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