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深閨待嫁

待何氏起身,何後柔聲道:“小妹的婚事,母親說了沒有。”

“母親已與我言明。”何氏柔聲答道。

“暫且委屈小妹,委身偏妃。待……”何後之意,又何須多言。

“一切全憑皇后做主。”何氏面上不悲不喜。

聞此言,何後心中一軟:“若你我還如少年時那般,無憂無慮。整日與市井爲伴。今日又何須如此。然,時至今日,我爲帝后,母爲舞陽君。兄長爲大將軍。便是你不成器的二兄,亦食二千石高俸。然,若將你嫁給太醫令,姐姐我亦心有不甘。太醫令不過是張常侍養子。並無根基,亦無人脈。宦官與外戚,總歸是難以兩全。若到那時,夾在大將軍與張常侍之間,小妹必受煎熬。”

不得不說,何後甚有遠見。

何氏反問道:“爲何母親先時已暗中答應。”

何後直言相告:“乃因那時,張常侍爲陛下所寵。然此一時彼一時。因暗通黃巾事發,人贓並獲。被陛下所厭,雖罰銅自保,卻一病不起,聲勢大不如前。若再與他結親,豈非引火燒身。”

“小妹明白了。”何氏輕輕點頭,面色依舊無喜無悲。

“薊王與我等類似,亦出身微末,又是豪傑,忠義兩全。王妃公孫氏,亦曾操賤業。卻深受薊王所敬。幼時玩伴,皆身居高位,劉氏宗親,亦多居要職。足見,薊王乃長情之人。六縣爲國,又並五縣。已是河北第一強國。嫁與他,自然是上上之選。”

何氏並未答話。

亦無需再答。何後展顏一笑:“然,薊王與陛下同氣連枝,皆出漢室天家。所謂禮不可廢。小妹深閨待嫁,需補全漢家禮儀,從此往後,衣食起居,與我齊同。出嫁時,當萬無一失,切不可失了……天家體面。”

“謝皇后以身相傳。”何氏盈盈下拜。

“好,好,好。”何後欣然點頭:“如此,且去先拜見母親,明日,便搬入長秋宮,與我相伴。”

“遵命。”

目送何氏退下,何後忽有些意興闌珊。整日勾心鬥角,精於算計。當初阿父若不賄賂內官,將我送入深宮。我是否會如小妹一般,清純無憂。今日,乃是薊王大婚之日。

普天之下,能坐享齊人之福者,唯此一人耳。

隴山,大震關城。

薊王一身華服,玉樹臨風,騎乘神駒黃駥。領迎親隊伍,出四海館。浩浩蕩蕩,人語馬嘶。二位義弟,自然在列。還有薊國謀主,肱股重臣,不一而足。開道前車,駕車之人,正是一身喜氣的門下督鄭泰。

守衛雖早已沿街佈防。然樓上樓下,人滿爲患。長街閭巷,比肩繼踵,項背相望。女王率領的女御衛身披金麟鎧,胯下胭脂馬。更惹無數羌女驚歎。人皆騎馬乘車。便是鼓吹幢麾亦車行。

白琉璃車窗,內襯鋼絲網簾。既不妨觀瞻,又防禦周全。

先沿街下行,另從另一條盤山大道迂迴上行,穿大半城區後,再入關首雲霞殿。

儀式越隆重,影響越廣大。女豪獲得的聲譽,便越發不可估量。待劉備返回關中,大震關城由女豪坐鎮,自當穩如磐石。畢竟,女豪出身鍾存西羌。

此時,能入迎親隊列之人,皆與有榮焉。涼州刺史閻忠,爲讓百姓看清,甚至將鋼絲網簾拉開,頻頻作揖。紅光滿面,笑容可掬。此,便坐實了“登薊王之車”。

私臣、家臣、府臣、外臣、朝臣。雖皆是臣子,然身份卻大有不同。

諸如門下督鄭泰,乃薊王私臣。關係最爲親密。得食雙俸之謀主、重臣,皆有家臣、府臣,雙屬。先前,閻忠充其量,不過是外臣。如今,雖未得食雙俸,卻也從隴右貲庫度支四倍薪俸。已然算是府臣了。

爲何是府臣,而非家臣。正因隴右貲庫,乃隸屬於大將軍幕府,而非薊國。所以,在我大漢。一切皆“有理有據”,“傳承有序”。上下關係,定要捋順。甚是,分封諸侯,賞賜羣臣。皆要從前朝,搜尋類似出處。比如封劉備爲臨鄉侯,前漢時便設有此爵。陛下封劉備爲“都護西域輔漢大將軍”,便將輔漢大將軍的轄區,置在西域。又“位同三公,便是指位在大將軍何進之下。再又增封薊王。薊國亦有出處。而身兼大將軍與王爵者,前朝也有先例。

今漢雖罷置都護,卻設將兵長史。而將兵長史,便是都護之屬官。此,亦是出處。

諸如,以馬騰爲偏將軍,乃是破羌將軍所屬。而先前陛下駁斥曹節,六大將軍同朝,亙古未有。亦指無有出處。

此便是,傳承有序。

心血來潮,胡策亂封。絕非我怏怏大漢之風。

之所以漢末將軍位,日漸所輕,便是失了傳承。無有出處。

若無出處,又無先例。方可酌情新增。

正因傳承有序。故領食何人之祿,才無比重要。一言蔽之,汝是“哪條繩上的螞蚱”。

迎親車隊,綿長浩蕩。繞城一圈,再入關首。行成婚之禮。

華夏禮儀,多出“周禮”。周禮非漢禮。周朝,也是個大一統的奴隸王朝。四夷五胡,亦曾深受影響。故而,與大漢毗鄰的異族,除去許多部落制的遠古陋習,許多開明的禮儀,都近似漢禮。正因皆出自周禮。

先前劉備已問過,女豪言,當行漢禮。

劉備不由得長出一口氣。這套禮儀,不要太過熟絡。

所謂熟能生巧。自當萬無一失。

揭冪時,二人方得相見。劉備居高下看,女豪自有國色。而低眉偷看薊王劉備,女豪當真撥雲見日,累日憂心渙然冰釋。心如鹿撞,甘之如飴,尤比蜜甜。

如意夫君,莫過如此啊。

禮畢,送入寢宮。與已先行入內的媵妾鍾璦等人相伴。

同牢合巹,待大宴賓客羣臣,再行人倫大禮不遲。

許師鍾璦亦在,乃是鍾存舊習。先前爲婚檢,稍後爲指導。言傳身授,魚水之歡。細細想來,古代習俗,似有可取之處。

有義弟,近臣待客,自當賓主儘快。稍飲數杯,便被二位義弟架回。劉備信步登樓。守在寢宮門外的不是旁人。正是玉色琉璃之最強亞馬遜“十御衛”。女王生怕新人不堪撻伐,故令最強的十位女獵人,隨時預備。

劉備豈能不知。這便叩門而入。

一夜無話。

1.223 歲末大事12 淫不破義119 匡弼輔正172 自掘墳墓1.62 漢人西徙1.228 石來運轉1.97 以自爲方106 大徹大悟177 困龍之地1.200 窮兇奇虣134 天下初平169 先登陷陳1.74 判若鴻溝1.34 庸人自擾1.48 百善孝先1.33 功敗垂成1.42 椎心泣血1.25 人艱不拆1.6 驚天動地14 一龍仕主181 生死兩命1.29 迴光返照201 南北俱全18 張家小胖104 我與爭鋒139 八日之幸134 光融天下1.94 規圓矩方1.30 旱極而蝗17 輕徭薄稅111 鬥智鬥勇1.59 開疆闢土175 兵荒馬亂1.45 權利覺醒71 頓遜海渠1.260 爲虎作倀185 少不知味1.62 猜忌暗生1.69 張飛劫親1.235 貌合心離131 鳩佔鵲巢第2073章 1.262 飛天遁地1.267 老謀深算184 是個難題1.7 披喪送親1.22 東西合璧1.45 再得貴子148 七色婢女91 飯稻羹魚167 遙遠綠洲101 如虎添翼1.75 大漢一藩134 玩於股掌213 橫空出世110 逐鹿之利1.52 臥虎藏龍第2080章 1.269 和光同塵126 聚散有時189 夾縫偷生1.76 牽繮執轡1.62 風月常新1.82 狹路相逢1.25 黃龍見譙124 明以照奸116 孟嘗遺風151 天作之合1.57 指點迷津126 名公之胄130 輔車相依1.49 將計就計18 如芒在背1.68 女王之牙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77 坐等期滿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184 亂之道也1.37 投石卜路144 迎刃而解130 鮮卑寇邊1.26 再無歸期154 一念之間185 有神無鬼129 棋逢對手1.22 馬兒成名115 死而復生1.2 無孔不入1.45 入園面後102 風雪載途172 春晝初長10 坐井觀天1.83 身世成謎131 再造新莽1.50 試釘馬掌1.82 逢凶化吉1.87 扶危濟困1.37 魚目混珠1.84 早朝晏罷1.58 金水商肆173 飲鴆止渴197 生命禮讚
1.223 歲末大事12 淫不破義119 匡弼輔正172 自掘墳墓1.62 漢人西徙1.228 石來運轉1.97 以自爲方106 大徹大悟177 困龍之地1.200 窮兇奇虣134 天下初平169 先登陷陳1.74 判若鴻溝1.34 庸人自擾1.48 百善孝先1.33 功敗垂成1.42 椎心泣血1.25 人艱不拆1.6 驚天動地14 一龍仕主181 生死兩命1.29 迴光返照201 南北俱全18 張家小胖104 我與爭鋒139 八日之幸134 光融天下1.94 規圓矩方1.30 旱極而蝗17 輕徭薄稅111 鬥智鬥勇1.59 開疆闢土175 兵荒馬亂1.45 權利覺醒71 頓遜海渠1.260 爲虎作倀185 少不知味1.62 猜忌暗生1.69 張飛劫親1.235 貌合心離131 鳩佔鵲巢第2073章 1.262 飛天遁地1.267 老謀深算184 是個難題1.7 披喪送親1.22 東西合璧1.45 再得貴子148 七色婢女91 飯稻羹魚167 遙遠綠洲101 如虎添翼1.75 大漢一藩134 玩於股掌213 橫空出世110 逐鹿之利1.52 臥虎藏龍第2080章 1.269 和光同塵126 聚散有時189 夾縫偷生1.76 牽繮執轡1.62 風月常新1.82 狹路相逢1.25 黃龍見譙124 明以照奸116 孟嘗遺風151 天作之合1.57 指點迷津126 名公之胄130 輔車相依1.49 將計就計18 如芒在背1.68 女王之牙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77 坐等期滿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184 亂之道也1.37 投石卜路144 迎刃而解130 鮮卑寇邊1.26 再無歸期154 一念之間185 有神無鬼129 棋逢對手1.22 馬兒成名115 死而復生1.2 無孔不入1.45 入園面後102 風雪載途172 春晝初長10 坐井觀天1.83 身世成謎131 再造新莽1.50 試釘馬掌1.82 逢凶化吉1.87 扶危濟困1.37 魚目混珠1.84 早朝晏罷1.58 金水商肆173 飲鴆止渴197 生命禮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