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羚羊掛角

大震關,雲霞殿。

收到戲志才六百里加急手書,劉備遂遍示衆人:“志才已先行。”

李儒雙手接過,細細端詳後笑道:“左丞此去,必行將計就計。”

“信中只留‘臣去也’三字。後事究竟如何,戲丞卻未言明。”傅燮看後言道。

荀攸笑答:“一來,時不我待。二來,志才深知我等,我等亦知志才。後事如何,毋需多言,我等自當補全。”

“然也。”李儒起身行禮:“稟主公。關校尉可出也。”

“來人。”劉備這便點頭:“傳令漢陽大營,遣前軍校尉,兵進臨羌,攻佔龍耆城。”

“喏!”有當值亞馬遜女御衛出殿傳令。

傅燮不解:“龍耆瀕臨西海,今諸羌主力多蟄伏于歸義城附近,大小榆谷、賜支河曲等地。主公爲何捨近求遠?”

“羌人狡詐。但有風吹草動,必倉惶逃竄。稍有逼迫,即遁入西羌深處。此戰,當以退爲進,聲東擊西。”李儒答曰。

劉備亦笑道:“孤聞。西羌有羚羊夜宿,掛角於樹,腳不着地以避禍。此戰,當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原來如此。”傅燮拜服。話說,主公果然博學多才。竟連西羌有獸,其名“羚羊”,此等逸聞,亦知曉。

翌日,白石障。

留下戍卒守衛城障。外裹羌騎裝束的三千幕府精騎,在張飛與戲志才的率領下,浩浩蕩蕩,奔赴西傾山。

機智如戲志才,已從俘虜處問出詳情。併爲自己安排好了妥當的身份。貴女的來歷,亦得出七八分。此去當全無破綻。便有些許漏洞,智謀亦足可補全。

日行無話。

暮時,擇一背風處搭建羌人毛氈,宿營河谷。

此次嫁娶,貴女中有一人爲主。餘下皆爲陪嫁。身份類似媵妾。

話說,張飛領十八騎不過掠回十九人。餘下陪嫁貴女,皆成俘虜。其中便有人親眼目睹二日血戰。夜晚宿營,從同伴口中悉知萬餘族中青壯,皆命喪白石障下。許多羌女,忍不住落淚。

有道是“羌女多情”。

先前血戰,有不少羌騎生無可戀,迎着亂箭連人帶馬,撞入城壕。正因目視心上人被掠走。

難怪貴女亦說,“不願和親”。

盲嫁是其一。心有所屬,許亦是主因。

利慾薰心之下,起兵謀反都敢幹。區區幾名女子,羌渠有何不捨。且“饒妻制“下,究竟是誰人血脈,亦未可知也。

終歸是比不了錢財傍身。

“阿素,一萬燒當男兒,皆死於漢軍之手。我等不尋機報仇,爲何還聽命於漢人。”宿營時,便有貴女,切齒言道。

名叫阿素的貴女,便是主嫁之人。深看同伴一眼,阿素言道:“小姑可知,如若不從,我等皆死無葬身之地。以漢人之能,有無我等,皆無所謂。便是找東羌女子假扮,亦足以亂真。”

“其中利害,我豈不知。何不……假意應承。待到了西傾之地,再大聲疾呼,引鍾羌殺之。以洗血仇。”貴女恨聲道。

阿素大驚:“小姑切莫如此着想。且不見,與我姐妹同行者,皆虎狼之士。且爲首二人,一人乃薊王義弟,有萬夫不當之勇。一人乃西域都護府右丞,智多近妖之輩。小姑切莫弄險,否則必死也!”

“哼!”貴女雖不言語,眸中恨意卻不減反增。

阿素苦心規勸:“‘許’爲我等取漢名,習漢禮,學漢話,着漢衣。便是要我族中子弟,漸與漢人無異。如此,方有一線生機。前有段太尉,後有薊王劉備。羌人與漢人爭鬥百年,死傷無數,終是落敗。前有先零三十六部,十萬之衆,一朝敗亡。‘流徙三百里,完城旦舂’,身受徙刑,卻無人忤逆。足見薊王之勢強,無可匹敵。時至今日,東羌與氐人皆已降服,爲薊王所驅。失去與漢郡屏障,今勢更衰,只剩西羌數部,如何與敵。”

“正因如此,兄長才令我等與鍾羌結親。”貴女仍不服。

“此乃薊王之計也。”阿素已悟出大概:“時舉事六將,接連殞命,只剩宋健攜家小逃入湟中。便是薊王反客爲主之計也。東羌與氐人,日賺二百大錢。必甘願爲薊王驅策。只需時機一到,薊王一聲令下。東羌、氐人、湟中義從胡,西域聯軍、幕府兵士,必羣起攻之。那時,便與鍾存結盟,又有何用!”

“阿素……自幼聰慧,又飽學漢人經文。見識自與我等不同。算了,不說這些了,早些歇息吧。”

目送小姑起身離去,阿素眸中忽升起一抹哀傷。

一夜輾轉難眠。

翌日,隊伍拔營啓程。

路過白石縣境,又有百輛裹滿毛皮,僞裝成陪嫁車輛的機關兵車,匯入隊伍。

三日後,沿灕水河谷,入西傾山口。

見到立在谷口的羊角圖騰,隊伍中的貴女紛紛披上羌族“華氈”。

“(羌)女披大華氈爲盛飾。”

時下羌人服飾,多以皮裘、毛麻織物爲主。以“披氈”最具特色。氈的製作工藝,遠比紡織毛布簡單。後世經改良後稱“羌繡”。

正因珍貴。一路頂風朔雪,不捨披身。今入西傾山界,這才披氈,以示隆重。

號角聲中,便有數騎,從坡上奔至。大聲說了句羌語。

隊伍中,便有東羌隊率以羌語相答。

鍾存羌騎,皆面露喜色。留下一騎領路,這便返回報信。

“自(無弋)爰劍後,子孫支分凡百五十種。其九種在賜支、賜支即析支。河首以西及在蜀漢徼北。參狼在武都,勝兵數千人。其五十二種衰少,不能自立,分散爲附落,或絕滅無後,或引而遠去。其八十九種,唯鍾(羌)最強,勝兵十餘萬。其餘大者萬餘人,小者數千人,更相鈔盜,盛衰無常。”

作爲實力最盛的西羌種,鍾存羌大小種落,廣佈於西傾山中。常牧馬於賜支河曲,或循西傾山而東,入洮水谷地。上下游,皆水草豐茂之地。加之又善馴河曲良馬,再吸納被大漢驅離之諸多別種後,因而強盛。

“更相鈔盜,盛衰無常”,亦說明,羌人之間常有爭鬥。互相吞併,盛衰無常。

西傾山,山脈縱橫,嶺谷交錯。綿延四百五十餘里。寬百里至百五十里。鍾存各種落,散佈于山谷、丘陵、河岸、孔道之間。若無指引,又如何能找到王庭所在。

學薊王少年時,直搗鮮卑王庭。

張飛亦領送親隊伍,在鍾存羌騎的引領下,向王庭前行。

張飛與戲志才,皆扮成隨從,藏身隊伍之中。送親頭目,則交由麾下東羌隊率假扮。

再加上有如假包換的燒當貴女,從旁協助。引路羌騎不疑有他。

又行一日。

隊伍在山中紮營。

第2094章 1.283 一衣帶水1.54 一字之師1.224 碧血丹心165 往昔之約1.70 價低者得102 捧日而立165 片羽吉光162 畢生所願1.36 兵亂在即174 以謝天地1.64 天下大酺14 各奔東西1.27 出宮闢禍102 避易就難16 白馬公孫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69 白玉之精148 暗語絃音147 昏夜奔襲1.249 幸有一子117 再爲羣雄184 心有羈絆154 火攻破敵1.70 王道如砥12 淫不破義1.7 分庭抗禮1.94 百官缺席1.6 沐猴冠帶160 成人之美1.34 內憂外患187 得道不易153 以身擋箭51 樑冀金山110 棄親從曹1.70 孤芳自賞137 萬死不避1.32 無心插柳1.209 鐵騎橫衝1.89 無銅身輕1.38 兼督四州125 除舊迎新196 前狼後虎12 屠蘇續恨179 蠢蠢欲動1.44 螽斯衍慶1.74 青虹下墜1.59 班師凱旋1.89 薰蕕異器147 昏夜奔襲125 急流勇退117 鳳凰于飛193 事不過三149 鳳燃九天177 四海雄心163 佛道先後116 各有所求173 絲路流金1.40 重整旗鼓1.260 爲虎作倀1.243 十有八九1.247 愛屋及烏142 上谷烏桓1.75 後會有期116 迴天無術185 有神無鬼1.52 二宮流血1.97 霞樓仙居15 蔣幹遺書1.28 奇貨可居217 上交下讓169 麋家小妹1.93 古羌懸棺1.26 開荒種田132 一脈相承19 編戶分遷1.37 人主之風1.20 繡衣直指116 我有一計184 是個難題1.6 王侯之樂11 大器已成115 平生罕見195 青史留名130 抗颺虓虎1.25 張家謝禮18 世道居奇1.30 以僞亂真1.53 攻心爲上1.229 吞光五鳳158 攻城拔寨1.25 兄弟鬩牆1.82 遼東婢女107 九河之地162 一戰揚名137 各自圈地1.6 長轡遠馭141 喬裝出兵1.9 決裂諸侯18 再起兵禍1.87 性命相托
第2094章 1.283 一衣帶水1.54 一字之師1.224 碧血丹心165 往昔之約1.70 價低者得102 捧日而立165 片羽吉光162 畢生所願1.36 兵亂在即174 以謝天地1.64 天下大酺14 各奔東西1.27 出宮闢禍102 避易就難16 白馬公孫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69 白玉之精148 暗語絃音147 昏夜奔襲1.249 幸有一子117 再爲羣雄184 心有羈絆154 火攻破敵1.70 王道如砥12 淫不破義1.7 分庭抗禮1.94 百官缺席1.6 沐猴冠帶160 成人之美1.34 內憂外患187 得道不易153 以身擋箭51 樑冀金山110 棄親從曹1.70 孤芳自賞137 萬死不避1.32 無心插柳1.209 鐵騎橫衝1.89 無銅身輕1.38 兼督四州125 除舊迎新196 前狼後虎12 屠蘇續恨179 蠢蠢欲動1.44 螽斯衍慶1.74 青虹下墜1.59 班師凱旋1.89 薰蕕異器147 昏夜奔襲125 急流勇退117 鳳凰于飛193 事不過三149 鳳燃九天177 四海雄心163 佛道先後116 各有所求173 絲路流金1.40 重整旗鼓1.260 爲虎作倀1.243 十有八九1.247 愛屋及烏142 上谷烏桓1.75 後會有期116 迴天無術185 有神無鬼1.52 二宮流血1.97 霞樓仙居15 蔣幹遺書1.28 奇貨可居217 上交下讓169 麋家小妹1.93 古羌懸棺1.26 開荒種田132 一脈相承19 編戶分遷1.37 人主之風1.20 繡衣直指116 我有一計184 是個難題1.6 王侯之樂11 大器已成115 平生罕見195 青史留名130 抗颺虓虎1.25 張家謝禮18 世道居奇1.30 以僞亂真1.53 攻心爲上1.229 吞光五鳳158 攻城拔寨1.25 兄弟鬩牆1.82 遼東婢女107 九河之地162 一戰揚名137 各自圈地1.6 長轡遠馭141 喬裝出兵1.9 決裂諸侯18 再起兵禍1.87 性命相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