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單耳陶杯

閻柔要走,很是突然。

自跟隨劉備返回樓桑,便一直安頓在他家中。與同樣愛馬如癡的蘇雙成爲好友。又和黃敘混了個臉熟,三人雖年紀不同,身高各異,卻相當要好。後又拜了大儒陳寔爲師,這才搬去學壇。

學沒多久,爲何要走?

劉備急急忙趕來,便是想當面一問。

可只要瓚公子在場,想耳語幾句,根本就是妄想。劉備被衆人執意推上了主座。然後才按入學早晚,以及年歲長短,在兩排依次坐開。如此甚好。最大程度的摒除了身份懸殊帶來的差異。尤爲學子們所喜。

劉備之所以當仁不讓的端坐主席,乃因他是盧植首徒。無可爭議的大師兄。

入學早晚,是座次。分上下。

年歲長短,爲主次。排左右。

比如公孫瓚和劉文,同坐一排。因劉文年長,所以居右。公孫瓚年幼而居左。

《禮記·曲禮》:“席,南向北向,以西方爲上;東向西向,以南方爲上。”說的就是座次。

終於等到公孫瓚放下杯盞,劉備這才舉起手中蜜漿杯,敬閻柔。

“賢弟要走,備始料不及。今便以手中蜜漿代酒,願一路順風。”

“少君侯,請。”閻柔鄭重舉杯,將杯中鬆泉釀一飲而盡。

放下酒杯,不等劉備發問,閻柔這便說道:“少君待我赤誠,閻柔不敢隱瞞。自從隨少君販馬歸來,在樓桑的日子,宛如置身夢中。然而美夢卻總被噩夢驚醒。堂上恩師字字珠璣,柔聽之卻字字錐心。整日痛徹心扉,輾轉反側,夜不能寐。有些事,若不做,心怨難消!閻柔便一日無法面對席上諸位好友,無法承襲恩師的諄諄教誨。更無法承受少君侯厚愛。此去,待了結新仇舊恨,這便轉回!從此洗心革面,聆聽恩師教誨。鞍前馬後,已報少君侯再造之恩!”

說到最後,閻柔竟涕淚橫流。

耿雍曾說閻柔,心思深沉,時有憤恨之氣,必身負大仇。

如此看來,確是如此。

閻柔雖小,身形卻和劉備相若。幼時生活悽苦,固而年少老成。

劉備讓他拜在大儒陳寔門下,便是想借清靜無爲,明禮讓、善德化的陳寔,化解他心頭的仇恨。

此舉卻有奇效。不然,聽聞大儒教誨,閻柔也不會字字錐心,夜不能寐。

縱然如此,心中憤懣卻難以消解。必是血海深仇。

閻柔聲淚俱下,席上亦有人低聲哭泣。公孫瓚也長出一口氣,重重放下酒杯。 щщщ▪ tt kan▪ ¢ o

劉備亦感同身受。這便悄悄拭淚,強笑舉杯:“賢弟之心,備已盡知。如此,便再敬一杯。此去路途艱辛,生死難料。願一路平安早回。”

“願兄(弟)一路平安早回!”公孫瓚、陳逸等人亦紛紛舉杯。

閻柔捧杯遙敬一圈,這便一飲而盡。

喝完,閻柔從懷中取出個陶杯,離席捧到劉備面前。

陶杯單耳,樸素無華。雖造型老舊,卻並不值錢。然而閻柔貼身攜帶,必有不凡。

“此乃閻柔在胡人帳中,取食之杯。我等漢奴,人手一杯。一日一餐,朝不保夕。此杯若有閃失,則活活餓死。若想活,便要將旁人食杯搶來。閻柔此杯,從未離身。今將食杯獻與少君侯。從此而後,閻柔全族皆靠少君侯而食!”

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

閻柔便是借獻此杯,舉族託付於劉備。

劉備這便起身,雙手接過。

陶杯離身,閻柔氣勢驟起。仿有千鈞巨石卸下,一時暢快無比。這便起身告辭,腳步生風,一路長嘯而去。

衆人紛紛衝到窗邊追看。

只見閻柔單人匹馬,衝出邑中,消失在黑暗深處。

等衆人長嗟短嘆的返回坐席,卻見劉備正定定的望着手中陶杯出神。

公孫瓚的目光最爲複雜。

想着與劉備的初識,再看今日之劉備。時過境遷。少時好友揚名封侯,自己虛長几歲,仍一事無成!

倒是陳逸一語道破:“此杯乃閻柔取食之器。交給師兄,便是意指‘從師兄處取食’。乃是認主之意。”

衆人紛紛點頭。

哭的最慘的胡輔,以袖拭淚,泣道:“(胡)輔聞古人云:君以國士待我,我當以國士報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報之!君以草芥待我,我當以仇寇報之!今見閻柔和師兄之事,方知古人言之非虛!亦信‘牽招劉備’!”

送走閻柔,日子又復歸平靜。

十里水田,青苗長勢喜人。

完成了稻作最重要的插秧,邑民終能喘口氣。日常田間管理,已無需衆多人手。邑民紛紛復歸工地。水榭很快便能完工。新擴建的演武場,也因人手充足,進度飛快。

演武場的看臺,是對邑民開放的。想要登臺看精卒突騎捉隊操練,只需買五文錢的票證一枚。

如今樓桑富足,五文錢實在是有些便宜。

問題是能容納千人的看臺,次次滿座。一次買票,可得五千文。天天如此。一月可得錢十五萬。一年便是一百八十萬錢!

堪比少君侯所收田賦!

母親頗多驚訝。耿雍、崔鈞再次拜服。原本枯燥乏味的練兵,還能賣錢?關鍵是,有人從旁吶喊鼓舞,軍士亦精神百倍!技藝累日精進,堪稱虎狼之士!

突騎和武卒的戰馬,都在環繞一層的大馬廄內,專人飼養。兵士皆起居在二層兵營,就近操練。還配有湯池、醫館,軍事學堂。即便是兵器維修,或者積攢了軍俸,想要打一套上好的‘樓桑兵甲’。也有軍中鐵匠可助心願達成!

一套上好的‘樓桑兵甲’,由:一身搪瓷札甲、一柄卅湅大刀,一把併發手弩,一張二石強弓,牛皮箭囊內攜白羽狼牙箭五十支,防身短劍匕首一對,諸多兵器組成。

雖都是樓桑制式,卻又可因人而異。比如箭囊。

單單箭囊的樣式,就分爲幾種。弩手背於身後,騎士懸在腰間。漢式箭囊多用於弩手揹負。而‘胡祿袋’則是烏桓突騎的本部箭囊。

各有各的長處。

怎麼習慣,就怎麼來。無需強求。

見識多了,邑民漸漸看出門道。‘忠霸蓋猛,鴻衝蓋襲’。便是樓桑八將的排位。

黃忠自當排第一。隨後是崔霸、黃蓋、韓猛;潘鴻、呂衝、朱蓋、魏襲。

1.24 家國同構1.93 今冬尤寒121 書生意氣1.55 負陰抱陽173 合浦珠還192 火燒西園150 萬石國老191 天下雄兵1.70 封侯拜相1.23 痹體之術1.258 激勵三軍1.75 蔡邕來了165 政均法平1.37 兵發北進198 絕席而坐1.20 嶄露頭角14 萬象更新1.59 心悅誠服1.46 整齊劃一1.93 古羌懸棺1.44 非同尋常1.37 投石卜路71 三令五申176 左膀右臂1.56 巡視國境106 名不虛傳116 我有一計1.40 兵車夜行102 腰牌傍身1.30 洛陽小市219 一身是膽1.58 金水商肆181 臨時改意17 爲瓽所轠144 無雙后妃140 青雲之志1.30 大醫治世1.92 輕身爲國175 兵荒馬亂1.4 酈督二溝1.49 上表回國1.72 誤打誤撞1.23 真骨舍利119 時局崩壞107 三日得仙1.4 只患不均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160 解甲歸田1.68 斬旗奪船1.73 衆口難調100 蛛絲馬跡1.65 洛陽邸報138 盡如人意1.4 各懷鬼胎231 司馬爭先1.36 計中之計1.93 助紂爲虐1.4 只患不均71 三令五申1.236 溫水三登1.30 火燒雲臺1.43 龍生九子197 生命禮讚194 無事相安160 孕大含深138 必有後報1.37芳蘭生門148 暗語絃音1.294 滅紀廢典1.92 僅此足已10 雕版印鈔115 天下都北176 百越諸賢118 幷州狼騎1.56 風向突變123 文無第一137 百無禁忌131 鳩佔鵲巢163 女亞馬遜!1.206 猛將之烈163 女亞馬遜!71 瀝粉貼金1.44 豐取刻與194 輕車南下140 懷利相接1.24 家國同構188 風聞奏事114 養袁自重1.95 西園八校130 傭兵公會1.246 假有天下1.24 家國同構120 黑山飛燕1.30 陣前反水1.9 麻姑獻壽1.36 培肥改土110 金聲玉振170 一拍即合1.45 名臣碩老165 政均法平
1.24 家國同構1.93 今冬尤寒121 書生意氣1.55 負陰抱陽173 合浦珠還192 火燒西園150 萬石國老191 天下雄兵1.70 封侯拜相1.23 痹體之術1.258 激勵三軍1.75 蔡邕來了165 政均法平1.37 兵發北進198 絕席而坐1.20 嶄露頭角14 萬象更新1.59 心悅誠服1.46 整齊劃一1.93 古羌懸棺1.44 非同尋常1.37 投石卜路71 三令五申176 左膀右臂1.56 巡視國境106 名不虛傳116 我有一計1.40 兵車夜行102 腰牌傍身1.30 洛陽小市219 一身是膽1.58 金水商肆181 臨時改意17 爲瓽所轠144 無雙后妃140 青雲之志1.30 大醫治世1.92 輕身爲國175 兵荒馬亂1.4 酈督二溝1.49 上表回國1.72 誤打誤撞1.23 真骨舍利119 時局崩壞107 三日得仙1.4 只患不均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160 解甲歸田1.68 斬旗奪船1.73 衆口難調100 蛛絲馬跡1.65 洛陽邸報138 盡如人意1.4 各懷鬼胎231 司馬爭先1.36 計中之計1.93 助紂爲虐1.4 只患不均71 三令五申1.236 溫水三登1.30 火燒雲臺1.43 龍生九子197 生命禮讚194 無事相安160 孕大含深138 必有後報1.37芳蘭生門148 暗語絃音1.294 滅紀廢典1.92 僅此足已10 雕版印鈔115 天下都北176 百越諸賢118 幷州狼騎1.56 風向突變123 文無第一137 百無禁忌131 鳩佔鵲巢163 女亞馬遜!1.206 猛將之烈163 女亞馬遜!71 瀝粉貼金1.44 豐取刻與194 輕車南下140 懷利相接1.24 家國同構188 風聞奏事114 養袁自重1.95 西園八校130 傭兵公會1.246 假有天下1.24 家國同構120 黑山飛燕1.30 陣前反水1.9 麻姑獻壽1.36 培肥改土110 金聲玉振170 一拍即合1.45 名臣碩老165 政均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