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珠聯璧合

二宮守備,內鬆外緊。

除玉堂殿及黃門北寺獄外,往來二宮,與平時無異。然若想進出南北宮門,則殊爲不易。少帝甚至暫停宮人外出休假。便是採買,各署亦需先列詳單,由黃門署統一配送。不得擅自外出。

目的不言自明。爲防內外勾結,暗助二戚逃出生天。二戚朝野皆由黨羽蟄伏。未肅清前,自當謹慎。

明知遺禍無窮。爲何不行斬草除根。永絕後患。只因,薊王虎踞河北,羣雄割據關東。少帝稍有不慎,落人口實,引羣起而攻,乃至內外交困,覆滅在即。

少帝竊以爲。三朝鼎立,首當其衝,己先無錯。待敵先錯。

少則一年半載,多則三五載。待時局明朗,江山穩坐。那時,新仇舊恨,一筆勾銷。

心腹中大夫,避少帝耳目,返回永樂宮。

闕上守衛遙見,遂喚小黃門開啓宮門,放其入內。永樂宮氣氛肅殺,一干人等皆有神色沉重。難見笑意。

“太僕何在?”中大夫問道。

“正在署中。”小黃門答曰。

“帶路。”

“喏。”

有宮必有殿,有殿必有署。主官多稱署長。如少帝所居玉堂殿,便有玉堂署。前玉堂署長張讓,投河而亡。少帝新命中黃門繼任。

永樂宮,前身爲嘉德殿。此殿乃周時九龍殿,原址重建。九龍殿漢初已毀,只餘九龍門尚存。九龍門沿御道,排列上、中、下,三銅柱。每柱三龍纏繞,故稱之。乃嘉德殿正門。

先帝繼位後,追認亡父爲孝仁皇,尊母董氏爲孝仁後,奉居嘉德殿,改稱永樂宮。

永樂宮門,便是九龍門。

入偏殿與永樂太僕封諝相見。屏退左右,中大夫遂將太皇之命,娓娓道來。

“大難臨頭,唯不避刀劍,向死而生。封諝咬牙道:“且回稟太皇,《起居遺詔》不日當雙手奉上。”

“有勞太僕。”中大夫再拜而歸。

事不宜遲。封諝這便安排人手,盜取《起居遺詔》。只需遺詔在手,董太皇自可聯絡朝野黨羽,行廢立之事。先前封諝頗多顧慮,恐延禍上身,不願強爲。如今生死關頭,亦顧不得許多。誠如董太皇所言,時至今日,唯此詔可保命。

封諝歷經宮變,僥倖得存。早與董太皇休慼與共。且黃門式微,老將至矣。此時再轉投門庭,爲時已晚。唯有搏命一擊,方得一線生機。

話說,只需董太皇奉詔廢帝,立王美人貴子“董侯”爲幼帝。並攜廢立之威,垂簾稱制,權傾朝野。自上而下,一干人等方可保後半生,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心念至此。封諝遂傳語潛伏玉堂殿之黃門細作,搏命盜書。

玉堂殿坐落於永樂宮比,與之毗鄰。正因相距過近,董太皇這才避走雲臺。雲臺高聳,易守難攻。隔崇德正殿,與玉堂殿遙遙相望。且暗藏密道,可通城外。此中隱秘,唯少數人知曉。若見事不可爲,二宮太皇可由密道,直達馬市胡姬酒肆,再經覆道,入輔漢大將軍府。

神鬼無覺,逃出生天。

輔漢大將軍雖不常居於此。然虎威猶存。便是少帝,亦不敢越雷池一步。

曹節、程璜所設嫁禍安國之謀。堪稱進退自如。

七月秋高,天清氣爽。

薊王醒來,已近滿月。太醫令華妁,細心診治。一衆妃嬪,殷勤備至。薊王麒麟霸體,一角,戴肉。

“一角”,自不用說。然何謂“戴肉”。

“戴”着,冠也。戴肉,肉冠也。

中宮靈輝殿。薊王宮,凡稱殿,多不下三層。四宮八殿,皆四重。獨靈輝殿從上至下,高達七重。一重大殿,便是百官朝會之地。左右偏殿,爲百官候朝、休憩,洗漱、更衣之所。二層之上,爲倭妃那美、及一衆仙門美人所居。七重頂閣稱“觀天閣”。三重之上,有十字覆道,飛架四宮御花園。亦與四宮連成一體。殿中美人,往來後宮,坐臥起居,皆走覆道飛橋。與一重大殿分離。互不干涉。

換言之。只需經北宮御花園覆道,薊王便可前往三重靈輝殿。探視崑崙九仙。

“拜見夫君。”上元於平座相迎。

“免禮。”劉備伸手扶起。上元今號瑤光美人。上巳節時,假扮西園宮妃,登三足船宮。行點石成金,欲種樹靈臺。豈料激怒薊王隱主,暗中喚醒明主。麒麟一怒之下。施術途中,強行抽離。乃至上元,血濺當場。得太醫令華妁細心診治,恢復如初。本一心求死,不願偷生。後唯奉王母之命,嫁入薊王家。這纔不計前嫌,渙然冰釋。與墉宮玉女,合奏崑崙九音。再與女神珠聯璧合,奏古樂《葛天八闕》。引九天神女,降入靈臺。喚醒劉備,功不可沒。

除上元乃二番上陣。餘下八女,便是當世神女,亦未經人事。完璧歸薊,可想而知。修養足月,這才能下牀行走。

薊王稍有空閒,便來探視。

神魂無形。相互羈絆,不可名狀。劉備當可信之。

正因忘形之交,牢不可破。凡王宮女仙,皆不會輕易背主。

“妾等,拜見夫君。”步入內室,雲華等人,盈盈下拜。

“免禮。”皆是枕邊人,劉備自當善待。

待美人落座,劉備問道:“無恙否?”

“皆已無恙。”雲華答曰。

“甚好。”劉備輕輕頷首:“有勞美人,施以神術。否則爲夫斷難早醒。”

“妾等分內之事,不敢言謝。”上元對曰。

言及此處。劉備方纔道明來意:“如美人所知,爲夫一身二主。隱主隱藏至深。若非生死關頭,斷不會覺醒。合爲真我,許多記憶,憑空攝入,聞所未聞……”

上元心領神會:“夫君,可是憂心,真我所獲,不足爲信。”

“然也。”劉備試問道:“所謂海市蜃樓,虛無縹緲。隱主所記,可十足爲真。若出幻夢,謬之千里。該當如何。”

“必不會如此。”上元斬釘截鐵:“所謂去僞存真。凡被真我所錄,皆是真。”

“原來如此。”劉備神色一黯。

見劉備若有所思,上元遂含羞言道:“姐妹皆可侍寢。夫君今夜毋需歸。”

劉備輕輕頷首:“可也。”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仙門奇術,非身臨其境,親力親爲,不足爲外人道哉。

一夜無話。

1 末路之難196 遠古迴響1.200 窮兇奇虣187 西運東輸133 歸期已定194 先聲奪人109 密詔鋤奸1.46 有褐有衣156 薊王子館1.93 助紂爲虐137 共飲此杯18 滅國之危187 得道不易12 縑車載禍179 情長謀遠1.30 鐵臂神弓106 萬民飢流198 一夜易主1.73 血巢角鬥158 常山之蛇175 石破天驚113 七國聯盟132 謹遵醫囑1.44 降集氐羌1.69 義立而王128 揮金僚朋12 淫不破義1.5 舌綻春雷198 千帆競發162 舉棋不定1.66 百艸滋茂100 難爲人臣1.32 銅錢雨落1.76 洛陽來使195 勤王之師186 當仁不讓1.229 鐵骨石心第2095章 1.284 捨近謀遠11 珠聯璧合1.33 四郡亡胡1.282 不擇手段1.49 世平赴約146 漢宮女主1.9 麻姑獻壽135 逆流而進167 薄海從風81 初見端倪1.200 兼顧利弊197 運籌決算1.59 班師凱旋15 正視己心1.78 河北豪傑185 王都擴建1.86 義舍病院1.8 北面而事1.42 變置社稷10 坐井觀天193 置酒高會1.50 下辯除石188 風聞奏事1.62 猜忌暗生1.47 再增三縣1.28 將門虎子115 耕三餘一123 天賜之幸161 內難未弭150 勢如水火1.94 人情冷暖1.54 薊國四師1.76 峰迴路轉1.89 未改初心1.58 後會無期1.88 母行子效1.280 天下貴二21 兵符將令134 君何所求156 生死未卜1.20 來去相宜1.32 無心插柳1.25 辛陳杜趙174 生死交替165 片羽吉光101 如虎添翼120 隨行就市130 南廣陽城106 巡視南境1.99 一網打盡19 君前臣名1.99 生死相托145 狡兔三窟167 薄海從風1.43 樓桑特產1.89 秉燭夜話168 無法拒絕124 羌亂再起1.80 善水良才171 南北船閘120 三英齊發1.296 可甘人下1.9 雄甲天下
1 末路之難196 遠古迴響1.200 窮兇奇虣187 西運東輸133 歸期已定194 先聲奪人109 密詔鋤奸1.46 有褐有衣156 薊王子館1.93 助紂爲虐137 共飲此杯18 滅國之危187 得道不易12 縑車載禍179 情長謀遠1.30 鐵臂神弓106 萬民飢流198 一夜易主1.73 血巢角鬥158 常山之蛇175 石破天驚113 七國聯盟132 謹遵醫囑1.44 降集氐羌1.69 義立而王128 揮金僚朋12 淫不破義1.5 舌綻春雷198 千帆競發162 舉棋不定1.66 百艸滋茂100 難爲人臣1.32 銅錢雨落1.76 洛陽來使195 勤王之師186 當仁不讓1.229 鐵骨石心第2095章 1.284 捨近謀遠11 珠聯璧合1.33 四郡亡胡1.282 不擇手段1.49 世平赴約146 漢宮女主1.9 麻姑獻壽135 逆流而進167 薄海從風81 初見端倪1.200 兼顧利弊197 運籌決算1.59 班師凱旋15 正視己心1.78 河北豪傑185 王都擴建1.86 義舍病院1.8 北面而事1.42 變置社稷10 坐井觀天193 置酒高會1.50 下辯除石188 風聞奏事1.62 猜忌暗生1.47 再增三縣1.28 將門虎子115 耕三餘一123 天賜之幸161 內難未弭150 勢如水火1.94 人情冷暖1.54 薊國四師1.76 峰迴路轉1.89 未改初心1.58 後會無期1.88 母行子效1.280 天下貴二21 兵符將令134 君何所求156 生死未卜1.20 來去相宜1.32 無心插柳1.25 辛陳杜趙174 生死交替165 片羽吉光101 如虎添翼120 隨行就市130 南廣陽城106 巡視南境1.99 一網打盡19 君前臣名1.99 生死相托145 狡兔三窟167 薄海從風1.43 樓桑特產1.89 秉燭夜話168 無法拒絕124 羌亂再起1.80 善水良才171 南北船閘120 三英齊發1.296 可甘人下1.9 雄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