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求旨

太后生病了,福壽殿外的太醫跪了一地,次日,太后才悠悠的醒了過來,眼無焦距的抓着空氣問:“長惜,長惜,是不是你回來了,來,到母后懷裡來,母后給你唱你最愛的歌謠……”

木槿從房間醒來,碧草忙端過水來,看着碧草露出滿臉擔憂之色,討好的說:“碧草,我睡了多久了。”

“三天。”

木槿大爲驚訝:“三天?那…那是誰帶我回來的?”

“彥勍。”

碧草真是惜字如金的說着,這倒是被木槿猜到了,木槿穿好衣服出了門,感覺大家都是一股愜意,跟碧草神情一樣的:“大家,這都是怎麼了?

“陛下今天與鎮國公吵起來了,宮裡人都膽戰心驚的現在。”

“陛下怎麼了?”

“我聽說,太后娘娘思念長公主,病的很嚴重。陛下要爲公主立個衣冠冢,鎮國公說公主是外嫁之人,不允,所以吵起來了,還聽說陛下還罵了鎮國公呢!”

“原來是這樣啊!”

蕭彧玹快到十五歲了,十六歲到了成年之際,鎮國公是要還權的。近年來,皇上讀書習武都非常上勁,對朝廷政事也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已不是長在他人羽翼下的娃娃,可是畢竟他羽翼未滿,朝廷除了戶部禮部尚書幾位老臣,其它的官員已是革新,對鎮國公來說,皇上的成年是對他的威脅,而且是已經可以完全獨立的皇上,朝廷這番局勢,怕是又會風起雲涌。

這時乾坤殿裡的氣氛冰冷異常,蕭彧玹安靜坐着看着奏摺。

掀開奏摺一份看着,“啪!”扔了幾份奏章丟掉地上,大呵到:“荒唐,讓我放棄衛城還給北齊,一羣貪生怕死之輩。朕已經準了,可借糧食救北齊糧缺,三十萬石,已經很對的起他了,現在糧食已經在運的路上,還跟朕來這一套。”

左尚書伏在地上擡起頭來:“陛下,微臣…微臣倒是有個主意。”

“說!”

左尚書對了一眼次座的鎮國公說:“是,陛下,北齊一直要回衛城,其實是要回長公主陪嫁城池,既然這樣,不妨兩國在次聯友誼之邦,這樣大家就沒有什麼可爭論的!”

先皇一共只有四位公主,長公主長惜爲太后所生,今年十七歲。二公主長樂十六歲,爲潘嬪妃所生,左尚書便是她表舅。三公主長隨十歲,生母低微,沒有品級,但從小身體不好,藥不離身。剩下的四公主長安,只有八歲,端妃所生,養在太后身邊不知生母。

左尚書給內監使了一個眼色,傳喚太監會意,傳報着:“長樂公主進諫!”

“宣!”

殿外一個少女緩步而來,跪下拜着:“參見陛下!”

蕭彧玹忙說:“二皇姐,快請起。”

“謝陛下!”

長樂站了起來,蕭彧玹很少見這位皇姐,長樂的生母品級比較低微,潘婕妤身患重病,長樂一直伺候在她身邊,很少出來露面,甚至宮中節日。

蕭彧玹也很好奇的問她:“二皇姐,你怎麼來了,可有什麼要事。”

長樂立在殿中,她只着青衫,頭飾簡單,雖無外修飾,但周身散發着貴氣,如開在亂草叢裡的一隻雪白玉花,顯高貴無比。

長樂緩緩的說道:“我得知南楚在陷入兩難境地,百姓又將生靈塗炭,長樂自願出嫁和親,請陛下成全。”

“什麼,不可以。”

蕭彧玹聽完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又看向鎮國公,等着鎮國公的意思,鎮國公只是看着地上的長樂並不出聲。

蕭彧玹急了說道:“不可,不可,二皇姐你不可以去,大皇姐現仙逝,如今怎可又送公主去,我們南楚又不是打不過他北齊,何必送去皇室血親任人糟踐。”

鎮國公起身走到長樂身前跪了下來行禮大禮。左尚書和長樂驚慌的拉起他:“鎮國公快請起,您這是何意?”

鎮國公仍舊跪着說道:“微臣是敬重長樂公主捨身救國的大義,臣代替南楚百姓謝過公主,讓他們免受戰亂之禍。”

“鎮國公大人請起,我是一朝公主,理因爲國爲民,這也是我的職責。”

鎮國公起身站在一邊,長樂又說道:“只是我這一走,會是一生無緣在回,只求陛下能答應我的一個請求。”

蕭彧玹沒有回答,一會兒淡淡的說:“我可以答應你的任何要求,只要你不去北齊。”

王公公知道皇上已是怒火沖天了,連忙跪下。

鎮國公並沒理會蕭彧玹,只是問長樂:“不知公主有何要求?”

長樂淡淡的說道:“長樂一去沒有歸期,不能承歡膝下,只求生母潘氏的病得以醫治,能讓她安享晚年。”

鎮國公:“公主言過了,此事本就無可厚非,潘婕妤生性溫和,鳳體有些欠安,但臣定會竭盡全力,讓潘婕妤安享天年。”

長樂向蕭彧玹拜去:“謝陛下恩典,長樂等侯傳詔。”

蕭彧玹早已氣的不行,阿奴輕聲勸道:“陛下,長樂公主還等您的回覆呢!”

蕭彧玹:“二皇姐,是不是有人逼你的?只要你不是本意,告訴朕,朕就算舍了這皇位也要保護你。”

蕭彧玹此番話—出,殿裡其他人都嚇的不敢出聲,左尚書一時看看鎮國公,一時看看蕭彧玹,心裡嘆道:這個小皇帝隨着年歲的增長,倒是越有自己得主見了,可還是不會控制自己的戾氣,像劉業誠這種控制慾如此強的人,怕不是好事。長樂是自己的表妹的女兒,雖說是長樂自己提議要去代替和親,但自己也想在鎮國公面前立功,就應了下來。

阿奴早已嚇的伏在地上,長樂心裡是高興的,她從來不知道在這個見面多爲數不多的皇弟心裡自己也有一席之地。這就夠了,她的犧牲就有些值得了!

“陛下沒有人逼我,我身爲皇家人享受榮華,理因爲國爲民,犧牲個人又有何妨!陛下,我只求我的生母后半生可以安享天年,陛下勤勉愛民,做個百姓好皇帝。”

鎮國公只是笑笑:“長樂公主真是大義凜然,深知禮數,身爲皇家人,就該如此,微臣代替南楚百姓謝謝公主,讓他們免受戰亂。陛下還是准奏吧!”

蕭彧玹看來鎮國公和長樂都已決定了和親之事,自己在駁回也惘然,況且他沒有反駁的理由和能力,只是滿臉掩飾不住的怒氣,卻又無可耐何,但還是語氣生硬的說:“准奏!”

可阿奴看到他的手用力的握着椅子扶手,似乎用盡了全身的力氣,青筋暴露,阿奴心疼極了。

“謝陛下成全,臣告退!”長樂退了下去,蕭彧玹還是忍不住氣,揮手一股氣把桌子上的筆墨紙硯推到地上,散了一地。

也不管就鎮國公的責怪,站起身來跑出殿外,阿奴忙向鎮國公拜拜,追了出去。

鎮國公發怒揮着衣袖道:“哼!又是一個不成器的東西!越大越不像話。”

左尚書禁聲不敢答話。

2015-10-22

第四十七章 召見第四章 結緣第四十章 中元節第五十一章 棄兒第二十八章 行刺第三十章 提醒第四十六章 長樂第十八章 彥勍第二十一章 北齊第五十五章 淇王第七十九章 形勢第二十七章 營救第十二章 命運第十五章 封王第五十六章 陷害第二十一章 北齊第七十一章 兩難第三十五章 端妃第七十一章 兩難第五章 捉魚第四十八章 書院第六十九章 宣戰第十三章 回國第四十六章 長樂第三十章 提醒第七十六章 端倪第二十三章 入獄第七章 進宮第八章 戰事第五十六章 陷害第二十七章 營救第三十五章 端妃第五十九 秋狩第三十三章 禍端第五章 捉魚第三十三章 禍端第七十章 沈逸第五十四章 王府第四十二章 繡莊第三十七章 雜役第三十九章 過年第二十九章 攔截第七十三章 中毒第二十五章 遺忘第六十二章 懲治第三十章 提醒第十八章 彥勍第四章 結緣第二十一章 北齊第三章 療傷第三十三章 禍端第十七章 行宮第六十七章 逃跑第二十八章 行刺第三十九章 過年第十二章 命運第一章 木槿第二十九章 攔截第二十七章 營救第七十三章 中毒第五十五章 淇王第六章 身世第六章 身世第三章 療傷第六章 身世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七十六章 端倪第六十二章 懲治第五十章 奴隸第十三章 回國第三十一章 回宮第二十七章 營救第八章 戰事第三十三章 禍端第十六章 赴約第五章 捉魚第四十六章 長樂第五十章 奴隸第六十四章 瑤夏第十三章 回國第五十八章 冊封第五十一章 棄兒第十五章 封王第六十章 親政第七十二章 踐行第三十四章 受刑第十二章 命運第四十三章 傾城第五十二章 生辰第二十七章 營救第三十七章 雜役第十七章 行宮第三十七章 雜役第六十章 親政第四十五章 開張第十九章 重陽第十七章 行宮第七十九章 形勢
第四十七章 召見第四章 結緣第四十章 中元節第五十一章 棄兒第二十八章 行刺第三十章 提醒第四十六章 長樂第十八章 彥勍第二十一章 北齊第五十五章 淇王第七十九章 形勢第二十七章 營救第十二章 命運第十五章 封王第五十六章 陷害第二十一章 北齊第七十一章 兩難第三十五章 端妃第七十一章 兩難第五章 捉魚第四十八章 書院第六十九章 宣戰第十三章 回國第四十六章 長樂第三十章 提醒第七十六章 端倪第二十三章 入獄第七章 進宮第八章 戰事第五十六章 陷害第二十七章 營救第三十五章 端妃第五十九 秋狩第三十三章 禍端第五章 捉魚第三十三章 禍端第七十章 沈逸第五十四章 王府第四十二章 繡莊第三十七章 雜役第三十九章 過年第二十九章 攔截第七十三章 中毒第二十五章 遺忘第六十二章 懲治第三十章 提醒第十八章 彥勍第四章 結緣第二十一章 北齊第三章 療傷第三十三章 禍端第十七章 行宮第六十七章 逃跑第二十八章 行刺第三十九章 過年第十二章 命運第一章 木槿第二十九章 攔截第二十七章 營救第七十三章 中毒第五十五章 淇王第六章 身世第六章 身世第三章 療傷第六章 身世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七十六章 端倪第六十二章 懲治第五十章 奴隸第十三章 回國第三十一章 回宮第二十七章 營救第八章 戰事第三十三章 禍端第十六章 赴約第五章 捉魚第四十六章 長樂第五十章 奴隸第六十四章 瑤夏第十三章 回國第五十八章 冊封第五十一章 棄兒第十五章 封王第六十章 親政第七十二章 踐行第三十四章 受刑第十二章 命運第四十三章 傾城第五十二章 生辰第二十七章 營救第三十七章 雜役第十七章 行宮第三十七章 雜役第六十章 親政第四十五章 開張第十九章 重陽第十七章 行宮第七十九章 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