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恩帝有兒有女的,又沒有斷了明家的香火,怎麼就要過繼了?
阿瑜眨了眨大眼睛,詢問着沈敏消息來源是否可靠?
沈敏重重地點了點頭,繼續說道:“王御史說,當今陛下膝下空虛,目前大魏只有兩位公主竟無一位皇子可以來繼承大統,因此應當在諸位宗親中選上一位德才兼備之人,以作繼承人。”
“這位王御史和本宮還真是八字不合呢,他和他女兒都克本宮呢。”
阿瑜低低的說道,臉上看不清喜怒。
“您說什麼?”
“沒有什麼,那位王御史可還說了合適的繼承人選嗎?”阿瑜淡淡地問道。
“王御史認爲恪郡王家的嫡次子倒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恪郡王?阿瑜一頭霧水,她一直以爲明家是單傳的只有明高祖和承恩帝兩代人,怎的就多出了個明郡王來呢?本想問問沈敏這恪郡王是何方人士的,但轉眼一想便明白他也是不知曉的,若他早就知曉了,依照他的性子必定早早地就告訴了她。
“沈敏,你也知道本宮素來與外界接觸極少,對於大魏的宗室也不是很清楚,你替本宮去查查吧。”
“是,微臣定不會辜負公主的託付的。”
“朝會上他們的反應是什麼啊?”
自從方丞相一倒,不少以前依附於方丞相門下的官員們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響,精明的聞着不對勁便早早地棄暗投明,另換了大樹來依靠,那位仗義執言的王御史便是那顆大樹。
如今王御史在朝堂上可是一位風雲人物呢,想必他提出的建議一定會有不少人附和吧。
果然,沈敏的面色有些不好,沉聲答道:“不少大臣們都同意王御史的建議,也十分贊同他提出的繼承人選。”
“那勳貴們有什麼看法?”
“大部分公侯都沒有發表看法,只有少部分贊成王御史的意見,承恩侯府,威遠侯府。”
“哦,那你們長昭侯府的看法呢?”
“臣的叔叔只忠於皇上,皇上的意思便是長昭侯府的意思。”
這話倒是說得好,“那你現在來告訴本宮這又算是
怎麼回事呢?”
“臣是公主殿下的伴讀,便是屬於公主殿下的。”
阿瑜定了點頭,也沒有追問下去,畢竟兔子逼急了也是會咬人的,人也不會有多麼純粹的,她還是不要再逼下去了。
“好了,本宮知道了,那件事你下去之後好好地查查吧,然後寫成摺子傳到本宮這就行了。好了你退下吧。”
“是。”
過繼?這羣人可真是會想啊,原以爲沒有了太子和誠郡王,那個位置對於她來說如同囊中之物,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沒成想竟然還會發生這麼多變故來,先是野心勃勃•重生歸來的安定公主,現在又有了名不見聲傳的恪郡王的嫡次子,還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只是承恩帝這次爲什麼不派人告訴她一聲呢?還是他真的動了要過繼的念頭了?
不管真相是怎樣的,她都不會讓出屬於自己的東西的。
“公主,這是沈大人託奴婢轉交給您的奏摺。”
阿墨將一封奏摺遞給阿瑜。“好了,你先退下吧。”
沈敏不愧是她早就瞧上的人,這辦事的效率就是高,不過兩天的功夫便將這事查得個一清二楚。
原來高祖皇帝還有一個堂兄啊,當年礙於戰亂,分離了十幾年,高祖皇位穩定了,便廣發皇榜尋找自己的堂兄,這一發皇榜,不少人都打着自己是高祖堂兄的名號來皇宮蹭吃蹭喝,畢竟相隔十年不見,彼此的音容相貌都發生了不少變化,高祖一時不能分辨出真假來,直到幾年後一位農民帶着族譜找到了皇宮,高祖才明白自己被騙了。
可是高祖皇帝已經將那人封爲了恪親王了,也相處多年產生了真正的兄弟情義(實際上就是酒肉朋友),突然間明白眼前這個一臉憨厚的莊稼漢子纔是自己的堂兄,心裡那叫一萬個不願意啊,自己怎麼會有這樣一個丟人的兄弟呢,他的兄弟就是應該和他一樣英俊瀟灑,一起談古論今的,可眼前這人差了十萬八千里。
其實學士•相貌什麼的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高祖皇帝不想承認自己認錯了人,竟然連自己的兄長都認錯了,可是那本族譜卻是真真切切的,也是那位恪親王拿不出來的
。
無奈之下高祖皇帝只能封了自己的堂兄一個恪王的爵位,便將他打發到了雲州,多年不理睬。
至於那位恪親王自然是被撤了的,按照欺瞞君主的罪名,處以了死刑。
由於恪王不得高祖的歡心,平日裡也是安安分分的,從來不生事,在大魏就像是被刻意遺忘了,因此到了今日很少有人還記的當年轟動一時的恪王了。
高祖駕崩時,恪王倒是進京悼念了一番,不過他本身就比高祖年齡長了許多,承恩帝五年時便離世了,由於他沒什麼作爲,再加上承恩帝又對他們沒什麼映象,因此爵位就降了一級,恪王世子承爵,便是如今的恪郡王了。
恪郡王還有一位弟弟,兄弟兩一母同胞感情十分要好,當年恪郡王承爵後便向承恩帝討要恩典,希望能夠替自己謀求一個爵位,可是被承恩帝一口回絕了,如今也只是一個六品小官,但是在雲州有着自己哥哥的照顧,倒也過得舒坦。
說到子嗣,就不得不讚上一聲了,明家高祖這一脈子嗣單薄,承恩帝那一代,原本有三個皇子,可最後活下來的只有一個,還好至少有人能夠繼承宗業,但阿瑜這一輩那可就叫一個慘了,原本承恩帝膝下兩兒兩女湊了兩個好字,可是如今一個兒子死了,一個不是自己的種,說到女兒那就更奇葩了,一個是重生之人,另一個是異時空的來客,還好不知道真相,不然得怎麼慪氣呢。總的來說,高祖這一支傳到現在血脈就只剩下昭興和安定兩個公主了,看起來真是叫人擔憂啊。
相較於高祖一脈的單薄,恪王那一脈可謂是人丁興旺了。恪王原本有一房妻子,生下了兩個兒子就是恪郡王和他的弟弟,後來到了封地之後,恪王又拿了幾房妾室,生了三個兒子和五個女兒,看到這阿瑜撇了撇嘴,再老實的男人發達了之後也會變得花心。
恪郡王妻子是當地知府的千金,替他生下了兩個嫡子和一個嫡女,幾房妾室一共生了兩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恪郡王的親弟弟也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這兒女成羣真是看得阿瑜有些替承恩帝眼紅啊,不過他是不會眼紅的。
承恩帝要是兒子多了,哪還有她什麼戲可以唱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