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

李自成隨着李綽來到府衙,親兵們大半安置在府衙周圍,接管了整個府衙,何小米帶着一個百戶的親兵,隨着李自成入了府衙。

府衙內閒雜人等,已經被清理一空,便是李綽的家眷,也被安置在別處,只有數名廚子和侍女在一邊伺候着。

原先預備的十桌宴席,現在只剩下一桌,剩餘的飯菜不能浪費,恰好留給進入府衙的親兵們享用。

侍女們送溫水,讓李自成淨了面,香噴噴的菜餚便送來了。

除了李自成坐在首,李綽在主位作陪,還有兩名陌生的年人,模樣倒是不錯,應該是松江府的稅務處和交通處的主官。

李綽先是向李自成拱手告罪,然後指着兩人,道:“稟皇,他們是松江府的稅務處長許王家、交通處長周順。”

兩人便要起身,重新跪拜行禮,被李自成止住,“兩位愛卿不用客道,這些虛禮免了!”

許王家、周順二人謝過李自成,李綽使個眼色,侍女們便手持酒壺前,爲四人斟酒。

李綽雙手捧起酒盞,道:“皇舟車勞頓來到松江,總是爲了松江的百姓,這第一杯,微臣等代表松江的百姓,恭迎聖駕來到松江。”

“代表百姓?好,朕希望你們真正將百姓放在心,”李自成舉杯一口乾了,放下酒盞,道:“松江府沒有實行均田,百姓可有怨言?”

“這……”李綽放下酒盞,稍稍遲疑,忙道:“皇在江南八府沒有均田,自有皇的深意,百姓豈敢有怨言?”

“非也,”李自成笑道:“百姓不是沒有怨言,而是不敢,”頓了一頓,方道:“百姓有了怨言,官府要適度引導,化解這些怨言,此外,商家大戶在賺錢的同時,也要招募普通百姓,官府也要拿出相應的辦法,總要讓他們有活路,如果朕聽到百姓食不果腹的情形出現,朕絕對要追究地方官的責任。”

“微臣遵旨,總會讓百姓有活路,”李綽端起第二杯酒,道:“皇駕臨松江,自微臣以下,都感到松江府朗朗高日,這第二杯,微臣等祝皇一路順風,早日一統華夏!”

等李自成喝完了第二杯,李綽又是舉起酒盞,道:“華夏取代大明,革除許多弊政,松江的百姓,日子會越來越好過,微臣等代表百姓,誠心恭迎皇。”

三杯酒下肚,李自成便停住酒盞,道:“朕這次來到松江,的確是有幾件事,都是爲了國計民生,三位愛卿,可得盡職盡力,報效華夏,善待百姓。”

“微臣遵旨!”

“這第一件事,乃是爲了造船廠東遷的事,”李自成道:“華夏組建海軍,艦船製造廠必須面向大海,李愛卿可曾爲造船廠選址?”

李綽忙放下竹箸,拱手道:“回皇,草民首選的新址,乃是南面臨海的金山衛,其次是東面的川沙堡,當地的官員們已經在動員百姓,一旦確定了船廠的地址,便會遷出百姓。”

李自成微微頷首道:“這兩地可有優劣?”

李綽道:“金山衛正對大海,地勢開闊,港口吃水較深,但金山衛完全暴露在海,一旦外敵入侵,容易受到攻擊,不瞞皇,據當地的百姓說,嘉靖年間,倭寇入侵時,常常從此處登陸;川沙堡位於長江口,據水觀察的數據,水底常有泥沙出現,面對外海的方向,吃水相對較淺,但不會影響大型船舶停靠,川沙堡的好處,便是在長江口之內,外敵很難入侵。”

李自成點點頭,沉思片刻,道:“一旦船廠選址定下來,此處也將是海軍的補給基地,是要駐軍的,如果連自己的母港都不能保護,還要什麼艦隊?明日朕親自去金山衛看看。”

“皇說得是,微臣也是傾向於金山衛!”

李自成又道:“這第二件事,乃是爲了松江的發展,”看了許王家一眼,道:“許愛卿,松江的稅賦,蘇州如何?”

許王家的面色有些難看,忙道:“回皇,松江府原本有華亭、海、青浦三縣,因華亭縣與松江府同城,已經裁撤了,如今只剩兩縣,無論是人口、土地,蘇州都差多了,賦稅不足蘇州的三成!”

李自成知道,這個時代,松江府並沒有像海那樣,起到地區的龍頭作用,而蘇州有了數百年的富庶底蘊,一時之間,松江府很難追趕蘇州府。

海從周邊脫穎而出,關鍵在於海貿易。

華夏國正在大力發展海軍,如果海軍具備了護衛沿海的戰鬥力,勢必要開海禁,華夏大力發展工業,也需要尋找海外銷售市場。

海貿易興盛,松江府纔會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松江府的沿海地位,具有戰略的優勢,但前提必須有深水碼頭,整個江南的工業板塊,將來很可能都要依賴松江的大型民用碼頭。

李自成思索片刻,似乎在哪部抗戰影視劇看過,吳淞口乃是海地區最大、最繁華的碼頭!

許王家見李自成一直是思索的模樣,心十分委屈,松江府沿海地區,未開發的沙地居多,與蘇州府的農業熟地,幾乎沒有可性,商業也是遠遠不蘇州,他十分小心地道:“皇……”

李自成回過神來,淡淡一笑,道:“許愛卿認爲,松江的賦稅要趕蘇州,需要多長時間?”

“這……”許王家道:“皇的意思,是要在松江加賦?”

“不,你是稅務官,必須依法辦事、依法徵稅,”李自成搖搖頭,道:“如果隨意加賦,便如飲鳩止渴、涸澤而漁,無法長久的。”

“皇,微臣愚鈍……”

李自成擺擺手,道:“其實,只要愛卿做好兩件事,或許用不了二十年,松江的賦稅,便有可能趕蘇州……”

“二十年?”許王家心道,現在松江府的賦稅,尚不足蘇州的三成,農業耕地明顯不足,難道沙地能長出水稻?他不明所以,隧道:“請皇明示!”

“其一,在黃浦江的河口附近,尋找一處大型的碼頭。”

“黃浦江的河口?”許王家驚道:“回皇,黃浦江的河口兩岸,吳淞江與河寶山所,都是隸屬於蘇州府……”

李自成暗叫慚愧,以前不好好讀書,人可丟大了!他面沒有變色,卻是淡淡地道:“朝廷很快會下旨,奧,朕今日下旨吧,將整個黃浦江都歸屬於松江府,”頓了一頓,又道:“也不能完全盯着吳淞口碼頭,要向沿海的漁民走訪,看看是否還有合適的碼頭。”

“微臣遵旨!”

“當然,這件事也算不得許愛卿稅務部分的事,”李自成看了眼李綽、周順,道:“整個松江府,都要行動起來,特別是李愛卿。”

“微臣等領旨!”李綽思索片刻,道:“微臣斗膽,皇是要開海禁嗎?”

李自成點點頭,“海禁肯定要開,但現在還早,必須等到南海艦隊能在大海自由馳騁,爲商船提供護衛……”看了許王家一眼,又道:“還有一事,許愛卿根據納稅的數量,篩選處兩名遵紀守法的富商,朕明日要召見。”

“微臣遵旨!微臣今晚便去知會他們。”

“那倒不必,也不是什麼緊要的事,朕會在松江停留幾日,明日知會他們不遲,”李自成含笑道:“許愛卿,這兩件事情辦好了,會爲松江的賦稅打下基礎。”

“微臣銘記於心!”

“當然,既讓松江的百姓過好日子,又讓松江府的賦稅大幅增加,還需要周愛卿做些事,”李自成道:“朕打算修築一條環太湖的管道,將江南八府連接起來,省廳的郭愛卿已經在沿途考察官道,周愛卿也要將松江府段勘察明白,配合郭愛卿的工作,將來大道修築完畢,還會向縣城和重要的碼頭延伸,周愛卿必須做到心有數。”

“微臣遵旨!”

“最後一件事,”李自成道:“朕在松江的這幾日,你們要明察暗訪西洋的傳教士,以及與西洋傳教士來往密切的人員。”

李綽面一凜,遲疑片刻,終是道:“微臣斗膽,皇可是要抓捕傳教士,禁止他們在華夏傳播異教……”

“李愛卿可知,華夏的科技部長,便是西洋的傳教士湯若望?”李自成淡淡笑道:“你們恐怕更不會知道,朕是天主的信徒,華夏的天主教教皇!”

李綽呆了一呆,忙離座叩拜於地,“微臣死罪……”

“李愛卿快快起身!”李自成用手指着李綽的腦門,笑道:“不知者不罪,只要你在松江清廉爲官,心時刻裝着百姓,朕又何須治你的罪?如果貪贓枉法、魚肉百姓,那時朕纔會治你的罪,重重治罪!”

“微臣不敢!”李綽起身後,偷偷用官袍擦拭着額頭的汗跡。

李自成臉色轉緩,道:“你們恐怕已經想到了,朕讓你們尋找傳教士,以及與傳教士來往密切的人,乃是要重用,”頓了一頓,又道:“不過,也不能濫竽充數,需要真才實學,朕會親自考校他們。”

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652章 皇權第295章 東征隴右(一)第1068章 前朝皇子公主們第168章 無影門第599章 總兵跑了第188章 奇貨第512章 一舉兩得第176章 矛盾與問題第53章 百匹戰馬第696章 動了心思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1345章 除惡務盡第136章 姐妹花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1177章 大禍臨頭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1362章 軍人不管會談第361章 建立行省第38章 較量第154章 困惑第425章 佛祖顯靈第1281章 出使葡萄牙第749章 隨風而動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1124章 天津號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40章 我們有兄弟第1295章 等待什麼第1007章 邊談邊打第1263章 造船工業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1308章 瓦剌蒙古第1179章 四面合圍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18章 蒙古騎兵的戰鬥力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503章 獨角戲第62章 最豐美的草場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222章 終於問世了第1138章 沒有說謊第432章 慶祝的方式有些特別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682章 蒙古女人第99章 水果樓第485章 有序撤退第337章 肩上的膽子第607章 護城河第1194章 單一民族第175章 親戚第97章 幕後主使第515章 慶功宴第87章 逃兵第1065章 金屬子彈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76章 請功文書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94章 官復原職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1329章 漢魂第191章 流民第1069章 官方喉舌第1199章 又是大敗第723章 功不可沒第1135章 狹長的大營第1277章 土地交換貿易權第1083章 國家穩定第517章 八條軍律(下)第487章 擲地有聲第275章 燈下美人第113章 比較第404章 兩女鬥豔第365章 東征關中,南下巴蜀第616章 不可戰勝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143章 多長心眼第560章 月亮湖第611章 富庶第549章 情況不明第114章 久旱的沙漠第148章 傳教士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1059章 《友好通商條約》第673章 只要女人第38章 較量第951章 再不錄用第600章 無一漏網第526章 王徵的光陰第221章 野外操訓第122章 西寧府第1069章 官方喉舌第883章 算死王侯第521章 重回蘭州第786章 無形的壓力
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652章 皇權第295章 東征隴右(一)第1068章 前朝皇子公主們第168章 無影門第599章 總兵跑了第188章 奇貨第512章 一舉兩得第176章 矛盾與問題第53章 百匹戰馬第696章 動了心思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1345章 除惡務盡第136章 姐妹花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1177章 大禍臨頭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1362章 軍人不管會談第361章 建立行省第38章 較量第154章 困惑第425章 佛祖顯靈第1281章 出使葡萄牙第749章 隨風而動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1124章 天津號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40章 我們有兄弟第1295章 等待什麼第1007章 邊談邊打第1263章 造船工業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1308章 瓦剌蒙古第1179章 四面合圍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18章 蒙古騎兵的戰鬥力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503章 獨角戲第62章 最豐美的草場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222章 終於問世了第1138章 沒有說謊第432章 慶祝的方式有些特別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682章 蒙古女人第99章 水果樓第485章 有序撤退第337章 肩上的膽子第607章 護城河第1194章 單一民族第175章 親戚第97章 幕後主使第515章 慶功宴第87章 逃兵第1065章 金屬子彈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76章 請功文書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94章 官復原職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1329章 漢魂第191章 流民第1069章 官方喉舌第1199章 又是大敗第723章 功不可沒第1135章 狹長的大營第1277章 土地交換貿易權第1083章 國家穩定第517章 八條軍律(下)第487章 擲地有聲第275章 燈下美人第113章 比較第404章 兩女鬥豔第365章 東征關中,南下巴蜀第616章 不可戰勝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143章 多長心眼第560章 月亮湖第611章 富庶第549章 情況不明第114章 久旱的沙漠第148章 傳教士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1059章 《友好通商條約》第673章 只要女人第38章 較量第951章 再不錄用第600章 無一漏網第526章 王徵的光陰第221章 野外操訓第122章 西寧府第1069章 官方喉舌第883章 算死王侯第521章 重回蘭州第786章 無形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