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友好通商條約》

布拉姆又來了。

李自成依舊接見了布拉姆,兩人都沒有提起最近的戰鬥,李自成依然不知道荷蘭人的傷亡情況,不過,也不需要知道了,布拉姆來得這麼快,已經說明了一切!

圍繞着戰爭損失賠償問題的會談,依舊沒有結果。

李自成主動提出,雙方都放棄戰爭賠償,各自承擔本方在戰爭中的損失,布拉姆求之不得,馬上就同意了。

不出李自成所料,布拉姆放棄了對臺灣的要求,也放棄了收回被俘戰艦的要求。

也就是說,布拉姆最先提出的歸還福摩薩和戰艦,賠償東印度公司的損失,三項要求全部沒有達成,唯一的原因,就是不想與華夏爲敵……

當然,李自成也是做出了讓步:華夏放棄戰爭賠償的訴求;釋放在臺灣俘獲的東印度公司職員,但僅限於荷蘭籍,臺灣當地的漢人、土著,不在歸還之列。

李自成也向布拉姆做出承諾,華夏與東印度公司友好相處,正常開展海上貿易。

唯一的問題,就是如何貿易!

李自成自然不會關心貨物的價格,華夏已經組建了金凱貿易有限公司,以後將壟斷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貿易,貨物價格由雙方公司去談,如果談崩了,誰也別想得到好處。

金凱貿易有限公司似乎還有一定的優勢,除了荷蘭的東印度公司,還有葡國施羅保的華葡貿易公司,而荷蘭的東印度公司,貿易的對象只有一個:華夏的金凱貿易有限公司!

因爲主權問題,華夏不允許東印度公司的戰艦進入華夏的水域,除非實行對等原則,華夏的艦隊也可以自有進入荷蘭的水域。

但荷蘭遠在數萬裡之外,華夏的艦隊一時半會不會去荷蘭,布拉姆將巴達維亞總部看作是荷蘭的土地,李自成卻是不承認。

這一條暫時擱置。

關於雙方的貿易地點,最後定在泉州城,但華夏也會對東印度公司開放安化城,也就是原先的熱蘭遮城。

凡是在泉州繳納過關稅的貨物,安化城不會重複徵收,但在安化城交易的貨物,必須繳納關稅,也就是說,在華夏境內交易的貨物,只需要繳納一次關稅。

如果貨物需要在安化登陸,則需要繳納倉儲費,倉儲費並不屬於通關稅。

實際上華夏的出口關稅,只是對出境的華夏貨物徵稅,主要是金凱貿易有限公司,金凱貿易有限公司的貨物,正常納稅後再交付東印度公司,東印度公司並不需要再次納稅,如果金凱貿易有限公司沒有納稅,則貨物屬於非法,東印度公司一旦接受了,也要承擔逃稅的責任;此外,東印度公司將境外的貨物出售給金凱貿易有限公司,是需要繳納關稅的。

華夏會保護東印度公司的貨物,但不承擔責任,也就是說,華夏的艦隊會保護水域內任何一艘合法的商船,但萬一貨船被截,華夏並不承擔賠償責任。

爲了保護東印度的貨物,布拉姆強烈要求東印度的戰艦進入華夏的水域,李自成覺得有理,在華夏的水域,華夏的艦隊並不保證東印度的貨物絕對安全,又不允許東印度公司的艦隊進入水域護航,豈不給海匪留下機會?

思索片刻,李自成最終同意了布拉姆的要求,但護航的不能是正式的戰艦,只能是武裝運輸船,且事前需要知會華夏。

布拉姆以爲,一切都結束了,但李自成提出了最後一個要求:華夏的北部海域,暫時不允許荷蘭的戰艦航行,日本、朝鮮的貿易,只能經過華夏中轉。

奴拉姆哪敢答應,在東印度公司現在的貿易中,因爲大明(華夏)實行海禁,日本貿易將近佔了四成,福摩薩佔了兩成半,華夏收回了福摩薩,東印度公司已經損失慘重,如果再失去日本的貿易,迪門絕對不會答應,哪怕再次進行戰爭。

李自成並非是爲了日本的貿易,而是將閉關鎖國的日本,徹底封鎖在東北亞。

他問了布拉姆兩個問題:一旦華夏開了海禁,與華夏的貨物相比,日本的貿易還會特別重要嗎?日本的貨物,經過華夏的金凱貿易有限公司轉手後,最後還是出售給東印度公司,金凱貿易有限公司只是賺取部分差價和運輸費用,在貨物交付東印度公司之前,是要承擔風險的,主要的利潤,是否仍然屬於東印度公司?

Wшw ✿ттkan ✿¢ ○

布拉姆想象也是,遂放棄了原先的要求,但他回稟迪門,由迪門做最後的決定。

簽訂合約時,李自成要求將政治條約與經濟條約分開,也就是說,華夏與東印度公司要簽訂兩份和約:一份是關於臺灣(福摩薩)的地位,謂之《華夏與荷蘭東印度公司關於歸還臺灣(福摩薩)的條約》,簡稱《華荷臺灣條約》;另外一份是經濟條約,也就是《華夏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友好通商條約》。

這兩份條約的時間效力是不一樣的,《華荷臺灣條約》是永久性的,從條約簽訂之日起,荷蘭正式承認臺灣迴歸華夏;但《華夏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友好通商條約》卻不是永久性的。

布拉姆當然希望這是一個永久的條約,但李自成不願意,未來的世界,誰能看得清?

荷蘭是一個成熟的國家,東印度公司更是做了數十年的海外貿易,國際經驗豐富;華夏的實力處於上升期,國際經驗不足,如果用一份條約將利益固定了,將來會限制自身的發展,除非強行廢除條約。

但強行廢除生效的條約,會影響一個國家的國際威望……

大國行事,從來都由不得隨心所欲,需要洞悉未來的發展方向。

李自成與布拉姆協商,《華夏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友好通商條約》有效期十年,期滿後經雙方同意,可以延長時效。

布拉姆帶着兩份條約,乘船離開了安化。

李自成捧着兩份條約的華文版,卻是新潮起伏。

這次離開京師,原本是要一統華夏,沒想到順手收回了寶島臺灣,臺灣的土地並不大,但戰略地位及其重要,進可攻擊南海、太平洋地區,退可以防守華夏的內陸,實在是南海艦隊一塊重要基地,也是華夏走向海洋世界的跳板。

還有一份與荷蘭人的《華夏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友好通商條約》,嚴格來說,這是華夏國的第一份對條約,事先在濠鏡的時候,與施羅保的約定,實際上是一份口頭約定,並沒有書面協議。

這份《友好通商條約》可以加速華夏解除海禁,還催生了一個龐大的貿易公司——金凱貿易有限公司。

金凱貿易有限公司可以爲華夏帶來源源不斷的稅收,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但絕對不是結局……

還有一樣收穫,就是東南沿海一帶將進入穩定期,他可以騰出手來,專門對付北方滿清韃子,奧,還有一個收穫,通過金凱貿易有限公司壟斷了北方的貿易,將整個東北亞圈禁起來,成爲華夏的內海……

李自成想想就高興,不知道歷史教材上,會不會讓學生去背誦《友好通商條約》的歷史意義,似乎類似的事情,華夏不會少……

他在安化只等了兩日,布拉姆就帶着迪門簽字的條約回來了。

兩份條約,分華文版和荷文版兩種,李自成、迪門分別在條約上籤了字,條約正式生效,華夏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戰爭,便自動停止了,雙方成爲合作的夥伴,開始執行《友好通商條約》。

貿易的事,李自成交給了金凱貿易有限公司,等到周坤、鄭芝龍回到安化,他便着手整編南海艦隊了。

從這次的臺灣戰役中,李自成發現,真正的海軍與陸戰隊是有很大區別的。

海軍主要在戰艦上進行戰鬥,包括操帆兵、操舵兵、炮兵、領航兵、傳令兵、修繕兵等等,屬於技術兵種,需要長期的專業操訓,除了特殊的情形,他們一般是不需要登陸作戰;而陸戰的士兵,並不需要掌握海軍的這些技術,只要會水、不暈船就行,一般是通過運輸船進行運輸,他們的戰場,還是在陸地上,幾乎就是陸軍。

李自成將南海艦隊的士兵,分爲海軍和陸戰軍兩種,海軍還是原先的編制:兩個營,每個營下屬四個團,湯可京任第一營主將、龍安號艦長;鄭彩爲第二營主將,建昌號艦長。

陸戰軍也是整編爲兩個營,一共八個團兩萬餘士兵:第一營主將江盤,第二營主將王大治。

周坤依然爲南海艦隊司令,兼“成都號”艦長;鄭芝龍爲副司令,兼太原號艦長。

新的南海艦隊,主要有四大基地:江南松江、福建廈門、臺灣安化、廣東濠鏡,還會有一些臨時的物資補給地點。

當然,僅僅四大基地還遠遠不夠,就看將來的發展方向了……

南海艦隊的各式戰艦、運輸船也要規範起來,現在的主力戰艦,“成都級”只有兩艘,“重慶級”也不過五艘,短時間內只能以這兩種戰艦爲主。

但戰艦並非越大越好,小型戰艦亦有便利之處,最好能生產出一種小型、便利、高速的戰艦,做爲南海艦隊的標準配置,可以在戰場肉搏、縱火等;還有哨船,雖然無法隱身,但速度一定要快,及時傳遞訊息。

便是運輸船,也不能隨便徵用商家的船隻,而應該設置標準的運輸船,運載一定量的士兵,速度上不能太慢……

李自成將南海艦隊規劃得差不多了,方纔乘坐運輸船離開安化,在廈門登陸,匯合其餘的親兵和周清柔,開始返回京師。

第366章 開國功臣第522章 叫天不應第304章 東征隴右(十)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965章 竇美儀第1066章 阿霸垓部第216章 孩子與官印,哪一個更重要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383章 用自己的箭矢,射自己的盾牌第350章 自投羅網第270章 零死亡第232章 西寧軍有魔法第188章 奇貨第360章 就當是聘禮了第61章 幹票大的第1144章 飛上天空第1207章 後顧之憂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968章 主動服侍第492章 財物清單第1320章 哈密八衛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1270章 屠漢事件第593章 南下巴蜀第537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696章 動了心思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24章 舊人新婚第123章 不要錢第1037章 五洲四海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1182章 娟兒的心思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1203章 男耕女牧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1284章 標準配置第744章 祭旗第467章 技術革新第36章 分水嶺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398章 密談(上)第220章 唯一的律法第559章 賀蘭山佈局第282章 水軍操訓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1256章 緬甸省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729章 幾分尷尬第355章 最後的步兵第125章 女學子第998章 怪怪的第792章 恐懼感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394章 秘密協議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1123章 紅衣大炮第639章 蹭腥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560章 月亮湖第1194章 單一民族第432章 慶祝的方式有些特別第198章 撤軍第400章 密談(下)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1144章 飛上天空第476章 騎兵留下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630章 國事艱鉅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947章 殲滅第249章 溫柔鄉第830章 天香院的頭牌第192章 關寧騎兵第168章 無影門第708章 議政大臣會議第1229章 臨時朝會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1352章 勝負難料第757章 又將新元第667章 攘外安內第410章 夢魘第1216章 銀子和糧食第1247章 沒有永久的王朝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1202章 通遼府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674章 皈依天主教第1150章 越快越好第977章 大學士范文程第1122章 生路第894章 大明顯陵第510章 第一個回家的人第751章 隔河點射第198章 撤軍第528章 漲價
第366章 開國功臣第522章 叫天不應第304章 東征隴右(十)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965章 竇美儀第1066章 阿霸垓部第216章 孩子與官印,哪一個更重要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383章 用自己的箭矢,射自己的盾牌第350章 自投羅網第270章 零死亡第232章 西寧軍有魔法第188章 奇貨第360章 就當是聘禮了第61章 幹票大的第1144章 飛上天空第1207章 後顧之憂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968章 主動服侍第492章 財物清單第1320章 哈密八衛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1270章 屠漢事件第593章 南下巴蜀第537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696章 動了心思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24章 舊人新婚第123章 不要錢第1037章 五洲四海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1182章 娟兒的心思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1203章 男耕女牧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1284章 標準配置第744章 祭旗第467章 技術革新第36章 分水嶺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398章 密談(上)第220章 唯一的律法第559章 賀蘭山佈局第282章 水軍操訓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1256章 緬甸省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729章 幾分尷尬第355章 最後的步兵第125章 女學子第998章 怪怪的第792章 恐懼感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394章 秘密協議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1123章 紅衣大炮第639章 蹭腥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560章 月亮湖第1194章 單一民族第432章 慶祝的方式有些特別第198章 撤軍第400章 密談(下)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1144章 飛上天空第476章 騎兵留下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630章 國事艱鉅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947章 殲滅第249章 溫柔鄉第830章 天香院的頭牌第192章 關寧騎兵第168章 無影門第708章 議政大臣會議第1229章 臨時朝會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1352章 勝負難料第757章 又將新元第667章 攘外安內第410章 夢魘第1216章 銀子和糧食第1247章 沒有永久的王朝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1202章 通遼府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674章 皈依天主教第1150章 越快越好第977章 大學士范文程第1122章 生路第894章 大明顯陵第510章 第一個回家的人第751章 隔河點射第198章 撤軍第528章 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