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 琉球法司

李自成沒有食言,次日早膳之後,便讓小太監王廉去傳召琉球使者毛泰運。

毛泰運在南居益的陪同下,滿懷期待地來到乾清宮,他在北京等得太久了,但上皇親自北征,並不在北京,包括總理樑文成在內,誰也不會做出最終的決定。

上皇已經同意了尚賢王的請求,總理卻不願做出決斷,應該是華夏不願兩線作戰吧?

人在北京,毛泰運心中一直非常煎熬,但他知道,遠在國都首裡的尚賢王,更是度日如年,無時無刻不在盼望着華夏的解救。

毛泰運幾乎小跑着去往乾清宮,南居益知道他的心情,被迫快步跟在後面。

穿過乾清門,毛泰運卻是猶猶豫豫起來,腳步也是漸漸放緩,果然是天朝上國,便是再過一百年,首裡的王宮,也無法與華夏的皇宮相提並論,上次來得急,擡頭觀看的心思都沒有,這次看上去……

南居益笑道“毛大人,爲何停下腳步?”

“南大人,”毛泰運拱了拱手,“前面就是華夏的皇宮?如此金碧輝煌,比外朝的宮殿,一點都不遜色……”

南居益哈哈大笑,“毛大人,華夏天朝上國,這些宮殿,不值一提,這還是前朝大明時代修建,吾皇節儉,登基之後並沒有任何修繕,現在看起來,稍稍有些陳舊,若吾皇是一個奢侈的皇上,只怕比現在還要輝煌!”

毛泰運練練讚歎“是呀,上國,真是天朝上國!”

南居益伸手向前一指,“毛大人,走吧,別讓吾皇等得太久了。”

“是,是,南大人請!”毛泰運躬着身子,不知不覺退至南居益的身後,好似害怕前方的乾清宮似的。

王廉在宮門處將二人迎接入宮,一直送至東暖閣的內書房,“二人大人,請,皇上正在等着呢!”

南居益向王廉拱手,算是答謝,轉身向毛泰運道“毛大人,請!”

“南大人,請!”毛泰運隨在南居益的身後,入了書房,忙快走幾步,翻身跪拜於地,“小臣毛泰運,叩見上皇!”

“免禮平身!”李自成含笑向對面一指,讓毛泰運與南居益二人落坐,“這段時間,朕北征在外,讓毛法司久等了。”

“小臣不敢,上皇親征,乃是爲了大局!”

“毛法司能如此爲華夏作想,朕心甚慰,”李自成淡淡笑道“毛法司再次出使華夏,不知道尚賢王那邊……”

“上皇放心,我王已經做出決斷,”毛泰運忙袖出一份文書,雙手遞過去,“這是我王的親筆血書,只要上皇驅逐了薩摩藩,我王願意舉國歸順華夏……”

南居益接過文書,轉呈李自成。

李自成展開一看,果然是一份血書,還是用漢字書寫的琉球小國,國民多來自中土,民俗、習慣、語言,都與中土相通,因國小難以獨立於海外,又受到薩摩藩連年欺壓,今乞求舉國歸順華夏,唯望華夏從薩摩藩手中解救所有國民……

下面的落款,是琉球國第九代王尚賢。

李自成心中甚喜,收起尚賢退位文書,“尚賢王現在情形如何?”

“回上皇,天王寺長老本圓,明着擔任琉球攝政,實際上就是監督我王,我王如同被本圓軟禁,日夜盼望華夏大軍解救……”

李自成思索片刻,道“如果朕派出人手,將尚賢王解救出來,尚賢王可有歸處?”

“我王說了,只要能脫離本圓掌控,願意留居華夏,”毛泰運躬着身子,小心地道“我王還說,如果上皇有爲難之處,我王也可以留居琉球,隱居海島……”

“海島偏僻,並非隱居之地,”李自成搖搖頭,“既然尚賢王歸順華夏,那就來北京吧,朕送他一座國公府。”

“國公府?”

“尚賢王是第一個主動歸順華夏的藩屬國,朕豈能有負於他?朕打算敕封他爲華夏的靖國公,”李自成淡淡笑道“華夏國內,並無王爵,公爵已是位極人臣,而且,”頓了一頓,方道“尚賢王將士華夏國的第一個公爵!”

“第一個公爵?”毛泰運一愣,隨即反應過來,忙離座叩拜於地,“小臣代我王叩謝上皇!”

“免禮平身!”

李自成笑道“從今以後,華夏與琉球,便是一家人了,不,華夏與琉球,原本就是一家人,就像尚賢王所說的,民俗、習慣、語言,都是相通,只因隔着大海,方纔有些隔閡。”

“是,是,原本就是一家人!”毛泰運道“不知道上皇何時發兵解救我王和琉球的百姓?”

“朕已經在解救了,”李自成道“天王寺長老本圓,以攝政的身份掌控着琉球的國政,其身後是日本的薩摩藩,琉球國因此不敢招惹。”

“上皇說得是,本圓的屬下,不過五十武士,琉球忌憚的,乃是本圓身後的薩摩藩……”

“華夏的海軍,已經在耽羅島登陸,與薩摩藩所在的鹿兒島近在咫尺,隨時可以用軍事手段責問薩摩藩,並收回割讓的奄美島,”李自成道“另外,朕派出五十特戰隊的軍士隨你回去,將尚賢王解救出來。”

“五十?”

“毛法司放心,特戰隊的軍士,人人都是身懷絕技,只要毛法司必要的訊息和幫助,殲滅本圓和他屬下的五十名武士,不算是難事。”李自成笑道“朕還在北京等着尚賢王呢!”

“如此……多謝上皇!”

李自成笑道“你收拾收拾,明日便動身,如果一切順利,尚賢王應該可以在北京歡度新元,歡慶新生!”

“那……小臣告辭!”

“等等,”李自成道“琉球罹難,毛法司爲了尚賢王和琉球的百姓,不遠千里,數番來回奔波,實在功不可沒,朕就敕封你爲靖海伯。”

“靖海伯?”毛泰運呆愣了一會,方纔情形過來,又要翻身跪拜,被李自成止住,“毛法司不用拜謝,等到毛法司陪着尚賢王從琉球歸來,朕在北京爲你們設宴接風,那時再拜謝不遲。”

“那……小臣先謝過上皇!”毛泰運拱了拱手,“小臣一定會陪同我王前來京師。”

“毛法司,”李自成點點頭,道“朕有一事要問詢毛法司!”

“只要小臣知道,小臣當知無不言!”

“琉球歸順華夏之後,華夏將如何治理琉球?”

“回上皇,琉球的百姓,一向仰慕中土文化,朝臣百姓,會說漢話者比比皆是,一旦歸順華夏,百姓們必定拍手歡慶。”

李自成暗喜,原來有民意支持,難怪尚賢主動要求歸順華夏,“毛法司說得不錯,琉球是中土的藩屬國,百姓又是同文同種,琉球百姓有難,朕豈能袖手旁觀?”

“琉球百姓,原本就是心懷中土,琉球一直是中土的藩屬國,”毛泰運道“最近數十年,薩摩藩入侵琉球,不但把持朝政,又向百姓徵收重賦,百姓苦不堪言,早已對薩摩藩怨聲載道,甚至對……對我王也有些不滿,只要上皇趕走薩摩藩,百姓歡迎還來不及呢……”

“朕明白了!”

“上皇接管琉球,或立省,或立府縣,只要讓百姓安居樂業,百姓必定不會背叛華夏……”

李自成思索片刻,道“琉球雖然島嶼衆多,但土地面積、人口數量有限,不足以立省,最多隻能立府,不知毛法司可有合適的知府人選?”

“知府?”毛泰運凝眉思索,良久方道“國相尚盛,在琉球國威望甚高,幾乎不下於我王,倒是最合適的知府人選,可惜……可惜國相年老體弱……”

“還有其他的人選嗎?”

“法司馬勝連,”毛泰運道“馬勝連年輕有爲,爲官清廉,最重要的是,馬勝連的先祖,來自中土……”

“嗯,就他了,”李自成道“下次毛法司來北京的時候,將馬勝連帶過來,朕要親自召見。”

“小臣遵旨!”

“去吧,準備好明日的行程!”

“小臣告辭!”

毛泰運告辭離開,李自成留下南居益,“南愛卿,今日有何感受?”

“臣明白,華夏的利益高於一切,”南居益躬身道“琉球王國歸順華夏,土地、人口就會永久屬於華夏,而靖國公、靖海伯,不過是一個領取俸祿的爵位,數代之後,都會歸零。”

“南愛卿說得不錯,”李自成點點頭,道“朕看中琉球,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

“琉球相當於華夏的海上門戶,這個門戶,必須掌控在華夏的手中,一旦琉球被外敵入侵、掌控,相當於懸在華夏頭頂的一把尖刀,”李自成緩緩道“琉球王主動歸順華夏,朕必善待琉球君臣百姓,否則,朕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也會讓北海艦隊在琉球國都首裡駐軍。”

南居益思索片刻,喜道“如此看來,薩摩藩竟然是幫了華夏……”

“爲華夏做了嫁衣!”李自成點頭,“不過,朕不會感激薩摩藩,薩摩藩既然奉行擴張政策,朕會讓北海艦隊死死盯着他們……”

南居益也是點頭,過了好久,方纔告辭離開。

李自成立即召見王安平、吳二毛,漢清部的人,需要暗中查探馬勝連的爲人;無影戰隊則是跟隨毛泰運回琉球,盡將京尚賢王從本圓手中解救出來。

第85章 意見一致第443章 工商興國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286章 家人第474章 一觸即發第1128章 大清出事了第2章 城南古廟第1270章 屠漢事件第367章 自信滿滿第773章 又薦大才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301章 東征隴右(七)第1368章 賠償款第149章 吞鉤第331章 比黃金更重要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939章 睡熟了第239章 新的甘肅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370章 真正的東主第404章 兩女鬥豔第1052章 華葡貿易公司第1257章 整編第929章 紅毛夷人第409章 死者生者第767章 天壤之別第440章 血雨腥風第1317章 烏思藏都司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203章 從千戶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1003章 劃江而治第1151章 秦晉之好第667章 攘外安內第329章 婢子好熱第694章 湖廣又亂了第748章 禮樂司第794章 懸樓第2章 城南古廟第149章 吞鉤第1124章 天津號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865章 繼續圍城第207章 新兵第1333章 甘丹赤巴第71章 殺強盜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第555章 彩虹橋第990章 洪承疇主動出使第279章 歷史還會重演嗎第130章 磨刀與砍柴第70章 偏要衝鋒陷陣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118章 分界線第1165章 一個也活不了第184章 一隻綿羊第1218章 規劃東北第556章 蔑視與侮辱第376章 練練膽第693章 金蟬脫殼第439章 交出地契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710章 互相爭執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1341章 戴罪立功第662章 匯豐商行第1330章 冊封李濬第468章 解罪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93章 兵血第623章 秦良玉的疑惑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765章 早有預謀第1131章 斬將祭旗第1135章 狹長的大營第897章 四川模式第774章 逆天的射程第597章 一炮破城第1187章 戰場不是商場第430章 本都督教你第144章 同吃同住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580章 重新起航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1091章 不委屈第836章 挖祖墳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471章 吃裡扒外第1133章 實戰演習第308章 東征隴右(十四)第1101章 以戰養戰
第85章 意見一致第443章 工商興國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286章 家人第474章 一觸即發第1128章 大清出事了第2章 城南古廟第1270章 屠漢事件第367章 自信滿滿第773章 又薦大才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301章 東征隴右(七)第1368章 賠償款第149章 吞鉤第331章 比黃金更重要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939章 睡熟了第239章 新的甘肅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370章 真正的東主第404章 兩女鬥豔第1052章 華葡貿易公司第1257章 整編第929章 紅毛夷人第409章 死者生者第767章 天壤之別第440章 血雨腥風第1317章 烏思藏都司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203章 從千戶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1003章 劃江而治第1151章 秦晉之好第667章 攘外安內第329章 婢子好熱第694章 湖廣又亂了第748章 禮樂司第794章 懸樓第2章 城南古廟第149章 吞鉤第1124章 天津號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865章 繼續圍城第207章 新兵第1333章 甘丹赤巴第71章 殺強盜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第555章 彩虹橋第990章 洪承疇主動出使第279章 歷史還會重演嗎第130章 磨刀與砍柴第70章 偏要衝鋒陷陣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118章 分界線第1165章 一個也活不了第184章 一隻綿羊第1218章 規劃東北第556章 蔑視與侮辱第376章 練練膽第693章 金蟬脫殼第439章 交出地契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710章 互相爭執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1341章 戴罪立功第662章 匯豐商行第1330章 冊封李濬第468章 解罪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93章 兵血第623章 秦良玉的疑惑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765章 早有預謀第1131章 斬將祭旗第1135章 狹長的大營第897章 四川模式第774章 逆天的射程第597章 一炮破城第1187章 戰場不是商場第430章 本都督教你第144章 同吃同住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580章 重新起航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1091章 不委屈第836章 挖祖墳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471章 吃裡扒外第1133章 實戰演習第308章 東征隴右(十四)第1101章 以戰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