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護城河

訊息是綁在箭矢射出城的,最後面有“秋”的落款,李自成一看,便知道是吳秋。!

吳秋在訊息說,自己這些人都是空着手偷偷潛回成都的,他們不敢回到原先的軍營,所以身並沒有武器,這兩日正在想辦法,時間應該不會太久。

他告訴李自成,下次傳出訊息時,應該能約定時間和地點了。

在訊息的最後,吳秋還說,城只有七八千守軍,連屯田軍都用了。

士兵的人數,與李自成的估計和得到的訊息,基本差不多,侯良柱、王維章連着在羅水、德陽大敗,傷亡、失蹤的士兵無數,城內不可能有大量的駐軍,從這點來看,吳秋的話,應該是可信的

但誰也不能保證,沒有意外發生。

吳秋只是一名普通的百戶官,他有可能在釋放煙幕彈,亦有可能因被捕而泄密。

李自成有些後悔,這些事情,當時應該交給漢清局,至少也要拿到吳秋的筆跡,然後進行覈對。

不過,即便吳秋反水,再次投入明軍的懷抱,對天命軍也不會造成大的損失,成都城內,還有漢清局的人,只是人數較少,想要直接奪取城門,難度較大。

大不了延誤幾天時間,當是給趙光瑞時間多操訓士兵了。

李自成吃過晚飯,便躺到牀,心還是在盤算着成都府的事,成都府有蜀王這個親王,數百年不倒,在城內開枝散葉,如果查抄了蜀王府,糧食、銀子一定不會少。

他當日要南下,其一個原因,是因西寧、蘭州地區流通的銀子不足,想要南下打打蜀王府的牙祭。

宗室像是毒瘤,不斷從朝廷身汲取養分,終有一日,會將大明吸乾、掏空。

但除了宗室,成都府內的官員、商戶、百姓,絕對不能侵犯。

這倒不是李自成不貪他們的銀子,而是收攏民心的需要。

官民對立,已經有了數千年的歷史,但從他開始,官員不得愚民,他要打造一支真正關心百姓疾苦的軍隊和官員隊伍。

一旦進入成都城內,宗室必定要查抄,剷除特權階層,讓成都府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但士兵一旦查抄到眼紅,難免會用手的刀槍,侵犯大戶、百姓的利益。

怎麼辦?

除了在入城之前,再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恐怕還要立威,天命軍的士兵,每一名都十分寶貴,但爲了大業,爲了華夏的未來,個人的犧牲在所難免。

看誰不開眼了。

天命軍表面軍紀嚴明,這還遠遠不夠,關鍵還是自律,無論何時何地,遵守軍律、關愛百姓,不僅掛在嘴邊,還要深入血液、骨髓,當這一切都成了習慣,士兵的政治素質也去了。

李自成還想到一個辦法:責任追究制,像次要求虎騎兵、狼騎兵那樣,一旦士兵觸犯軍律,他的官都要承擔連帶責任,直至追究各營的主官——遊擊將軍。

這樣想着,不覺已是深夜,將所有的事情思索了一遍,李自成方纔倒頭睡去。

又過了兩日,吳秋方才傳出訊息,約定五月初三夜間亥時動手,由他們殺散守城的明軍,打開東城門,接應天命軍入城。

在訊息,吳秋說,經過仔細觀察,城頭的明軍子時換防,亥時恰好是守軍最爲睏乏的時刻,偷襲最容易得手。

吳順特別說明,爲了麻痹明軍,三日夜間,天命軍最好不要擾敵,讓守軍放鬆警惕。

李自成大喜,如果三日夜間能夠偷襲成功,正好在城過端午節,不過,對於吳秋的要求,他倒不以爲然,明軍已經習慣了天命軍的騷擾,突然沒有了槍聲,恐怕會生出疑心,反而引起警惕。

在搶奪城門之前,李自成將第二營、第七營的士兵集起來,進行了戰鬥之前的訓話,並且口頭警告:他們是天命軍的士兵,一旦入城,不得騷擾百姓,違令者斬,連他們的官長,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李過、宋聽了,頓時緊張起來,在李自成之後,一個個罵罵咧咧,要是誰敢不尊軍令,給全營將士丟臉,會用刀劈了他們,絕對不會容情。

到了五月三日這天,天命軍還是像往常一樣,不陰不陽地向城放着槍,但明軍早已學乖了,只要躲到城牆後面,是安全的,也不似開始那般緊張了。

今晚的鵝毛月,只有小半邊弧形,朦朦朧朧的。

第二營和第七營的士兵,已經休息了大半日,晚飯過後,又是早早入睡,直到戍時,才被暗暗叫醒。

李過只是讓士兵們在大營休息,洗臉、喝水,讓大腦保持清醒,宋則是將士兵分做兩撥,他親自帶着兩個千戶的士兵,做着戰前的最後準備,其餘的士兵,暫時在營休息,聽到出擊的號令,立即趕往南城門。

士兵們這才知道,今晚要攻打成都,一個個摩拳擦掌,那興奮的樣子……

他們一輩子都沒見過成都這樣的大城,雖然在城外駐紮,每次只能遠遠地看看那巍峨的城牆。

今晚,他們要入城了……

不過,大都督早已交代過,成都府即將屬於天命都督府,那是自己的城池了,以後想來來,既然是自己的城池,那不能在城內破壞,騷擾自己的百姓,像在西寧、蘭州那樣,愛惜城內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更要保護城內的百姓不受傷害……

戍時,宋帶着兩個千戶的士兵出了營,每人扛着一個麻袋,在月色的掩護下,悄悄來到東城外,爲了不驚動城頭的明軍,他們不敢靠得太近,在距離城牆千步之外,便隱伏起來,士兵們靠着自己的麻袋,躺在地,一動不動。

或許是擔心成爲天命軍的靶子,明軍並沒有點燈籠火把,城頭月影濛濛,連城牆的輪廓都看不清,只是偶爾聽到數十百的天命軍士兵,在城外行走時,傳出的“殺殺”腳步聲,以及一兩聲特別驚心的槍響……

約莫等了大半個時辰,城頭還是沒有動靜,宋不禁焦躁起來,“現在什麼時辰了?”

“回將軍,已經是亥時!”

宋緊皺眉頭,趴在地稍稍擡起腦袋,又將目光投向城頭,可惜他再次失望了:城頭靜穆如初,只有淡淡的月影,從無邊的黑暗,勉強擠出一絲光亮,還要加意會,才能想象出城頭的光景。

難道是吳秋出事了?

宋並不懷疑吳秋會反水,如果是反水,他應該出現在東城門纔對,用嘈雜聲吸引明軍入城,然後在城門附近留下一支伏兵!

“將軍,城內的人說,亥時打開城門,現在纔剛進入亥時……”

宋這才發現,自己還是太急了,也許是太太在乎成都了!

這是天命軍第一次攻打朝廷一省之首府,而第七營也將是第一支進入首府的軍隊。

他不禁暗笑,這是怎麼了,自己這一把年紀,還跟毛頭小子似的,當年入洞房的時候,,似乎也沒這麼激動過。

難道一切都是爲了第七營?

他輕輕翻轉過去,將身子放平,這樣會舒服些,一隻手枕在腦袋下面,閉雙目假寐。

過不多久,城頭忽地傳來金屬撞擊之聲,隨即有人大喊道:“敵襲,快快起身……”

宋條件反射似的一骨碌爬起身,側耳傾聽,負責觀察的親兵也是道:“將軍,打起來了,城頭亂了……”

“快,趁着混亂,先將護城河填起來。”宋一聲令下,士兵們紛紛起身,背起麻袋向護城河衝去。

城已經亂作一團,明知城下有動靜,城頭的明軍卻是無暇顧及。

護城河又深又寬,兩千麻袋添下去,根本是杯水車薪,幸好天命軍昨夜的時候,已經向水底扔下了不少麻袋,算是填了一大半,今夜這些麻袋,只要不放錯位置,恰好能將河水阻斷,讓士兵們通行。

河水很快漫來,漸漸將剛纔投下的麻袋淹沒,但另外一側的河水,卻是急劇降落,麻袋的位置,還是清晰可見。

宋忙道:“快,先渡過護城河,進入城門洞下躲避!”

到了此時,已經不用擔心驚動城頭的明軍了,即便吳秋不能拿下東城門,宋也要強攻了,這麼長的時間,難道白等了?

天命軍的士兵,人挨着人,手牽着手,這樣才能摸索到腳下的路徑,不過,這樣一來,行軍的速度便極爲緩慢,幾乎悠閒的大象還要慢些。

宋心焦急,便不斷喝道:“快,再快些,也許下一刻,城門會打開了,若是吳秋他們得不到接應,必然不得持久……”

士兵們心都明白,但河水已經漫過了麻袋、夜色又是不明,阻礙的力量如此強大,他們又不敢點起火把,以免爲明軍的弓箭所傷。

自從列裝了步槍,天命軍的步兵,身並沒有鎧甲,只有簡單清爽的迷彩軍服,在弓箭面前,根本沒有防護之力。

天命軍的士兵,都是淌着水渡過了護城河,鞋子、褲子都已經溼透了,有些士兵在渡河的時候,硬是將鞋子弄丟了。

幸好現在是五月份,蜀地的節氣蘭州早,快要盛夏的季節,即便是子夜,溫度也不會太低,士兵們倒是不用擔心着涼。

第277章 擴張第1030章 繁華背後第801章 開門納降第860章 沙河斷流第358章 炕房之樂第453章 實名制票證第360章 就當是聘禮了第39章 三兄弟與蒙古兵的故事第1165章 一個也活不了第773章 又薦大才第712章 天命軍的規矩第811章 百足之蟲第188章 奇貨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257章 推進至卡當山第841章 不對勁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453章 實名制票證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708章 議政大臣會議第213章 香精第1326章 天主教國家第545章 鑲黃旗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983章 七千勇士第765章 早有預謀第206章 煩勞第102章 三天時間第1237章 北京步槍第1257章 整編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716章 各懷心事第345章 窩裡橫第1325章 西班牙的困局第488章 勞軍第440章 血雨腥風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357章 遊擊將軍第526章 王徵的光陰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509章 被迫低頭第1180章 鴨綠江畔第361章 建立行省第1257章 整編第93章 兵血第1271章 華夏心第96章 西寧衛的工匠第377章 打中了,打中了第196章 回家了第329章 婢子好熱第1226章 親自查驗第841章 不對勁第1334章 高山小國第98章 心智第1213章 領議政第1100章 五年之約第1036章 寶島臺灣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410章 夢魘第818章 人在,城也在第10章 過堂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1150章 越快越好第1352章 勝負難料第1127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965章 竇美儀第1031章 長子次子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945章 多爾袞的憤怒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580章 重新起航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1231章 培養太子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1011章 江南立省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736章 錦上添花第1392章 不能成爲戰俘第366章 開國功臣第804章 首輔大人的妙計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885章 誘餌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1098章 太大太強第284章 龍骨木第471章 吃裡扒外第1294章 一條軍令第609章 心思第556章 蔑視與侮辱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1012章 接風洗塵第667章 攘外安內第357章 遊擊將軍第305章 東征隴右(十一)第776章 反戈一擊第651章 混蛋,廢物第580章 重新起航
第277章 擴張第1030章 繁華背後第801章 開門納降第860章 沙河斷流第358章 炕房之樂第453章 實名制票證第360章 就當是聘禮了第39章 三兄弟與蒙古兵的故事第1165章 一個也活不了第773章 又薦大才第712章 天命軍的規矩第811章 百足之蟲第188章 奇貨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257章 推進至卡當山第841章 不對勁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453章 實名制票證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708章 議政大臣會議第213章 香精第1326章 天主教國家第545章 鑲黃旗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983章 七千勇士第765章 早有預謀第206章 煩勞第102章 三天時間第1237章 北京步槍第1257章 整編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716章 各懷心事第345章 窩裡橫第1325章 西班牙的困局第488章 勞軍第440章 血雨腥風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357章 遊擊將軍第526章 王徵的光陰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509章 被迫低頭第1180章 鴨綠江畔第361章 建立行省第1257章 整編第93章 兵血第1271章 華夏心第96章 西寧衛的工匠第377章 打中了,打中了第196章 回家了第329章 婢子好熱第1226章 親自查驗第841章 不對勁第1334章 高山小國第98章 心智第1213章 領議政第1100章 五年之約第1036章 寶島臺灣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410章 夢魘第818章 人在,城也在第10章 過堂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1150章 越快越好第1352章 勝負難料第1127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965章 竇美儀第1031章 長子次子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945章 多爾袞的憤怒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580章 重新起航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1231章 培養太子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1011章 江南立省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736章 錦上添花第1392章 不能成爲戰俘第366章 開國功臣第804章 首輔大人的妙計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885章 誘餌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1098章 太大太強第284章 龍骨木第471章 吃裡扒外第1294章 一條軍令第609章 心思第556章 蔑視與侮辱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1012章 接風洗塵第667章 攘外安內第357章 遊擊將軍第305章 東征隴右(十一)第776章 反戈一擊第651章 混蛋,廢物第580章 重新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