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傳教士

bookmark

“王安平?”李自成一愣,王安平不是被派到陝西去了嗎?難道他帶回了湯若望的訊息?“快,讓王安平這邊來!”

“是,大人!”

何小米走後,李自成讓孫夢潔、陳秋蝶、宋玉蓮離開餐堂,去內室餐。品書網

不大一會,王安平在何小米的指引下,直接來到參堂,見到李自成,翻身便拜:“屬下王安平,叩見大人!”

“起來吧,安平遠赴陝西,辛苦了,”李自成示意王安平在對面坐, “安平還沒吃飯吧,咱們邊吃邊談!”向內室叫道:“蓮兒,裝些飯來!”

“大人,這……”王安平雖屬李自成直管,卻是長期在外做遊騎,打探各方面的訊息,實際與李自成在一起的時間,還是李自成在甘州任小旗官的時候較多,以後基本是通過信鴿聯繫,見面倒是很少,是以較拘謹。

“安平不用客氣,皇帝還不差餓兵呢!”李自成笑道:“正好給我說說去陝西情況。”

宋玉蓮答應一聲,早已捧出一大盤白麪饅頭,向王安平施了一禮,便微笑着退了出去。

李自成伸手示意,“安平,吃,我們也是剛剛了飯桌,這些菜餚,也不算殘羹冷炙。”

“大人說哪裡話?這是屬下的榮幸!”王安平啃了口饅頭,方纔道:“大人,屬下幸不辱命,那個湯若望,屬下帶回來了!”

“帶回來,現在在哪?”李自成大喜,這個湯若望,可是他的又一個寶貝,幸好搶了時間,趕在朝廷之前下手。

“在官衙,現在由兄弟們看着呢,大人要不要見見他?”

“見是一定要見的,不過,不急,我們先吃飯,”李自成吞了口飯菜,方纔道:“你先說說,這個湯若望,在陝西怎麼樣?”

“大人,湯若望乃是西洋的傳教士,傳佈什麼教,在西安還建了教堂,不過,沒什麼人受他的騙,當地官府也不待見。”

“奧?入會的百姓不多嗎?”這完全在李自成的意料之,大明有自己的宗教,且不說尊帝尊師尊父母的儒教,單純意義的宗教,還有佛教、道教,要想在大明百姓推廣西洋的教派,後世央之國經過鄧太宗的改革,國家風調雨順,百姓興旺發達,正是推廣宗教的黃金時期,但西洋教派依然沒到達到教皇們的期望值,反倒是祭祖、修家譜鬧得轟轟烈烈。

漢民族的化,源遠流長,又從未間斷,所以對外族化較排斥。

“大人,入教的百姓還不如傳教士人數多,湯若望實在混得不咋的!”

“這好,”李自成心道,在西安混得落魄,自己在給他傳教的機會,不怕他不範,“他是獨自來的嗎?”

“還有他的兩名助手,大人命令下得急,屬下不知何事,索性將他的行李一併帶來了,足足裝了兩大箱。”

“安平,辦得好!”李自成大喜,他的箱籠裡,應該藏許多寶貝。

王安平狼吞虎嚥,一會吃得差不多了,這才放緩速度,“大人,要不要給他們鬆綁?”

“鬆綁?你是將他們綁來的?”李自成頓時一臉黑線,“這可是我尊貴的客人。”

“大人,”王安平只得訕訕地笑,“這個湯若望,好說歹說都是不肯來西寧,說那是邊陲,是不是大明的國土都難說,所以屬下……”

“這不怪你,”李自成安慰道:“吃過飯後,安平先去休息,我去見見他,暫時不能太委屈了他們這些傳教士。”

王安平自然不明白李自成的心思,不過,他也不需要明白,執行李自成的命令,是他的最高目標。

兩人吃過飯,李自成便前往官衙的前面,順手攜了兩個饅頭。

何小米正帶着親兵們看守着正門,李自成進了正廳,便看到一個西洋人坐在箱籠,雙臂縛着繩索,低頭託着腮,在他的身後,還有兩名西洋人,卻是蹲在地,雙臂也是綁了,怎麼看怎麼像是戰俘。

李自成並不如認識湯若望,邊隨口喚道:“亞當先生,委屈你了!”

“你是誰?怎麼知道我的名字?”湯若望轉過身,看到一個陌生的年輕人,“你們爲何綁架我?”

“綁架?”李自成搖搖頭,“亞當先生,你誤會了,小米,給他鬆綁!”

“大人,這……”何小米初見湯若望,以爲是怪物,一旦鬆綁,擔心對大人不利。

“鬆綁!”李自成重複了一句。

“是,大人!”何小米沒法,只得顫巍巍地去鬆了綁,然後手撫腰間的刀柄,護在李自成的身前,隨時準備出刀。

湯若望揉着發麻的雙臂,扭動了幾下,活動自如,方纔問道:“你是誰?爲什麼將我綁到這裡?”

“這個問題,不急!”

李自成嘻嘻打量,湯若望應該有四十歲了,不過,白人的年齡,看得不太準確,尖尖的下巴,乾癟的雙腮,金黃色的頭髮雜亂地陳列在腦袋,藍色的眼球有些發綠,顯得驚恐不安。

不錯,應該是他。

李自成向主位一坐,將兩個饅頭丟在案桌,“亞當先生,一定餓了吧?先吃飯!”又讓何小米倒了杯白水。

湯若望抓起饅頭,向嘴裡塞,一點也不擔心李自成在饅頭下了毒,吞了兩口,這纔想起身後的兩名助手,“他們……”

“小米,讓人帶他們下去吃飯,”李自成大手一揮,“吃飽,喝足。”

“是,大人!”何小米立即安排幾名親兵將那兩名助手帶下去,自己卻不肯離開。

李自成讓湯若望在對面的木椅坐下,方纔問道:“我是該叫你湯先生,還是亞當先生?”

“你……你到底是誰?怎麼知道我的名字?”

李自成微微一笑,“我是誰並不重要,關鍵是我能協助你在此傳教。”

“傳教?真的?”湯若望已經吃完了饅頭,瞪着藍得發綠的雙目,“你真的能助我傳教?”

“當然,這是我請你來西寧的目的,”李自成又讓何小米給他添茶水,“亞當先生一路旅途勞頓,我們是現在談談,還是先休息一日,咱們明日再談?”

“現在談,現在談,”湯若望慌不迭放下茶水,向前探出身子,“我們能在此建教堂嗎?”

“當然能,”李自成微微一笑,“我先介紹一下自己,李自成,西寧衛千戶,按照你們的說法,應該叫我李先生。”

“李先生?”湯若望打量着李自成,良久方道“我們什麼時間開始建教堂?”

“亞當先生,你總得讓我明白你們的教義吧,否則我怎麼幫你宣傳?”李自成心暗笑,這個湯若望,混得不咋的,都急成什麼樣了,即使他後來成爲明、清兩朝皇帝的座賓,傳教的效果也不理想。

關鍵是沒有將他腦所裝的知識留下,實際,他不禁是傳教士,也是歐洲最爲前沿的科技人員,不過到了西寧,由不得他了,不將他的價值榨出來,都對不住自己的穿越身份。

“奧,李先生說的也是,”湯若望起身離坐,打開木箱,從箱拿出一本厚厚的書籍,遞給李自成,道:“這是我們的經書,李先生拿回去自己看看!”

李自成哪有心思看這麼厚的經書,笑道:“這是《新約》還是《舊約》?這麼厚的書,應該是合在一起,叫《聖經》吧?”

湯若望十分吃驚的樣子,“李先生知道我們的經書?”

“亞當先生,奧,這裡是大明,我還是按照漢人的規矩,叫你湯先生吧,”李自成看了眼湯若望,並沒有接過經書,“湯先生是有名的神甫,長話短說,你們有什麼教義,需要信徒們遵守什麼。”

“那我簡單和李先生說說。”湯若望的漢話說得挺溜,甚至還帶有一些京腔,三言兩語,便將天主教的教義說改大概。

李自成側耳聆聽,直到湯若望說完了,才悠悠問了句:“湯先生是哪國人?”

“我出生於科隆,受葡萄牙皇室委派,來東方傳揚天主教。”

“科隆?萊茵河畔,那可是個好地方,”李自成微微一笑,“湯先生,你知道爲什麼在大明傳教不成功嗎?”

“李先生知道萊茵河?”湯若望更加驚了,他來到大明已經十一年,從來沒有人知道西洋,這個年輕人,難道去過西洋嗎?

他仔細盯着李自成看了好半天,卻是搖頭,不像,根本沒有家鄉的那種紳士風範,衝着他歪斜着身子的動作,倒像是個暴發戶,可他爲什麼知道萊茵河?

“李先生去過西洋?”

“我只是對西洋有些興趣罷了!”李自成沒有正面回答,卻是拿雙目盯着湯若望看。

湯若望笑着搖搖頭,“李先生,要怎樣才能讓大明人信奉天主?”

“修改教義,”李自成淡淡地道:“如,你們承認教皇是最高領導,所有的信徒都必須服從教皇,但大明的百姓,卻是信奉自己的皇帝,如果不修改教義,不但百姓不會加入天主教,你們這些傳教的人士,遲早會因爲觸犯大明皇帝的權威,從而遭到捕殺。”

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996章 春光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186章 流言第259章 飲馬去病河第598章 激勵士兵第251章 李自成的怒火第1018章 玉墜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510章 第一個回家的人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101章 頹廢的工匠們第1149章 滿人的血第219章 黑衣人第503章 獨角戲第311章 東征隴右(十七)第36章 分水嶺第884章 大軍南下第726章 晚飯第414章 佛祖的懲罰第1002章 責任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314章 東征隴右(二十)第694章 湖廣又亂了第210章 遲疑不決第430章 本都督教你第567章 再要一個孩子第1160章 並頭而睡第650章 該幹嘛就幹嘛第220章 唯一的律法第5章 大哥第26章 信鴿第571章 一擊即潰第433章 城外的宴席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428章 不平等協議(中)第892章 不負百姓第1066章 阿霸垓部第324章 東征隴右(三十)第276章 抹去記憶第367章 自信滿滿第1071章 離心第597章 一炮破城第468章 解罪第1330章 冊封李濬第1386章 海星伯爵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865章 繼續圍城第1135章 狹長的大營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806章 逐鹿之人第748章 禮樂司第891章 最後一次第890章 白得一座樊城第359章 山丹水大橋第1035章 金凱商行第197章 改變策略第637章 滿載而歸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611章 富庶第262章 天主與真主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237章 沒有虛言第174章 是否戒色第965章 竇美儀第1308章 瓦剌蒙古第1229章 臨時朝會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288章 細菌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1279章 形勢危急第716章 各懷心事第69章 立威治軍第58章 巴燕峽谷第1160章 並頭而睡第25章 了斷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374章 教皇第501章 左右都尉第751章 隔河點射第1012章 接風洗塵第1067章 保駕護航第201章 騎兵出擊第525章 羊肉水餃第677章 要挾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1148章 深夜求見第632章 夜襲第383章 用自己的箭矢,射自己的盾牌第529章 不速之客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1226章 親自查驗第952章 內閣首輔第130章 磨刀與砍柴第492章 財物清單第693章 金蟬脫殼第246章 湯若望的疑問
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996章 春光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186章 流言第259章 飲馬去病河第598章 激勵士兵第251章 李自成的怒火第1018章 玉墜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510章 第一個回家的人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101章 頹廢的工匠們第1149章 滿人的血第219章 黑衣人第503章 獨角戲第311章 東征隴右(十七)第36章 分水嶺第884章 大軍南下第726章 晚飯第414章 佛祖的懲罰第1002章 責任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314章 東征隴右(二十)第694章 湖廣又亂了第210章 遲疑不決第430章 本都督教你第567章 再要一個孩子第1160章 並頭而睡第650章 該幹嘛就幹嘛第220章 唯一的律法第5章 大哥第26章 信鴿第571章 一擊即潰第433章 城外的宴席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428章 不平等協議(中)第892章 不負百姓第1066章 阿霸垓部第324章 東征隴右(三十)第276章 抹去記憶第367章 自信滿滿第1071章 離心第597章 一炮破城第468章 解罪第1330章 冊封李濬第1386章 海星伯爵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865章 繼續圍城第1135章 狹長的大營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806章 逐鹿之人第748章 禮樂司第891章 最後一次第890章 白得一座樊城第359章 山丹水大橋第1035章 金凱商行第197章 改變策略第637章 滿載而歸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611章 富庶第262章 天主與真主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237章 沒有虛言第174章 是否戒色第965章 竇美儀第1308章 瓦剌蒙古第1229章 臨時朝會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288章 細菌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1279章 形勢危急第716章 各懷心事第69章 立威治軍第58章 巴燕峽谷第1160章 並頭而睡第25章 了斷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374章 教皇第501章 左右都尉第751章 隔河點射第1012章 接風洗塵第1067章 保駕護航第201章 騎兵出擊第525章 羊肉水餃第677章 要挾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1148章 深夜求見第632章 夜襲第383章 用自己的箭矢,射自己的盾牌第529章 不速之客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1226章 親自查驗第952章 內閣首輔第130章 磨刀與砍柴第492章 財物清單第693章 金蟬脫殼第246章 湯若望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