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肩上的膽子

李自成心暗罵,老子要是知道如何在水建造橋墩,又何必讓你們大老遠跑來隴右?不過,既然在湯若望和學子們的心,自己是神一般的存在,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們失望。

在現實的世界,這樣的問題,不可能找到答案,李自成便神遊後世,看看後世的世界,一些著名的橋樑是如何建造的,黃埔大橋、楊浦大橋,那是斜索拉橋,不具備借鑑意義,數不清的長江大橋,除了南京、武漢的長江大橋,差不多也都是斜索拉橋。

李自成又將目光投向南方,轟動世界的“珠港澳大橋”,因爲在外海,似乎使用了“沉箱”理論,“沉箱”的技藝現在自然不能照搬,但可以借鑑。

他眯起雙眼,努力思索,將自己的想法一點點現實化:如果改用一個鐵皮罩,將澆築橋墩的地方罩住,去掉河水,清楚水底的淤泥,再多下幾根水泥樁……

現在是乾枯季節,河水只有三米深,鐵皮罩只需四五米高,一層樓房也高不了多少,所需的生鐵,廣吳山有現成的……

李自成將自己的設想,毫無保留地說出來,湯若望與學子們頓時呆愣了十隻眼球,過了好一會,陸榮大方纔小心道:“大都督,水泥真的能在水底凝結嗎?”

“這要問明光、季潔了,”李自成自己也是心潮澎湃,糾結了這麼多日子的橋墩問題,這麼被自己解決了,剩餘的工作,該由他們來完成了,如果不能得到充分的歷練,又如何成長爲“專家”?“我讓湯先生製造出溫度計,是爲了準確控制溫度以便生產出高標準的水泥,這個,我交給明光、季潔了!”

“是,大都督!”聽說自己也能在這項前無古人的工程起到關鍵作用,兩人都是一臉亢奮,年少的性子,哪裡會想到失敗?

“澆築橋墩,乃至建造水泥大橋的事,我交給榮大、俞曉了,”李自成看向兩人,目光滿是勉勵,“至於如何去水、如何清除水底的淤泥,你們先行考證,一旦想法成熟,立即施行,我倒是要看看,漳水是如何成爲被我們征服的第一條河流!”

“是,大都督!”重任在肩,陸榮大、俞曉兩人頓時覺得身壓着萬斤重擔,但壓力是動力,大都督如此信任,豈能讓大都督的一片心意付諸東流?

他們剛剛畢業,能得到大都督如此信賴,若是將這第一件事辦好了,青史也會留名,這亙古未見的第一座水泥大橋……

況且,大都督還有意在黃河建造橋樑,這份功勞,還會少得了他們的?

李自成早看準了他們的心思,掃了一眼,淡淡地道:“怎麼樣,你們有信心完成我下達的任務,爲天命軍,爲隴右的百姓建功立業嗎?”

“回大都督,有,我們有信心!”四人幾乎齊答,與李自成的輕描淡寫相,他們的心,似乎是爆發之前的火山口,有無數的靈蛇在遊動,滾滾熱浪不斷衝擊着五臟六腑,卻是找不到一個突破口。

工作,只有投入到令人神往的這份工作,纔有可能釋放心底的這份衝動。

湯若望第一次感受到了孤單,自己的嫡系學生,轉眼間被李自成拉攏了,他不過是個掛名的校長而已,學子們一個月也難得見到一次,他忿忿地道:“大都督,那我呢?”

“你?”李自成想了想,這位天命軍實際的技術總監,豈能在這麼關鍵的時刻,待在一邊享清福?如果真的置身事外,恐怕不是對他的關照,遂道:“他們都還年少,未曾經受過風浪的檢驗,所有的決策,最後都是由你拿主意!”

“是,大都督!”湯若望這才高興起來。

李自成又分別對兩組學子,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項,凡是不能決斷的事,或問詢湯若望,或是飛鴿傳書自己,總之,漳水大橋非建不可,而且儘量加快速度,爲以後的黃河大橋積累經驗。

此間事畢,衆人再未在漳水邊停留,湯若望帶着學子們去了廣吳山,龔明光、季潔協同劉壯,開始規範水泥的生產,儘可能生產高標準的水泥,而陸榮大、俞曉則預備利用生鐵,建造一個巨大的鐵皮罩。

李自成將建造水泥橋的事,完全交給湯若望他們,自己則是策馬奔騰,來到清水縣。

此時鞏昌府、臨洮府的土地分配已經結束,百姓正搶着秋種,田芬也是回到清水縣,只有李過部的騎兵,活躍在隴右大地,特別是原先的洮州衛、岷州衛的那一片。

爲保障隴右土地分配新政能夠平穩推進,保證異族都能“入漢籍、奉天主”,他們還要分爲幾部,在各地巡視,保持對百姓們的威懾,以免新政出現反彈。

李自成只是在清水縣宿了一夜,他的心思不在田芬的肚皮,對關山道的守衛,纔是現在的主要精力所在。

關山驛道固關至大震驛一段,已經澆築了三十里的水泥大道,戰俘們早分組,開始澆築大震驛至安戎關、安戎關至老爺嶺這兩段,按照計劃,在霜凍期之前,只要水泥充足,大道至少要延伸至馬鹿驛。

過了馬鹿驛,直至清水縣,都是平直的驛道,道路寬,路基又平坦,即便沒有澆築水泥,糧草輜重運輸起來,亦不會太困難,除非遇長陰雨,或是大雪封道。

周賓從岷州衛帶回的戰俘,此時正在搶修老爺嶺至馬鹿驛的道路,等這一段路基修繕完畢,便會轉入馬鹿驛至長寧驛、長寧驛至清水縣這一段,只要天氣允許,能搶修一段是一段。

在戰俘們搶修道路的同時,李自成早已完善了關山道的守衛。

劉雲水、馬有水、周賓三部,全部集於關山道,各部原先留守各府縣的輔兵,已經陸續歸隊,除了周賓部五個百戶的輔兵駐紮安戎關,建立關山道第二道防線,三個千戶其餘的士兵,都是集於固關城內。

李自成到達固關的時候,劉雲水部的騎兵還在關外轉悠,關內只有只有馬有水和周賓,兩人叩拜了李自成之後,周賓還好說,馬有水直抱怨閒得蛋疼,不像劉雲水,每日還可以出關山轉悠,美其名曰:查看地形。

但李自成來到固關,也許得到了什麼訊息,也許有了作戰任務,周賓與馬有水一樣期待着!

李自成入了關城,沿着城牆巡視了一週,見城的守衛明鬆暗緊,不覺暗暗點了點頭,方道:“有水、周賓,你們兩部,都是剛剛參加了隴右的戰爭,傷亡的士兵沒有得到補充,士兵們長途奔襲,也未很好地休整,他們撐得住嗎?”

周賓輕聲道:“大都督,屬下雖然參加了隴右的戰鬥,但士兵傷亡有限,暫時不需要增補人手——若是需要增補人手,還有五個百戶的輔兵呢!”

馬有水跟着道:“是呀,大都督,東征隴右,屬下第六千戶傷亡的士兵,實在不算什麼,再說,兄弟們來到固關,平日並沒有戰鬥任務,這些時日早休息夠了,屬下擔心,如果長時間沒有作戰任務,兄弟們會倦怠!”

李自成心念一動,馬有水說得沒錯,如果長時間沒有作戰任務,士兵們會倦怠,真正的強軍,是在不斷的戰鬥,用敵人的鮮血澆灌成長的。

士兵越打越多,軍隊越打越強!

毛太祖後世的軍事思想,正切合現在的天命軍,操訓場是操訓不出強軍的,如果缺乏對手,天命軍自身也是難以發展。

不過,現在的情勢,天命軍能守衛住關山驛道,已是天主保佑了,怎麼可能出固關向東而擊?

即便能穩獲勝利,天命軍暫時也不會東出關山,雖然掌管了隴右,但畢竟是新收復的土地,需要時間消化,只有完全消化了隴右,才能增加是天命軍的力量。

與朝廷相,天命軍實在太渺小了,如果將朝廷做垂垂老者,那天命軍只能算是三歲的孩童,自保尚且不足,如何再去蠶食朝廷的地盤?

如果不是有關山這道天險,李自成暫時絕不會東征隴右。爲今之計,只有在關山道堅守,等待朝廷的大軍,如果朝廷大軍忽視了隴右,李自成至少在半年內保持隴右的現狀。

但這些關乎大局的事情,很難與馬有水、周賓探討。

李自成掃了眼固關東面低矮的緩坡,道:“你們可曾計算過,萬一朝廷的大軍突襲,步槍是否能封鎖東北側所有的路徑?”

“回大都督,屬下已經測試過,這些路徑,都在四百步的射程之內,”馬有水較早進駐固關,已經將周圍的地形弄得一清二楚,“如果不是在射程內,當時澆築水泥大道時,屬下預備將北面的道路封了,所有過往商賈行人,必須從關城內通行,想想還是放棄了,畢竟在步槍的射程之內,不用多此一舉!”

李自成點點頭,忽地道:“從明日開始,周賓部接管整個關城的守衛!”

“是,大都督!”周賓愣了一下,趕緊拱手作答。

馬有水卻是吃了一驚,以爲自己在什麼地方出錯了,“大都督……”

李自成沒有回答,卻是道:“有水將所有的步槍,交與輔兵,加緊操訓,不需操訓任何技法,只要會射擊、有準頭即可!”

馬有水這才明白過來,“大都督是要操訓輔兵?可是,這樣一來,子彈恐怕緊張了,我們來到隴右,至今沒有補充彈藥,損壞的步槍,尚未得到修繕……”

“這個不用擔心,運輸子彈和步槍部件的車輛,不日會抵達固關,”李自成含笑道:“我關心的是,你的輔兵,需要多長時間的操訓,方能像戰兵那樣,從容地走戰場?”

“大都督,在三川府之時,輔兵們早已受過基本的射擊操訓,屬下保證,最多十日,他們能熟練地使用步槍!”

“如此甚好,”李自成甚喜,笑道:“隨同輜重車輛一同到來的,還有足夠配備五個百戶的步槍,有水,你部的輔兵,將全部配發步槍,集體轉爲戰兵!”

“啊……屬下多謝大都督!”馬有水一愣之後,慌忙叩拜謝恩。

李自成將他攙扶起來,“有水,你部步槍增多,你肩的擔子也會加大,”他悠悠地道:“有水、周賓,朝廷的大軍,遲早會盯固關呀!”

第428章 不平等協議(中)第822章 向北撤退第650章 該幹嘛就幹嘛第2章 城南古廟第738章 眼見爲實第49章 戰前動員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1113章 在商言商第560章 月亮湖第833章 五百兩第818章 人在,城也在第737章 武侯祠第1010章 醉死了第519章 排定座次第659章 啞謎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262章 天主與真主第560章 月亮湖第777章 接近崩潰第210章 遲疑不決第253章 暗潮涌動第624章 普通的使者第1199章 又是大敗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302章 東征隴右(八)第332章 改造戰俘第702章 掏心拳第991章 戰場反水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45章 被甘州拋棄第372章 區別對待第657章 改姓第1223章 四面張網第191章 流民第763章 陰沉的聲音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1080章 決不虧待第71章 殺強盜第338章 陌生的女子第316章 東征隴右(二十二)第1328章 各有所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501章 左右都尉第377章 打中了,打中了第199章 心電感應第823章 萌生去意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328章 入漢籍,奉天主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206章 煩勞第726章 晚飯第333章 天命軍的饅頭第1335章 還是要親征第1086章 風燭殘年第1002章 責任第1170章 緊追不捨第1098章 太大太強第9章 毆打家丁第1019章 人無我有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476章 騎兵留下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866章 東嶽廟第411章 火燒大帳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731章 看對眼第99章 水果樓第817章 五十匹戰馬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1390章 突圍出城第339章 夜宴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201章 騎兵出擊第166章 纔不是小孩子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978章 親臨山海關第983章 七千勇士第805章 平賊督師第356章 名將第136章 姐妹花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1112章 談笑間第327章 東征隴右(三十三)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435章 禮物第516章 八條軍律(上)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504章 遺腹子第1339章 虛張聲勢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1027章 集體智慧第90章 妥協第1058章 寸步不讓第347章 驚疑不定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795章 殺敵發財第798章 夜晚偷營第747章 公子李信
第428章 不平等協議(中)第822章 向北撤退第650章 該幹嘛就幹嘛第2章 城南古廟第738章 眼見爲實第49章 戰前動員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1113章 在商言商第560章 月亮湖第833章 五百兩第818章 人在,城也在第737章 武侯祠第1010章 醉死了第519章 排定座次第659章 啞謎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262章 天主與真主第560章 月亮湖第777章 接近崩潰第210章 遲疑不決第253章 暗潮涌動第624章 普通的使者第1199章 又是大敗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302章 東征隴右(八)第332章 改造戰俘第702章 掏心拳第991章 戰場反水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45章 被甘州拋棄第372章 區別對待第657章 改姓第1223章 四面張網第191章 流民第763章 陰沉的聲音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1080章 決不虧待第71章 殺強盜第338章 陌生的女子第316章 東征隴右(二十二)第1328章 各有所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501章 左右都尉第377章 打中了,打中了第199章 心電感應第823章 萌生去意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328章 入漢籍,奉天主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206章 煩勞第726章 晚飯第333章 天命軍的饅頭第1335章 還是要親征第1086章 風燭殘年第1002章 責任第1170章 緊追不捨第1098章 太大太強第9章 毆打家丁第1019章 人無我有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476章 騎兵留下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866章 東嶽廟第411章 火燒大帳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731章 看對眼第99章 水果樓第817章 五十匹戰馬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1390章 突圍出城第339章 夜宴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201章 騎兵出擊第166章 纔不是小孩子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978章 親臨山海關第983章 七千勇士第805章 平賊督師第356章 名將第136章 姐妹花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1112章 談笑間第327章 東征隴右(三十三)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435章 禮物第516章 八條軍律(上)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504章 遺腹子第1339章 虛張聲勢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1027章 集體智慧第90章 妥協第1058章 寸步不讓第347章 驚疑不定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795章 殺敵發財第798章 夜晚偷營第747章 公子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