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章 雲津市坊

bookmark

李自成恨不得馬征服東籲,然後與沿岸建立商館的西洋各國較量一番,或者武力,或者脣槍舌劍,然後儘快將華夏的貿易公司運送至歐羅巴,哪怕搭乘他們的商船也好。

不過,前提是東籲,如果不能征服東籲,華夏在印度洋沒有出海口,無論是戰爭還是脣槍舌劍,華夏連資格都沒有。

還是先做好自己!

午膳過後,李自成換便裝,帶昆明知府吳兆元,從麗正門出了南城,城外並沒有像樣的街道,甚至連固定的道路都沒有,但不少商戶都是搭建了帳篷,或許是午睡的時間,外面冷冷清清的,只有極少量的商戶在隨意地聊着什麼。

李自成沿着護城河的南緣一路向東,行至盤龍江,河面並沒有橋樑,他遙遙地指着對岸,“吳愛卿可知,對岸可有通行的道路?”

“有,有,”吳兆元忙道:“昆明通往東北、東方、南方,甚至西方的道路,都在城南交會……”

“既然此處是交通要衝,爲何江面沒有橋樑?”

“回皇,盤龍江是有橋樑的,不過須得向南行走,雲津橋……”

“奧,”李自成點頭,“吳愛卿既然知道雲津橋,可知道雲津夜市?”

吳兆元在昆明任職多年,自然對雲津夜市並不陌生,“回皇,雲津夜市只在晚開放,多是附近出售自產貨物的百姓聚集在一起,商賈倒是不多,因爲並沒有多少賦稅,所以一直以來,爲免影響南城的交通,白日並不允許開市……”

不知不覺,李自成已經行至雲津橋,原來是一座簡易的木橋,橋面只有兩根橫臥的巨木,不禁搖頭苦笑,“吳愛卿,這種木橋,不但普通的百姓商賈通行不便,便是調集軍隊,也是非常不便吧?”

“皇……”

“吳愛卿是否因爲城外的百姓商賈納稅不多,便有意放縱他們?”

“皇……”吳兆元暗自吃驚,忙躬身道:“皇若是覺得不妥,臣即刻將這些人趕走,免得影響南城的交通……”

“吳愛卿,堵不如疏,”李自成轉身,從雲津橋折而向西,沿途也有不少商戶百姓,可是看他們的模樣,臉似乎好久沒洗了,有些人倒頭便臥,身邊還有豬羊穿行,實在乞丐強不了多少,“吳愛卿可知,商戶、百姓爲何在南城外聚集?”

“應該是城內容納不下……”

李自成的視線在商戶、百姓身掃過,“既然如此,何不在場外開設市坊?”

“市坊?”

“吳愛卿可知道,朕遷都雲南,不僅是要歸化西南的百姓,更是要將昆明做大做強,甚至和北京、南京相媲美,吳愛卿看了城外的這些商戶、百姓,難道沒有觸動?”

“皇是說,在昆明大力發展工商業?”

“不僅昆明、雲南,全國各地都在大力發展工商業,”李自成邊走便道:“雲南是邊陲之地,原本缺少貨物、人口,機會不多,現在城南有這麼好的機會,爲何不充分利用?”

“利用?開設市坊?”

“對,既然有商賈、百姓在此交易,何不順勢而爲,將此處闢爲市坊,既方便了交易的商賈百姓,又能增加賦稅,如果附近的商賈百姓知道,都會向此集,那時候的昆明,何愁不會繁榮?”

“臣明白了!”吳兆元目光一掃,“皇,臣這將商戶百姓們組織起來,讓他們有序在此交易,不但夜晚,白日也可交易。”

“有序交易是必須的,不過,昆明既然是華夏的國都,要做做最好的,”李自成道:“朕剛纔沿途看過,商賈、百姓的數量不少,暫時將這一片圈起來,設置東西和南北走向的街道……”

“皇說得是!”

“朕初步度量,此處可設置一處環形的市坊,北環在護城河之南,叫做南屏路,從麗正門至盤龍江,南屏路是東西通行的大道;東環叫江西路,沿着盤龍江西岸,北至南屏路,南至雲津橋;南環叫金碧路,從雲津橋向西延伸;西環叫三市路,正對着南城日麗門以及城內的南正街,三市路北始南正街,南至金碧路。”

“皇聖明!”

李自成擺擺手,道:“每條街道要設專業市坊,也是說,類似的貨物,必須放在同一地點銷售,方便顧客較!”

“臣遵旨,臣明白!”

“南城外的雲津市坊,或許只是開始,”李自成道:“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市坊,環形道路之間,還可以分割爲路,路路之間成坊,此外,南屏路做爲東西通行的大道,此處的盤龍江要修築橋樑,雲津橋也要重建,方便商賈通行!”

“皇是說,盤龍江要修築水泥橋樑?”

“那是自然,”李自成笑道:“愛卿可知道,朕爲何將四環叫‘路’而不是‘街’?”

吳兆元並不確定,試探着道:“難道是因爲雲津市坊在南城外?”

“或許有一定的關係,”李自成拍拍吳兆元的膀子,笑道:“朕是告訴愛卿,城外的雲津市坊,雖然是環形結構,但不是封閉的,如果有足夠的商賈、貨物,將來可以向東、南、西三個方向發展,路路通嘛!”

“臣明白了,臣多謝皇教誨!”

“剛纔吳愛卿說,讓商賈百姓有序,朕讓昆明的商賈百姓做做表率,”李自成淡淡笑道:“東西南北四環大道,設定寬度爲三丈,四環之間的小道,寬度爲一丈五。”

吳兆元遲疑着道:“皇,這……是不是太寬了?”

“不寬,一點都不寬,”李自成道:“雲津市坊纔是開始,將來不僅附近,連南方,甚至貴州、四川的貨物,都會來昆明交易,一旦市坊定型,以後很難再擴建。”

“皇說得是!”吳兆元心道,一時之間,哪有許多商賈,卻是不敢說出口。

“道路兩側,由官府出面,修建結實耐用的房屋做爲店鋪,出售給商戶、百姓,交易必須在店鋪內,或是間的坊內有序進行進行,任何人不得隨意亂擺亂放、亂扔垃圾……”

“皇……”吳兆元實在忍不住了,“皇的想法是好的,但官府修建的房屋,恐怕很難出售,畢竟在此交易的,以附近的百姓爲主……”

“買不起的可以出租,必要的時候,也可以降價出售,”李自成道:“如果雲津市坊乾淨整潔得連蚊子蒼蠅都不見,會不會在華夏引起轟動?那時候,吳愛卿還擔心沒有商戶入住嗎?”

“這……”吳兆元一時不知所措!

李自成大笑,“吳愛卿不用擔心,朕也不會急着回收修建道路、房屋的成本,慢慢來吧!”

吳兆元思索片刻,道:“皇,那城內的市坊呢……”

“城內有官員、百姓生活,自然需要市坊,當然,如果有商戶向城外遷移,官府暫時不用幹涉,來去自由,”李自成道:“要形成一個成熟的市場,離不開官府的引導和管理,昆明府可以對雲津市坊徵稅,甚至可以派出稅務人員常駐市坊,但稅務人員自身必須遵守律法:凡百姓出售自產的家畜、家禽、蔬菜以及其它的農副產品,年出售量達不到五十兩,一律不得徵稅,達到五十兩的,只能對超過的部分徵稅,納稅的重點是常駐的商戶,但稅務人員必須依法徵稅,不得敲詐勒索,否則,朕必嚴懲不貸!”

“臣遵旨!”吳兆元覺得腦子一片空白,只能回府之後再仔細揣摩了。

“雲津市坊是朕十分關注的市坊,也是昆明走向大都市的重要保證,吳愛卿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隨時來找朕,”李自成道:“愛卿先在商戶百姓放出風聲,儘量安撫商戶百姓,打消他們的各種顧慮,等昆明高學完工,立即開始建造全新的雲津市坊!”

吳兆元喃喃地道:“如此一來,城外的雲津市坊,或許城內更有吸引力……”

“除了沒有城牆,城內和城外有區別嗎?”李自成笑道:“朕會組織一支小型的修築隊,專門用於昆明城的維修、改建,將來昆明城內,也會有寬闊的水泥大道,沿街的商鋪,也會是全新的房屋,至於民房,考慮到花費不少銀子,暫時不會強行改建,或者雲南省有足夠的賦稅,由官府統一修建,免費發放普通的百姓……”

“啊……”吳兆元頓時驚得合不攏嘴,良久方道:“那要花費不少銀子吧……”

李自成哈哈大笑,“吳愛卿,如果改建成功,昆明會不會成爲華夏第一城?”

“華夏第一城?”

“華夏第一城不會一蹴而,需要時間沉澱,”李自成道:“除了道路、商業,還需要一定的人口,還要富民,普通百姓手,得有銀子購買商家的貨物……”

“臣明白……”

“此外,吳愛卿需要準備一些人手,朕會將他們培養成熟練的修築工人,先將昆明高學修建完畢,”李自成繼續道:“昆明高學很快便會竣工,愛卿也可以着手準備招募學子了,第一期初步決定招募二百名,官宦鄉紳商賈和普通百姓之家,都要有人進入高學!”

“臣遵旨!”

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1123章 紅衣大炮第374章 教皇第869章 沒有戰鬥力第356章 名將第484章 冒着白煙的洞穴第1121章 一點星火第807章 人在獄中第738章 眼見爲實第46章 不受歡迎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992章 先殺多鐸第461章 隔壁的鼾聲第705章 多羅貝勒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580章 重新起航第504章 遺腹子第1161章 腦漿迸裂第1372章 北方的強敵第504章 遺腹子第1255章 出海口第860章 沙河斷流第855章 收割小麥比賽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1101章 以戰養戰第806章 逐鹿之人第861章 官道沒了第614章 臨時變陣第188章 奇貨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896章 裡應外合第6章 韓金兒第170章 度人度己第414章 佛祖的懲罰第111章 白費心第1178章 梟雄隕落第994章 遼東立省第515章 慶功宴第820章 一座空營第968章 主動服侍第836章 挖祖墳第467章 技術革新第99章 水果樓第797章 各個擊破第1329章 漢魂第159章 苦水灣第335章 學生出道第300章 東征隴右(六)第454章 銀錢和技術第476章 騎兵留下第97章 幕後主使第1024章 奉獻天主,服務華夏第1170章 緊追不捨第962章 崇禎之死第42章 水桶法則第1303章 會安知縣第875章 封閉城門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169章 捨生取義第1077章 豪格瘋了第1063章 團圓飯第1298章 計時開始第1307章 現代化國都第523章 華夏銀行第710章 互相爭執第664章 解甲歸田第567章 再要一個孩子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578章 水軍基地的瘋子第831章 敢搶女人第376章 練練膽第826章 突圍而去第855章 收割小麥比賽第870章 大戰場第497章 懵懵懂懂第1062章 算賬第1096章 聯合作戰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339章 夜宴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699章 入漢籍第1228章 太子李鬆第736章 錦上添花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703章 家中無人第858章 首戰告捷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1335章 還是要親征第308章 東征隴右(十四)第1182章 娟兒的心思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147章 千頭萬緒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190章 妻與妾
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1123章 紅衣大炮第374章 教皇第869章 沒有戰鬥力第356章 名將第484章 冒着白煙的洞穴第1121章 一點星火第807章 人在獄中第738章 眼見爲實第46章 不受歡迎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992章 先殺多鐸第461章 隔壁的鼾聲第705章 多羅貝勒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580章 重新起航第504章 遺腹子第1161章 腦漿迸裂第1372章 北方的強敵第504章 遺腹子第1255章 出海口第860章 沙河斷流第855章 收割小麥比賽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1101章 以戰養戰第806章 逐鹿之人第861章 官道沒了第614章 臨時變陣第188章 奇貨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896章 裡應外合第6章 韓金兒第170章 度人度己第414章 佛祖的懲罰第111章 白費心第1178章 梟雄隕落第994章 遼東立省第515章 慶功宴第820章 一座空營第968章 主動服侍第836章 挖祖墳第467章 技術革新第99章 水果樓第797章 各個擊破第1329章 漢魂第159章 苦水灣第335章 學生出道第300章 東征隴右(六)第454章 銀錢和技術第476章 騎兵留下第97章 幕後主使第1024章 奉獻天主,服務華夏第1170章 緊追不捨第962章 崇禎之死第42章 水桶法則第1303章 會安知縣第875章 封閉城門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169章 捨生取義第1077章 豪格瘋了第1063章 團圓飯第1298章 計時開始第1307章 現代化國都第523章 華夏銀行第710章 互相爭執第664章 解甲歸田第567章 再要一個孩子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578章 水軍基地的瘋子第831章 敢搶女人第376章 練練膽第826章 突圍而去第855章 收割小麥比賽第870章 大戰場第497章 懵懵懂懂第1062章 算賬第1096章 聯合作戰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339章 夜宴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699章 入漢籍第1228章 太子李鬆第736章 錦上添花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703章 家中無人第858章 首戰告捷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1335章 還是要親征第308章 東征隴右(十四)第1182章 娟兒的心思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147章 千頭萬緒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190章 妻與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