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新年禮物

bookmark

西曆公元一六四七年二月五日,華夏永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年的最後一日,北京城的大街上行人稀少,家家戶戶早已備好了年貨,百姓都在家中忙着歡慶新年。

天空飄着小雪,雖然風不大,但天氣非常陰冷。

皇宮裡的宮牆上,到處掛着喜慶的紅燈籠,太監宮女們川流不息,都在給妃子們打下手,從早飯之後,便忙着年夜飯,宮裡平日都像過年,真正到了年三十,纔有了迎接新元的氣氛。

李自成卻是最閒的一個人。

準備年夜飯的事,他插不上手,全國各地都在放假,官員們不再上摺子,連最煩人的樑文成,也是不見了蹤影。

李自成實在無趣,在乾清宮轉了兩趟,竟然找不到一個說話的人,想着去東西后宮裡轉轉,最後還是放棄了,免得到處挨白眼。

好不容易用過午膳,下午宮裡就更忙了,李自成正打算帶着王廉出宮轉轉,樑文成卻是一頭闖進來,“臣給皇上拜早年來了。”

李自成將樑文成引入內書房,“這還沒過子夜,文成現在拜年,是不是太早了?”

“也就順便拜年,”樑文成在御案的對面落坐,“皇上可記得一個叫吳克善的蒙古人?”

“吳克善?”李自成想起來了,科爾沁左翼中旗的扎薩克,也就是旗主,因爲勸降了右翼數旗,已經被敕封爲瓊華子爵,“文成爲何說到吳克善?”

“吳克善來京了,找到臣的府上!”

“吳克善既然來京,爲何不求見朕?”當日因爲吳克善不肯投降,李自成原先準備讓吳克善來京定居,後來吳克善主動勸降了科爾沁右翼旗,方纔作罷,“吳克善想清楚了,要來京師定居嗎?”

“皇上,吳克善帶來軍情,”樑文成道:“吳克善親自去了塔林府以北,勸降了當地的索倫人。”

“塔林府以北?索倫人?”李自成心中一動,口中卻道:“朕沒有派他出使呀,索倫人這就歸順華夏了?”

“據吳克善說,索倫人遇上了羅剎,吃了羅剎的虧,所以吳克善的出使,非常順利……”

“羅剎?”

“據索倫人描述,羅剎是藍眼睛紅頭髮,形同惡鬼,據臣思之,是不是西洋人?只是臣不明白,西洋人爲何跑到極北苦寒之地?”

李自成默默唸叨着,右手猛地在御案上一錘,“什麼羅剎,原來是老毛子,俄羅斯人!”

“俄羅斯人?”樑文成十分驚訝,皇上沒有見過俄羅斯人,爲何如此確信?“皇上,這俄羅斯……”

“俄羅斯人也是西洋人,國家在歐洲東部,華夏的西北,”李自成竭力思索,“俄羅斯人爲何來到華夏?奧,難道他們東征了?”

樑文成吃了一驚,“皇上,俄羅斯人會征伐華夏嗎?”

“那倒不會,以俄羅斯人的擴張速度,現在應該不會來到華夏,”李自成百思不解,“《尼布楚條約》還是好幾十年後的事呀……”

“皇上,《尼布楚條約》是什麼?”

“奧,是俄羅斯人向東方擴張,最終與華夏接壤的一種憑據,”李自成笑着搖搖頭,“朕實在沒想到,俄羅斯人這麼快就開始擴張了。”

“皇上……”

“文成有什麼話?”

“皇上,華夏如果接受了索倫人,會不會與俄羅斯人起衝突……”

“便是起衝突,華夏也不能放俄羅斯人東擴,”李自成怒道:“文成,俄羅斯人比蒙古人還要殘忍、兇悍,如果任由俄羅斯人將疆域擴張至華夏的北面,華夏的北疆,如同伏了一隻餓虎,將永遠無法安寧。”

“皇上,”樑文成的心中,再也沒有了原先的興奮,“那怎麼辦,要出征嗎?”

李自成沉思片刻,並沒有作答,卻是道:“吳克善在哪?”

“就在宮門外!”

“讓他進來,朕親自問問詳情。”

“臣這就去將吳克善領進來。”

樑文成起身離開,李自成卻是來到掛壁上的地圖前,塔林府的北方,便是呼倫貝爾,中央之國最有特色的大草原,向北一直延續至黑龍江。

如果當地的索倫人歸順了華夏,華夏的國土,便由此處突入黑龍江南岸,加上鷹騎兵、拓北團在東面的推進,華夏的勢力就會全面推進至黑龍江干流。

俄羅斯人不遠萬里,來黑龍江湊什麼熱鬧?

華夏與俄羅斯,就要碰撞了嗎?

北有俄羅斯,南有荷蘭、西班牙、葡萄牙、英國……難道華夏還是免不了雙線作戰?

李自成心道,華夏一定會崛起,可惜,有些晚,西洋人都擴張至華夏的周邊了,華夏纔剛剛開始!

他在內書房踱來踱去,腦中全是與俄羅斯有關的訊息,尼布楚、外東北、外興安嶺、雅克薩、江東六十四屯、海參崴、圖們江的出海口、黑瞎子島……

無論俄羅斯是試探性擴張,還是正式走上了擴張之路,無論俄羅斯來了多少人,李自成都決定,一定不能讓俄羅斯人在東方站穩腳跟!

少頃,樑文成回到內書房,後面跟着躬着身子的吳克善,吳克善緊走兩步,拜倒於地,“臣吳克善叩見皇上!”

“愛卿快快起身,”李自成起身相迎,“爲了華夏,愛卿不遠千里遠赴索倫部,朕心甚慰,朕會記住愛卿爲華夏立下的功勞,王廉,看座,上茶!”

“是!”王廉忙答應着下去了。

吳克善緩緩起身,“臣多謝皇上!”

“吳愛卿,將這次出訪的事,原原本本和朕說說。”

“是,皇上,”吳克善放下手中的茶水杯,道:“臣就從索倫部說起,這個索倫部,原先是索倫汗國,遊牧在黑龍江上游兩岸,國都在黑龍江以北的雅克薩,後來被大清征服,大部分部衆被遷至黑龍江南岸,江北剩餘的部衆很少……”

李自成起身,來到地圖前,“就是這一片?”

“就是這一片,不,一直延伸至江北,”吳克善道:“據臣所知,大清原本預備立旗的,可是,尚未來得及便滅亡了……”

李自成在心中度量着,這一片區域太大,比通遼、塔城兩府之和還要大,向北一直延伸至黑龍江上源,“索倫人究竟是什麼人?蒙古人嗎?”

“或許是,或許不是,連他們自己都說不準!”吳克善道:“臣只知道,他們肯定不是成吉思汗的後裔……”

對李自成來說,索倫部的族源,不算太重要,這些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民族,根本沒有歷史,口口相傳的東西,多半做不得準。

他思索了好一會,方道:“索倫部生活的範圍很大,人口不會太少,爲何會歸順華夏?”

“因爲羅剎,”吳克善的臉上,隱隱有一絲恐怖,“羅剎金髮碧眼,高鼻隆目,渾身長滿黑毛,飢餓的時候,甚至將索倫人烤着吃……”

“嗯?”李自成估計,這些不過是傳說,俄羅斯人畢竟不是野獸,不過,這樣的宣傳,實際上幫助了華夏,對俄羅斯的印象越惡劣,索倫人就越容易歸順華夏,畢竟華夏人和索倫人長相上十分相似,“這些羅剎叫俄羅斯,俄羅斯有多少士兵?”

“聽說有上百人……”

“上百人?”

“俄羅斯雖然只有百人,但他們的火器非常厲害,索倫人根本無法近身,想拼命都沒有機會,”吳克善道:“俄羅斯人每至一處,不僅殺人放火索要女人,還搶奪索倫人的毛皮,逼迫索倫人繳納重賦,索倫人無法,逐漸向南遷移,就是爲了避開俄羅斯人……”

原來俄羅斯的目標是毛皮和賦稅,看重的還是經濟利益,不過,他們比荷蘭、英國人殘忍多了,行事也是簡單粗暴,自然會激起索倫人反抗。

因爲無法力敵,索倫人被迫向南撤退、遷移,恰好吳克善出訪,索倫在俄羅斯人的高壓之下,被迫歸順華夏……

邏輯上說得通,但李自成不敢完全相信,“俄羅斯只有百人,竟能將上萬索倫人逼得向南遷移?”

“這些都是傳說,臣也不能確認,”吳克善道:“不過,俄羅斯人應該不會太大……”

李自成暗喜,俄羅斯人只有百人,應該不會對華夏造成嚴重的威脅,或許和荷蘭的東印度公司一樣,他們東擴,只是爲了求財。

或許根本就不是正規的俄羅斯軍隊,而是武裝商人。

華夏代替了大明和大清,歷史發生了改變,俄羅斯人東擴,會不會爲華夏做了嫁衣?

“吳愛卿,索倫人接受了什麼條件?是真正歸順華夏嗎?”

“皇上說得是,臣提出的條件,和皇上在通遼府提出的一樣,‘入漢籍’、‘用漢名’、‘奉天主’……索倫人提出的要求,就是允許他們在原先的草原上放牧,驅趕毛子……”

“這是自然,”李自成點頭,“吳愛卿帶來的訊息,是朕收到的最好新年禮物!”

“能替皇上分憂,是臣的福分……”吳克善心中暗喜,“皇上,臣現在要怎麼辦?”

李自成思索片刻,道:“既然索倫人願意歸順華夏,朕便向索倫派出官員,新元之後,愛卿隨着官員去一趟,待到開春天暖,朕會讓鷹騎兵趕過去,儘快殲滅俄羅斯人。”

“臣遵旨!”

李自成面含微笑,道:“吳愛卿爲華夏立了功,朕便將的你的爵位升一級,瓊華伯,在十王府街賜府邸一座!”

“臣謝皇上隆恩!”

第536章 車技第595章 盡忠第12章 遊街示衆第1302章 偷襲第1220章 爲了華夏第1274章 年終盤點第332章 改造戰俘第139章 西寧品牌第1128章 大清出事了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1024章 奉獻天主,服務華夏第82章 意外來客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21章 失手第1127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293章 紅豔豔的腰帶第459章 剪羊毛第315章 東征隴右(二十一)第92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1061章 軍事支出第4章 石坡山第995章 軍魂第686章 漢化川南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275章 燈下美人第1328章 各有所第277章 擴張第164章 財源第118章 分界線第241章 騎兵的影子都看不到第820章 一座空營第477章 四險之地第712章 天命軍的規矩第1181章 三大草原騎兵第288章 細菌第579章 後半生的心願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226章 北伐甘州第711章 不走運第958章 泥菩薩首輔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427章 不平等協議(上)第34章 血腥味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1354章 堅決殲滅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679章 公審第972章 富得流油的內帑第1112章 談笑間第711章 不走運第446章 一句話引發的爭議第929章 紅毛夷人第314章 東征隴右(二十)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1085章 多羅卓哩克圖郡王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663章 懷上了第531章 工業園第239章 新的甘肅第1201章 一步到位第1000章 征伐江南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1077章 豪格瘋了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669章 十萬火急第52章 受罰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1234章 三宣六慰第388章 神情麻木第157章 鹹魚羊肉湯的誘惑第557章 爭執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644章 拜年第346章 誘敵深入第1374章 大潰敗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619章 石砫宣慰使第1132章 狡猾的多爾袞第1084章 語言不乾淨第61章 幹票大的第935章 對面不識第48章 謀劃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971章 《反貪律》第798章 夜晚偷營第57章 防患於未然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625章 白桿兵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279章 歷史還會重演嗎第453章 實名制票證第670章 四路大軍第1303章 會安知縣
第536章 車技第595章 盡忠第12章 遊街示衆第1302章 偷襲第1220章 爲了華夏第1274章 年終盤點第332章 改造戰俘第139章 西寧品牌第1128章 大清出事了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1024章 奉獻天主,服務華夏第82章 意外來客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21章 失手第1127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293章 紅豔豔的腰帶第459章 剪羊毛第315章 東征隴右(二十一)第92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1061章 軍事支出第4章 石坡山第995章 軍魂第686章 漢化川南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275章 燈下美人第1328章 各有所第277章 擴張第164章 財源第118章 分界線第241章 騎兵的影子都看不到第820章 一座空營第477章 四險之地第712章 天命軍的規矩第1181章 三大草原騎兵第288章 細菌第579章 後半生的心願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226章 北伐甘州第711章 不走運第958章 泥菩薩首輔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427章 不平等協議(上)第34章 血腥味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1354章 堅決殲滅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679章 公審第972章 富得流油的內帑第1112章 談笑間第711章 不走運第446章 一句話引發的爭議第929章 紅毛夷人第314章 東征隴右(二十)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1085章 多羅卓哩克圖郡王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663章 懷上了第531章 工業園第239章 新的甘肅第1201章 一步到位第1000章 征伐江南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1077章 豪格瘋了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669章 十萬火急第52章 受罰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1234章 三宣六慰第388章 神情麻木第157章 鹹魚羊肉湯的誘惑第557章 爭執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644章 拜年第346章 誘敵深入第1374章 大潰敗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619章 石砫宣慰使第1132章 狡猾的多爾袞第1084章 語言不乾淨第61章 幹票大的第935章 對面不識第48章 謀劃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971章 《反貪律》第798章 夜晚偷營第57章 防患於未然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625章 白桿兵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279章 歷史還會重演嗎第453章 實名制票證第670章 四路大軍第1303章 會安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