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議政大臣會議

多鐸見範程愣住,冷冷一笑,“範大學士想要去本貝勒府做客,也得等身子好了,本貝勒府,福晉、阿哥們甚多,若是被傳染了,你可是吃罪不起!”

也不等範程回言,暗哼一聲,徑自去了。

範程呆呆地立在大政殿外,直等到所有的官員們都回去了,方纔邁着沉重的步伐,出了宮門,一步步踱回府,將自己關在書房內。

多鐸顯然是不想放夫人回來,怎麼辦?

硬來肯定不行,算自己有理,如果得罪了多鐸,將來有得罪受,算皇太極爲自己做主,但多鐸,還有他的兄弟們,將來難免給自己下絆子……

但夫人這麼放在多鐸的府,也不是事,夫人不僅是自己的夫人,更是自己的臉面!

範程想要讓人從轉個彎,但多鐸是皇太極的親弟弟,原本是豫親王,只是現在被降爲多羅貝勒,一般的熟人恐怕很難從說和,旗主級別的高官,也不是他這個大學士能請動的。

他雖然步伐很輕,心卻是焦急如焚。

無論多難,這樣的事情,都不能拖下去,萬一夫人在多鐸府懷孩子,那麻煩了。

留下孩子吧,將來這孩子怎麼辦?難道自己要在府留下一根心頭刺?不留下這個孩子,萬一多鐸倒打一耙,說自己謀害皇親……

範程心忽地打了一個冷戰,難怪多鐸要拖延下去,他究竟是看了自己的夫人,還是要借用夫人的肚皮做章?

多鐸雖然打仗是把好手,但在這件事,他能想得這麼遠嗎?

範程一時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

思索良久,唯一的辦法,還是去找皇太極,至於得罪多鐸的事,只能慢慢彌補了。

今日朝會的時候,皇太極問道如何蠶食錦州的事,正好藉着這個機會……

範程匆匆回家,去餐堂用過午飯,便來到書房,將自己關起來,思索良久,終於有了清晰的主意,提起筆來,一氣呵成,給皇太極寫了一份書面奏章。

見天色還早,範程便離開府,立即入宮,趕到翔鳳樓(鳳凰樓)。

翔鳳樓坐落在一丈二尺的高臺之,爲三層重檐歇山式屋頂,每層深廣各三間,周圍有迴廊,樓屋頂爲單檐黃琉璃瓦綠剪邊式建築,東端有正吻,正吻是由形態優美的螭首和一隻昂首的鳳頭相背組合而成的,鳳頭朝外眺望。

屋脊兩側頂端的風火輪,分別有“日”、“月”兩個字,應該是仰慕漢化,對大明建築的模仿,最層的屋脊,還有滿人按照自己意志建造的五彩神獸。

翔鳳樓前有殿,後有宮,是一座城堡式的獨特建築,一層明間爲通過式的門洞,由此進入后妃們入駐的五宮庭院,所以也是通往後宮禁區的門戶。

翔鳳樓是皇太極策劃軍政大事和筵宴的場所,除了崇政殿的朝會,很多重要的軍政大事,是從此處發出的,二樓有書房,皇太極下了崇政殿,會在此處置公務,除了五大后妃常駐後宮,其餘的嬪妃們,每日都有一人在翔鳳樓當值,侍候皇太極的飲食起居。

皇太極此時正在書房內批閱奏章,聽說範程求見,不禁微微一笑,“憲鬥不是身子不適嗎?難道還在記掛國事?快傳!”

小太監慌忙轉身,將範程引進來,範程入了書房,緊走兩步,屈膝跪拜於地,“臣範程叩見皇!”

“憲鬥快快起來,坐!”皇太極放下手的硃筆,笑道:“憲斗的身子好些了?”

“多謝皇記掛!”範程起身後,在側首的木椅落了座,又從袖取出一份奏章,“皇,這是臣回去之後,苦思冥想之下,給出的錦州戰略……”

“憲鬥身子不適,還要爲國操勞……”皇太極接過奏章,雙目閃現出貪婪的光芒,一口氣將奏章看完,不禁猛地在書桌一拳,“憲鬥說得好,欲破錦州,先破錦州周圍的塔山、松山、杏山;欲破塔山、松山、杏山各堡,必先斷絕糧道……”

範程拱起雙手,道:“皇,錦州是一座堅城,孫承宗當日花費了無數的銀兩,如果急攻,很難拿下,只有緩緩圖之……”

皇太極不住點頭,道:“錦州、塔山、松山、杏山,各座城堡內,儲存的糧食有限,朕只要用騎兵在外圍襲擾,明軍無法屯田,糧食定然難以爲繼!”

“皇英明,”範程將自己的主意,完全算到皇太極的頭,“糧草乃是軍之大事,只要糧草接濟不,明軍軍心不穩,彼時只要我軍出動重兵,明軍必亂……”

“憲鬥說得是,”皇太極合奏章,心已有計較,“依憲鬥看,義州還是要立城?”

“皇,明軍需要糧食,我軍同樣需要糧食,”範程習慣性地眯起雙目,一副深思的樣子,“既然要截斷明軍的糧草補給,威脅錦州的明軍,我軍的騎兵人數絕對不能少,自身也需要大量的糧草供應……”

皇太極若有所思,道:“憲斗的意思,是要在義州屯田?”

範程道:“皇,大清的騎兵數次入關,從關內俘獲數十萬漢人,加原先遼東的漢人,現在漢人包衣不下一百五十萬,這些漢人都會耕地,入關遷移一部分去義州的肥沃之地,能保證前方的糧草供應,不用花大力氣從盛京運輸糧草……”

皇太極用力點頭,“如果讓漢人包衣在義州屯田,也可以節約運輸的人力……”

wωw .t t k a n .¢O

“節約下運輸的壯丁,還可以在各處生產糧食,此消彼長……”範程躊躇滿志,道:“除此之外,有了能駐守的義州,大清的騎兵便有了依託,不但可以截斷明軍的糧道,又可以分出小股,威脅錦州城外耕地的漢民,或者待錦州周圍糧食成熟季節,我們利用騎兵的護衛,直接出動人手搶割……”

“如此一來,錦州城外的漢民,豈不是爲我們生產糧食……哈哈……”皇太極大笑,然後深情地望着範程,這是天賜給大清的寶貝呀!驀地見範程輕鎖眉頭,忙道:“憲鬥是否身子不適……”

範程微微搖頭,嘴脣張了張,卻又忍住不說。

皇太極知道範程的性子,知道他一定有話要說,只是難以起口,便道:“憲鬥,你我君臣之間,並無滿漢之別,若是有什麼話,直說吧,不要有顧慮,即便你的意見不太成熟,咱們也可以逐漸修訂!”

範程心早已盤算好了,卻是故意哆嗦着,“皇,臣……”

皇太極知道範程一向果決,如此支支吾吾,一定不是小事,便道:“憲鬥不用擔心,凡事有朕給你做主!”

範程忽地離座,雙膝跪倒,匍匐在地,“皇,臣有罪……”

“有罪?”皇太極不解,“憲鬥連身子不適的時候,都在爲國操勞,爲朕分憂,又何罪之有?”

範程這麼撅着屁股,一動不敢動,“皇救臣……”

“救?”皇太極更加糊塗了,“憲鬥好好的在此,爲何要朕救你?”心一頓,似有所悟,範程忽地下跪,一定不適小事,“可是有人找憲斗的不是?”

“皇,臣遇麻煩了……”範程這纔將夫人被多鐸擄走的事,簡要說了一遍,他自然不敢批評多鐸,只是將責任推在夫人頭,“夫人衝撞了多羅貝勒的馬車,罪該萬死……”

“多鐸?他這是色膽包天了,哼……”

皇太極心明白,多鐸一向對自己陰奉陽違,甚至還敢用各種法子戲耍自己,自己早受夠了,想要整整多鐸,給他一些教訓,次已經剝奪了他的十個牛錄,還從親王降爲多羅貝勒,是一種嚴懲。

看來,這樣的懲罰還不夠,多鐸尚未接受教訓,明知範程是自己最爲倚賴的重臣,卻還敢做出此等大逆之事……

“皇,慎言……”範程不用擡頭,也知道皇太極的盛怒,“臣下是鑲白旗的人,多羅貝勒是鑲白旗的旗主,有權處置鑲白旗的每一個人,夫人衝撞了多羅貝勒……臣下心並無怨言,只求多羅貝勒能將夫人還給臣下……”

“話雖如此,然憲鬥是國之肱股,豈是常人可?”皇太極餘怒未息,心卻在思索,滿人常常隨意欺壓漢人,這是父汗時代流傳下來的劣習,今後得改一改了。

如果漢人的財物,甚至生命無法得到保障,又豈能安心爲大清國效力?連範程都是如此,不要說普通的漢人了……

沒有這些漢人的協助,大清國想要完全佔據錦州,談何容易?沒有漢人包衣的耕種,大清國算得到錦州這些土地,又有何用?

大清立國不久,對待治下的漢人,應該行籠絡之事,而不是欺壓,多鐸這個豬腦袋,爲何不明白自己的苦心?

範程知道皇太極心向自己,心生出無限的激動,爲了自己,皇太極寧願得罪他的親弟弟……自己是給皇太極爲奴、爲狗,也是值得了,他不禁老淚縱橫,“皇……”

皇太極離了座,親手將範程攙扶起來,“憲鬥不用多言,先安心回府,此時交給朕來處置!”

範程離開之後,皇太極立即召見多鐸,狠狠訓斥了一頓,讓他立即將夫人歸還範程。

多鐸見到範程的夫人,只是一時興起,玩兩日,喜歡的心也淡了,但他要打擊範程,順便噁心皇太極,豈肯輕易將女人歸還範程?

他聽了寧完我的主意,但是,現在這個女人尚未懷孩子……“皇兄,範程和這個女人,都是鑲白旗的人,臣弟有權處置他們,臣弟看他的女人,那是他的福分!”

“胡鬧!”皇太極怒喝道:“範程是大清國的第一謀臣,豈是普通包衣可?”

多鐸瞪了皇太極一眼,最終還是緩緩低下腦袋,“看在皇兄的面子,三個月之後,臣弟將女人歸還範程這條狗!”他估計,憑他的身子,有三個月的時間,一定能讓女人懷他的孩子。

“死不悔改,愚不可及!”皇太極大怒,他原本想處置多鐸,多鐸的態度如此惡劣,可算是他自己作死,看來不動刀子不行!

他連夜召開議政大臣會議,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鄭親王濟爾哈朗、肅親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濟格、安平貝勒杜度、饒餘貝勒阿巴泰等,都被緊急傳喚至崇政殿。

當着多鐸的面,議政大臣會議做出四項決定:多鐸立即將夫人歸還範程;剝奪鑲白旗三成的牛錄,分別交付正白旗、正紅旗、鑲藍旗;罰沒多鐸白銀一萬兩,一半歸入國庫,一半用於補償範程;範程從鑲白旗調入鑲黃旗。

多鐸幾乎暈倒,但議政大臣會議做出的決定,他不敢不從,只得在心將寧完我狠狠罵了一通解氣。

範程從豫親王府領回夫人,心感慨萬分,爲了自己,驚動了議政大臣會議……但補償的五千兩白銀,他不敢收受,偷偷着人送還了多鐸。

第466章 拜師第41章 考覈第356章 名將第1275章 交通網第1269章 土地擴張第1176章 拓北團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712章 天命軍的規矩第564章 百姓爲上第237章 沒有虛言第490章 第三千戶第92章 指揮僉事第1062章 算賬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51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737章 武侯祠第123章 不要錢第589章 年少白頭第374章 教皇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1158章 五項條款第250章 遊牧部落第656章 清蒸最補了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1072章 航海第281章 沙陀寺第842章 馬坡的槍聲第209章 軍歌嘹亮第293章 紅豔豔的腰帶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30章 滴血的雪夜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522章 叫天不應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655章 如詩如畫第365章 東征關中,南下巴蜀第441章 三大律法第1039章 移民第1005章 攻城模式第381章 上陣殺敵第771章 十萬部屬第439章 交出地契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898章 水災旱災蝗災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27章 下山第1315章 邊界貿易第218章 禮送出境第654章 什麼都沒做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562章 懷上野種第967章 好好疼她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134章 天主教第1084章 語言不乾淨第508章 鐵槊科諾特十蘇木第49章 戰前動員第180章 罪惡和血腥第1196章 響聲震天第1317章 烏思藏都司第110章 嫁妝第585章 兵敗被俘第873章 勢不可擋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108章 聲聲聲刺耳第1254章 孟艮府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196章 回家了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970章 升格漢清局第225章 初爲人父第954章 大同城破第1239章 一夫一妻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883章 算死王侯第1316章 拉郎配第1160章 並頭而睡第921章 決戰汝州第700章 八藩第1339章 虛張聲勢第1313章 的確長大了第93章 兵血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1122章 生路第24章 舊人新婚第1238章 學習三日第457章 明爭暗鬥第429章 不平等協議(下)第387章 精神戰法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145章 穆氏的女兒第1012章 接風洗塵第244章 主人客人第1308章 瓦剌蒙古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768章 心病第91章 殺雞儆猴
第466章 拜師第41章 考覈第356章 名將第1275章 交通網第1269章 土地擴張第1176章 拓北團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712章 天命軍的規矩第564章 百姓爲上第237章 沒有虛言第490章 第三千戶第92章 指揮僉事第1062章 算賬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51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737章 武侯祠第123章 不要錢第589章 年少白頭第374章 教皇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1158章 五項條款第250章 遊牧部落第656章 清蒸最補了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1072章 航海第281章 沙陀寺第842章 馬坡的槍聲第209章 軍歌嘹亮第293章 紅豔豔的腰帶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30章 滴血的雪夜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522章 叫天不應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655章 如詩如畫第365章 東征關中,南下巴蜀第441章 三大律法第1039章 移民第1005章 攻城模式第381章 上陣殺敵第771章 十萬部屬第439章 交出地契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898章 水災旱災蝗災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27章 下山第1315章 邊界貿易第218章 禮送出境第654章 什麼都沒做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562章 懷上野種第967章 好好疼她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134章 天主教第1084章 語言不乾淨第508章 鐵槊科諾特十蘇木第49章 戰前動員第180章 罪惡和血腥第1196章 響聲震天第1317章 烏思藏都司第110章 嫁妝第585章 兵敗被俘第873章 勢不可擋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108章 聲聲聲刺耳第1254章 孟艮府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196章 回家了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970章 升格漢清局第225章 初爲人父第954章 大同城破第1239章 一夫一妻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883章 算死王侯第1316章 拉郎配第1160章 並頭而睡第921章 決戰汝州第700章 八藩第1339章 虛張聲勢第1313章 的確長大了第93章 兵血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1122章 生路第24章 舊人新婚第1238章 學習三日第457章 明爭暗鬥第429章 不平等協議(下)第387章 精神戰法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145章 穆氏的女兒第1012章 接風洗塵第244章 主人客人第1308章 瓦剌蒙古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768章 心病第91章 殺雞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