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四面張網

李自成趁着早膳的時間,讓小太監王廉去傳漢清部長王安平。

王安平匆匆來到乾清宮,李自成已經在東暖閣的內書房等待了,他慌忙行了大禮,“臣王安平叩見皇上!”

“免禮平身!”李自成伸手一指,讓王安平在對面落坐,“安平,漢清部的人,調整部署了嗎?”

“回皇上,臣一直在調整,”王安平接過何小米奉上的茶水,“北方司的人,逐漸撤離了遼寧、興安、安東,除了進入漠北,便是向北方移動,不過……”

“安平的意思,北方太過寒冷?”

“皇上聖明,”王安平忙道“臣當初招募人手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極北嚴寒之地,臣擔心,兄弟們很難適應嚴寒,所以,向北推進的速度很慢,此時剛剛進入黑龍江流域……”

李自成點點頭,漢清部北方司的人,基本上來自關內,向極北之地部署,嚴寒的確是一道難題,不過,東北的北方,並沒有強大的政權,亦不是華夏軍事上的重點,“多向當地的土著學習禦寒之法!”

“多謝皇上教誨,”王安平道“此外,臣讓部分兄弟們滯留在黑龍江沿岸,只要他們適應了嚴寒,明年開春,就可以向北方行進。”

“推進的速度可以慢些,但一定要趕在拓北團的前面,爲拓北團當地的訊息,”李自成話鋒一轉,道“西方呢?”

“西方司的兄弟,早就進入河西都督府,在當地牧民的協助下,向西北方向行進,”王安平道“因爲不知道天命軍下一步的發現方向,漠北、瓦剌各部,都有兄弟前去探路。”

“探路?好!”李自成忙道“大漢遠征漠北,有一路大軍,便是從大漠以西、河西都督府的西北方向進入漠北,將漠北的通道找出來,繪製成圖!”

王安平馬上就明白了皇上的心思,“臣遵旨!”

“南方呢?”李自成笑道“漢人向南方滲透,應該容易得多吧?”

“皇上說得是,南方各邦國,都有漢人定居,只要有銀子,兄弟們很容易在當地紮下根來。”

李自成點頭,“將雲南以南各國的信息,整理出來,越詳細越好。”

“臣遵旨!”

“安平,不用太過生分,朕是華夏的皇帝,也視你們這些早年的同袍爲兄弟,”李自成親手爲王安平續了茶水,“安平,琉球的情形如何?”

“臣多謝皇上!”王安平接過茶水,眼中精光一閃,“皇上,薩摩藩的確在琉球的王宮駐紮了五十名武士,連尚賢王晚上行房,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那我們的人,能接觸到尚賢王嗎?”

“很難,臣讓兄弟們試着接觸尚賢王,只成功過一次,還是在漢臣的協助下……”

“薩摩藩的武士,知道我們的人進入琉球嗎?”

“應該不知道,我們很難與尚賢王接觸,就是爲了避開薩摩藩的武士。”

李自成微微頷首,沉思片刻,道“琉球王宮,我們有多少人,有把握殲滅薩摩藩的武士嗎?”

“我們只有七八人進入王宮,”王安平道“不過,如果與琉球的軍士配合,應該可以解救尚賢王……”

李自成思索片刻,道“薩摩藩的情形如何?”

“回皇上,薩摩藩是日本一個比較強大的藩臣,連德川家光都不敢等閒視之,據兄弟們彙報,薩摩藩藩主島津光久,大約有一萬士兵,如果招募,至少還可以增加五千士兵。”

才一萬五千?李自成心中冷笑,在華夏的眼皮底下,竟敢不老實,不過,如果不是薩摩藩作怪,琉球王尚賢恐怕不會主動歸順華夏!

應該感謝薩摩藩纔是!

他的心中,馬上就想到北海艦隊,“安平,知道薩摩藩的確切位置嗎?”

“兄弟們恰好弄到了一份薩摩藩的地圖,”王安平從懷中抽出一份地圖,展開放在御案上,“皇上請看,薩摩藩在九州島最南部,以前曾經飼養過爪哇鹿,所以也稱爲鹿兒島……”

李自成起身一看,在鹿兒島的南部,除了兩個大島,還有一系列的小島,如項鍊一般連成一串,心中馬上想到後世的第一島鏈,“安平,這些都是薩摩藩的屬島嗎?”

“鹿兒島南部所有的島嶼,都是屬於薩摩藩,”王安平道“西南端的屋久島、南端的種子島,分別屬於屋久氏、種子氏,但他們都是薩摩藩的屬臣。”

“這兩個島上,都有人常駐嗎?”

“有,屋久氏、種子氏和他們的家人,就是常駐島上,”王安平用手指着二島,“屋久島距離九州島南部的鹿兒島,不過二百五十里,種子島更近,距離鹿兒島不足百里,”他的手指一路向下,“再南面便是奄美島,原本屬於琉球國,現在被迫割讓薩摩藩。”

李自成思索片刻,心中已有計較,屋久島、種子島、奄美島原本屬於誰,已經不重要了,只要華夏北海艦隊來了,那就屬於華夏,島的面積不小,又有常住人口,做爲北海艦隊的基地倒是不錯,既可以就近監督薩摩藩,又可以和耽羅島上的基地連成一片……

東海、黃海都是不凍的海域,現在還可以進兵,既要殲滅琉球國內的薩摩藩武士,又要出動軍艦威脅薩摩藩,哪怕發生海戰,也要將屋久島、種子島、奄美島及附近的島嶼爭奪過來……

李自成留下王安平獻上的地圖,發現圖上並沒有標註耽羅島的位置,便用紅筆將耽羅島的大致位置標註了。

原圖留存,然後複製一份,連同一份親筆長信,着人立即送往北海艦隊。

按照李自成的性子,現在就要召見琉球的使者,想了想,還是決定先召見外交部長南居益、外交部亞洲司司長馬紹愉。

馬紹愉是他早就內定的人選,即將趕赴遼寧省,做爲副使,協助秦大年與朝鮮方面進行溝通。

這是華夏第一次向外派出正式的使者,協議的內容早已定下了,這次出使,主要是落實兩國已經達成的協議,兼協調兩軍共同戰鬥,儘早殲滅平壤城內的韃子,然後接受平安、咸鏡兩道,以及根據協議接受第一批兩百萬石的糧食。

李自成特別告訴馬紹愉,華夏的利益高於一切,協議中的利益一分不能少,必要的時候,還要爭取新的的利益。

他還讓馬紹愉轉告朝鮮方面,華夏的海軍已經探明,日本薩摩藩的確有軍事行動的跡象,所以華夏的北海艦隊,已經集中於耽羅島一線,隨時準備迎接來犯之敵。

不過,平壤的韃子被全殲之前,華夏的海軍不會主動出擊。

李自成召見南居益,主要是讓他明白,在外交事務中,華夏的實際利益纔是第一位的,虛名可有可無,絕對不能爲了虛名而丟失實際的利益……

他給南居益的任務,便是查閱漠北、瓦剌蒙古的歷史和現狀,以及從河西都督府通往漠北的道路。

大明時代,征伐蒙元的時候,通常都是從東路出擊,走的是大興安嶺西麓,但大漠以西,一定有通往漠北的道路。

當年漢軍曾經走過,一千五百年之後,道路或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總好過兩眼一抹黑,再說,蒙元入主中原的時候,難道他們沒有踩出通往漠北的道路?

南居益、馬紹愉兩人告辭離開,差不多是午膳時間了,李自成起身活動了一番,羅秀娟在羅玲的陪同下來到東暖閣,“奴婢見過皇上!”

李自成招招手,讓兩人過去,雙手分別搭在兩人的香肩上,用力嗅了一口空氣中的餘香,“娟兒、玲兒,乾清宮中住得習慣嗎?”

“還好吧!”羅秀娟趁勢將腦袋靠在李自成的半個肩膀上,微微閉起雙目,“只是……只是不能出宮,感覺有些鬱悶……”

“嗯?娟兒在瀋陽清寧宮的時候,日子是怎麼過的?”

“清寧宮?”羅秀娟小聲地道“奴婢在清寧宮中,經常可以出宮騎馬……”

“哈哈,”李自成大笑,“乾清宮中都是漢人,規矩可是多了許多,再說,娟兒那時是八公主,今日在乾清宮,已經是朕的妃子,身份不同了!”

“奴婢明白,”羅秀娟臉色微紅,“皇上,奴婢可以去看看額娘嗎?”

“當然可以,”李自成馬上就想到,這是乾清宮,不同於民間,規矩有很多,遂道“朕明日知會皇后,讓她着宮人帶你去慈寧宮看看……”

“奴婢多謝皇上!”

“娟兒、玲兒,朕剛剛回京,朝中有許多大事等着朕去處置,雖然在乾清宮居多,卻是沒時間陪着你們,”李自成在兩人的額頭上分別啄了一口,心中倒有兩份愧疚,“等到朝中的事情處理完畢,朕會抽出時間好好陪陪你們。”

羅秀娟輕輕搖頭,“皇上亦國事爲重,不用擔心奴婢,奴婢很好,除了玲兒,還有宮女照應着。”

“也好,”李自成道“乾清宮中還有不少姐姐,娟兒漢話說得不錯,可以和她們學學詩詞、樂器,娟兒、玲兒,這裡以後就是你們的家了,要想看望孝端太后,也是近得很。”

“嗯!”

李自成知道,羅秀娟、羅玲剛剛歸化爲漢人,與李香君、柳如是不熟,午膳的時候,特意叫上竇美儀、李香君、柳如是、周清柔、李雅她們,一頓飯過去,她們也變得熟絡了。

第1379章 錫蘭島第1048章 歸還濠鏡第492章 財物清單第1240章 西洋南洋第55章 三七分成第1106章 榮光學校第49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785章 洛陽會議第853章 莊妃娘娘第1358章 通航稅第1282章 北山都督府第539章 收房第227章 大斗拔谷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1275章 交通網第610章 蜀王府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552章 速戰速決第1368章 賠償款第769章 二兩賞銀第472章 莫須有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833章 五百兩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616章 不可戰勝第1091章 不委屈第1122章 生路第182章 祈福第347章 驚疑不定第309章 東征隴右(十五)第344章 一個不留第269章 最後一名騎兵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484章 冒着白煙的洞穴第1021章 輪流扇風第403章 肅王的歸宿第934章 舊仇新恨第272章 考察第969章 皇子的下落第1197章 固倫額駙第395章 秀才當道第1162章 半截斷腿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第376章 練練膽第1010章 醉死了第1362章 軍人不管會談第696章 動了心思第865章 繼續圍城第918章 莊妃之約第93章 兵血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239章 新的甘肅第362章 三權分立第597章 一炮破城第862章 大潰敗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39章 三兄弟與蒙古兵的故事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600章 無一漏網第1159章 只有漢人第423章 這就結束了?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61章 幹票大的第1170章 緊追不捨第654章 什麼都沒做第55章 三七分成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1138章 沒有說謊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271章 負荊請罪第795章 殺敵發財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818章 人在,城也在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913章 天命軍的後手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56章 孫家小妞第377章 打中了,打中了第508章 鐵槊科諾特十蘇木第627章 山窮水盡第24章 舊人新婚第173章 山下來客第281章 沙陀寺第1341章 戴罪立功第931章 西安城破第985章 漢軍旗第141章 腦門上冒汗第762章 縣衙大獄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826章 突圍而去第444章 兩眼死灰第247章 天命都督府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282章 水軍操訓第1381章 焦躁不安
第1379章 錫蘭島第1048章 歸還濠鏡第492章 財物清單第1240章 西洋南洋第55章 三七分成第1106章 榮光學校第49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785章 洛陽會議第853章 莊妃娘娘第1358章 通航稅第1282章 北山都督府第539章 收房第227章 大斗拔谷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1275章 交通網第610章 蜀王府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552章 速戰速決第1368章 賠償款第769章 二兩賞銀第472章 莫須有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833章 五百兩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616章 不可戰勝第1091章 不委屈第1122章 生路第182章 祈福第347章 驚疑不定第309章 東征隴右(十五)第344章 一個不留第269章 最後一名騎兵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484章 冒着白煙的洞穴第1021章 輪流扇風第403章 肅王的歸宿第934章 舊仇新恨第272章 考察第969章 皇子的下落第1197章 固倫額駙第395章 秀才當道第1162章 半截斷腿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第376章 練練膽第1010章 醉死了第1362章 軍人不管會談第696章 動了心思第865章 繼續圍城第918章 莊妃之約第93章 兵血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239章 新的甘肅第362章 三權分立第597章 一炮破城第862章 大潰敗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39章 三兄弟與蒙古兵的故事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600章 無一漏網第1159章 只有漢人第423章 這就結束了?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61章 幹票大的第1170章 緊追不捨第654章 什麼都沒做第55章 三七分成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1138章 沒有說謊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271章 負荊請罪第795章 殺敵發財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818章 人在,城也在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913章 天命軍的後手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56章 孫家小妞第377章 打中了,打中了第508章 鐵槊科諾特十蘇木第627章 山窮水盡第24章 舊人新婚第173章 山下來客第281章 沙陀寺第1341章 戴罪立功第931章 西安城破第985章 漢軍旗第141章 腦門上冒汗第762章 縣衙大獄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826章 突圍而去第444章 兩眼死灰第247章 天命都督府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282章 水軍操訓第1381章 焦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