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

湯若望向李自成揚了揚手的一疊白紙,“李先生,我的事情都準備好了!”

“奧?湯先生來得這麼早呀?”李自成由着陳秋蝶將臉的水珠擦盡,起身笑道:“湯先生還未吃早飯吧?來,我們一起吃!”

何小米也趕了過來,狠狠地看着湯若望,到:“大人,這個洋鬼,偏要闖進來,怎麼勸都不聽……”

“小米,這次算了,湯先生是西洋人,不懂我們的禮節,時間長了,他自然會懂的。”

吃過早飯,李自成將湯若望帶入衙的書房,讓何小米泡茶。

何小米先給李自成泡了一杯,然後纔是湯若望,茶杯送到面前時,卻是重重地擲在桌面,茶水都濺出不少。

“小米,湯先生是客人,不得無禮,”李自成知道何小米心有氣,他抽出雷#管的製造圖紙,遞給何小米,笑道:“小米,你着人將這個送去匠作坊,交給方誌,我要單獨接見湯先生。”

“大人……”何小米的目光移到湯若望的身,幾乎不會動了。

李自成情知何小米是擔心他的安危,但小米在這兒,勢必影響二人的談話氣氛,便道:“小米放心,湯先生算是我的朋友了!”

何小米沒法,只得離開書房。

李自成展開天主教教義,好傢伙,一共二十條,不過,湯若望的書法也是歪歪扭扭,自己也好不了多少,仔細看完,在有關的教義旁做了記號,遂道:“湯先生,這第一條,修正的非常不錯,信徒崇拜的是天主,而不是教皇,如果他們的要求不能滿足,到時候不用找教皇或是神職人員對質了。”

“李先生,我是按照你的意思修正的,但羅馬教皇恐怕……”湯若望有些擔心,藍眼睛也變得迷濛起來。

“你也說了,教皇遠在羅馬,怎麼知道大明的現狀?”李自成淡淡一笑,“湯先生,傳教佈道是你的事,如果繼續按照原來的教義,一塵不變,你覺得大明會有許多百姓加入天主教嗎?以你在京師、西安的傳教經驗,估計在有生之年,能有多少百姓信奉天主教?這……可是你的責任呀!”

“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湯若望還是被李自成昨天的話,深深吸引了,“李先生,這樣真的可以讓更多的人成爲信徒嗎?”

“放心,只要聽我的,保準你傳教順利,”到了此時,李自成只能一條道走下去,稍稍猶豫,有可能前功盡棄,他指着教義,道:“像‘孝敬父母’這一條,在接下來的傳教活動,要大力弘揚,重點突出起來,這與大明‘以孝治國’的理念完全一致,也最容易獲得百姓的共鳴。”

湯若望除了點頭,哪裡還有說話的份?他幾乎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李自成的身,不管李自成說的有沒有道理,他只有這一條道路了。

李自成又指着一條教義,道:“這一條有些難辦!”

湯若望瞪大眼,藍幽幽的眼球似乎要奪眶而出,“李先生,這一條恐怕沒得商量,難道允許信徒隨意侮辱他人妻子?”

“我知道,湯先生不要着急,”李自成沒有正面辯解,卻是道:“湯先生可知道,大明奉行‘一夫多妻制’,很多富貴之人都有許多妻子,這樣一來,這些人無法入教了。”

“李先生的意思是,這一條需要廢除?那可不行,你可知道,我們神職人員,都是不可娶妻的,難道教徒可以有許多妻子嗎?”

“我不是這個意思,也不打算要廢除這一條。”李自成見湯若望反應激烈,先給顆定心丸。

從內心來說,李自成還是贊成“一夫一妻制”,除了他原先所想的,能讓美女將更多的優秀基因遺傳下來,還能維持國家的男女平衡,有利於社會的穩定,此外,如果富商權貴沒有那麼多老婆,維持一個家庭生存的最低物質需求,也會降低許多,即使不能杜絕,也能減少以權謀私現象的數量。

但大明並沒有進入“自由、平等”的時代,而且相距甚遠,甚至連哲學家、理論家們都沒有意識到,要想讓所有人都遵循“一夫一妻制”,暫時不太現實,是他自己,除了杳無音訊的高桂英,至少還有三個半老婆——宋玉蓮、孫夢潔、陳秋蝶三個老婆,加穆思蓉這個沒過門的半個老婆。

變革是必須的,但需要時間。

“湯先生,如果有多個妻子的人,想要入教,有變通的辦法嗎?”

“教義裡規定得清清楚楚,何來變通一說?要想入教,必須離異,最多隻能留下一個妻子。”湯若望自然不知道,延續了數千年漢語,很多情況下都會有歧義,也是同樣一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至少,不同的人,會有理解的差別。

“湯先生,大明與你們的神聖羅馬帝國不一樣,”李自成嘆口氣,“在大明,女人一旦被離異——我們大明叫休妻,將很難再嫁出去,難道爲了天主教,你忍心讓這些女人終生守寡嗎?”

“那李先生的意思是……”

“能不能這樣,”李自成準備採用溫情主義了,“如果已經有了妻子,無論多少,都可以入教,但以後不能再娶了,這樣可行?”

“不行,”湯若望斷然拒絕,“無論如何,信徒只能有一個妻子。”

“我再退一步,”李自成絞盡腦汁,終於有了新的法子,“擁有多個妻子的人,可以休妻,但這些被修掉的女子,他還可以繼續供養着,這樣應該不會違反教義了吧?”

“不行,這和‘一夫多妻’有什麼實質的區別?”

wWW •тt kān •CO

“區別大了,”李自成笑道:“湯先生你看,這個人只有一個妻子,沒錯吧?現在不違反教義了,有什麼不可以?”

“但是這些女人依然被這個男人供養着,日日在一起,誰能保證他們之間沒有一些不可告人的勾當?”

這是實際存在的,李自成也無法否認,但他已經有了對策,“湯先生,算他們之間有着不可告人的勾當,那也沒有違反教義——那些被休掉的女人們,已經不是人妻了,不是嗎?教義裡說,一個信徒,只能有一個妻子,也是說,並不反對信徒還有其他的女人,包括可以青樓,只要不違反大明的律法即可。”

湯若望頓時語塞,教義說,“信徒不得淫他人之妻”,但這些女人的確不是任何人的妻子,但他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李自成不待湯若望回過神來,繼續道:“湯先生,這些擁有多個妻子的人,一般都是有錢人,將來的教會,需要他們佈施,如果將這些人排除在外,教會的正常運轉,恐怕要出現問題——在大明,教會是不允許作爲獨立的實體存在的,不可能像你們那樣,擁有衆多的田產,至少短時間內是這樣,你還要將這些人排除在外嗎?”

“……”

“湯先生,我還有一個折衷的法子,”李自成覺察到湯若望的遲疑,便道:“我們不需要更改教義,但私下裡允許這種情況存在。”

“這……恐怕不妥吧?”畢業於神學院,一心維護宗教貞#潔的湯若望,眼睛裡自然揉不得沙子。

“湯先生,如果這些人真正成了信徒,會學習教義,在天主的感召下,在天國之路的指引下,也許他們將來主動遣散多餘的妻子也說不定。”這些連李自成自己都不信,反正宗教是這麼回事,信者有之,不信則無,永遠無法證明對錯。

湯若望爲了要傳揚天主教,只得已從了李自成,除了李自成,他實在看不到信徒大規模加入的希望,不僅他自己,與他一同前來大明的鄧玉函、羅雅谷等人,也與他差不多,傳教佈道並不順利,“李先生還有那些見教?”

“還有這個。”搞定了主要的,其餘的也不重要了,李自成還提出,除了復活節、聖神降臨節、聖母升天節、聖誕節之外,信徒因爲事務繁忙等原因,可以不定時去教堂做彌撒,畢竟西寧的教堂,將只有一座,有些人居住地距離教堂很遠。

“教義不能隨意更改,”湯若望到:“還是照前面的法子,私下允許百姓不來教堂舉行彌撒,”他想了想,又道:“對於信徒集的地方,如果沒有教堂,可以在某一信徒家,將其他信徒集起來,舉行彌撒!”

兩人探討了差不多一個半時辰,方纔將教義的事,最終定都下來,天主教,暫時打了大明的烙印,李自成最爲滿意的,是第一條,信徒崇拜的是天主,而不是教皇,將來教皇如果利用宗教來干涉大明的政治,不但朝廷不買賬,是信徒,恐怕也沒幾個跟着鬧事的。

眼看着要結束雙方的談話了,湯若望忽然問道:“李先生對天主教的傳教佈道這麼熱心,是否會成爲第一個入教的人?”

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874章 爭功第359章 山丹水大橋第1144章 飛上天空第25章 了斷第332章 改造戰俘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1286章 華夏的南海第95章 羊肉湯與鮮魚湯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24章 舊人新婚第409章 死者生者第84章 抉擇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486章 無計可施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610章 蜀王府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75章 重大決定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1201章 一步到位第954章 大同城破第777章 接近崩潰第1072章 航海第56章 孫家小妞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775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587章 金戈鐵馬第640 左擁右抱第196章 對死亡的漠視第1375章 再次遷都第222章 終於問世了第1180章 鴨綠江畔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461章 隔壁的鼾聲第960章 連夜攻城第1341章 戴罪立功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595章 盡忠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552章 速戰速決第92章 指揮僉事第658章 恩威並施第1273章 普通的百姓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69章 立威治軍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56章 孫家小妞第200章 望眼欲穿第993章 手雷立威第207章 新兵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84章 抉擇第654章 什麼都沒做第451章 人體實驗第300章 東征隴右(六)第272章 考察第899章 嘿嘿不應第1379章 錫蘭島第52章 受罰第556章 蔑視與侮辱第796章 增援開封第22章 兩情相悅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1297章 勞軍之計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234章 一波消失,一波興起第127章 選擇第737章 武侯祠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1298章 計時開始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92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1269章 土地擴張第582章 火燒眉毛第1218章 規劃東北第429章 不平等協議(下)第111章 白費心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1326章 天主教國家第284章 龍骨木第123章 不要錢第524章 暗花第798章 夜晚偷營第1185章 建設遼寧第67章 夜談第18章 蒙古騎兵的戰鬥力第91章 殺雞儆猴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第936章 百姓審判
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874章 爭功第359章 山丹水大橋第1144章 飛上天空第25章 了斷第332章 改造戰俘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1286章 華夏的南海第95章 羊肉湯與鮮魚湯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24章 舊人新婚第409章 死者生者第84章 抉擇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486章 無計可施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610章 蜀王府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75章 重大決定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1201章 一步到位第954章 大同城破第777章 接近崩潰第1072章 航海第56章 孫家小妞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775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587章 金戈鐵馬第640 左擁右抱第196章 對死亡的漠視第1375章 再次遷都第222章 終於問世了第1180章 鴨綠江畔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461章 隔壁的鼾聲第960章 連夜攻城第1341章 戴罪立功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595章 盡忠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552章 速戰速決第92章 指揮僉事第658章 恩威並施第1273章 普通的百姓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69章 立威治軍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56章 孫家小妞第200章 望眼欲穿第993章 手雷立威第207章 新兵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84章 抉擇第654章 什麼都沒做第451章 人體實驗第300章 東征隴右(六)第272章 考察第899章 嘿嘿不應第1379章 錫蘭島第52章 受罰第556章 蔑視與侮辱第796章 增援開封第22章 兩情相悅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1297章 勞軍之計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234章 一波消失,一波興起第127章 選擇第737章 武侯祠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1298章 計時開始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92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1269章 土地擴張第582章 火燒眉毛第1218章 規劃東北第429章 不平等協議(下)第111章 白費心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1326章 天主教國家第284章 龍骨木第123章 不要錢第524章 暗花第798章 夜晚偷營第1185章 建設遼寧第67章 夜談第18章 蒙古騎兵的戰鬥力第91章 殺雞儆猴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第936章 百姓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