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

bookmark

“大人,”在正間的三人當,李自成覺得還是趙峰最好說話,不像伍少陵那樣陰冷奸險、樑成那樣太過直率,他們臉完全透着失望,以及失望之後對新軍赤裸裸的蔑視,“兄弟們長途跋涉趕到西寧,一路乾糧耗盡,懇請大人儘快撥出糧草,此外,甘州還欠着兩個月的餉銀未付,說是到西寧一併支付。品書網 ”說完還從懷掏出了寧大朋寫下的欠條。

“餉銀?”伍少陵的目光像兩把利劍一樣,直挺挺地刺過來,“你們一仗未打,又是糧又是餉,還要兵器,你把西寧衛當做慈善堂了?”也不看其他軍官直接拍了板:“先去和蒙古人打幾仗再說,如果能擊退蒙古人,糧餉都好說,如果不能擊退蒙古人,哼……”

“公公,他們是新軍,訓練不過兩月,現在讓他們戰場,恐怕不合適吧?”樑成貼近伍少陵的耳朵,小聲道。

“有什麼不合適?”伍少陵直接放大了聲音,也不擔心被李自成聽到,“甘州派過來的援軍,難道不是來打仗的?”

“公公,兩位大人,要我們打仗也行,只是,只是眼下兄弟們已經沒有存糧,無論如何也要先撥下糧草,沒有糧草,兄弟們餓着肚子如何打仗?”

李自成覺得,餉銀的事可以遲些再說,但糧草刻不容緩,沒有糧食,士兵餓着肚子,別說打仗,恐怕和蒙古人一樣成爲西寧的禍害都說不定,萬一新軍再被西寧衛拋棄,那也只有趁早去做盜賊了。

“糧食?”伍少陵皺起眉頭,因缺乏陽光而顯得白嫩的麪皮微微顫動,“趙大人,給他們十石糧食。”

“多謝公公,多謝趙大人。”李自成在謝恩的時候,座的三人卻在給他選定防區,按照樑成的說法,伏羌堡的外患輕些,讓這些新兵駐守在伏羌堡,也好逐步鍛鍊新兵,但伍少陵卻堅持要李自成去蒙古人出入次數更多的鎮海堡,趙峰附和着伍少陵,樑成只得默不作聲,卻向李自成投去同情的目光。

“公公,兩位大人,士兵們因爲長途跋涉,兵器鎧甲不足,能否先撥付一些讓兄弟們使用?”

“真是麻煩!”伍少陵大手一揮,直接將李自成的請求當做空氣,他離開座位,率先離開官衙算是結束了這次接見。

趙峰也站起身來,卻是對李自成道:“李百戶,其餘的物資,還是等擊退了蒙古人再說吧,公公同意撥付糧食,已是格外開恩了,快讓你的士兵去接受吧——說實話,西寧的糧食也不富裕。”

李自成搖着頭苦笑,看來新軍真的到哪都不受歡迎,無論是甘州還是西寧,都認爲這些新兵不會打仗,卻又偏偏將他們放到與蒙古騎兵對決的最前線。

甘州已經拋棄了他們,如果不能在接下來的戰鬥痛擊蒙古人,西寧毫不猶豫也要拋棄他們,或者讓他們充當抵禦蒙古人的炮灰,難道這些新兵只剩下去當盜賊這一條路嗎?

死太監!李自成又罵了一句,卻不得不乖乖地跟着趙峰去接受糧食,雖然沒領到軍餉、兵器,有了這十石糧食,士兵們暫時不用捱餓。

對於百餘士兵來說,十石糧食只不過維持五六天的時間,五六天之後呢?李自成情知這是伍少陵通過糧草來掌控士兵,卻也無可奈何。

沒有弄到軍餉,如何向士兵們解釋呢?士兵們萬一知道了實情,還會有打仗的士氣嗎?李自成決定先與蒙古人打一仗再說,萬一不行,用自己身的銀子先行墊。

領到糧食後,士兵們在城外飽餐一頓,又休息了一個晚,天一亮開始向鎮海堡進發。

鎮海堡在西寧以西大約四十里,緊靠着湟水南岸。

從一同去鎮海堡的傳令兵口,李自成知道了蒙古人東侵的一些端倪。

這裡原先雜居着大量的土人,他們可能是羌人的後裔,數百年前又有不少藏人來此傳頌佛教,他們都接受了漢人的管轄,與漢人之間倒也相安無事。

後來瓦剌蒙古和碩特部在準噶爾部的排擠下,逐漸南下,但他們主要聚集在烏思藏,最遠的也到達朵甘都司的西南部,並沒有進入到西海一帶。

進入西海一帶的蒙古人,乃是韃靼蒙古的察哈爾部,他們原本生活在漠南,也是陝西、陝西長城以北,之所以遷移到此處,是和遼東的女真人崛起分不開的。

察哈爾部的林丹汗,乃是黃金家族的嫡系後人,自從繼承了大汗之位,時刻想着統一蒙古各部,恢復昔日蒙古帝國的輝煌,但女真人在遼東崛起,擊碎了他的美夢,雖然女真人一再向他伸出橄欖枝,請求結盟,但林丹汗一向看不起深山老林鑽出來的女真人,不但不領情,還聯合漠南蒙古各部圍攻女真人。

但後起之秀的女真騎兵戰鬥力更強,經過多年無數次的激戰,林丹汗敗北,原先支持他的各蒙古部落一看風向不對,轉而與女真人結盟,皇太極繼承女真汗位後,更是聯合漠南蒙古各部對林丹汗發起反擊。

林丹汗依仗黃金家族後裔的身份,自然不肯向女真人臣服,戰事又不利,無奈之下,被迫西遷,但瓦剌蒙古的準噶爾部擋住了他們西遷的路線,又不肯向林丹汗出讓牧場,察哈爾部的一部分只好折而向南,從嘉峪關以西、哈密盆地以東這一片區域南下,進入祁連山南,接近大明的朵甘都司。

祁連山以南,這片土人與漢人的樂園,隨着察哈爾部南下,逐漸聞到了血腥味。

這裡的牧場並不豐盛,又被沙漠和大量的山川分割成一個個小塊,根本不能滿足土默特人對牧場的大量需求,於是他們四處擴張,凡是能放牧的地方,幾乎都能見到他們的身影。

大明天啓年間,察哈爾部逐漸深入到鹽澤(柴達木盆地)東南的西海,才與大明的西寧衛有了爭執,這時的林丹汗還是大明對付女真人的重要盟友,所以雙方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在牧場爭奪戰,西寧衛通常息事寧人,漸漸被迫退出西海,只能勉強維持住鎮海堡、伏羌堡一線。

察哈爾蒙古東進的路線,主要有兩條:北線沿着湟水南下;南線則是繞過沙柳河、布哈河、南山等,從西海的南面東進。

鎮海堡背靠湟水,是切斷土默特蒙古從北線南下、進而保衛西寧的重要軍堡,因爲北線更爲便捷,對蒙古人有着更大吸引力。

原先駐紮在鎮海堡的是西寧衛的兩個千戶左永、孫志剛,西寧衛一共有五個千戶,僅鎮海堡駐紮了兩個,可見西寧衛對鎮海堡的重視。

李自成到達鎮海堡後,左永、孫志迅速整隊,剛帶着各自的士兵,先後離開鎮海堡,左永去增援南面的伏羌堡,而孫志剛則回到西寧休整,他驚異地發現:左永與孫志剛雖然是千戶,但他們麾下的士兵只有三百人左右,兩個千戶合計還不到七百士兵,難道西寧衛吃空餉到這種程度?

令李自成氣憤的是,左永、孫志剛離開鎮海堡的時候,將堡內的所有物資搬運一空,糧食、兵器、鎧甲……他好說歹說,左永纔給他留下了一份行軍地圖。

這份行軍制作得十分粗糙,但還是能看出大致的山川河流。

鎮海堡修建於湟水南岸,湟水與其支流藥水河的交匯處,背靠湟水,西南方是山川密佈,它的正南方大約30裡的地方,是西寧衛的另外一處要地——伏羌堡。

可以說鎮海堡唯一要面對的,是穿越西面崇山峻嶺而來的蒙古人,這與李自成當初的估計基本一致。

李自成繞着鎮海堡環行一週,最後在北面停住腳步,湟水在他的眼皮底下,現在還未到雨季,湟水水位很低,但由於山勢落差很大,水流甚急。

鎮海堡雖然是單純意義的軍堡,但堡內還有百十戶百姓,這些百姓除了少數以經商爲生的,大多都是在堡外勞作的人,因爲要躲避戰亂,便將家園安置在堡內,希望藉助厚實的石牆和明軍士兵,來保護自身的安全。

看到厚實的堡牆,李自成忽地有了一個主意,他大呼一聲:“何小米!”

“到!”何小米被嚇了一跳,還以爲有什麼緊急軍情。

“立即讓王安平來見我!”

“是!”何小米一路小跑着,將王安平帶到李自成面前。

“將你們這個小旗的人,全部放出去,今天不用太遠,只在方圓二十里內活動,以後逐漸向外圍推進,你們的任務有兩個:一是尋找附近蒙古人的下落,一旦發現有蒙古人入侵,立即回報;二是記住附近的山川和通道,繪製出簡易的地形圖,回來交付於我,湟水北岸暫時不用去了。”

“是,大人。”

李自成是要將這個小旗當做遊騎來用,偵探敵情,瞭解地形,因爲沒有戰馬,只能依靠步行了,這個小旗原來有十名士兵,但李自成與李過升職,又帶走了三名親兵,連同王安平在內,只剩下五名士兵,但李自成升爲總旗並帶走馬有水做爲自己的親兵時,王全給他補充了兩名士兵,現在還有七名士兵,雖然人數少些,但這個小旗是他親自帶過的,士兵的紀律與勇氣都其它小旗強些。

不過,要做爲遊騎,與普通的戰鬥士兵有很大的區別,李自成向王安平做了一番交代,“……讓火軍給你們每人準備三天的乾糧,另外,主意安全,如果遇蒙古士兵,不要戰鬥,將訊息送回即可。”

除了這個充作遊騎的小旗,李自成另外從劉雲水那個總旗挑出一個小旗做爲火軍,這樣能參加戰鬥的士兵,只剩下八個小旗了。

李自成將王安平傳回的地形圖彙總,親自繪製鎮海堡以南至伏羌堡、以西至西海更爲詳細的地形圖。

南面的伏羌堡,本來有明軍守衛,現在加左永的援軍,應該不用擔心,李自成將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在西面。

第643章 兩條腿的牛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1142章 額外賞賜第861章 官道沒了第610章 蜀王府第1117章 十三侯爵第741章 深夜娶親第1060章 同工同酬第550章 大都督的算計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50章 首戰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284章 龍骨木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87章 逃兵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663章 懷上了第970章 升格漢清局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1015章 絕不後悔第649章 王氏打磨機第698章 彝人就是漢人第430章 本都督教你第793章 太意外了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314章 東征隴右(二十)第1063章 團圓飯第382章 或戰或降第823章 萌生去意第986章 華夏崛起第447章 淪落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1007章 邊談邊打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1206章 草原坊第367章 自信滿滿第394章 秘密協議第683章 特殊的賞賜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221章 野外操訓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164章 財源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545章 鑲黃旗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821章 孟家莊第1338章 一母之兄弟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434章 虛張聲勢第101章 頹廢的工匠們第929章 紅毛夷人第43章 西寧衛第443章 工商興國第1137章 頭骨碎裂第225章 初爲人父第1261章 阿拉幹第779章 擾亂人心第212章 體香第651章 混蛋,廢物第191章 流民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1176章 拓北團第1179章 四面合圍第1178章 梟雄隕落第456章 意外的收穫第406章 林丹汗突襲卡當城第890章 白得一座樊城第402章 孩子像父親還是母親第1017章 第九營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740章 書房召見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1136章 裝模作樣第180章 罪惡和血腥第432章 慶祝的方式有些特別第1184章 東北三寶第859章 避戰、怯戰第684章 聞所未聞第44章 意外升職第148章 傳教士第610章 蜀王府第1150章 越快越好第611章 富庶第1006章 馬士英密會史可法第183章 賭約第79章 集體婚禮第569章 官二代第1052章 華葡貿易公司第165章 西域胡商第705章 多羅貝勒第805章 平賊督師
第643章 兩條腿的牛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1142章 額外賞賜第861章 官道沒了第610章 蜀王府第1117章 十三侯爵第741章 深夜娶親第1060章 同工同酬第550章 大都督的算計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50章 首戰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284章 龍骨木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87章 逃兵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663章 懷上了第970章 升格漢清局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1015章 絕不後悔第649章 王氏打磨機第698章 彝人就是漢人第430章 本都督教你第793章 太意外了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314章 東征隴右(二十)第1063章 團圓飯第382章 或戰或降第823章 萌生去意第986章 華夏崛起第447章 淪落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1007章 邊談邊打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1206章 草原坊第367章 自信滿滿第394章 秘密協議第683章 特殊的賞賜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221章 野外操訓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164章 財源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545章 鑲黃旗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821章 孟家莊第1338章 一母之兄弟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434章 虛張聲勢第101章 頹廢的工匠們第929章 紅毛夷人第43章 西寧衛第443章 工商興國第1137章 頭骨碎裂第225章 初爲人父第1261章 阿拉幹第779章 擾亂人心第212章 體香第651章 混蛋,廢物第191章 流民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1176章 拓北團第1179章 四面合圍第1178章 梟雄隕落第456章 意外的收穫第406章 林丹汗突襲卡當城第890章 白得一座樊城第402章 孩子像父親還是母親第1017章 第九營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740章 書房召見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1136章 裝模作樣第180章 罪惡和血腥第432章 慶祝的方式有些特別第1184章 東北三寶第859章 避戰、怯戰第684章 聞所未聞第44章 意外升職第148章 傳教士第610章 蜀王府第1150章 越快越好第611章 富庶第1006章 馬士英密會史可法第183章 賭約第79章 集體婚禮第569章 官二代第1052章 華葡貿易公司第165章 西域胡商第705章 多羅貝勒第805章 平賊督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