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祈福

“大人真的要去蓮花山嗎?”何小米依然有些擔心,“今日的塔爾寺……很可能不會太平,要不讓屬下去一趟吧?”

“正因爲塔爾寺可能不太平,我才一定要去,”李自成剛剛去操訓場跑了幾圈,正洗着熱水臉,他一邊擦臉一邊道:“如果我都不敢去,你讓丹增嘉措怎麼有信心?”

“大人……”何小米見李自成心意已決,知道再勸說也是無用,便道:“那要多帶些士兵,萬一有什麼幺蛾子,也好保護大人。 ”

“不僅是保護我,更要保護丹增嘉措,”李自成已經擦好臉,將棉巾一丟,“我已經安排好了,雲水的二百騎兵,都隨我出發,此外,駐紮南川縣的李績部,也會行動起來。”

何小米默默點頭,他默默禱告,藏民們可千萬不要搗亂。

…………………………………………………………

西寧位於青藏高原的南緣,又是農耕與遊牧的分水嶺,自從大漢在此建立軍城之後,一直是漢人與青藏高原遊牧民族爭奪的焦點,由於遠離漢人的核心農耕區,在對這塊土地的爭奪,漢人一直處於劣勢。

大唐在強盛的時候,曾經以西寧以西的日月山,作爲與青藏高原立國的吐蕃爲界,但這種狀況沒有延續多久。

隨着大唐的衰落,整個西寧地區,全部落入吐蕃之手。

蒙古人在北方崛起之後,西寧地區第一次出現了和平——無論是青藏高原,還是漢民族的核心農耕去,都成了蒙古人的勢力範圍,漢民族喪失了西寧,高原的藏人,更是永遠喪失了立國的機會。

大明立國之初,洪武帝繼承了蒙元在西寧的統治,並正式設立西寧衛,治所是西寧城,這時的藏人生活區,被朝廷劃分爲烏斯藏都司和朵甘都司,接受大明管轄,由當地的怕木竹地方政權和三大法王代爲管理。

但藏人從來沒有停止對西寧地區的滲透,他們滲透的手段,由原來的軍事,轉變爲宗教,以弘揚佛教爲名,不斷在西寧地區建立廟宇,並鼓勵藏人東遷。

據李自成不完全統計,在整個西寧衛,至少有二十座藏人建立的佛家寺廟,這其佔地最大、地位最高、影響力也是最大的,是蓮花山的塔爾寺。

李自成掌管西寧之後,曾經考慮過遏制藏人向西寧擴張。

遏制的方式主要有兩種,首先是武力,用軍事的手段打擊藏人,要麼消滅他們,要麼讓他們西遷,返回烏斯藏和朵甘。

但李自成很快否定了這種策略。

西寧藏人的背後,是烏斯藏和朵甘,無論是烏斯藏地方的怕木竹政權,還是宗教勢力,都鼓勵藏人外遷,一旦遭到遏制,必然是刀兵相見。

李自成要面對的,不僅是藏人,在“蒙藏合流”後,還有瓦剌蒙古的和碩特部。

嚴格說來,瓦剌人並不是蒙古人,當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的時候,他們還是生活在北地的森林,被後人稱爲“林百姓”,但他們是最早被蒙古人歸化的邊緣部落,基本已經蒙古化了。

但蒙元帝國在捕魚爾海被大明的藍玉將軍滅了之後,殘餘的蒙古人急劇衰落,瓦剌人趁機脫離蒙古,佔據了金山(阿爾泰山)東西,並逐漸養成勢力,在草原與蒙古人分庭抗禮。他們常常以蒙古人自居,但黃金家族的蒙古人,不願於他們爲伍,自稱“韃靼”,以與“瓦剌”區別開來。

瓦剌人無法取得草原的正統地位,即使勢力已經大大擴張,卻始終無法統一蒙古草原。

缺乏核心傳承的瓦剌人,終於發生分裂,其實力最爲強大的“準噶爾部”,依然盤踞在天山以北、金山東西的瓦剌核心區域,並對其餘各部發動戰爭。

由於實力不濟,杜爾伯特被迫北額爾齊斯河,和碩特部南下青藏高原,並逐漸完成與藏人的合流,而土爾扈特部,更是在首領和鄂兒勒克的率領下,帶着部分杜爾伯特人、和碩特人,西遷至額濟勒河(伏爾加河)。

如果採取武力手段,李自成面對的不僅是數十萬的藏人,還有和碩特人,以及與他們有着千絲萬縷聯繫的瓦剌蒙古準噶爾部,甚至是韃靼蒙古。

表面維持與大明朝廷的關係時,他不願大動干戈,採用軍事的手段,顯然行不通。

李自成便轉而採取溫和的形式,讓滲透至西寧的藏人,融入到漢人當,像雨滴匯入河流、河流最終匯入大海那樣。

這樣也可能激起藏人的反感和反抗,甚至烏斯藏地方政權也可能有所警覺,不過,烏斯藏地方政權正在發生更迭的關鍵時期,藏巴汗政權代替怕木竹政權後,由於歷任藏巴汗都信奉噶舉派(白教),因而對急劇崛起的格魯派(黃教)十分仇視。

他們不僅搗毀格魯派的教堂廟宇,甚至控制住格魯派高僧,情節最爲嚴重的,竟然強行不讓達#賴轉世,希望以此來削弱甚至最終消滅格魯派,讓噶舉派重新恢復昔日的輝煌。

烏斯藏內部的鬥爭,李自成自然管不着,他只知道,現在的烏斯藏,既然內部正在進行劇烈的鬥爭,對外部的注意力一定會下降,如果西寧採用漸進的方式,很有可能在不引起烏斯藏地方政權注意的情形下,完成對西寧藏人的同化,這甚至將藏人驅逐出西寧更爲便利。

最大的難題,便是藏人信奉佛教,而且是全民信教,又相當虔誠。

李自成最先要應對的,便是藏人的佛教,他原本將湯若望接到西寧,在百姓傳誦天主教,乃是爲了增加漢民族的凝聚力,順帶着將來歸化周邊的異族,現在正好派用場。

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三月二十日,對所有的漢人來說,這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了,他們甚至都忘了這一天的存在,但根據湯若望曾經爲大明朝廷修訂的西曆,這一天是四月十四日,正好是天主教的復活節。

對西寧的藏人來說,這一天卻是極不平凡,西寧地區佛家最有名望的三大寺廟,塔爾寺、郭隆寺、宏覺寺,在同一日召集信徒大會,所有在附近的信徒均可參加。

塔爾寺的影響最大,廟宇前聚集的教徒也是最多,主要是藏人,也有極少量的漢人。

但塔爾寺並沒有宣佈大會的內容,等信徒到達之後,再適時公佈會議的內容。

聚集在蓮花山的信徒們議論紛紛,能參加塔爾寺的大會,是他們最大的榮幸,這些普通的信徒,被寺廟邀請參加大會,這還是第一次,雖然沒有特別的邀請書,寺的高僧根本對他們一無所知,但那有什麼關係,能參加這種盛會,本身是一種榮譽。

到了辰時,一向開放的寺門,卻是依然關閉着,寺門外的蓮花山下,已經聚集了千的信徒,他們或站或坐,對即將到來的大會,充滿着期待。

有幾名熟悉的信徒,相擁着躺在山前的斜坡,懶洋洋地用牙齒咀嚼着那些不知名的青草和野藤,一邊憧憬着接下里可能發生的事情。

“往年的今日,從來沒有開過什麼大會,今年這是要做什麼?”

“誰知道呢,讓你來來唄,過了今日,你想參加恐怕都沒機會!”

“是,沒準今日佛祖顯靈,凡是參加大會的人,都會賞賜十隻綿羊,還有……最好是犛牛,既能吃肉,又能耕地種青稞。”

“如果雨水再多些好了,青稞的收成也會高些!”老者輕捋已經花白的鬍鬚,雙目眯縫着,一副高人的模樣。

“我只希望佛祖能賜給我一個美麗的姑娘!”

一名年青人單手豎在胸前,心卻是想着鄰家的卓瑪,她的歌聲百靈還要清脆,黃鸝還要柔美,燦爛的笑臉像是大紅的雞冠花,紅花的嘴脣,像一張一翕的喇叭花,兩顆明亮的眸子,像掛在山間葉片的露珠,晶瑩剔透,只要聽到她的腳步聲,他的心裡要激動得發抖,忍不住想要對幾句山歌,可卓瑪只是衝着他笑笑,再不肯有更多的表示。

“阿仔,佛祖希望你清心寡慾,安心聽去經,你卻只想着姑娘,這般下去,佛祖怎可保佑你?”

阿仔卻是不服,“清心寡慾那是寺裡高僧們的事,如果都不娶妻生子,那將來還有誰來繼承香火?又有誰來給佛祖點長久香?”

……

李自成趕到塔爾寺的時候,已經快要已時了,他先是走馬觀花的樣子,繞道後山,看到李績的士兵已經準備完畢,又向山腰的方向揮了揮手,然後才慢悠悠地來到山前的寺門外。

塔爾寺的大門,正緩緩打開,稍頃,寺主丹增嘉措身着大紅袈裟,在數名弟子的陪伴下,昂首闊步出了寺門,目光向前面的信徒一掃。

寺門之外,頓時隔空點穴似的安靜下來,只剩下一個個站得樹樁似的信徒,雜亂而安逸。

丹增嘉措清了清嗓子,面露難色,但終於還是用他渾厚的嗓音開腔了,“佛祖的的弟子們,今日讓你們來到塔爾寺,乃是因爲本寺的兩位活佛,阿嘉和卻藏,染了不治之症,本寺雖然竭盡全力向佛祖禱告,無奈……阿嘉和卻藏,已經昏迷了數日,一直不曾醒來,所以,今日的大會,便是爲兩位活佛祈禱,也許佛祖看在衆多弟子的份,能讓兩位活佛重回人間……”

“啊……”信徒們都是大驚,活佛雖然轉世,但兩位活佛不過三十出頭,正當人生壯年,爲何卻突然……既然連嘉措都沒辦法,他們這些普通的信徒又能如何?

丹增嘉措卻是一揮手,寺內便有弟子擡着兩尊擔架,弟子將擔架放到寺門外的緩坡,讓兩位活佛頭腳下。

最前面的信徒們都能看到,兩位活佛,面如死灰,雙目緊閉,腦袋柔軟的歪在一側,毫無半點生氣,若不是覆蓋在身的被單微微起伏,誰也不相信兩位活佛尚未轉世。

雖然極爲詫異,不過,信徒們還是在丹增嘉措的帶領下,集體爲兩位活佛祈福。

第806章 逐鹿之人第169章 捨生取義第598章 激勵士兵第1288章 富民就是富國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1096章 聯合作戰第911章 初試鋒芒第611章 富庶第701章 裡甲制度第376章 練練膽第10章 過堂第382章 或戰或降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1098章 太大太強第178章 身陷重圍第847章 決意殉城第4章 石坡山第705章 多羅貝勒第1241章 時事新聞第702章 掏心拳第1237章 北京步槍第1317章 烏思藏都司第541章 買漲不買跌第371章 融入大家庭第478章 小旗官第218章 禮送出境第1372章 北方的強敵第318章 東征隴右(二十四)第1282章 北山都督府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750章 崇禎,你看到了嗎第705章 多羅貝勒第51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1232章 七部主官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75章 重大決定第348章 計劃中的逃兵第95章 羊肉湯與鮮魚湯第1181章 三大草原騎兵第663章 懷上了第4章 石坡山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840章 鬼城第1306章 瀾滄江回家第72章 血性第1226章 親自查驗第599章 總兵跑了第1076章 殺戮與血性第1191章 郭爾羅斯人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1386章 海星伯爵第861章 官道沒了第470章 以點代線第190章 妻與妾第694章 湖廣又亂了第313章 東征隴右(十九)第542章 女真騎兵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1245章 新年禮物第1188章 物資匱乏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1239章 一夫一妻第962章 崇禎之死第24章 舊人新婚第963章 大步入宮第960章 連夜攻城第571章 一擊即潰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450章 論佛事第116章 花花腸子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75章 重大決定第1071章 離心第770章 主動要求合作第1013章 承諾第1122章 生路第851章 勸降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668章 擱置議和第612章 一視同仁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258章 話語權第1040章 登陸第1347章 黑白通殺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241章 騎兵的影子都看不到第1045章 有限公司第333章 天命軍的饅頭第440章 血雨腥風第152章 三河交匯第539章 收房第349章 盜賊與難民第356章 名將第87章 逃兵第512章 一舉兩得第949章 代州受阻
第806章 逐鹿之人第169章 捨生取義第598章 激勵士兵第1288章 富民就是富國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1096章 聯合作戰第911章 初試鋒芒第611章 富庶第701章 裡甲制度第376章 練練膽第10章 過堂第382章 或戰或降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1098章 太大太強第178章 身陷重圍第847章 決意殉城第4章 石坡山第705章 多羅貝勒第1241章 時事新聞第702章 掏心拳第1237章 北京步槍第1317章 烏思藏都司第541章 買漲不買跌第371章 融入大家庭第478章 小旗官第218章 禮送出境第1372章 北方的強敵第318章 東征隴右(二十四)第1282章 北山都督府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750章 崇禎,你看到了嗎第705章 多羅貝勒第51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1232章 七部主官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75章 重大決定第348章 計劃中的逃兵第95章 羊肉湯與鮮魚湯第1181章 三大草原騎兵第663章 懷上了第4章 石坡山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840章 鬼城第1306章 瀾滄江回家第72章 血性第1226章 親自查驗第599章 總兵跑了第1076章 殺戮與血性第1191章 郭爾羅斯人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1386章 海星伯爵第861章 官道沒了第470章 以點代線第190章 妻與妾第694章 湖廣又亂了第313章 東征隴右(十九)第542章 女真騎兵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1245章 新年禮物第1188章 物資匱乏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1239章 一夫一妻第962章 崇禎之死第24章 舊人新婚第963章 大步入宮第960章 連夜攻城第571章 一擊即潰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450章 論佛事第116章 花花腸子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75章 重大決定第1071章 離心第770章 主動要求合作第1013章 承諾第1122章 生路第851章 勸降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668章 擱置議和第612章 一視同仁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258章 話語權第1040章 登陸第1347章 黑白通殺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241章 騎兵的影子都看不到第1045章 有限公司第333章 天命軍的饅頭第440章 血雨腥風第152章 三河交匯第539章 收房第349章 盜賊與難民第356章 名將第87章 逃兵第512章 一舉兩得第949章 代州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