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兵伐京師

bookmark

正月初三這日,李自成也沒閒着,他向外派出三撥信使。

一撥去洛陽,傳命駐紮洛陽的李過,大軍從孟津渡河,深入黃河以北,先拿下河南僅剩的懷慶、衛輝、彰德三府,配合隨後趕到的天命軍,組成南路大軍;

第二撥信使去密會漢清局的首腦王安平,命他發動所有的力量,全力配合天命軍北伐京師;

第三撥信使更絕,他們是趕往京師的,信使帶着李自成的親筆信,直接向朱由檢約戰。

朱由檢能否收到這封親筆信,李自成不能確定,對天命軍來說,這不過是錦添花,朱由檢收不到這封信,對天命軍沒有任何損失;如果朱由檢能收到這封信,正好讓朝廷慌作一團,爲天命軍贏得備戰的時間。

現在的天命軍,已經具備了與明軍決戰的能力,李自成並不在乎大明朝廷事先做好準備,一個腐敗透頂的朝廷,再怎麼折騰,也不可能影響天下大勢,改變歷史進程。

正月初八,天命軍已經備好糧草、器械等,在西安東面的長樂門外集結。

第一營、第三營、第四營、第五營、第六營、第七營、獨立營、奉天營,八個營共三個 騎兵團、四十個步兵團,其十七步兵團裝備了步槍。

二十二萬大軍,這幾乎是天命軍九成的戰鬥力,爲了早日拿下京師,徹底埋葬大明,李自成要拼命了。

隨行的官,除了人事部部長宋獻策、國防部部長牛金星,還有不少低層的官員。

這是一次決定命運的戰役,如果勝利了,天命軍極有可能謀得天下,一旦戰敗,天命軍除了退回西安外,未來的前途和命運,將陷入極度的不確定狀態。

李自成雖然和三院八部的官員商討了數次,卻也不敢大意,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這次征伐出動的兵力,已經是天命軍的極限了。

政務院總理樑成、國家法院院長陸之祺、國家監察院院長沈道,帶着留守的官員出長樂門爲李自成送行。

長樂門外,天命軍的九州旗迎風招展,二十多萬大軍顯得十分擁擠,但永昌帝李自成、三院八部的官員都在,士兵們不僅井然有序,連一個噴嚏都沒有,只有無數的戰馬搖晃着腦袋,不知道是驚恐還是興奮。

士兵們的軍服,主要有兩種,裝備步槍的士兵,都是穿着迷彩軍服,而依然配備冷兵器的士兵,以及騎兵,都是銀黑色的鎧甲,讓人一目瞭然。

李自成先是掃了眼周圍整齊排列的士兵,然後讓跪送的官員們平身,和樑成小聲說了幾句,隨即翻身馬,向留守的官員們一拱手,“成、之祺、沈道,西安,我交給你們了!”

樑成、陸之祺、沈道又是率領武官員跪倒在寒風,打頭的樑成朗聲道:“臣等恭候皇凱旋歸來!”

凱旋了會一定會歸來嗎?李自成暗暗發笑,轉過身沉聲喝道:“出發!”

“出發!”何小米大喝一聲,隨即傳令兵的聲音此起彼伏,一直傳遍全軍。

獨立

營做爲先鋒,第四營將做爲南路大軍的主力,兩部最先行動,率先了官道,隨後李自成親率軍隨行,後軍一直到午後,纔有機會登官道。

正月初九下午,朱由檢接到李自成的親筆信,隔日一大早便召開朝會。

今日府朝會,原本只有一個問題,那是如何迎戰天命軍,但朱由檢存了心思,所以朝會便出現了兩個問題。

朱由檢先是向大臣們展示了李自成的那封極度囂張的親筆信,然後緩緩道:“衆愛卿,天命軍逆賊公然造反,還要出兵與朝廷決戰,諸位有何良策退兵?”

朝堂一片噓聲,卻是誰也不敢說話,天命軍二十餘萬精銳,誰敢戳其銳氣?那麼多督師都是兵敗身死……

朱由檢沒有失望,羣臣束手無策,早在他的意料之,每一次遴選督師,甚至是兵部尚書,都要延續好幾日,現在天命軍越發強大,誰會爲了大明的江山而不顧生死?

大臣們束手無策,或許不是壞事!

朱由檢用目光掃了大臣們一眼,隨即落在李明睿的身,微微頷首,隨即收回目光,輕輕嘆了口氣。

李明睿輕抖長袖,向外走了兩步,跪倒在朝堂,五心向地,脊背朝天,奏道:“啓稟皇,臣……有本要奏!”

“免禮平身!”朱由檢的臉漾着淡淡的笑意,“李愛卿有何本要奏?”

李明睿一骨碌爬起,微微躬着身子,道:“皇,天命軍連下河南、湖廣、陝西三省,斬殺大明督師、官員無數,眼下兵鋒正盛,而我大明的精銳被牽制在遼東,一時不及回撤,不如……不如暫時遷都南京,待局勢有變,朝廷再組織一支強兵,順勢收回京師,重創天命軍……”

他將一份早已寫好的奏章呈,司禮太監王承恩接過,轉交給朱由檢。

朱由檢接過奏章,仔細看了一遍,等到心緒平復,方纔擡起頭,掃了羣臣一眼,“衆卿有何看法?”

衆人對李明睿的奏章十分意外,一時盤算不及,都不敢說話,唯恐拂了朱由檢的心意,被逼戰場作戰。

朱由檢十分尷尬,沒有退兵之法也算了,現在李明睿提出南遷的計劃,你們又是不表態,難道你們有退兵的法子?

朝廷真是白養了這些豬頭!

朱由檢越想越氣,但他的對立面,是無數的大臣,總不能一個個砍了,便一掌拍在龍椅,口喝道:“眼看着天命軍要兵臨城下,你們做爲朝臣,拿着朝廷的俸祿,卻不能爲朕分憂……”

“臣等死罪!”大臣們見朱由檢怒了,在首輔陳演的帶領下,一個個跪拜於地。

朱由檢頓時無語,朕不是要你們下跪,而是要你們同意李明睿的主張!

他吞了口吐沫,勉強將怒氣壓下去,冷聲道:“你們是否死罪,不是今日朝廷商討的事,現在天命軍要北伐京師,李愛卿主張南遷,你們有什麼什麼意見?”

朝堂寂然無聲,數百官員跪拜,只有李明睿是站立的,其餘的全是屁股。

而屁股是不會說話

的!

僵持了好一會,不知道是誰,實在憋不住了,突然放出一個響屁,終於打破了朝堂的沉寂。

不知道是不是迴應朱由檢。

朱由檢更加惱怒,但他是一國之君,不能爲了一個響屁的事,去責罰大臣,心卻焦急不已。

李明睿更加着急,既然大臣們都沒有反對意見,皇正好乾綱獨斷!他以目示意,希望朱由檢一錘定音,將南遷的事在朝堂確定下來。

朱由檢也明白李明睿的意思,但這種背後世罵名的事,他絕對不會乾綱獨斷,除非羣臣求着他,他勉爲其難,到時候順水推舟,大事方可定下。

羣臣似乎知道這是背歷史罵名的事,只會用屁股說話,難道放棄京師和皇陵的事,需要自己這個英明的皇帝去背黑鍋?

不行,這種有損英明的事,自己絕對不能做。

“衆卿平身!”朱由檢避開李明睿的目光,暗歎了口氣,道:“既然衆愛卿無意南遷,那此事暫且作罷!”他將“暫且”兩個字說得很重,希望朝臣們能聽出玄機。

南遷的事,因爲朝臣們不敢擔當,暫時只能作罷,但天命軍北伐京師的事,卻不能裝聾作啞,大明是朱家的,朝臣們可以裝聾作啞,但君王必須早做打算。

朱由檢待衆臣起身,再次掃了羣臣一眼,目光已經沒有了剛纔的精氣神,“衆愛卿,天命軍已經離開西安,不日將渡過黃河,進入山西境內,你們可有退兵之法?”他的目光,在首輔陳演和兵部尚書張縉彥的臉特意停留了一小會。

兩人嚇得一哆嗦,我的媽呀,我要是有辦法,豈不早滅了流賊?這個時候,將平賊的任務交給我,不是逼着我戰場送死嗎?

朱由檢也是心有氣,既然沒辦法,你們爲何不同意遷都?眼看着流寇要打到京師,你們拿着朝廷的厚祿,是朕最爲信任的大臣,難道不該爲朕分憂?

陳演和張縉彥都不敢說話,在兵事誰敢說話?此時出頭,弄不好被皇看,需要帶兵出戰,那是找死了。

大臣們都存了明哲保身的念頭,又沒有退兵之策,朝會也開不下去。

朱由檢的神情非常落寞,但大臣們看在眼裡,卻是無動於衷,大明是朱家的大明,不是羣臣的大明,便是改朝換代,新朝也是需要人手出仕。

李自成、張獻忠之類的流寇,一直屠殺大明宗室,對於地方的士紳,卻是一直拉攏,明眼人都知道,流寇痛恨的只是大明宗室,不是朝堂的百官!

他們沒必要陪着大明一起滅亡。

朱由檢不知道大臣們的心思,或者說,他不知道朝堂有多少大臣存在着這樣的心思,但君臣不同心,已經再明白不過了,他向着大明的江山社稷,而大臣們只想着自保……

一陣無力的疲勞感忽然向他襲來,他不由自主打了哈欠,無力地吐出兩個字:“退朝!”

“退朝!”王承恩尖利的嗓音,在大殿內激盪着,朱由檢尚未起身,大臣們已經開始退出皇極殿……

第1106章 榮光學校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第191章 流民第1201章 一步到位第1035章 金凱商行第418章 達魯花赤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773章 又薦大才第1228章 太子李鬆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911章 初試鋒芒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415章 娜木鐘的智慧第1358章 通航稅第966章 第一次服侍第687章 責罰第375章 信徒與宗教第396章 瘋瘋癲癲第428章 不平等協議(中)第933章 滅了燈再上牀第385章 偷襲北線第170章 度人度己第42章 水桶法則第720章 夜半起解第1279章 形勢危急第1087章 舉棋不定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667章 攘外安內第456章 意外的收穫第714章 百姓爲本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357章 遊擊將軍第1053章 砂糖工廠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994章 遼東立省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1379章 錫蘭島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575章 天縱奇才第766章 盲目服從第675章 改土歸流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1194章 單一民族第606章 佈局四川第177章 利益保證第535章 跨民族的婚姻第62章 最豐美的草場第999章 清水報第33章 盜賊起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133章 同牀第1209章 要個孩子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652章 皇權第596章 川北門戶第96章 西寧衛的工匠第1102章 夫妻夜話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168章 無影門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281章 沙陀寺第359章 山丹水大橋第331章 比黃金更重要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第1048章 歸還濠鏡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1062章 算賬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第1351章 標準配置第358章 炕房之樂第133章 同牀第556章 蔑視與侮辱第284章 龍骨木第104章 五號牀單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110章 嫁妝第1348章 再傳噩耗第22章 兩情相悅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965章 竇美儀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453章 實名制票證第581章 天上掉下餡餅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第526章 王徵的光陰第351章 兵臨城下第1396章 大結局第384章 增兵第61章 幹票大的第227章 大斗拔谷第241章 騎兵的影子都看不到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859章 避戰、怯戰
第1106章 榮光學校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第191章 流民第1201章 一步到位第1035章 金凱商行第418章 達魯花赤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773章 又薦大才第1228章 太子李鬆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911章 初試鋒芒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415章 娜木鐘的智慧第1358章 通航稅第966章 第一次服侍第687章 責罰第375章 信徒與宗教第396章 瘋瘋癲癲第428章 不平等協議(中)第933章 滅了燈再上牀第385章 偷襲北線第170章 度人度己第42章 水桶法則第720章 夜半起解第1279章 形勢危急第1087章 舉棋不定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667章 攘外安內第456章 意外的收穫第714章 百姓爲本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357章 遊擊將軍第1053章 砂糖工廠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994章 遼東立省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1379章 錫蘭島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575章 天縱奇才第766章 盲目服從第675章 改土歸流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1194章 單一民族第606章 佈局四川第177章 利益保證第535章 跨民族的婚姻第62章 最豐美的草場第999章 清水報第33章 盜賊起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133章 同牀第1209章 要個孩子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652章 皇權第596章 川北門戶第96章 西寧衛的工匠第1102章 夫妻夜話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168章 無影門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281章 沙陀寺第359章 山丹水大橋第331章 比黃金更重要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第1048章 歸還濠鏡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1062章 算賬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第1351章 標準配置第358章 炕房之樂第133章 同牀第556章 蔑視與侮辱第284章 龍骨木第104章 五號牀單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110章 嫁妝第1348章 再傳噩耗第22章 兩情相悅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965章 竇美儀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453章 實名制票證第581章 天上掉下餡餅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第526章 王徵的光陰第351章 兵臨城下第1396章 大結局第384章 增兵第61章 幹票大的第227章 大斗拔谷第241章 騎兵的影子都看不到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859章 避戰、怯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