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一炮破城

宋知道李自成心思,他雖然沒看出趙光瑞有什麼過人之處,但大都督有心試探,他便在南城外駐軍,偶爾讓士兵們向城頭放幾槍,吸引明軍的注意力,免得馬宏源將重兵集結有北城,趙光瑞畢竟是他的屬下,趙光瑞的軍功,也要他的一份。品書網

李自成也是在西城佯攻,既不消停,也不會浪費太多的子彈。

趙光瑞知道,大都督在考教自己,心有些焦急,他雖然在靖虜衛跟隨着李自成了戰場,但當時只是隨軍觀測,並沒有參與作戰,而且,當時的天命軍,基本都是防守,依靠地形的優勢,將火器的戰鬥力發揮到極致。

不過,今日戰場的形式完全變了,天命軍成爲攻城的一方,而明軍依託城牆的掩護,反而佔據了地形的優勢。

他問過老兵,方纔明白,天命軍攻城,基本步驟是:步槍掃射,利用射程優勢,壓制城頭的守軍,然後用火藥包炸燬城門。

趙光瑞如法炮製,先調撥一個百戶的士兵,從百步外向城頭掃射,趁着明軍縮回城牆的空檔,着人去城門洞察看。

令他失望的是,北城門是厚實的鐵門,即便使用兩個火藥包,也未必能炸燬,當然,也可以使用更多的火藥包,如十個,但這樣一座小縣城,卻消耗掉十個火藥包,那以後的仗還怎麼打?四川遠離西寧,火藥很難補給。

趙光瑞立在城牆下,心焦急萬分,大都督、宋將軍都在等着他的訊息,爲了給他機會,他們都是佯攻,既吸引明軍的注意力,分散城內的明軍,又不會發起強攻。

看着頭頂空蕩蕩的城牆,趙光瑞心一動,既然城內的明軍已經被步槍嚇怕了,何不如此如此?

他立即來到西城,“大都督,屬下想到破城的法子了!”

“什麼法子?”李自成看着趙光瑞面跑得通紅,不禁笑道:“別說用涪江的水,一旦大水淹沒了涪江,城內將變成一片汪洋,百姓、財物受損嚴重,別忘了,江油城很快是我們的了。”

“不是用水,”趙光瑞暗暗吃驚,大都督早想到了用水,可自己怎的沒想到?他訕訕地笑笑,“大都督,屬下是來借山地炮的。”

“山地炮?你打算用山地炮炸開城門?”李自成吃了一驚,“光瑞,山地炮雖是攻城利器,但我們來到四川,開花彈很寶貴呀!”

“大都督放心,屬下不會浪費開花彈!”趙光瑞貼近李自成,耳語幾句。

“奧?如此法子,倒是可以一試。”李自成大喜,這個趙光瑞,不愧生於將門,自己果然沒看錯人。

趙光瑞向李自成借了十門山地炮、二十枚開花彈,還有一個百戶的炮兵。

炮兵們將十門山地炮運輸至北城門,趙光瑞撤了城外的步兵,讓城頭的明軍士兵從垛口探出腦袋觀看。

趙光瑞看了眼壯麗的城門樓,心一動,“炮兵兄弟,你能一炮擊城門樓嗎?”

“城門樓?”炮兵百戶劃了一下,道:“從千戶大人,城門樓太小,又在空,若是一炮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嗯?”趙光瑞有些失望,沉思片刻,道:“炮兵兄弟,要麼將山地炮放近些,反正城內也沒有火炮,如果有火炮,他們早該使用了,”頓了一頓,又道:“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事,大都督在西城門看着,要是傳出去,兄弟你豈不是天命軍的炮神?”

“啊……”那百戶官驚呆了,這是無法完成的任務,但趙光瑞的話,實在太誘人了……

他決定試試!

炮兵百戶官用雙手和雙目測量着距離,又將山地炮向前移動了十二部,瞄了又瞄,還叫自己的屬下,合計一番,方纔來到趙光瑞的面前,“從千戶大人,現在差不多了,屬下不能保證一定成功,但有五成把握!”

這是一個高難度的活,能有五成把握,已經很不錯了,趙光瑞笑道:“期待兄弟楊威四川!”

炮兵百戶官回到山地炮邊,最後一次校準了火炮,便讓士兵裝彈、點火。

“轟……隆……”

兩聲巨響,一聲是開花彈出膛,一聲是開花彈墜落。

“打了!打了!”炮兵百戶官手舞足蹈起來,他不知道殺傷了多少明軍士兵,他只看到,開花彈出膛之後,先是在城門樓撞擊了一下,隨後發生爆炸,將城門樓右側炸塌了一角。

李自成也是吃了一驚,從他的方向,恰好可以看到那個殘缺的城門樓,“這是誰?山地炮也能當步槍使用嗎?”

趙光瑞只是看了眼正冒着黑煙的城門樓,立即讓士兵將一封勸降信射入城內:見到天命軍的火器了?這樣的火器,天命軍還有很多,天命軍秉承天主的旨意,只是不願傷害聖靈,若是不知進退,妄圖負隅頑抗,一旦城破,雞犬不留……

馬宏源果然識時務,聽到士兵的彙報,頓時心驚膽戰,再看到勸降信,立馬打出白旗。

第七營拿下江油的同時,李過第二營的騎兵,連嚇帶哄,也是將南面的彰明縣攻破了,騎兵已經入城。

……………………………………………………………………

閏四月,熊燦接任五省總理一職,掛兵部尚書銜,駐襄陽討賊,主要的目標,便是“八大王”張獻忠、“曹操”羅汝才。

朱由檢只是高興了一小會,困擾他的事情仍然很多,河南大旱,原大地,赤野千里、民不聊生、餓殍遍地,而地方官吏爲了完成日常賦稅和“剿餉”,仍舊逼糧催科,多處地方亦然民怨沸騰,乾柴烈火、一觸即燃。

大臣們在朝堂公開要求他祭天,爲百姓求雨。

李自成原本不情願,自己求雨,那說是,乾旱乃是因爲自己“失德”,自己爲了大明,每日批閱奏章至深夜,從來不敢懈怠,除了次去勖勤宮,連生病都強撐着,難道自己不是明君?

但拗不過大臣們人多,又是異口同聲,似乎乾旱只在朱由檢身,只要他求了,天一定會給河南賜雨,如果不肯求雨,是對河南的百姓的漠視。

朱由檢沒法,只得同意明日暫停朝會,去天壇祭天,爲百姓求雨。

可是一連幾日,太陽都是明豔豔的樣子,哪有半絲下雨的跡象?朱由檢憂心忡忡,但在朝堂行,大臣們又將目標對準了他,希望他下“罪己詔”!

這是明目張膽地將髒水往皇帝身潑,大臣們不用承擔任何責任!朱由檢少見地大發雷霆,當朝甩袖而去。

下午,他匆匆批閱完一日的奏章,晚膳後撇下太監宮女,獨自來到勖勤宮,向張嫣訴苦。

張嫣陪着撒了兩滴眼淚,卻是支持他的主見:絕對不能隨意下“罪己詔”!

朱由檢用衣袖替張嫣抹去眼淚,“嫣兒也別難過,有楊嗣昌督軍、熊燦在湖廣剿匪,很快便有喜訊,局勢也許不壞,原大旱不過是一時……”

張嫣心一動,算滅了匪首又如何?河南的大旱,關外的韃子……最重要的是朝堂,大臣們與皇,顯然不是一條心。

但她還是安慰着朱由檢,“皇在妾身的心坎,皇是秦皇、漢武重生,唐宗、宋祖再世,只要能壓制大臣們的私心,大明能千秋百世!”

“朕知道,所以朕從來都是親自批閱奏章,凡事都是親力親爲,絕不假手他人,”朱由檢趁機在張嫣的臉撫了撫,“是來看嫣兒,也是先完成了奏章,然後才擠出時間。”

張嫣的心,有說不出的愛憐,她不忍拒絕這個身心疲憊的小弟弟,便淡淡地道:“皇來臣妾的勖勤宮,若是讓大臣們知道……”

“他們巴不得朕日日躲在勖勤宮,”朱由檢冷哼一聲,“如果朕荒廢朝政,他們正好可以假公濟私、飽私囊,他們還以爲朕不知道他們的心思……”

“所以皇必須努力,做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張嫣順手摟着朱由檢的腰身,“皇功蓋千秋,大明也能萬世留長……”

“朕知道……”朱由檢返身,將張嫣摟在懷。

張嫣呢喃着道:“皇,求雨的事,現在怎麼辦?”

“別管河南的雨水了,”朱由檢將張嫣橫生抱起,“朕現在只想……在嫣兒的身來一場大雨……”

“皇……”

只有在張嫣的身,朱由檢才威武得像一位大帝……

京師的西南角,有一戶百姓,平日家養着數十隻雞,其一隻公雞很是怪,不僅雞冠,連爪子都是紅色的,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普通的一隻雞,也七八斤,能長到十斤已是罕見,但這隻大公雞竟然超過四十斤。

這家人以此爲榮,拎着這隻雞四處炫耀,很多人爭相前來獵,一時傳遍了京師。

有一個叫延吉的浙江人,恰好路過京師,聽到傳說,便慕名前來觀看,仔細觀看了這隻公雞後,卻是大哭起來,“這是鷔,不是公雞,所見之處亡國……”

京師謠言四起,連太監們都驚動了,他們在議論的時候,被朱由檢不小心聽到,着錦衣衛抓人,延吉早已不知去向。

朱由檢心煩悶,精神有些萎靡,批閱奏章的時候,竟不知不覺睡着了。

但他惦記着尚未批閱的奏章,只做了一個夢,便驚醒了,醒來後只記得一個“有”字,便讓一名小太監悄悄去拆字占卜吉凶。

小太監在市集找了一個擺攤算卦的獨眼人,寫下“有”字,也沒透露自己的身份,說是問軍國大事。

那獨眼人只睨了一眼,便冷冷地道:“還問什麼軍國大事?“大明”江山已經去了一半!”

小太監疑爲天人,不敢多問,回來一五一十告訴朱由檢,朱由檢心大駭,腦子昏昏沉沉,連奏章都懶得批閱了。

隔日朝會,他主動向大臣們認錯,第二次痛下罪己詔,將天旱不雨、增收剿餉等一干罪責,全部攬在自己身。

爲了改過立新,河南一地,立即停止徵收剿餉,待豐年以後,百姓豐衣足食,再行徵收。

張嫣在勖勤宮聽說朱由檢再下罪己詔,頓時呆了,靠在廊牆默然不語,半天沒有挪動一步……

李自成聽到朱由檢再下罪己詔的訊息,已經拿下了綿州,正南下羅江。

第269章 最後一名騎兵第703章 家中無人第595章 盡忠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1041章 海匪第1064章 不上朝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488章 勞軍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1118章 三順王第906章 陰差陽錯第62章 最豐美的草場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819章 天命軍的秘密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755章 一斗谷第692章 奴酋陣亡第709章 商洛山第986章 華夏崛起第695章 山中狗叫第342章 緊急訊息第600章 無一漏網第668章 擱置議和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891章 最後一次第624章 普通的使者第1049章 最大利益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1310章 願者上鉤第701章 裡甲制度第876章 夜夜新郎第107章 北川縣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95章 羊肉湯與鮮魚湯第443章 工商興國第1354章 堅決殲滅第790章 傾家蕩產第1146章 能種莊稼,真好第1006章 馬士英密會史可法第937章 故人相見第874章 爭功第571章 一擊即潰第861章 官道沒了第837章 人生壯年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1045章 有限公司第786章 無形的壓力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43章 西寧衛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358章 炕房之樂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153章 廢物利用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1328章 各有所第731章 看對眼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309章 東征隴右(十五)第61章 幹票大的第367章 自信滿滿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111章 白費心第90章 妥協第1060章 同工同酬第318章 東征隴右(二十四)第514章 漢清局第930章 暗中獻城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120章 倒淌河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1289章 一盤大棋第1257章 整編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454章 銀錢和技術第308章 東征隴右(十四)第485章 有序撤退第469章 口#脣是甜的第829章 望風而降第9章 毆打家丁第1208章 右翼三旗第143章 過門第813章 大局已定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425章 佛祖顯靈第774章 逆天的射程第1340章 輕鬆破城第713章 選擇的權利第451章 人體實驗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216章 孩子與官印,哪一個更重要
第269章 最後一名騎兵第703章 家中無人第595章 盡忠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1041章 海匪第1064章 不上朝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488章 勞軍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1118章 三順王第906章 陰差陽錯第62章 最豐美的草場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819章 天命軍的秘密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755章 一斗谷第692章 奴酋陣亡第709章 商洛山第986章 華夏崛起第695章 山中狗叫第342章 緊急訊息第600章 無一漏網第668章 擱置議和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891章 最後一次第624章 普通的使者第1049章 最大利益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1310章 願者上鉤第701章 裡甲制度第876章 夜夜新郎第107章 北川縣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95章 羊肉湯與鮮魚湯第443章 工商興國第1354章 堅決殲滅第790章 傾家蕩產第1146章 能種莊稼,真好第1006章 馬士英密會史可法第937章 故人相見第874章 爭功第571章 一擊即潰第861章 官道沒了第837章 人生壯年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1045章 有限公司第786章 無形的壓力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43章 西寧衛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358章 炕房之樂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153章 廢物利用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1328章 各有所第731章 看對眼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309章 東征隴右(十五)第61章 幹票大的第367章 自信滿滿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111章 白費心第90章 妥協第1060章 同工同酬第318章 東征隴右(二十四)第514章 漢清局第930章 暗中獻城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120章 倒淌河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1289章 一盤大棋第1257章 整編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454章 銀錢和技術第308章 東征隴右(十四)第485章 有序撤退第469章 口#脣是甜的第829章 望風而降第9章 毆打家丁第1208章 右翼三旗第143章 過門第813章 大局已定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425章 佛祖顯靈第774章 逆天的射程第1340章 輕鬆破城第713章 選擇的權利第451章 人體實驗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216章 孩子與官印,哪一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