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高臺炮擊

陳尚智孤身來到雁門關,果然策反了熊通,雁門關落到獨立營的手。

但熊通去代州勸說周遇吉,卻是遇了麻煩,周遇吉見到熊通後,怒斥道:“我受國家的厚恩,怎麼可能跟着你叛逆?你統兵兩千,不去守關、殺賊,爲什麼反而要做說客?”

周遇吉不但不聽勸,還斬殺了熊通,將首級送往北京,以顯示自己效忠朱明王朝的決心。

李信盛怒之下,竟然不計傷亡地進攻,沒了雁門關的牽制,他讓四個團輪番進攻,晝夜不息。

城內守軍傷亡慘重,城牆岌岌可危,周遇吉估計守不住代州,便趁夜突圍,逃往寧武關。

獨立團進入城內,斬殺了參將閻夢夔,只休息了半日,李信面對成百千的天命軍屍體,發誓要攻打寧武關,拿周遇吉抵命,被李自成強行攔下,讓獨立團暫時在雁門關休整數日,策應朔州、馬邑,並補充傷亡的士兵。

此時第三營秦大年部沿黃河、呂梁山北,從蘆芽山口切入汾河遊,正好趕到寧武關,便充當叩關的主力。

第三營連着掃蕩了陽方口、朔寧、神池口、大水口、黃花嶺、土棚、義井、寧、二馬營、西鎮等大小城堡,寧武關成爲一座孤城。

李自成留下宋獻策處置民政,帶着牛獻策,親率第六營、奉天營趕到寧武關,此時秦大年的第三營已經包圍了寧武關。

仔細觀察了寧武關的地形,李自成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寧武關不愧是阻擋遊牧騎兵的要害之地!

關城倚山臨河,呂梁山的兩大支脈管涔山、雲山在此交匯,只剩下一個谷口,寧武關扼守着這個谷口,西、北、南三面環山,東面是一條幹涸的河流,深居於四面屏蔽的腹地,易守難攻,實乃咽喉之地。

對照行軍地圖,加秦大年的提示,李自成終於弄明白了地理和方位:寧武關本身坐落在華蓋山山腰,北面是華蓋山頂,再向北不過二十里,便是內邊牆的隘口——陽方口,也是以前的樓煩關;

南面是鳳凰山,西面的山頭叫託邏臺,據說當年大宋的楊繼業、楊延昭父子,曾在此抗擊遼兵,只有東面的恢河稍低,關城是倚河而建,呈西南-東北走向,城牆高達四丈。

寧武關當道而立,扼守着南北的通道,最要命的是,它幾乎處在四面環抱的山窩,天命軍的山地跑根本無法架設,如果放在外側的山,射程又不夠。

李自成沒有去過雁門關,但根據遊騎的敘述,雁門關顯然與寧武關不同,至少東西兩面都有攻城的谷地,但寧武關似乎是天塹,除了逆勢強攻,似乎只有等城內的守軍投降了。

但周遇吉在代州將勸降的熊通殺了,現在讓他投降,根本不可能。

李自成站在華蓋山山頂,看着低處的寧武關,眉頭不覺皺成了彎弓。

秦大年也是束手無策,他長嘆一口氣,道:“皇,要不,我們出雁門關,寧武關自然失去作用了,城內不過五六千士兵,難道敢出城截擊?”

“周遇吉或許不敢出城截擊天命軍,”李自成嘆道:“如果他截擊後面的糧草運輸隊呢?”將糧草置於險地,將十數萬大軍的安全交給敵手,他絕對不能接受。

賀錦一直立在李自成的身側,此時道:“皇曾經說過,天下沒有攻不破的城池,讓奉天營去試一試吧!”

李自成思索片刻,終於點點頭,也不回身,道:“有水,你的第六營,派出部分士兵,用步槍掩護奉天營攻城!”

“臣遵旨!”馬有水忙躬身答應。

賀錦正要去準備,牛金星卻是喝住他,又回身向李自成道:“稟皇,第一次攻城,必會有巨大的傷亡,不如……不如讓降兵去攻城……”

降兵的戰鬥力肯定不天命軍,不說,他們既然投靠了天命軍,該爲天命軍立功,經過這場艱苦的戰鬥,他們的戰鬥力也會得到巨大的提升,隨後可以補充入天命軍各營團之……

李自成思索片刻,向秦大年道:“一路之,第三營俘獲了多少降兵?”

“回皇,臣俘獲的降兵,不過三千餘人……”

“已經不少了,”李自成笑道:“加軍手還有一些降兵,先從挑選出一個團的士兵,告訴他們,拿下寧武關,每人賞銀十兩!”

賀錦忙答應着,有了這些降兵,自己的屬下,傷亡會大幅減少,他帶着兩位團長,親自從降兵挑選人手。

午飯之後,賀錦帶着降兵去攻打寧武關,馬有水派出兩個千戶的士兵去協助,李自成並沒有觀戰,而是帶着牛金星,沿着寧武城轉悠。

行至東面的恢河,李自成發現,恢河雖是桑乾河的遊支流,但此時水量甚小,幾乎要斷流了。

他隱隱抓住了什麼,卻又不太清晰,正思索之間,牛金星卻是一蹦三尺高,“皇,有了!”此時一臉的興奮,再無平日淡然的模樣。

李自成心一動,淡笑道:“牛先生的意思,是在此處築起炮臺,然後架起火炮攻城?”

“原來皇已經想到了?”牛金星頓時蔫了,臉的失望一閃而逝,道:“皇,聽聲音,城內的明軍也有火炮,必須查探出明軍火炮的射程!”

李自成心暗笑,如果不是你一驚一乍的,老子很可能一時想不到在此處搭建炮臺的事,不過,牛金星說得不錯,先查探出明軍火炮的射程,然後將炮臺搭建在明軍火炮的射程之外,到時候再用炮擊,周遇吉只能乾瞪眼等着挨宰了。

他向何小米揮揮手,何小米立即派出兩名士兵前去城下查探。

李自成和牛金星都在查看地形,心盤算着炮臺的位置,稍頃,兩名親兵返回,“回皇,城內的明軍,使用的是佛郎機大炮,射程大約七百步!”

七百步?那是大約一千米了,明軍的虎蹲炮射程稍稍遠些,但與天命軍的山地炮相,差得遠了。

李自成與牛金星商定,將高臺搭建在東城外一千步的地方。

賀錦依然在攻城,而李自成已經調派了大量的人

手,在一個叫做半溝的地方,開始搭建炮臺,炮臺的高度,必須達到城牆的高度。

當晚奉天營收兵後,賀錦向李自成彙報戰況:降兵團傷亡近千,奉天營、第六營的傷亡,也是接近百人,明軍傷亡不明,估計天命軍稍稍少些……

李自成頓時皺起眉頭,半日的時間,傷亡過千,這樣的傷亡,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特別是馬有水的第六營,槍手們一旦出現傷亡,短時間根本沒有人手補充。

馬撇,這個周遇吉,真是與天命軍槓了?寧武關內不過數千士兵,能阻擋十數萬天命軍嗎?是用豬腦袋也可以想出,這不過是螳臂當車,周遇吉腦子進水了,自己不想活,還讓士兵們跟着受死……

暗罵是沒有用的,周遇吉根本聽不到,是聽到了,也不能改變戰場的局勢!李自成交代賀錦,明日攻城的時候,減小強度,以便減少士兵的傷亡。

等到賀錦走後,李自成即刻讓何小米前去傳令:搭建炮臺的士兵,歇人不歇工具,各部輪流作業,連夜搭建炮臺!

次日午後,半溝已經壘起十餘座炮臺,每個炮臺可以放置六門山地炮。

從第三營調來的六十門山地炮,以及大量的開花彈,奉天營剛剛撤下去,這邊的火炮開始射擊。

密集的炮火,傾瀉在寧武關城內,周遇吉發現形勢不妙,急忙調轉炮口,向半溝的方向進行炮擊。

可惜,明軍使用的佛郎機火炮,射程不過七百步,無論如何擡高仰角,也達不到一千步的距離,周遇吉氣得在城頭大罵。

李自成站在高處,用望遠鏡觀看着城頭,雖然不認識周遇吉,但根據他的肢體語言,估計城是周遇吉,面不覺露出一絲冷笑,終於輪到周遇吉叫罵了!

叫罵的永遠是弱勢的一方。

明軍的佛郎機火炮發射的實心彈,雖然夠不着天命軍的炮臺,卻是爲天命軍的山地炮指明瞭方向,炮兵們知道,昨日有不少兄弟喪生於明軍的這種火炮。

不用誰來指揮,炮兵們自動將開花彈的落點調整爲城頭,周遇吉雖然下城逃走了,但留在城頭的佛郎機火炮,不一會兒便熄火了,不知道是損毀,還是明軍的炮手知道射程趕不,自動停止射擊。

天命軍的炮兵,再也沒有的顧忌,六十門山地炮齊發,炮火不斷向前延伸,大半個下午的時間,幾乎將周長只有七裡的寧武關犁了一遍。

這一次,李自成不惜開花彈,它們的出現,原本是爲了摧城拔寨,減少本方士兵的傷亡!

這種大規模的炮擊,城內的百姓也會傷亡慘重,但李自成顧不得了,總不能爲了減少百姓的傷亡,讓天命軍的兄弟處於危險的境地。

太陽偏西后,慢慢下行至遠山的山頂,向山下投射無數淡黃色的光暈,暖暖的、稀疏的。

李自成向西面看了兩眼,灰黑色的城牆之內,日光與火光幾乎混淆了極限,他估計城內的明軍遭到已經致命的打擊,遂傳令停止炮擊,讓賀錦的奉天營開始攻城。

第909章 西南邊疆第224章 江南商道第470章 以點代線第477章 四險之地第854章 正軍法第914章 東出潼關第1042章 熱蘭遮城第25章 了斷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75章 重大決定第452章 教堂密會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550章 大都督的算計第1章 寧夏驛站第1014章 秦淮八豔第1081章 北嶺軍鎮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1362章 軍人不管會談第50章 首戰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894章 大明顯陵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192章 關寧騎兵第885章 誘餌第331章 比黃金更重要第527章 蘭州新城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53章 百匹戰馬第92章 指揮僉事第707章 心急如焚第634章 漢中勝地第184章 一隻綿羊第854章 正軍法第1107章 居然天上客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811章 百足之蟲第913章 天命軍的後手第540章 新城新貌第113章 比較第564章 百姓爲上第1316章 拉郎配第1021章 輪流扇風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1210章 道路優先第249章 溫柔鄉第646章 商業集團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1245章 新年禮物第416章 用福晉換糧食第980章 一番心意第853章 莊妃娘娘第301章 東征隴右(七)第467章 技術革新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975章 皇極殿覲見第1058章 寸步不讓第1238章 學習三日第1347章 黑白通殺第430章 本都督教你第203章 從千戶第701章 裡甲制度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217章 撫臺衙門的人第837章 人生壯年第1043章 一鍋粥第501章 左右都尉第937章 故人相見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880章 兩顆首級第1306章 瀾滄江回家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183章 賭約第984章 炮戰第1150章 越快越好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887章 柿園之役第363章 齊人之福第467章 技術革新第666章 招撫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524章 暗花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337章 肩上的膽子第558章 戰利品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30章 滴血的雪夜第269章 最後一名騎兵第1270章 屠漢事件第613章 攻守兼備第517章 八條軍律(下)第684章 聞所未聞第692章 奴酋陣亡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471章 吃裡扒外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988章 阿濟格的心思第305章 東征隴右(十一)
第909章 西南邊疆第224章 江南商道第470章 以點代線第477章 四險之地第854章 正軍法第914章 東出潼關第1042章 熱蘭遮城第25章 了斷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75章 重大決定第452章 教堂密會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550章 大都督的算計第1章 寧夏驛站第1014章 秦淮八豔第1081章 北嶺軍鎮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1362章 軍人不管會談第50章 首戰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894章 大明顯陵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192章 關寧騎兵第885章 誘餌第331章 比黃金更重要第527章 蘭州新城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53章 百匹戰馬第92章 指揮僉事第707章 心急如焚第634章 漢中勝地第184章 一隻綿羊第854章 正軍法第1107章 居然天上客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811章 百足之蟲第913章 天命軍的後手第540章 新城新貌第113章 比較第564章 百姓爲上第1316章 拉郎配第1021章 輪流扇風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1210章 道路優先第249章 溫柔鄉第646章 商業集團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1245章 新年禮物第416章 用福晉換糧食第980章 一番心意第853章 莊妃娘娘第301章 東征隴右(七)第467章 技術革新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975章 皇極殿覲見第1058章 寸步不讓第1238章 學習三日第1347章 黑白通殺第430章 本都督教你第203章 從千戶第701章 裡甲制度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217章 撫臺衙門的人第837章 人生壯年第1043章 一鍋粥第501章 左右都尉第937章 故人相見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880章 兩顆首級第1306章 瀾滄江回家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183章 賭約第984章 炮戰第1150章 越快越好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887章 柿園之役第363章 齊人之福第467章 技術革新第666章 招撫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524章 暗花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337章 肩上的膽子第558章 戰利品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30章 滴血的雪夜第269章 最後一名騎兵第1270章 屠漢事件第613章 攻守兼備第517章 八條軍律(下)第684章 聞所未聞第692章 奴酋陣亡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471章 吃裡扒外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988章 阿濟格的心思第305章 東征隴右(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