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章 村鎮制度

bookmark

次日午,高一功傳回了虎騎兵的訊息。請百度搜索()

正如李娜預料到那樣,虎騎兵在魁蘇陀羅海大肆殺戮後,烏珠穆沁左旗傷亡慘重,扎薩克貝勒色楞,戰之不勝,又無法率部逃過騎兵的追逐,被迫向虎騎兵稱臣。

高一功在訊息告訴李自成,他按照“樂福規章”的要求,歸化烏珠穆沁左旗,色楞居然沒有任何猶豫同意了。

李自成心甚喜,根據高一功估計的人口數量,將烏珠穆沁左旗更改爲維居縣,縣城所在的魁蘇陀羅海,也是更名維居。

扎薩克貝勒色楞,被更名爲韓雍,臨時擔任維居知縣。

李自成又向維居縣派出三名隨軍的吏員,分別擔任法院院長、稅務官、民事官,協助韓雍登記人口,重新分發牧場。

他給韓雍傳命,維居縣所有的壯丁,都將編入虎騎兵,平日正常放牧,戰爭期間,必須抽丁加入虎騎兵,接受高一功管轄。

爲了加強對維居的管轄,李自成按照鎮、村制度,對維居縣的三千壯丁重新進行編制:十戶爲一村,設村長一人;十村爲一鎮,設鎮長、副鎮長一人。

在大肆屠殺之後,維居縣牧場有剩餘,村、鎮基本實行畜牧、定居,牧民分居於維居縣西面可能的交通要道。

村長、鎮長、副鎮長並非維居縣的吏員,有少量的俸祿,但不得向牧民們另外徵收賦稅。

李自成估計,整個維居縣,以縣城爲心,大約二十餘鎮,牧民們平日分開了,相互之間缺乏聯絡,以後將很難組織起來對抗漢人,而且,定居之後,牧民將限制飼養戰馬。

趁此機會,村鎮制也將在谷府、樂福縣推行,只有最西面的維葉、高岡兩縣,暫時沒有實行村鎮制。

李自成親自坐鎮谷府,在第一營騎兵的協助下,強行推進村鎮制,但樂福縣並沒有用強迫的手段,而是交給李旭自己去推行。

谷府的村鎮制尚未完全結束,李俊卓傳來訊息:東北方向的烏珠穆沁右旗,已經歸順華夏了!

烏珠穆沁右旗的人口維居縣稍少,只有兩千四百丁口,不知道是王俊卓的殺戮更重,還是本身人口少。

李自成立即按照維居縣的方式,將烏珠穆沁右旗更改爲維方縣,它所依靠的巴克蘇爾哈台山,也是更名爲維方山。

扎薩克和碩車臣親王多爾濟,更名爲沈洪後,出任維方知縣。

村鎮制度、畜牧和定居制度,也在維方縣開始推行。

李自成讓虎騎兵駐紮谷府、維居縣、維方縣,谷府及所屬各縣的所有壯丁,在實行村鎮制之後,都將編入虎騎兵。

高一功笑得合不攏嘴,除了原先固定的三千騎兵,這纔來到谷府,虎騎兵急劇增加至萬人,不過,新增的騎兵,並非是全職的騎兵,而是半民半兵,只有在戰爭時期,拿到兵部的調令,或者皇的聖旨,才能調動所有的兵力,日常時間,還是三千騎兵,主要用於維持地方平穩。

至此,整個谷府,基本完成了行政設置,除了維葉、高岡、樂福、維居、維方五縣,還要一個靠近邊牆的都縣。

李自成從居庸關出塞的時候,是經過了都縣,這是胡漢雜居的地方,華夏現在佔據博弈的優勢,但因爲周圍都是蒙古的部落,並沒有建立官府,這次一併在都立縣,隸屬於谷府。

他的心已有計較,一旦騰出手來,將修築一條從北京至宣府、經張垣(張家口)至都縣、谷府的大道,希望這條大道,將來能成爲貿易大道,爲穩定谷府,也爲發展北京-天津地區的工業服務。

谷府的設立,不僅是華夏在邊牆之外“路突破”戰略的巨大成功,在京師北方的千里之外建立府縣,更重要的,以“樂福規章”爲代表,包括村鎮制度、畜牧和定居制度,開始在關外執行,蒙古各部落被大規模歸化。

當第一營傳回訊息,征服克什克騰部,頭人索諾木歸順的時候,李自成除了歡喜,已經沒有煩勞。

克什克騰部人口不過千人,並沒有被滿清編。

李自成親率第一營剩餘的三個騎兵團和親兵南下,而狼騎兵則是穿越維方縣南下,直撲巴林部。

天命軍從居庸關出塞,北谷府,繞了一個大圈,這次是從北向南進軍。

李自成行至克什克騰部,雷萬軍已經在吉拉巴斯峰迎接,“皇,微臣在此迎候皇,第二團徐永勝部已經東進,將與狼騎兵合擊巴林部。”

“萬軍起身吧!”李自成掃了眼遠處零零散散的牧民,道:“克什克騰部現在怎麼樣,還有多少壯丁?他們是誠信心歸順嗎?”

“回皇,克什克騰部尚餘五百餘丁,”雷萬軍起身答道:“這五百餘丁,現在都在第一團的控制之下,至於他們是否誠信歸順,微臣不知道了……”

“五百?”李自成心道,次的訊息不是說一千,爲何只剩五百了?一定是雷萬軍他們屠殺了!

他沒有怪罪,並非因爲雷萬軍是他的親兵出身,而是因爲,這些蒙古人曾經殺過不少漢人,崇禎年間,他們隨着滿清的騎兵破關,京師周圍的不少殺戮、劫掠,也有他們的份,活着的蒙古人,手都有可能沾染了漢人的血淚。

他不是復仇,冤冤相報何時了?

華夏的北疆,要想永保安寧,只有歸化邊牆外的蒙古人,殺戮一些,可以震懾活着的人,人口越少,實力越分散,歸化爲漢人的可能性越大。

“皇,微臣……”

李自成擺擺手,“五百也好,人丁越少,需要的牧場會越少,畜牧、定居,也會更加容易,不過,只有五百丁,這個知縣,也不能由索諾木來做了,”他回身看了眼身後的隨軍官員毛承功,“承功,這知縣一職,有你出任吧,別嫌人口少,能將這些蒙古人完全歸化爲漢人,也是大功一件,如果條件允許,朕預備向此處移居一批漢人,哪怕數十、數百也好。”

“微臣謝皇厚恩,”毛承功叩頭謝恩,又道:“皇,此處偏遠、寒冷,恐怕不會有百姓願意來此定居!”

李自成想想也是,此處距離北京,約有六七百里,便是距離邊牆,直線距離也有三百里,除非犯了死罪……

他忽地心一動,華夏境內,死刑犯不會太多,但還有不少重刑犯,如果將他們遷移過來……

想到此處,李自成翻身下馬,道:“小米,立即給北京傳訊,讓樑成將北五省死刑犯、剩餘刑期在五年以的重刑犯,全部組織起來,只要不是謀逆之罪,一律改爲發配關外,先集在此處,奧,承功,你說說,此處既然立縣,應該叫什麼好呢?”

“微臣求皇賜名!”

“也好,”李自成略一思索,道:“叫‘採濱’吧!承功,從現在開始,你是採濱知縣了!”

“微臣多謝皇!”

李自成讓毛承功起身,卻讓何小米儘快給樑成飛鴿傳書,讓樑成將北五省死刑犯、剩餘刑期在五年以的重刑犯,全部遷往採濱縣,只要他們來到採濱縣,將立即釋放,歸爲百姓,官府將發給牧場、牛羊。

毛承功急道:“皇,這些犯人發配採濱縣,微臣哪有牛羊送給他們?”

“毛愛卿,朕首先糾正一點,只要這些人在採濱縣安家落戶,他們不再是犯人,而是普通的百姓,”李自成道:“至於牛羊,愛卿不必擔心,按照虎騎兵、狼騎兵的軍律,他們每次的斬獲,三成交,加第一營的斬獲,要養活數百男丁,應該不成問題吧?”

雷萬軍忙道:“皇,微臣的手,現在便有近千頭牛,三四千只羊!”

李自成笑道:“不僅有牛羊,還會有蒙古人女人,如果北遷的漢人沒有家眷,將這些女人許配他們爲妻,朕想呀,有些人在家討不着婆娘,還巴不得北遷呢!”

“皇……”

“承功是擔心,這些都是野蠻性子,擔心他們不服管教?”

“皇聖明!”

“承功想想,漢人北遷,周圍有不少蒙古人,遲早會發生摩擦,你想呀,他們到時候要不要官府的庇護?”李自成笑道:“這些人不但不會與官府作對,還會求着官府呢!”

“那他們要是逃跑呢?”

“逃跑?此處距離北京城數百里,他們向哪跑?”李自成道:“再說,朕給了他們牛羊、牧場、婆娘,免了他們的刑期,釋放他們爲民,難道他們願意回家服刑?”

“微臣明白了!”

李自成又道:“還有克什克騰部的頭人索諾木,讓他在縣衙擔任一個民事官吧,只要他願意歸化爲漢人,連漢名朕都想好了,甄實,真真實實爲漢人效力。”

“微臣明白,”毛承功拱拱手,道:“皇,採濱縣隸屬於谷府嗎?”

李自成思索片刻,搖搖頭道:“採濱縣並不隸屬於谷府,朕打算,將南面滿清的昭烏達盟,恢復大唐時代的名稱,饒樂,饒樂府,採濱縣隸屬於饒樂府。”

第857章 一樣的套路第933章 滅了燈再上牀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424章 毀約第281章 沙陀寺第1390章 突圍出城第65章 後爲今用第22章 兩情相悅第1250章 主動權第193章 正妻第53章 百匹戰馬第77章 脣槍舌劍第342章 緊急訊息第246章 湯若望的疑問第593章 南下巴蜀第1027章 集體智慧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568章 拉下水第518章 林丹汗的福晉們第591章 拿蒙古人出氣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1058章 寸步不讓第1320章 哈密八衛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357章 遊擊將軍第1336章 大唐西域鯉魚第450章 論佛事第1001章 召見羣臣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1329章 漢魂第802章 風雨飄搖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1236章 同一個目標第223章 唐寅的真跡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1153章 相互讓步第7章 天然鹼第430章 本都督教你第995章 軍魂第286章 家人第249章 溫柔鄉第141章 腦門上冒汗第38章 較量第478章 小旗官第836章 挖祖墳第934章 舊仇新恨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600章 無一漏網第204章 死了八成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678章 文鬥第340章 依戀與愁思第443章 工商興國第402章 孩子像父親還是母親第503章 獨角戲第1022章 新技術第1012章 接風洗塵第1132章 狡猾的多爾袞第655章 如詩如畫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571章 一擊即潰第240章 喃喃自語第1346章 帶頭立功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714章 百姓爲本第1023章 速速去請第1379章 錫蘭島第1159章 只有漢人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648章 生產成本第247章 天命都督府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689章 後套第1164章 應聲如雷第403章 肅王的歸宿第1138章 沒有說謊第619章 石砫宣慰使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1248章 東北亞第1303章 會安知縣第157章 鹹魚羊肉湯的誘惑第1072章 航海第135章 理由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895章 來去自由第698章 彝人就是漢人第571章 一擊即潰第622章 一騎絕塵第582章 火燒眉毛第1207章 後顧之憂第1090章 蘇迪雅第1212章 心中承認第117章 家規第828章 孤立開封第1087章 舉棋不定第801章 開門納降第679章 公審第1083章 國家穩定
第857章 一樣的套路第933章 滅了燈再上牀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424章 毀約第281章 沙陀寺第1390章 突圍出城第65章 後爲今用第22章 兩情相悅第1250章 主動權第193章 正妻第53章 百匹戰馬第77章 脣槍舌劍第342章 緊急訊息第246章 湯若望的疑問第593章 南下巴蜀第1027章 集體智慧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568章 拉下水第518章 林丹汗的福晉們第591章 拿蒙古人出氣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1058章 寸步不讓第1320章 哈密八衛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357章 遊擊將軍第1336章 大唐西域鯉魚第450章 論佛事第1001章 召見羣臣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1329章 漢魂第802章 風雨飄搖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1236章 同一個目標第223章 唐寅的真跡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1153章 相互讓步第7章 天然鹼第430章 本都督教你第995章 軍魂第286章 家人第249章 溫柔鄉第141章 腦門上冒汗第38章 較量第478章 小旗官第836章 挖祖墳第934章 舊仇新恨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600章 無一漏網第204章 死了八成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678章 文鬥第340章 依戀與愁思第443章 工商興國第402章 孩子像父親還是母親第503章 獨角戲第1022章 新技術第1012章 接風洗塵第1132章 狡猾的多爾袞第655章 如詩如畫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571章 一擊即潰第240章 喃喃自語第1346章 帶頭立功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714章 百姓爲本第1023章 速速去請第1379章 錫蘭島第1159章 只有漢人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648章 生產成本第247章 天命都督府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689章 後套第1164章 應聲如雷第403章 肅王的歸宿第1138章 沒有說謊第619章 石砫宣慰使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1248章 東北亞第1303章 會安知縣第157章 鹹魚羊肉湯的誘惑第1072章 航海第135章 理由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895章 來去自由第698章 彝人就是漢人第571章 一擊即潰第622章 一騎絕塵第582章 火燒眉毛第1207章 後顧之憂第1090章 蘇迪雅第1212章 心中承認第117章 家規第828章 孤立開封第1087章 舉棋不定第801章 開門納降第679章 公審第1083章 國家穩定